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图:手机拍照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安市西大街是一条具有浓郁古典建筑风格的大街,西安都城隍庙就处在其中,为西安著名的古道教庙宇,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街而建著有“都城隍庙” 的牌楼,总高14.5米,面宽32米,气势恢宏巍峨壮观。一个“都”字表明了它的身份,就是统辖西北各地尤其是陕西各地的城隍,城隍作为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领导陕西乃至西北各地城市里的城隍爷,可见西安都城隍庙的地位是十分的显赫,难怪在它建成之时(即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就与北京、南京的城隍庙并驾齐驱,成为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

可惜的是它命运多舛,先是明宣德八年(1432年)从东门九曜街移建现址,随后500多年来屡毁屡建,灾难不断,直到2005年修复建造完成,与不远处的钟鼓楼遥相呼应,成为古都西安的又一盛景。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牌楼阴面一句颜体字 “你来了么”?也让人感到稀奇而又倍感亲切:说稀奇是因为一入门便是句没有含金量的问话,明明到此一游却还有如此一问,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说亲切乃是现实生活中陕西关中风情的再现,陕西乡党相见时迟早有句挂在嘴边的问候语__“你吃了么?”

哪里知道人家这句话是道教警语,暗藏着“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的谶语,就是告戒世人要行得正坐得端,做人无愧于心。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两只雄狮把守的山门是新建的,却保持着原貌,高15米,面宽17米,进深9.6米,艳丽而不失典雅,秀美却又不失庄重。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进入山门,两边便是商贾百工技艺云集之地,游人熙熙攘攘,你想许愿吗,就买香火吧,这里有的是;他要算命吧,从里到外有好几处摆摊算卦的先生,任其挑选;我可是游玩的,既不买东西也不占卜,就是在这里观看世间百态。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文昌阁•财神殿正中供奉是文昌帝君,保佑天下读书人科技考试、功名升迁、子嗣聪慧;左为福禄财神赵公明元帅,专为天下百姓驱遣瘟疫、招财进宝;右为关圣帝君,即三国名将关羽,因其外备忠义、内修神德,而尊为武财神。

