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無論從王朝更迭的“十三朝古都”來說(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還是京城遺址的“京洛五都”來說(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洛陽這塊風水寶地為歷代帝王所喜愛,是不爭的事實。這裡有太多的歷史遺存,可供人們瞻仰和追思。所以,拜訪這樣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名城,應該找一個當地民宿——最好是原住民聚居的平房區住下來,踏踏實實待半月、二十天,或更長一段時間。參觀附近的景點,可以共享單車;稍遠一點兒的,就乘公交車。與當地人融合在一起,多走多看多聽。或許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認識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可是,那得是有閒且有錢的人才能實現的夢想啊!我等普通工薪人員,年假只有十幾天,還得為生病或其它不期之虞留有迴旋餘地,可供自己“揮霍”的時間屈指可數;而且,恁長居留時間,房費不菲。所以,這種考察式的旅遊,無論從時間還是金錢方面,都是一件極奢侈的事,不是每個人都消費得起。所以,“相見不如懷念”的感慨,是好夢難圓的無奈。留點兒念想,為下次再來尋個藉口,這種退而求其次的態度,無非是給自己找個下地臺階,自解心寬而已。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帶著當地特產的牡丹花茶,我們從洛陽博物館啟程,一路向西向北,直奔三門峽。

出洛陽市區,就進入新安縣。這是一個始置於秦朝的古老行政機構,取“新治安寧”之意。雖然寓意非常美好,但其所處位置根本就不是偏安之地。西漢武帝時在此置漢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生逢盛世,這裡的百姓或可安居,亂世必定遭殃。歷代王朝更替,軍閥混戰,各路諸侯攻佔殺伐,處在通往京畿之地的咽喉要道上,焉有寧日?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後,兵戎四起,天下大亂。公元759年3月,詩人杜甫從洛陽回華州任上,路過新安,看到官府降格徵兵,許多未滿十八歲的弱小青年也被徵入伍,為此寫了《新安吏》;之後到陝縣硤石鄉石壕村,目睹官吏強徵兵役,百姓家破人亡骨肉離散的悲慘場景,又寫了《石壕吏》。這就是戰爭年月這一帶百姓水深火熱生活的真實寫照。這個世界從來都是有組織的豪強壓榨無組織的黎庶的屠牲場,或豪強之間為爭奪這一場地而互相屠戮的競技場。百姓無所謂被誰統治。作誰的臣子就一定幸運呢?他們要求不高,安居樂業就好!能活得像個人就好!可是,這樣的標準,竟然很難達到。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腳下連霍高速的這一段,正穿過著名的崤山——就是古籍中界別“山東”和“山西”的那一座。古今之間,由於參照物或計量標準不同,常易造成誤會。於是,古人的許多成規,被視為文史常識,後學者應當知曉。這個便是一例。如中學語文課本中的《過秦論》(西漢·賈誼),兩處提到的“山東”(“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和“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即特指崤山以東,而不是我們現在行政區劃上的山東省。這一點,老師會講得很清楚。但崤山的具體位置及地緣關係,少有人追究。所以,講過學過的東西,往往還是一筆糊塗賬。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而今來到崤山,眼前所見溝壑縱橫的黃土塬梁,地勢落差雖也可觀,但絕非想象中的鐵石巨峰和深澗莽川。也許歷經幾千年人為改造和自然風化,地形地貌早已變得不再奇譎險峻;亦或我們所走的線路,與那條古道根本就沒有交集,難窺其一鱗半爪也在情理之中。但內心臆造的崤山之險,崤道之艱,早已根深蒂固。古往今來,這裡作為京畿要道,盛世通商,亂世走兵。商人逐利,群雄“逐鹿”,該是最為忙碌的一條道路。所以,這裡從來都不缺故事。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我所知道的關於崤山最早的故事,是春秋時期發生在秦晉之間的崤之戰。公元前627年,秦軍從關中出發,千里躍進襲奪鄭國,意欲在中原獲得一塊飛地。行到洛陽東南時,路遇鄭國商人弦高。弦高打探到情報,派人回國送信。鄭國剷除了秦軍的內應,提高警戒。秦軍改變行動,就地消滅滑國,算是賊不走空,隨後啟程返國。歸途中,秦軍在崤山的險道遭遇晉軍伏擊,全軍覆沒,主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被擒。此戰之後,所謂秦晉之好就此結束,繼之而起的是相互之間不斷的攻伐。國家之間的關係,同人與人之間一樣。互有所求時,可以好得不分彼此,一旦利益衝突,就會馬上翻臉,甚至兵戎相見。