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从苏联空军的初衷来看,米格29是一种高机动性的截击机。作战想定是在中欧上空以优势数量出现,截击北约飞机,配合萨姆之盾掩护华约地面部队高速推进。

F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米格29装备了脉冲多普勒雷达,而且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具备发射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而早期的F16A还在用响尾蛇呢。被人诟病的按6个按钮才能发射导弹的缺点在中距空战里并不是大问题:飞行员大可以提前把5个按钮都给打开,直等到时机到了再按最后一个。这和苏联空军的地面指挥控制截击的思想是很般配的。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很多人都贬低苏联空军的地面控制截击战术如何如何死板教条,却从来没考虑过这是符合华约战争想定的。因为中欧爆发战争,华约将是进攻一方,地面战斗展开的方向和时机基本是由华约选择的,北约只能被动应付。那么苏联空军的米格29的出击方向和时机可不就是主动得多吗?苏联空军对空战从地面控制的思想没有什么问题:北约自己都知道战争爆发时他们不会有多少自主权选择战场。美军的“空地一体战”没有说出来的实质就是等待华约进攻,然后去空中遮断华约的后续梯队。而米格29就是苏军为美军的“空地一体战”准备的。如果说美国声称他们对“空地一体战”有信心,那么苏联人也同样有理由对米格29有信心。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中欧没有爆发战争,那就借用一下西方81演习的镜头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西方81演习镜头二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西方81演习镜头三

再说米格29因为内油航程1350公里就被贬成最好的“保卫机场围墙的战斗机”。其实,对于米格设计局而言,把航程搞远点不是难事,米格23那种作战半径1000公里级的飞机都搞出来了,米格29要增加航程有什么难的?但是任务决定了米格29不需要那么远的航程。只要作战半径300-400公里就够了。因为地球曲率的影响,在万米高空巡航的苏联预警机也就只能监视400公里以内的北约超低空目标。所以米格29根本没必要追求800甚至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米格29能保证把400公里以内范围的北约目标敲掉就完全可以了。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而且,内油航程这么短,很大程度和米格29使用了辅助进气道有关,辅助进气道设计占据了巨大的机内空间,但这是为了便于在野战机场遍布砂石的跑道上起降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很多人也不想想,这不正符合华约军队快速推进的大背景吗?华约地面部队在行进间能够仓促地为米格29夺取或开辟的机场有多大可能是那种条件良好的大型永备空军基地?而F16的腹部进气道对跑道的干净程度却要挑剔得多,后来访问苏联库宾卡空军基地的美军“雷鸟”飞行队的F16在着陆时要非常小心翼翼地防止发动机被吸入的异物打坏。

米格29给设计成带2枚中距空空导弹和4枚P73格斗导弹,起飞后就是在预定方向上截击那些企图攻击一线和二线地面部队的北约飞机。打完了导弹就走,并不留恋战斗。所以米格29在设计上并不追求F16那样高的定常盘旋角速度,虽然米格29本身的定常盘旋角速度也有18度/秒,比之F16的21度/秒差距不大,那种绕圈战术对米格29而言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格斗空战中米格29只要用头盔瞄准具套住目标为P73导弹构成发射条件就够了,有这个优势谁和F16浪费时间兜圈子啊?F16飞行员认为自己有把握在两圈之后咬尾米格29,那这段时间都够米格29飞行员发射几次P73了?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P73格斗导弹

而且,我们还没有说其它的情况。就瞬时盘旋能力而言,米格29和F16的差距更小,目前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F16在瞬时盘旋角速度方面对米格29占据优势。因此,在双方遭遇的时候,米格29也尽可以用瞬时盘旋更快抢占有利位置发射P73。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一决高下

这还只是讨论水平机动的情况,在垂直机动状态下争议就更多了。一般认为米格29的爬升率优于F16。美国空军退役飞行员“Vinnie”拉塞尔少校曾在德国拉格空军基地驾驶米格-29三年之久,与北欧国家和美国空军的F-16都交过手,他就认为:

由于米格-29具有推重比优势,所以在空战中不必像F-16那样拼命拉到9g,6.5-7g就足以咬住对手。根据我的经验,驾驶米格-29在4500米高度以350节(648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拉杆时,只要过载不到8g,那么米格-29就能转弯中继续加速!与F-16交汇时,即使米格-29的速度只有230到250节(426-463公里/小时),仍能通过垂直爬升来占据高度优势。

无独有偶,另一位比较过F15、F16与米格29的美军飞行员弗雷德.克里夫顿中校表示:

米格-29非常可靠且维护相当简单,在我能驾机离站前,我已经会维护燃油、滑油、液压和气动系统,并且这些领域表现得相当专业。该机的操控品质只能说一般,飞行控制系统有点差劲,反应不是很灵敏。但这并不意味着飞机的机动性能不好,恰恰相反,我把它的机动性列在F-15C和F-16之间。飞行员只要更努力操纵,就能让飞机以他想要的方式做出反应。

