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每日园区|青海省建成16个新能源发电园区


每日园区|青海省建成16个新能源发电园区

[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青海省建成16个新能源发电园区

据经济日报消息,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积极助力青海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2019年,海西州相继建成了一批对全州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新能源示范项目,构建了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体系,全州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海西州围绕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确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项目布局及开发规模,形成了合理布局、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通过强力推进光伏、光热、风电以及配套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布局形成了格尔木市东出口、德令哈市西出口等16个新能源发电园区。目前,全州累计实施新能源项目322个,总装机容量达1053.32万千瓦,建成新能源项目236个,装机容量824.12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一半。配套储能产业有效解决了当前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遇到的技术难题,促进了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利用。

2·北京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打造中国芯旗舰

据央广网消息,北京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把握时代机遇,实现产业迭代升级的奔跑加速度。集成电路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源动力,2019年全国集成电路设计总销售额3084.9亿元,其中北京销售额577亿元,占全国销售额的18.7%,智力资源、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关村科学城是“三城一区”之一,也是构建高精尖产业的前沿阵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范围扩展到海淀北部乃至海淀全区。目前已经有联想、百度、腾讯、IBM等2000多家国内外科技创新型企业扎堆涌入,并形成了永丰产业基地、中关村芯园、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中关村环保园等专业化园区。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北京已经形成了“北设计、南制造”的发展格局,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落户海淀北部,对标世界一流园区,运营一年以来,已经聚集了比特大陆、兆易创新、兆芯、文安智能在内的数十家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和50余家上下游企业,实现年产值240亿元,占北京全市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42%。预计2至3年,入园企业将超150家、产值300亿元、创造税收50亿元。与此同时,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将打造基金、孵化、芯学院三大轻资产模块,破解困扰芯片设计企业的资金、项目、人才难题。目前,园区成立了总规模15亿元的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及芯创空间(孵化器)和芯学院,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向更深层次迈进。

[中经云端·国家级园区]

1·大连金普新区:传媒岛项目正式落户

据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消息,2019年12月17日,大连市政府与中国电子集团、金普新区与中国交建战略合作暨传媒岛落户金普新区首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大连市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一步,集中展示大连在推进“两先区”建设中媒体深度融合、现代数字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金普新区将与中国交建围绕“打造东北亚国际滨海生态欢乐度假地、小窑湾基础设施提升、小窑湾金牌教育园”等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交建作为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与金普新区合作后将在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金普新区和传媒岛建设全方位赋能。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还与中国系统、人民数字、东软集团、华人文化、瀚华金控、博敦实业、北京工美、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赛通文化、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分别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总计29个项目。据悉,传媒岛项目将建设面向东北亚的文化传媒产业集群,通过一个文化传媒岛、三大特色平台、十大功能模块,构建全链条全服务全方位的中国传媒产业新高地,以完善大连市“区域功能”,提升金普新区核心竞争力,拉动小窑湾立体发展。目前,传媒岛已储备项目100多个,其中与浪潮、腾讯、芒果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和本地创新性文化企业的合作项目达91个,资金来源多元化,产权层面多样化。

2·海南省:海口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评估发布

据海口高新区消息,目前,海口高新区在全国156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71位,较上一年度跃升7位,发展迅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37位。近年来,园区工业总产值占海口市比重不断攀升,相比2016年的37%提高了6个百分点,2019年预计可突破2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78家,约占全省1/5,全市近1/3,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园区总量的7成左右。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2019年,园区已有50家企业完成高企申报,其中16家通过认定,30家拟通过认定。32个产品通过2018年海南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截至目前,园区共拥有72个海南省高新技术产品。21家企业入选2019年海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点(后备)培育名单,约占全省总数的27%。31家企业入库海南省201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皇隆制药、海灵化药、齐鲁制药(海南)、药植所海南分所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拥有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31个。

3·内蒙古稀土高新区发力 产业实现“腾笼换鸟”

