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现在提倡规模养猪,政府还有相应的扶持,禁养令逐步废除后,还有没有养殖户养猪呢?

农村耕耘


“禁养令”其实并没有废除,禁养区也还是有的,只不过,现在禁养区清理工作主要针对的已经不是养殖场户,而是针对超范围划定禁养区的情况,也就是对禁养区划定本身进行清理整顿,也就是如果有些地区其实并不应该被划定为禁养区的要整改,那么这些地区以后就可以继续养殖。如果是按规定划定的禁养区,那还是严格执行相关要求,禁养区内规模养殖还是不可以的,当然,小规模养殖本身就不在禁养范围内。

另一方面,现在国家在大力扶持生猪养殖,除了规模养殖场,中小养殖户也是扶助的对象,恢复生猪生产“抓大不放小”的策略很明确。根据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其中就明确提到了要帮扶中小养殖户恢复生产。推动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与地方对接,通过“公司+农户”、托管租赁、入股加盟等方式,对中小养殖户实行包片帮扶,带动有能力有意愿的中小养殖户增养补栏。

至于还有没有养殖户养猪呢?我国有2600万个养猪场户,其中99%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场户。从猪肉产量上看,中小养殖场户生产了全国一半的猪肉,是生猪稳产保供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小养殖场户是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可能消失。


畜牧大集网


今日我们不去言太多大道理,我们只站在一个养猪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亲戚在家里一直务农,后来想到了以养猪方式致富,起初数量小,虽然利润大,但也没赚多少,当时政府也没啥政策补帖,后来觉得养猪有利可图,便加大的投入,扩建了养猪厂,添了上百头猪,庄稼也放弃了,就一心投在养殖上,一年有十几万收入,相当可观。国家为了环境而不鼓励养殖,其实只是争对那些养殖不规范之人,确实对生态有所污染。

但吃猪肉的人那儿多,再加上我国在实行脱贫攻坚政策,解除禁令不仅可以稳定猪肉价,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良性发展,其中附有政策扶(如打预防针免费等)便是最好证明。当然,“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不可动摇。

且不论有无政策扶持,就拿个人而言,今年亲戚家死了数十头猪,虽然猪价上涨,但还是赔了不少钱。作为一个养殖户,有着多年的养殖经验,扩建养殖厂投入了不少钱,岂能因一点猪瘟就放弃多年心血,亲戚家还是要继续养殖,因为这是他们生存的重要途径,他说其它的也不好做,他还是相信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不管禁令是否解废,是否有扶持,以养殖为业的农户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养殖,这行已经成为他们的立身之本,其中的利益所在依旧牵动农户之心。

你们觉得呢?




农野阿涛


先有禁养,为环保让路;后有政策解封,鼓励养殖。怎么看都是矛与盾之间的关系,说大点,是缺乏政治远见的专家和过度解读政策的地方官员把单纯的民生问题政治化、政策化、法律化;往小的方面说,是把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散养猪的历史传统用一刀切手段抹杀!再把养殖权集中到少部分人手里,让养猪的农民反过来去买猪肉吃。

历史往往都会开一些很幽默的玩笑,如果我们把猪肉涨价的矛头直指环境污染,也许会缺少客观依据,哪知猪瘟会来烧一把猛火,把环境整治留下的痨疾突然引发,并势如破竹。最终,让全国人民共同饮了一杯苦酒。

也许有人说猪肉涨价是让环保背了锅,但也有人说禁养的结果就如一个留下癌症病根的病人,只是还在扩散,并没爆发,猪瘟,就是引起癌症爆发的导火索而已。

社会问题就是这样,任何事情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有正也有反。但好在能找到症结,知道改正错误,那就善莫大焉。

