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利川米潭溪:旧貌换新颜

记者 牟联文 通讯员 瞿琪

“这几年我们村真是大变样,以前什么都不好,现在什么都好了。”近日,在米潭溪村,村民周西华说。

米潭溪村位于利川市忠路镇,辖6个村民小组,208户807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355人。通过利川市检察院驻村“尖刀班”和村“两委”不懈努力,该村已旧貌换新颜。

住房安全有保障

“我这房子以前是瓦房,逢下雨天就漏水,屋里经常是潮湿的。”谈到危房改造之前的住房,该村二组村民隆光友感慨不已。

隆光友2018年完成危改,不仅把房顶的土瓦换成了树脂瓦,厕所改成抽水蹲坑,厨房灶台贴满瓷砖。每次做完饭隆光友就把灶台抹得干干净净的,“现在打扫起来很方便,一抹就干净了,不像以前到处是灰,也不好收拾。”

住房条件改变了,房前屋后环境也有了新变化。隆光友不仅把屋前坝子硬化了,还在周围种上点绿色植物,给具有年代感的屋子增加了一丝鲜活气息。

其实在危房改造之初,该村危改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有些村民担心自己垫付资金后,政府不兑现奖补资金,也有些村民没有资金垫付,拒绝危房改造。“尖刀班”通过走访调研后决定采取分类施策、包户到人的方法,重点做好思想工作,打消村民顾虑,确保危房改造“四类对象”应改尽改。

目前,米潭溪村已完成危房改造99户,实现了全村“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的目标。

环境整治见实效

“我不在家,你要记得帮我把卫生搞好。”李元成打电话嘱咐妻子。

李元成原居住地在米潭溪村二组青岗岭李家院子,后迁至米潭溪村安置点,并成为安置小区负责人,时常自发打扫村路等公共区域。今年7月,李元成因病住院,住院期间他始终放心不下安置小区及周边的公共卫生,经常嘱咐妻子要把卫生搞好。

“国家政策这么好,帮我们修了新房子住,我们再不爱整洁就太说不过去了。”李元成说。

据该村“尖刀班”班长冉瑞黎介绍,现在村民已经自觉形成了环保意识。以前白色垃圾随处可见,路边的牛粪也无人清理;现在村民都能自觉把垃圾扔进垃圾池内,自家养的牛排泄出的粪便也能及时清理。现在的米潭溪村干净整洁。

为改善村民人居环境,该市检察院驻村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用于环境整治,修建垃圾收集房(池)24个,修建步行道1公里,修补毁损公路1.5公里,安装路灯10盏,购买道路吹风机、高压清洗机各1台,并雇了两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专门负责全村垃圾收集。同时,在2018年年初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小组,推举一名村定补干部专司环境整治工作,制订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以散居户“扫净码齐”,公共区域“靓丽焕新”为标准,实现了从“院落美”迈向“村庄美”的目标。

改善交通壮产业

米潭溪村三组村民李尚远是该村的烟叶种植大户,能大规模种植烟叶得益于村里的交通条件改善。

“我们村山高路远,以前全是泥巴路、山路,车很难通行。”李尚远说,村里好多肥沃的耕地荒废了,想扩大种植规模因路不好也无能为力。

“尖刀班”想群众之所想,积极争取交通部门及忠路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截至目前,全村完成硬化公路13公里。

为保质保量完成道路建设,“尖刀班”安排专人在混凝土搅拌站及施工现场全程监督,确保施工方不偷工减料,同时不定时深入施工现场抽查施工质量。

交通条件改善后,李尚远开始扩大种植规模,从原来的八九亩地扩大到现在的40多亩,收入也由原来的四五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多万元,以前的单间小烤房也换成了现在的五间现代化烤房。

“以前的日子过得很紧巴。”李尚远说,“现在好了,种植规模扩大了,收入增加了,手头上也宽松些了,条件好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