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劉留根:拔窮根,鬆窮土,走上鄉村振興路

不等不靠,艱苦奮鬥。

以愚公移山之志,帶領群眾劈山開路,

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我們 涉縣後池村黨支部書記劉留根。

劉留根現任涉縣後池村黨支部 書記。任職期間,劉留根同志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團結帶領幹部群眾幹事創業。在劉留根的帶領下,後池黨員群眾將近萬畝梯田進行了復墾,千萬條繞山的梯田彷彿是這個村莊的“年輪”,見證了後池的發展。

凝心聚力,組織帶動鄉村振興

現在雖然正值冬閒時節,

但涉縣後池村北槐峧的百畝山坡梯田上,

卻有著一番熱鬧景象。

原來是

後池的村黨支部書記劉留根

正帶領十幾位村民在種植中草藥紅花。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涉縣後池村黨支部書記 劉留根:原來咱種穀子和玉米,一畝地就是收入個五六百塊錢,像紅花這一季一畝地,就可以得到2000塊錢左右,紅花收罷之後咱還可以再種金花葵。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涉縣後池村四面環山、交通閉塞,土壤貧瘠,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收入微薄。上山耕種,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後池村的梯田總共有3500多畝,因為青壯年勞力都外出打工,就剩下老人的和婦女們,所以現在荒廢了2400多畝,只有山下的幾百畝還在耕種。

看著撂荒的梯田越來越多,劉留根看在眼裡、痛在心裡。要致富,先修路。2015年底,在完成飲水和村莊面貌改造之後,從外地考察學習回來的劉留根,召集村黨員代表扛起鐵鍁、鋤頭,在寒冬裡踏上了劈山開路的征程。

他不畏困難,帶領全村群眾走向富裕的康莊大道

寒冬臘月裡,劉留根帶領全村的黨員揮鍬除草、整修梯田、幹在工地、吃在工地。在他們的感染下,全村男女老少紛紛拿起鐵鍬、鋤頭,義務加入了修路的隊伍,而當時參加修路的人最小已經60歲,最大的都已經78歲了。人心齊,泰山移,在全村的努力下,計劃三年修通的路,三個月就成型了,而且變成了六米寬的硬化路面,原來一個多小時的上山路,現在農用車十多分鐘就能走到。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路修通了,後池村脫貧的思路也打通了。在多方考察和充分調研之後,劉留根決心以生態旅遊為突破口,轉變世世代代土裡刨食的現狀。引水上山、綠化荒坡、修整梯田,他帶領村委將村裡的土地全部流轉,註冊成立旅遊開發公司和土地股份合作社,開啟鄉村旅遊開發模式。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築就增收致富路

如今,經過三年的打造,佔地2000平米的愚公山莊、15處"後池小院"精品民宿和30多家農家樂相繼建起來。村裡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不足40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3萬元。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涉縣後池村黨支部書記 劉留根:未來還想把我們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把農產品做成品牌化,都展示到我們展銷中心裡邊,不但目前有收入,將來必須讓村民有存款,這是我們最大目標,也是野心吧。

刘留根:拔穷根,松穷土,走上乡村振兴路

改天換地,不但讓鄉村美起來,

靚起來,

涉縣百姓也開始富起來,

讓我們把後池精神成為同心追夢的不竭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