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種下“脫貧草”托起致富夢

落兒嶺鎮艾草種植基地位於貧困村太子廟村,是今年開發的產業扶貧項目。十月底,鎮村幹部帶領貧困戶已完成整地、種植工作,如今多日的雨雪天氣徹底解決了今年的旱情,艾草根苗已經吐出嫩苗。

別看小小的艾草不起眼,這兩年可成了脫貧致富的“金草”。艾草優點多,一是收益高,艾草可以入藥、制香,市場需求大,價格也逐年走高;二是投入小,不打農藥不施肥,荒地荒山都能種;三是見效快,當年種植,當年就能收穫兩至三茬。太子廟村多沙質土壤,山地起伏不平,很多山坡土地不適合種植農作物,選擇種植艾草科學合理。

為了讓艾草真正成為貧困戶牢牢握在手中的“致富草”,我鎮做了紮實工作。一是企業合作有保障。該項目與壽縣眾興鎮艾康艾草種植園簽訂協議,由企業提供艾草根苗,基地及貧困戶負責種植、管護,收穫後由企業進行回收。二是經營管理有指導。種植時企業派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基地由太子廟村負責管理,管護期間由企業和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持續負責技術指導。三是帶動就業有收益。基地預計年收幹艾草成品15000公斤,保底價出售,將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年。同時基地日常管護工作將聘用貧困戶完成,也可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

產業扶貧是貧困地區發展的根基,是貧困群眾脫貧的依託,更是長期穩定增收的保證。只有培植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壯大集體經濟,才能走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前列。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大家擼起袖子不僅僅種下了“脫貧草”,更托起了我們的致富夢。(鄧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