既然地方政府能废除禁养政策,同时又出台一些鼓励政策、非洲猪瘟已成过去之势,题主同时又提到农民还会不会养猪?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作为散养户的农民,肯定会养猪的!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一、养猪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改善自己生活、补充人体营养、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所有养殖业中,农民掌握的养猪技术最全面、猪的生活圈子很小(易于建圈)、猪的净肉率最高、又是人们习惯食用的肉食品,最关键是猪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比其它动物要强。也许有人会问,猪的抗病能力强为什么还会发生猪瘟?我想,人的抗病能力也挺强的,为什么疾病那么多?其实,只要是生活在这个食物链的生物,都会受到外界不可抗拒因素的威胁,这是自然规律。

二、农民养猪都是通过自己种粮养猪,很少喂含各种添加剂的饲料,如果养来自己吃的话,比买肉吃更放心。要说散养户养猪出售的话,我曾算过经济账,其实并不划算,猪苗的成本加上粮食的成本,再加上人工成本,养一头猪只亏不赚,如果不算人工成本的话,可以赚300元左右。但农民卖粮难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他们把粮食转化为生猪后,就不一样了!而且农户养殖猪比大型养殖场用全价料养出来的猪至少每斤要贵1元左右。

三、题主也说了,现在养猪有政策扶持,扶持力度有多大跟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有关,具体我们是不清楚的。有一点我知道,就拿我们这里而言,养殖母猪的话好像有1000元的保险费,另外还有别的补贴。最透明、最能看得见的就是每年给猪打预防针不收费,这是实实在在的扶持。



综上所述,只要非洲猪瘟病毒被扑灭、只要政府解除禁养政策、只要有政府大力支持生猪补栏,再说农民又有现成的粮食作为饲料,又有大片的土地种植青饲料,我想,很多农户都会乐意进行生猪养殖。自己养上一头两头,吃起来舒心、放心。即使不对外出售,也不会再去为市场上的高额肉价而烦恼了!何乐而不为呢!


鄂硒农技


当出的专家该拉出来抢斃了,点型的宠洋美外,目的暴露出来了,大量进口外国的,现在知道了,还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好,自力更生。以靠外国能靠的住吗?这个专家收了多少外国人的钱,该抓起来问问了,不让农户养猪,把大把的钱送给外国,次专家和汉奸一样。


翻新沙发3


我们这边的大型养猪户在上个月则是买了40多个母猪仔,一头猪听说上千元,村民问他不怕非瘟吗?大户说现在非瘟过去了,趁着行情好,赶紧喂养。不过我们村就一个养猪大户,其他的全都是小散户,目前从我们村的情况来看,就一个散户家里购买了2头母猪,其他人家都没动静。

我们这边是8月份进行环保的督查,村干部说既然不养猪了,那闲置的猪圈就拆除吧,等到村干部做好思想工作后,就派人过来拆除猪圈了,不过猪圈才拆了一半,结果上面又说不让拆了,有一些农民勤快的,自己将猪圈给拆了,也有一些懒点的没拆反而庆幸。

而目前国家扶持的是那些大户的养猪户,在6月份时国家就发了一个文件,指出对养殖规模高达5000头以上的生猪以及种猪场则是进行了贴息贷款补助,而到了8月份时国务院则是要求各地将不合规的禁养区解除,让大家放心大胆的养殖。

从国家的数据显示来看,大户的养猪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很多养猪场扩栏规模达到了30%左右。而在7月份时10多个省份也推出了养殖扶持政策,比如说江苏拿出2.61亿元的保险补助,额外提高200元的保险赔付金,而广西的则是请专家过去指导,让农民更科学化的养猪,而广东则是提出了“猪十条”。



相比之下,小农户的积极性就要减弱很多,毕竟他们没有科学的喂养方式,一旦疫情爆发受损严重,因此这些人则是在观望中,等待疫苗的推出!