据人民网消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下达了2019年第一批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包头天和磁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和磁材)等36家科技企业获得科研经费补助资金共620万元。稀土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区内,5万台精密伺服电机加工示范线正在加紧生产,这是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变成生产力的成果。包头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电工所顾国彪院士团队和科技部“万人计划”赵欣博士团队的力量,致力于精密伺服电机产业化研发,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增强了我国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科研无止境,探索永不停。在稀土高新区,仅2018年,在稀土、装备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成果转化200余项,实现科技成果技术交易额7316万元,占全市的81%。在科技创新勇攀高峰的道路上,高新区还加速科研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海外系四大创新平台集聚发展,引进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一带一路”中欧重点实验室等多机构提供技术支撑,8个院士工作站、30余个企业研发中心及2000多名科研人员,全力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

4·江苏南通综合物流园:“平台经济”赋能现代物流

据经济日报消息,南通综合物流示范园总体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目前已形成了以火车站为核心,以宁通高速和京沪高速为轴,以城北大道和幸余路为干,园区内路网为支的物流交通体系。园区与兴东国际机场仅15分钟之遥,与国内外高效连接,具有铁路、公路和航空“三港合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快递的生命是速度,港闸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缩短了运输时间,节省了企业成本,运营效率明显提高。”铭源物流董事长高永芝说:“公司就是看中园区交通便利,物流企业集聚,业务拓展方便。”铭源物流已开发100多条专线。投资5亿元兴建“铭源智慧物流港”,2018年营收超7亿元,税收超2000万元。南通综合物流示范园瞄准产业经济,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互联网通信等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全面提升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为园内物流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产业聚集效应,让南通综合示范物流园内企业迅速发展。TOLL、招商、日邮、德邦、DHL第三方物流快递相继入驻,京东、1号店、国美在线等电商云集。如今,南通综合示范物流园立足南通、合作长三角、服务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率先打造成为长三角北翼对接国内外的区域物流中心。近期,该区对总投资50亿元的拿地物流项目进行摸底调研,9个项目累计拿地1326亩,除试运营新项目,已运营的林森物流、铭源物流、宝湾物流项目,总投资11.2亿元,2018年实现应税销售55亿元,实现税收1.69亿元,亩均税收21.8万元,位居全市第一。

[中经云端·经济新发展]

1· 云南省:京东云(玉溪)新经济产业园开园

据玉溪日报消息,2019年12月17日,京东云(玉溪)新经济产业园在玉溪高新区启迪双创园内开园,这是玉溪与京东集团深化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京东云在玉溪、在云南实现了扎根驻营。在园区展厅内,首批入驻京东云的本地企业精心展示自家特色产品。搭载京东云的电商快车,这些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罗应光详细了解京东云(玉溪)新经济产业园运营模式,与入驻企业亲切交流,鼓励大家坚定与京东云合作信心,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新经济发展模式。罗应光指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既符合中央、省的要求,也符合玉溪发展实际需求。希望企业方面要紧紧围绕“京玉求精”的主题追求卓越,做精做特做强产业园。产业园展示中心要在应用上下功夫,充分挖掘玉溪地方优势,把玉溪的蔬菜、水果、花卉等好产品卖出去,并加大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要全力以赴,强力推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打造立足玉溪、覆盖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绿色产业新高地,把京东云(玉溪)新经济产业园打造成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好的示范园区。据了解,2019年6月,玉溪市与京东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签订了京东云“互联网+”新经济项目协议。双方合作开展了“玉溪生鲜节”、京东(玉溪)特产馆“双11”线上线下等活动,启动了云南省绿色食品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京东云(玉溪)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后,将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培育、创新孵化、品牌营销、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并在推动玉溪市传统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2· 四川遂宁高新区成立9个月 吸引项目投资181亿

据遂宁新闻网消息,遂宁高新区把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依托高效项目服务,狠抓项目资金“双落实”,着力做大发展增量。总投资60亿元的上达电子,是遂宁高新区成立后引进的首个重特大项目。高效政务服务保障,推动上达电子实现3个月开工,计划通过9个月时间完成主体封顶,加速推进项目投产营运增效。除上达项目外,园区的华瓷科技MLCC、威斯腾铁路物流园、托璞勒、明德润等多个产业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一直以来,园区主要领导带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项目服务员”的服务理念在园区干部职工内心扎根。而营商环境的优化,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遂宁高新区成立仅9个月,就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4个,计划投资金额181.3亿元,完成率181.3%。据了解,园区近期拟签约项目5个,计划投资金额101.6亿元,并做好云舒画廊、雁栖湖片区等重大项目启动前期工作,确保2020年一季度园区经济实现“开门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