进殿参观,明文告知禁止殿内拍照,我不烧香也不磕头,但总要遵守庙宇规则,因而从文昌阁开始,我从不在以后几个殿内拜谒时为神祗取照,以示尊重。但是看到殿前香案烟雾缭绕,不时有人恭敬上香、叩拜行礼,还是忍不住拍照下几个游人,他们准备在文昌阁的香炉前上香磕头,为自己、为家人祈福许愿。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文昌阁后面便是一个不大的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小水池,池中矗立着一块巨石,名曰圣人峰,阴面有“紫气东来”四字,巨石来自太湖滨池,凌波屹立神采飞扬,属名贵太湖石。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眼前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便是西安都城隍庙的第二重门__仪门,仪门是庙堂高邸的设施,是威仪之所在,门前两侧廊柱对联是“紫气照千秋常佑古都延盛世,威仪加四海更行道义济黎民”,一般来说进入庙堂高邸拜谒时,在未通过仪门前,需要再次整理衣冠,谨守礼仪,遗憾的是,我发现来往的游人似乎不注意这些细节,很随意的,尤其是门口或坐或躺的两位乞丐,大煞风景,让人感到心里不是滋味。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仪门的东边为忠孝祠,敬天祭祖的地方。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边为本命殿,拜太岁、保平安之地。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进入仪门就是一座戏楼,这座戏楼的教化作用十分昭彰,南面顶楼匾额是“道法自然”;中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金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璀璨生辉;底层大门楹联为“天堂有路凭善入,地狱重开由恶通”,警示人们守住本心,善有善报。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戏楼东、西两面墙上的“仁义礼智信”、“福禄寿喜财”十分醒目,则是着力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戏台是在戏楼正面的二层,古扑典雅,两根古铜色的廊柱上,标有蓝底流金草书的对联:“招八面雄风开广宇,迎九天紫气绕古城”,一层大门的楹联则予以补充:“笙声绕梁仙家乐,高台广演秦腔曲”。可以想象每当庙会之时,这里一定是人头攒动,台上高吭激昂的秦腔,吼得惊天动地,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的击掌相庆。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城隍庙大殿西边是火神殿,门前廊柱的对联为:“重黎屋火正恩被人寰一柱衡山天不墜,盛德仰真君光融海宇九州华夏地长安”。殿内正中为火神,即火德星君,主管家宅安泰,消灾驱祸,护佑一方清吉;左为药王真人孙思邈,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住世158岁,相传可坐虎针龙,保佑人们身体康泰,住世延年;右为八仙之一吕洞宾,道教全真北方五祖之一,吕祖显应十方,有求必应,在民间广受敬奉。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东边是圣母殿,门前廊柱的对联是“开元化物藏智慧于兵书从古传家尊圣母,送子全亲救沉沦于苦海至今盛德仰坤仪”。供奉的是九天玄女,她是大道化生万物的象征,既为天地之始,又为万物之母,故尊称之为圣母;左为慈航真人,是元始天尊门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右为送子娘娘,主掌人间孕育子嗣之造化,有求必应。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大殿前有两尊高大的圆形香炉和一尊巨大的方形香炉,烟雾燎绕。相传在这里烧香拜神,非常灵验,故而才有牌楼上“你来了么”一问。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城隍庙大殿据说是清雍正元年(1723)重修,斗拱出檐,雄伟壮观,顶覆琉璃瓦,前檐格扇门窗浮雕各种图案花纹,雕工精细、图案精美。殿内原塑立有城隍、判官、小鬼等像,建筑巍峨,古朴壮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这就引起了我的仔细观赏,还别说这大殿还真有名堂,它是建在九个汉白玉石台阶之上,两个台阶中间是二龙戏珠雕像。九至大至阳,龙至贵至尊。

大殿前的六根朱红圆柱上有三幅楹联:篆书对联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右侧廊柱行书对联是“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害过谁”;中柱隶书对联是“枢要专司握万代阴阳之纽,人威自在统群生封陟三权”。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大殿走廊西边有一个人物塑像,原来是南宋张世杰(公元1217一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成神后降临民间,明时进入道教之庙成为道教之神,1980年依神示调任陕西长安府都城隍,由此推断大殿正中供奉的城隍爷便是张世杰了。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这是张道教叩拜礼仪示意图。我们陕西农村过白事的时候,老年人还会为去逝的亲人行叩拜礼,正是道教的这一套叩拜礼仪,而年青人却大都不会做,以行三鞠躬了事,看来在这里学习道教叩拜礼仪还是有现实意义的,最起码也是汉族文化的传承吧。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早在二三十年前,我去三原城隍庙,当时的馆长就对我介绍过进大殿拜谒城隍爷,也是有讲究的,大殿一般有三个门,游人要从右门进入,男施主应先迈左脚,女施主先迈右脚,拜过城隍后从左门出,中间稍大的门为空门,只有佛家弟子才能够出入的,而且特别忌讳的是不要踩大殿的门槛。所以我特意说出来提醒大家,以后进庙宇要有规距,敬重神灵也是尊重自己啊。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后记:

西安都城隍庙我是多次路过却从没有进去过,今年在初冬暖暖天气里,我先后两次前来观光,尤其是第二次在城隍庙大殿前,遇到了两位耄耋之年的老西安,我们就聊起了城隍庙的前世今生,他们对我介绍说,这里以前是建华商场,只剩下这大殿还破烂不堪,那有今日的恢宏气势。于是我明白了,西安都城隍庙是在原址上重修的仿古建筑!原汁原味的城隍庙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是仿古的,游人还是兴致蛮高的,照样在这里观光旅游。这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安都城隍庙获得了涅槃重生,成为古城西安一道靓丽的风景!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2019年11月24日

西安都城隍庙游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