惠农圈


80后农村小伙,来谈一谈,不禁止养猪了,还有没有人养。

农村的小散户养猪,几乎没有得到过什么补贴,每家就是几头猪,说规模那,还不够大,自然得不到政策的扶持。



我们村,有几个喜欢养猪的大户,每年五头猪,今年他依然养了五头,前几天贵的时候,卖了两头,剩下的三头猪,已经被人预订为年猪,多少钱也不卖了。

禁养令对农村的小散户无影响,只要猪不得病,大家都会养两头,猪肉价格的高低,农民也不太在乎,卖不动就自己吃或者送礼,就是吃的时间长一点而已。


规模养猪者,经过上一轮的风波后,几乎很少有人养了,一个是场地设备到期或者卖了,另一个就是手里的资金已经投资到别的地方,购买与进货的渠道以断条。

我家养羊就是这种情况,羊的场地时间到期,也没有续约,养羊的设备都低价处理了,如果要再次养殖,就要重新联系饲料的厂家,收羊的贩子,联系农户要玉米,联系卖草的贩子要草,联系屠宰场谈价格,等等许多事情都要重做。

上规模的养猪场,也是如此,一旦关停要重新启用,就需要重做许多事情,但这时候在启用,要付出的代价就比以前大,单单就是饲料与屠宰场这两方面,就要比以前多花。

再有现在大家都顺着号召养猪,到卖的时候一起卖,互相之间就形成竞争,这猪肉的价格也高不了,到时候也是赚不到钱,所以现在养不养猪愿望不强。

我是田俊超白,喜欢请关注哦!

田俊超白


现在提倡规模养猪,政府还有相应的扶持,禁养令逐步废除后,还有没有养殖户养猪呢?养猪肯定是有养殖户继续养猪的,但是养猪的散养户相对以前会有所减少,即使有政府的扶持,很多农民也不会将养猪作为一个重点发展的方向了。

1、环保重压不减

虽然为了缓解国内的猪肉供应压力,各地政府相应退出各种政策鼓励养殖户进行养猪,甚至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应该让农民养猪,并废除超出法律范围之外的禁养和限养,可是对于农民来讲,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划分已经完成,禁养区禁止饲养生猪而限养区基本也不允许养猪,废除禁养令更是无稽之谈,地方肯定不会让好不容易执行下去的要求再反悔修改,地方能做的还是通过鼓励规模化猪场,用规模化猪场的养殖量来抵消消失的散养户导致的养殖量的下降。所以环保重压不减,农村散养户的数量将会进一步下降。

2、非洲猪瘟疾病毫无办法

虽然不断传入关于非洲猪瘟疫苗的消息,甚至前一段时间一度有了非洲猪瘟“疫苗”,但是最后证明都是假的,都只是一个泡沫,现在养殖户对于非洲猪瘟依然是毫无办法。很多养殖户都经历过非洲猪瘟,都知道非洲猪瘟的厉害之处,在非洲猪瘟疫苗上市之前,或者非洲猪瘟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再次复养都要经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

养猪十几年的老养猪人对于非洲猪瘟都毫无办法,更何况新入门的新手,更是不敢轻易进入养猪行业,所以以后农村养猪会越来越少,相应的规模化猪场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

3、生猪价格变幻莫测

最后一个影响养殖户养猪的因素就是生猪价格的不确定性,比如最近几天的生猪价格,明明市场上严重缺猪,但是生猪价格就是不上涨而是接连下跌,在养猪大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生猪价格很难有个明确的涨跌方向,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也成为了阻碍农村散养户进入养猪行业的一个重要阻力。


果然悠


由于猪肉供给问题,严重影响到民生,国家为了鼓励生猪养殖,提倡规模养猪,各地政府还有扶持政策,禁养,限养都相应放松。



猪价行情持续走高,一些养猪人蠢蠢欲动,准备重新复产或者外行要加入养猪行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养殖户养猪吗?