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繼續北行,經過澠池縣,讓人想起歷史上著名的澠池之會。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與趙惠文王相會於此。會議的主題和議程不詳,但兩個花邊倒是流傳得詳盡細緻,或許這也是會議主旨的一部分。時年47歲的秦昭襄王,與其父親秦惠文王一樣,強橫霸道雄心勃勃。在伐楚之前,為穩定後方,他邀集此會,就是要彈壓一下年僅31歲的趙惠文王。他吃準了趙王不敢炸毛,所以在會上表現處處強梁。史書沒有記載趙王是什麼反應,想必是敢怒不敢言,臉色很難看。可是,偏偏趙卿藺相如果敢決絕勇略過人,面對霸蠻,敢於歇斯底里強烈表達,總算為君父挽回一點顏面。這場發生在兩國君臣之間劍拔弩張的爭鬥,充滿了驚險和不測,其驚悚程度不輸後世的鴻門宴。秦王的霸氣,來自於國富兵強和地主之利;藺相如的底氣,則緣於有備而來,埋伏在附近可以接應的兵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崤山雄峻巍峨的自然之險,與糾葛著政治紛爭的世態人心之險,哪個更甚?這個很難說。但容易看穿的是,這個披著文明外衣的世界,主導其運行的規則,常常還是被人鄙視的叢林法則。實在可笑得很!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下午到達三門峽大壩時,天色尚早。這是我們再一次見到黃河。上次在壺口所看到的黃河,是一副急躁喧騰的模樣,它急匆匆地從山間峽谷中趕來,急不可耐地躍入一片裂隙中,就像注酒入壺一樣,形成瀑布。壺口瀑布大概得名於此。喧囂的泥湯將下瀉的勢能化作吶喊,咆哮著,翻滾著,震耳欲聾,頭也不回地向南裹卷而去。騰濺起帶泥的水霧瀰漫著,陽光照射下也會映出彩虹。一路蹉跎到達三門峽後,大概是經歷了太多磨難,黃河顯得成熟穩重多了。上游壩區像個水庫,你看它從遠處天邊逶迤而來,不聲不響,有點恬靜斯文;大壩總閘控制著下游水量,水勢也平穩有序。只是河水本色不改,還是那個泥黃,讓人看著眼暈,感覺河道里不是液體在流動,而是一條土色的傳送帶在空轉。所以,這是一段被整治得服服帖帖的黃河。如果就此情景,品味元好問的《水調歌頭·賦三門津》,必會懷疑文壇領袖當年是否筆下有虛。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閒。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人間此險何用,萬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飛強射,有力障狂瀾。喚取騎鯨客,撾鼓過銀山。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元好問是金元時期最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被尊為“北方文雄”、文壇盟主。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自古以來,江南水鄉人才濟濟,北方出身的文人才子,成名成家後,也多在黃河以南、長江流域乃至更南的南方活動。所以,廣為流傳的名家詩文記載的物事,多與中原或南方的地名有關,黃河以北的較少。元好問是我所知的出身之處緯度最高的文學大家。家鄉的山水對他有感召和啟迪,所以,他肯用家鄉山水在文中潤筆。呂梁山是北方的名山大川,出現在他的大作中,讓北方人特別是山西人感到十分提氣。但文中我有一處不解,就是不知道他為什麼要用“燃犀下照”這個典故。按常理來說,光線不好的時候,舉火下照,水面會是面鏡反射,根本無助於透視水中的情況。當年溫嶠“燃犀下照”,必是眼花了,或是幻覺,才覺得自己看到了水下奇形怪狀的東西。所以,這個典故本身有違光學原理。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其實,這算不得瑕疵,更不影響我們從中欣賞和感悟黃河奔騰咆哮之壯美。這樣的景象,對觀光客來說,是視覺上的享受和震撼,但對渡河人來說,就是心理上的恐懼和困惑。所以,人們通常不在此處渡河,而選擇相對平闊舒緩之處。就像人們不願搭理一個矯情暴怒狀態的人,而是等他心氣平和時再與他交流一樣。上游不遠的地方,就有太陽渡和茅津渡。這是兩個古老的渡口,古老的年歲幾乎直達中國信史所能容納的極限。所以,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溝通河內河外的戰略要地。春秋時期,這裡曾屬古虢國,它佔著好位置,卻不夠強大,成了妨礙實力與野心俱強的晉國染指中原事務的絆腳石。公元前658--655年,晉獻公(晉文公的父親)“假途滅虢”。從此,晉國控制崤函通道,為後來稱霸諸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千里行·第四站·崤函古道與三門峽

三門峽的黃河被制服了,雖然我們再也看不到它那波濤洶湧氣勢磅礴的景象,但水害成了水利。人民安樂幸福的生活,要比視覺感官的滿足重要得多。當年修建大壩費工費力,改變了當地的水文地貌。但可喜的是,“中流砥柱”猶在,還成了景點,可以上島觀光。如今,“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