  “支点”的发动机罩下面也有很多马力,如上所述我对它进行了逐层剖析一直到推重比参数。我做的唯一一次并排性能对比飞行是与一架F-15C,那次我挂着一个机腹中线油箱,而“鹰”没有外挂,只安装了机翼挂架和导弹发射滑轨。这也是一次BFM空战,但在用光机腹油箱前,米格-29的最大过载被限制在4g以内。为了进行性能对比,我和F-15以间隔910米的横向编队飞行,高度3000米,表速555千米/小时。随着F-15飞行员一声令下,我们同时打开全加力。在机鼻上仰角达70度前,我一直能跟上F-15的俯仰角速度。当任何一架战斗机的速度跌倒185千米/时我们就终止爬升,这样的直观对比能看出米格-29的爬升性能到底如何。结果当F-15的时速跌倒185千米时,我的速度是315千米/时,远远超过他(米格29挂副油箱爬升能力超越F-15C,在能量空战中米格29并不畏惧F-15C)。

我在另一次常规性能对比飞行中不需要做并排飞行,这是一次“从头顶-到头顶”的最小盘旋速度对比。“蝰蛇”大约需要以463千米/时的速度来盘旋一圈,而我可以驾驶米格-29以278千米/时的速度在你头顶绕圈。虽然GE F-16与米格-29相比确实拥有推重比优势,但“蝰蛇”进行这样的低速盘旋时会撞到迎角极限,飞行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鼻下坠。虽然“支点”的迎角限制和F-16相同(都是26度),但“支点”飞行员可以解除这个限制并获得45~50度的最大迎角。(米格29盘旋能力远超F16)米格这样做唯一要注意的是,在超过迎角限后会损失一些方向稳定性而已。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被米格29咬住的F16

补充一点,较少为人注意的是米格29的RD33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出色:高度11000米,速度1.5马赫时的推力在60千牛左右,同等条件下的AL31发动机推力也就80千牛。F16的F110或F100的推力曲线未知,但没有证据说明其高空性能优于AL31。

此外,在中欧空战场景下,米格29担纲的就是战斗机的角色,而F16却是执行战斗轰炸机的任务,至少美国空军分配给F16的任务如此。两者的载荷是不同的:米格29将携带P27“白杨”和P73“射手”,F16却要在“麻雀”和“响尾蛇”之外带一堆炸弹,1986年之后才能携带“麻雀”。那双方在空中遭遇的时候到底谁更狼狈些?我们先不说P27ЭP的最大发射距离比“麻雀”远,P73的不可逃逸区比“响尾蛇”大。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小直径制导炸弹SDB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SDB摧毁目标过程

再从任务难度来说,在美军的空地一体战思路中,北约战术空军的存在价值就是打击华约的第二梯队。那么怎么打击?那时候还没有JDAM、SDB之类的机载防区外精确制导武器,F16们就算带上GBU12之类的激光制导炸弹,那也得硬着头皮突破前沿交战区上空华约的防空网啊。在中欧那么片巴掌大的地方,北约是想和华约比一比谁家的防空雷达密度高、地空导弹类型和数量多是吧?就算美国空军派出52联队的F4G“野鼬鼠”去清除华约的地面雷达为空袭的F16机群开路,难道米格29会坐视笨拙的F4G把华约的雷达都打完了而不管不顾?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F4G野鼬鼠

所以,米格29和F16这两个对手如果狭路相逢,鹿死谁手还很不好说。

可以看出,在苏联空军想定的米格29中欧空战场景里F16并不占便宜。但可悲的是苏联解体了。米格29失去了想定中的各种前提:比方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面对北约四面的包围,南联盟的米格29一次最多能出动5架,谈何数量优势?在北约的空袭大军面前,米格29能有预先选择战斗地点和时机上的主动权吗?在北约强大的电子干扰和防空压制面前,对米格29而言,在北约的空中打击之下,各地的防空雷达毁的毁,关的关,地面指挥控制中心应该提供的起码的空情保障全谈不上了:敌人在哪里,有多少都两眼一抹黑。而且祸不单行,连米格29的机载雷达告警系统(RWS)都因为缺乏维护而失效了。反观北约,空中有预警机能随时监视米格29的行踪,米格29往任何一个方向飞都会有一堆的F15、F16磨刀霍霍等着它,然后连F16也进化出了携带AIM120的能力。所有这些都叠加在一起,米格29耳聋眼瞎当然要败下阵来。

为什么说“比起F16,米格29是失败作品”其实不动脑子?

被击落的南联盟米格29

所以,讨论F16和米格29的优劣时一定不要脱离想定的作战前提。空战从来都是体系化的,脱离战争整体形势和各种有形无形情报、作战、后勤保障的限制,大谈特谈所谓战绩并顺便推导出孰优孰劣的结论本身就是一种很浅薄的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