这种情况下,要分析下现有政策和条件下适不适合养猪,可不可行。

首先,非洲猪瘟依然是养猪最大威胁。

非洲猪瘟已经1年的时间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治疗方法,而且非洲猪瘟疫苗短期内无上市可能,只能够通过加强猪场生物安全和提高猪群健康度来,减少病毒繁殖和感染概率。

其次,限养令虽然废除,但是环保和划定区域还是要遵守。

国家颁布的环保政策和划定的规定区域养殖,会一直执行下去,只是改变关于养殖用地和过分限养的改善问题,这个一定不要混淆。



最后,要注意养殖投入和复产关键问题

现有养殖户复产需要投资引种,种猪资源非常紧张。三元肥猪留种需要注意疫苗补免和疾病驯化。



政策调整利好养猪业,对于稳定生产的猪场是一个好事,对于想要复产的养殖户也有一定支持。养猪一定要注意以前清场存在的漏洞,学习养猪技术,加强猪场生物安全,提高饲养管理措施,提高猪群健康度和对非洲猪瘟抗病力。


猪业前沿


如今猪肉价格飞涨,导致供需紧张,为了稳定猪肉价格,地方也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来恢复生猪养殖,把一些超出法律法规的禁养、限养政策取消。我相信养殖户会慢慢回归,养猪业会重新繁荣。但是如今很多猪农依然是心有余悸,虽然猪肉价格很可观,但是估计是入不了普通猪农的口袋。

要想养殖户正在的回归,我觉得应该做到几点:

1、以前为了环保,一刀切的推到了很多散户养猪,养殖场被拆,这样的做法让很多猪农心寒。如今价格涨了,市场不稳了就又想起了这些普通猪农。其实这些猪农比中国的股民还惨,容易被大企业割韭菜。现在还要被扣上污染环境为帽子。养殖业有污染不能否认,但是不能一刀切的关停,禁养,限养。而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养殖户,解决环保问题,例如建立化粪池,沼气池等等,采取补助的措施来完善基础设施。

2、散户养殖与规模养殖应该一视同仁。养猪有补贴是事实,可是问一下有多少小养殖户真正拿到补贴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一是规模达不到,二是存在被克扣。虽然比不上规模养殖有优势,但是散户养殖能扩大就业,关键时刻保障市场供应。都说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不然就是垄断。

3、堵上专家的嘴,让养猪的养猪,做专家的做专家。专家一句话,就能导致很多养殖场关闭。专家说养殖又污染,就要关闭养殖场,如今市场供应不足了,就要大量进口外国猪,难道要想黄豆一样吗?大量依靠进口。让养猪的好好养猪就是,而不是干了实事还有被人说三道四。

如有有一天猪肉也要大量进口的时候,猪农就会有豆农一样。但是不同的是,普通消费者就要承担高肉价的后果了。


新农小伙


不管有没有政策扶持,肯定会有人养猪,因为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肉类家禽。养的人少,猪肉涨价,养的人多,猪肉降价。但是专业投资养猪,这个就不好!



在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在养猪,只是养的都不是很多,基本上够自己一家人,一年的猪肉消耗。

至于有没有人,专门投资养猪,这个不好说。因为投资的人主要是为了赚钱,能赚钱肯定有人投资,不能赚钱肯定就不会有人投资。但是也不排除,部分胆子比较大的人冒险投资。



今年我们这里的几个养猪场,全部中了非洲猪瘟。场里的猪死得七七八八,最后保存下来的生猪也只是很少,哪怕是后来猪肉价格翻倍,也没能收回成本。目前养猪场处于关闭状态,至于明年是否再养殖,谁也说不清楚!

目前投资养猪,能不能赚钱?

  • 不管养殖什么家禽,都有赚钱和不赚钱的人。
  • 对于现在来说,猪肉虽然涨价,但是猪仔的价格也随着长高。所以目前养殖生猪很不划算,因为如果现在购买猪仔,后期猪肉价格下降的风险会很高。


  • 母猪一年能生2~3胎,每胎平均能生8~12个小猪仔,有的技术条件比较好的养殖场会更高。
  • 通过猪的高繁殖能力,我们可以得知,要不了一年,猪的价格会很快降下来。
  • 所以对于专业养猪的养殖场,目前养猪肯定风险很大。
  • 风险大也同样是机遇,所以今年也会有人去冒险养殖。


总结:不管国家有没有政策扶持,普通农户都会养殖。对于专业养猪户,因为养殖数量比较多,目前养殖风险比较高,但风险与机遇并存,所以还是会有人冒险养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