11.26 “驻”到群众心坎上——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方城县二郎庙镇滹沱村第一书记杨晓鹏

“驻”到群众心坎上

——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方城县二郎庙镇滹沱村第一书记杨晓鹏

“精准扶贫是一条始于初心、直达民心之路,驻村扶贫就要‘驻’到群众心坎上。”2017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杨晓鹏到方城县二郎庙镇滹沱村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杨晓鹏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交心交流交朋友,走遍了滹沱村的家家户户,较好地完成了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职责。

精准施策补短板。杨晓鹏与村“两委”班子默契配合,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了光荣合作社分红、光伏扶贫、危房改造、到户增收、金融扶贫、转移就业等措施,有力地夯实了脱贫致富的基础,目前滹沱村贫困户两户5人,贫困发生率仅为0.36%。

发展产业强经济。今年秋,杨晓鹏与村“两委”班子依托村集体经济项目——方城县同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程序,免费为300余名群众各发放优质葡萄两箱,累计发放葡萄762箱,价值7万多元。同时,杨晓鹏还积极联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体职工购买滹沱村“爱心葡萄”,每年全院职工采购葡萄3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村级产业发展。

完善设施惠民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多方协调项目资金,为滹沱村修建道路10公里,实现了“户户通”。同时,建成文化广场、垃圾中转站,改善了小学的基础设施,安装了路灯,修建了花园,实施了坑塘改造和厕所革命,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发挥优势保健康。两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方筹措资金,创新运营模式,投资150万元,建成高标准的卫生所,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医疗共同体”,为当地群众的健康事业筑起牢固的防护网。同时,杨晓鹏积极协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织近百名权威专家、医学教授等医护人员到滹沱村开展健康义诊和科普宣教5次,累计义诊500多人次,体检1000多人次,为4名白内障患者做手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南阳日报特约记者 张栋察 通讯员 石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