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智能經濟:邁向知識分工2.0(可下載)

獲取《智能經濟:邁向知識分工2.0》完整版,請關注微信公眾號:vrsina,後臺回覆“綜合報告2”。

2019年,互聯網誕生已有半個世紀,近40億的全球一半人口,也已經成為了登陸數字新大陸的“新移民”。在這一具有標誌性的時間節點,在一路狂飆、眾聲喧譁的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發展大潮中,研究者有必要在此時此地稍作駐足,重新思考一下:那個被言說了大半個世紀的“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數字經濟、新經濟”等,究竟發展到了什麼階段?進一步地,如何從經濟學角度去把握近年來“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等認知框架

中國高度發達的消費互聯網,近年來已經開始倒逼和牽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這種牽引和倒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準備:消費互聯網時代,人人互動、人機互動等所沉澱的大量數據,不僅倒逼出了全社會的雲計算能力,也滋養了AI等技術的發展。

智能经济:迈向知识分工2.0(可下载)

能力倒逼:消費者的數字化,持續倒逼零售和營銷環節的數字化。

需求牽引:消費互聯網激發、匯聚出了一個快速多變、高度個性化的在線市場,推動製造業的柔性化升級。

角色發育:消費互聯網階段,不僅發展出了大型平臺等新物種,還湧現了以APP和服務市場等形態存在的各類服務商,以及產消合一的消費者等。

智能经济:迈向知识分工2.0(可下载)

文化培養:消費互聯網高速發展的20多年,讓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文化屬性——開放、透明、分享等,在全社會廣為流傳和接受,培養了全社會的數字化認知——理解、認可、擁抱數字化技術的內在特性。

智能经济:迈向知识分工2.0(可下载)

機制傳導:消費互聯網所孕育出的分工協作體系,從消費者、營銷、零售、批發、管理等多個環節,反向傳導給所有的商業環節。

智能经济:迈向知识分工2.0(可下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