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强基固本抓预防 沂南县打通农村安全防范“最后一公里”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安全隐患不断出现,加之广大农民安全风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农村安全风险隐患大量存在。沂南县创新体制机制,实行“网格员巡查上报、平台派送、部门落实、整改销号”和“村居上报,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辨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打通了农村安全生产防范“最后一公里”。


一、建机制、划网格,实现农村安全防范“全要素”。出台了《沂南县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各村居成立应急服务站,推进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服务站建设,目前已有116个村居完成了“三有”标准化建设。明确了“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为本辖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安全管理负总责。设立网格员1名,负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巡查劝阻、信息上报、应急处置等职责。“划干分净、分片到户”,实现“全覆盖、无盲区”,建立乡镇、管理区、村居三级监管网格。底子清,建立人员数据库,对村居所有院落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底数,建立“一村居一名册”“一网格一台帐”。目标清,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建立风险点分布管控台帐,开展网格巡查和打非工作,实现“网格有人查、非法即上报、小事不出格、隐患快消除”。


二、重宣教、强意识,实现农村安全防范“大统一”。以农村房屋建设、道路交通、防坍塌、防触电、防一氧化碳中毒、防溺水、防火灾等为重点,通过安全视频、宣传画、明白纸、“一封信”、宣传车等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与各村签订安全责任书944份,村与镇签订保证书8.6万份,打造安全文化一条街160条,发放《致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烟花爆竹有奖举报信、公开信,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明白纸56.9万份。同时通过阳都大讲堂对全县干部包括农村干部进行2次大宣讲、大培训。乡镇(街道、开发区)每季度对村居协管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突出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险、逃生自救等知识,民众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三、严巡查、重研判,实现农村安全防范“精而准”。村居网格员实行日巡查、日上报制度,重点巡查网格内制造、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灌装、销售燃油、煤气等易燃易爆品等安全隐患,检查网格内作坊用电安全和建筑安全。对巡查发现的问题隐患,依托镇应急管理服务云平台,当天汇总上报,由镇应急办及时推送分流处置。发现非法行为,立即劝阻并上报属地政府,实现了安全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建立研判会商制度,每周一召开一次研判会,由村居书记、主任及“两委”成员、网格员参加。会上一方面通报上周的巡查情况,对难点问题进行会商研判,拿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新用电开户及用电异常户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专人落实用电异常情况,实现精准巡查、精准处置。


四、严考核,重实效,实现农村安全防范“严而实”。对村居安全防范工作,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网格化实名制、安全文化、教育培训、隐患排查上报、防灾减灾救灾等六个方面考核。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扣分取平均值,按照30%的比例计入乡镇成绩。实行正面激励和反向约束,与经济待遇,奖惩兑现挂钩,对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成绩优秀的村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表扬,授予“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村居(社区)”称号。在所辖村居内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视情节轻重:一是取消村居(社区)和相关责任人员评先树优资格;二是发生1起死亡2人或2起死亡1人的,村书记、主任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扣除村书记、主任、实名制责任人当年工资待遇的30%;三是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村书记、主任、实名制责任人依法免职,扣除村书记、主任、实名制责任人当年工资待遇的50%,并给予一定的党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