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居家社区 医养康养——贵州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增强“夕阳红”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2月18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19年贵州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贵州已有养老床位近2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机构床位数达到34张,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推动全省养老服务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了老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居家社区 医养康养——贵州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增强“夕阳红”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闻发布会现场

当前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人口老年化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据悉,从“十二五”开始,贵州进入老年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截至2018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78.88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600万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达到100万以上。

居家社区 医养康养——贵州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增强“夕阳红”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贵州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玉海介绍相关情况

“贵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受家庭小型化和青壮年劳务输出的影响,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比例急剧增长,城乡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贵州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玉海介绍,贵州从省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贵州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和《贵州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印发《“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截至目前,贵州建成5044个农村幸福院,覆盖全省所有乡镇,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等互助为老服务;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5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59个,基本实现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在机构养老服务能力方面,贵州投入运营的城乡养老机构有1023所,其中农村敬老院956所,基本建成覆盖农村所有乡镇的供养机构网络,供养床位基本满足全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集中供养需求。

同时,贵州普遍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制度,年发放津贴3亿元以上,全省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84.5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3万余人。全省大部分政府投资的旅游景点、公园等实现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

在养老服务业发展动能方面,获得世界银行3.5亿美元、法国开发署1亿欧元联合融资结果导向型贷款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成立贵州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构建融资平台。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每年培训养老专业护理人员1000人;成立贵州省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搭建政府与养老服务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发布实施贵州省级养老服务地方标准《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养老机构建设指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此外,贵州不断创新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模式,通过采取政府委托、资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的方式,为政府保障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提供养老服务。

“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和事业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充分,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三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刘玉海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谋求突破,开创贵州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新局面。(刘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