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老农告诉你,过年冷不冷?

冬季的农村,清晨,树上、菜地上都会有一层白色的东西,人称霜,古人云霜打百草枯,而村里的王爷爷却说打桑叶,好似神仙茶,大爷清晨忙摘“神仙茶”,午饭后,冬日的暖阳,虽少了一份夏日的骄横,但却多了一份格外的“热情”,穿云破雾的冬日暖阳,柔柔的披晒在人们的身上,对于农村老人们而言,这份“热情”胜过数斤棉被,暖和地把人的心扉熏得特别的宽敞。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老农告诉你,过年冷不冷?

王大爷常说“老树怕刮风,老人怕过冬”,冬季对于农民人而言,这是一年中难得的放松季,一场暖阳,就是农家人草堆旁,茶桌前的一场小闲谈,晒着太阳、聊着闲天。乡亲们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着,话家常,说年景,盼来年丰收如同盼抱大重孙,感人生苦短,恨地一亩田地不多产,谢时代发展,聊未来天气寒冷或温暖,张大爷说:“大雪不冻倒春寒”,王大爷却说:“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接着老人们又把3句农民老话当话谈!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眼看大雪节气过半,冬天气息对于南方人来说,似乎今冬不太浓烈,入冬以来,仅那么一场全国大范围的冷空气来临,短暂让人们感受到今冬的来临。12月,笔者家乡降雨量十分稀少,使得庄稼作人议论不少。

王大爷说:冬至的早晚,可预测冬天的冷暖,老辈人说“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意思就是如这年的冬至在农历月初的话,那么这年寒冷就会出现在年关,其实就是过年前后的天气相当寒冷。从2020年的春节来看,2019年冬季的数九寒天,“三九四九”正是在春节左右,老话似乎不无道理。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老农告诉你,过年冷不冷?

冬至在月腰,赶集不戴帽

冬至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南北各地均有不同的习俗,不过每到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同时表明年关将至,新的一年就在眼前。而在古代据史料记载,冬至是漂在外地的人归家的重要日子。千百年来形成了民间许多的强大文化和习俗。

在农村农谚老话中,冬至农谚从头到,而“冬至在月腰,赶集不戴帽”,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冬至在农历冬月月中即10-20这段时间的话,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就较为暖和,庄稼人去赶集都不用戴保暖的帽子。

冬至在月尾,冷到正二月

这句农谚说的是,冬至日时间如在农历20到30日这段时间的话,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天气不会太冷,反而到了正二月天气变冷。其实最近这些年,家乡的天气冬季真没多少雨雪,反而春节后倒下了雪。不过农民人真不愿意,看到正二月下雪,倒春寒危害巨大,严重则导致农民经济作物绝收。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老农告诉你,过年冷不冷?

而乡亲们对于老人们聊的老话,有部分年长的人还是比较认同的,但也有少一部分年轻人表示,冷不冷,什么时候冷,天说了算。王大爷却说老辈人的话是先辈们通过自身经验摸索出来的,即使不准,也说明一个事实“该冷不冷”不是啥好事,冬季不冷,来年庄稼作物,病虫害多。提醒大家冬季不冷,应该注意春季气候反常,提前芋防万一倒春寒发生。

不过在笔者看来,很多农谚老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大家万不可一概而论,分享农谚老话,无非是一起体会合感受农民先辈们的智慧,在这个拥有精准可靠的气象信息时代,农谚老话更多是给我们带来农闲话题,打发闲暇时光罢了!

不知大家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您还知道哪些不一样的冬至老农谚话语呢?欢迎评论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