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武夷山脉俯卧横惯南北,闽赣古道天堑连通西东:茫荡天险古道!

闽赣古道是古时代两地通商及人文交流主要徒步行走的古驿道通行的主要干道之一。闽地和赣界交会属地、而入境界地方向不同,一般以两边交界近地入境,即方便易行又简单随意,是两地通商、道邮和人员交往的重要方式。

武夷山脉俯卧横惯南北,闽赣古道天堑连通西东:茫荡天险古道!

闽赣古道有三条入径线路:

①一条由江西抚州府的黎川(县)经杉关(光泽县属地)到邵武。

②一条由上饶的铅山县经分水关到达崇安。

③一条由上饶的广丰铜畈镇二渡关经经比古入山头畈、界排(盘亭乡属地)达到浦城。

第一条线路:

(一)黎川

黎川(县),江西省抚州市下辖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武夷山脉中段西麓。黎川县与福建省光泽、邵武、泰宁、建宁四县及同属抚州的南城、南丰、资溪三县毗邻,福银高速公路和向莆铁路穿境而过,是由赣入闽的东大门之一。

黎川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油画入选县。

(二)杉关

杉关始建于唐广明元年(880年)。

其地理位置:位于闽地光泽县城北九十里的杉关岭上。从光泽县城出西关,过西桥至环翠桥,向西行经:石岐铺、册下、双门、黄溪、长山村、京牙街到止马,过路上桥,出杉关即江西新城(黎川)县境。杉关如屏障立于这“鸡鸣两省相闻”的闽赣之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有闽之有仙霞、杉关,犹如秦之有潼关、临晋,蜀之有剑阁、瞿塘也。亦或失守,闽不可保矣的说法。

武夷山脉俯卧横惯南北,闽赣古道天堑连通西东:茫荡天险古道!

杉关依山势而建,左面有猪石山,右边有黄狗岭;南北山脉连绵耸立,碗硟曲折,且山脊筑城建堞,关墙全部由青一色花岗岩石条建筑,木石关门高数丈。关内界为闽地,地势险要高峻;关外界为赣境,地势渐低平旦。

第二条线路:

(三)分水关

崇安分水关,又名大关,是崇安县八关之一。

其地理位置:位于崇安西北分水岭上,接江西铅山界,是闽赣交通的要冲之地。自古有“八闽第一关”之称号。

分水关,是崇安县八关之一。位于崇安西北分水岭上,外接江西铅山界,是闽赣交通的要冲之地,自古有“八闽第一关”之称号。五代时期在此建寨。宋开庆期间并设置大安驿。元朝时代废除。明洪武初复设关驿,设巡司戌守。由崇安至江西铅山(县)界,路程八十里,只有从分水关到车盘一段长十里山道比较崎岖难行,西向铅山,一路是平旷的原野,成为闽赣交通必经的关口通道。

武夷山脉俯卧横惯南北,闽赣古道天堑连通西东:茫荡天险古道!

明代王世懋撰写的《闽部疏》中记载:“凡福之丝绸,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泉之橘,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第三条线路:

(四)二渡关

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九》记载:二渡关,在仙霞西南八十里,路通江西上饶永丰县关在浦城县西北一百十五里,出关即永丰县界也。

武夷山脉俯卧横惯南北,闽赣古道天堑连通西东:茫荡天险古道!

二渡关山溪环匝,路容单骑。从江右广信入闽,可以取径于此入关则取途而东,竟出枫岭之南,二渡关以枫岭诸山之水绕出关下,关东西二面皆为梁以渡,因有二渡之称(今在福建浦城县西北,接江西广丰县界)。

茫荡山

茫荡山的地理位置:位于南平市延平区西北部,距离市区十五公里。是个资源丰富及多种植物、野生濒危植物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对象,是杉木原生种类与原生种群典型的生态地,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脉俯卧横惯南北,闽赣古道天堑连通西东:茫荡天险古道!

茫荡山俗称懵懂洋,山上山峰林立,峰回路转,奇岩怪石竞秀,著名的有:仙人叠石、蛤蟆石、百丈飞瀑、天湖、瑞龙桥,晴雨树等几十处风景名胜。

茫荡山是避暑胜地,有“小庐山”之称,因山高林立,清泉溪流;环境清幽、云雾缭绕,酷暑盛夏,身置其中也觉得凉意袭人。茫荡山东面有一条用石块铺砌的闽赣古道,俗称三千八百坎,全长五公里。

茫荡山闽赣古道——三千八百坎

三千八百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道之一,也是闽赣古道的著名国家级一级景点,从坎脚至坎顶为三千八百级而得名,拍过同名电视剧,在民国期间重修,现为五千五百余级。

相传以前,曾是一条羊肠小道,因山路崎岖难行运,粮食极为不方便。是北宋年间杨门女将杨八妹带兵入闽修建的古道,具有神秘色彩和赋予传奇的美丽、美好传说,三千八百坎景区,人物荟萃、景色美艳,古树参天,也是个风景独特的好地方,因此闽赣古道名扬海内外。

武夷山脉俯卧横惯南北,闽赣古道天堑连通西东:茫荡天险古道!

三千八百坎古道最早建于哪个朝代?没有文献记载。

三千八百坎由于年代久远失修,凹凸不平的石路难以行走。有茂地筠竹村六十八岁的老人王唐选在1911年募资兴建,亲自勘察设计,并亲率工匠凿岩,铺石筑阶,于1920年将三千八百坎整修一新。

重修后的三千八百坎每级石阶高度均降至十五厘米,共计五千八百余级,每石阶宽近两米,用一至二块石条铺成,工整完美,方便易行。在道路不发达的年代,三千八百坎是南平通往顺昌、洋口,邵武等地的直达赣南的唯一通道,更是方便了南来北往的客商,因此南平民众和知名人士共同联名上诉,请求嘉奖王堂选修建三千八百块坎的功绩。

武夷山脉俯卧横惯南北,闽赣古道天堑连通西东:茫荡天险古道!

民国十二年十二月,福建省长萨镇斌为了表彰善士黄堂选捐资不辞辛劳,在花岗岩石正中竖刻“义声载道”四个大字,并附上福建省方印及省长大名印刻。

闽赣古道承载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虽然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也为两地民间人士和客商的交流往来起到重要的作用和贡献!熠熠生辉,并发出了璀璨绚丽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