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这家医院医生人均年收入 54 万!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近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了第 88 期简报。

内容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取得明显成效,其中指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

据介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建设、香港大学负责运营管理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12年投入运营,现设有20个诊疗中心和12个医技中心,开放床位1720张,职工3295人,其中香港大学派出110人。2018年,门急诊量184.8万人次,出院量6.3万人。

这家医院医生人均年收入 54 万!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其改革机制如下:

No.1

医生人均年收入 54 万元

突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结构限制,实行「以岗定薪、人岗相适、同岗同酬、绩效管理」的岗位薪酬制度,其中固定薪酬占 70%(基本工资占 50%、岗位津贴占 20%),绩效薪酬占 30%。

参考香港和国际公立医院薪酬体系标准,并结合内地薪酬情况,为每个岗位设立晋升薪级表,其中医生分为 24 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固定薪酬标准。

打破公立医院传统的院科两级分配制度,根据人员系列和薪级进行分配,同一系列同一薪级的职工在不同科室的固定薪酬相同。建立以科室服务量和成本、科室和个人服务质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薪酬。使得医务人员积极性有效调动,人员支出占比达到 60%(全国平均 37%),医生人均年收入(不含香港大学派出人员)54 万元,是深圳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4.8 倍。

No.2

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制度改革

实行岗位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度。实行「自主定岗、自主招聘、自主定薪」,将岗位分为医、护、药、技、管、支援等 6 个系列,其中医生分为高级顾问医生、顾问医生、副顾问医生、高级医生、驻院医生 5 个级别。

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医护比达到 1:2.1(全国平均 1:1.4),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设立医生辅助岗位,如医生助理、B 超技术员、牙科治疗师、临床助理员等,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No.3

实行全科门诊打包收费,一次全科门诊收费 200 元,包含挂号费、诊查费、一般检验费、非严重伤口处理费、最多 7 天药费。对 67 个手术病种实行按病种收付费,收费价格向患者公开。

其他住院患者全部实行打包收付费,每床日收费 255 元,包含诊查费、护理费、注射费、吸氧费、换药费、雾化费等。

No.4

医疗服务模式改革

规定每个门诊医生平均每小时接诊量上限,最多的专科(产科)不超过 12人,最少的专科(口腔科)不超过 2 人,保障医患至少有 15—20 分钟的沟通时间。

设置全科门诊,推行「先全科、后专科」,非急诊和非疑难重症患者先在全科门诊首诊,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再转入专科。

推行团队诊疗服务,患者按科室挂号,由科室安排医生为患者提供服务,避免专家「看小病」,并让年轻医生得到培养锻炼。建立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有效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

No.5

深圳市政府作为出资人,履行对医院的举办和监督职责。香港大学作为运营方,负责医院运营管理,委派院长。

以院长为首的医院管理团队行使医院科室架构设置、人员队伍组建、中层干部聘任、薪酬制度安排、内部绩效考核、年度预算执行等经营管理自主权,集合深港两地医院管理和制度优势,探索创新推动医院改革发展。

No.6

财政投入机制改革

截至 2018 年底,深圳市政府共向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拨付财政补助资金 15.8 亿元,其中开办费 2.4 亿元,初期运营补助 8.9 亿元(含人员、水电、物业费),基本医疗服务补助 4.5 亿元。

2018 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财政直接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为 12.9%。

No.7

高耗材使用制度改革

强化成本控制。将「绿色医疗」理念作为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在绿色医院建设、控制药品和耗材使用、循证医学等方面积极实践。

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一次性高值耗材使用,如 80% 的胸腔镜切除手术不使用一次性高值医用耗材,费用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1/3。

2018 年,医院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为 17.6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0.4 元。所有服务和物资均实行招标采购,公开透明

严格预算管理,坚持「无预算,无支出」原则,有效控制医院总支出。严格控制消耗性资源和后勤支出,2018 年医院管理费用占业务支出的比例为 7.2%(全国平均 10.8%)。

No.8

药事管理制度改革

加强药事管理,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拟纳入目录的药品进行充分论证、集体决策,深圳市 30 种重点监控药品中仅有 1 种进入医院药品目录。

推行优质临床药学服务,规范抗生素使用,不设门诊输液,2018 年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 5% 和 38.6%,远低于国家 20% 和 60% 的控制标准。严格执行药品拆零发放制度,防止患者过度用药。引入香港优质护理经验,设立专科护理小组,带领专科业务发展,不断提升护理专业内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建设、香港大学负责运营管理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医院作为深港医疗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深化医改的「试验田」,在管理体制、治理机制、人事薪酬、服务模式、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家医院医生人均年收入 54 万!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希望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借鉴推广,更好地提升全国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