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麦在冬季该如何管理?

彝州老赵


大家好我(新农人助力),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小麦在冬季该如何管理?小麦在出苗后的整个冬季管理抓住三点:小麦的分蘖,小麦的防冻,病虫害的防治。

第一,小麦分蘖期的管理。小麦分蘖期冬季分蘖和春季分蘖。冬季分蘖都是有效分蘖,能够形成产量;而春季分蘖占比20%,并且一半是无效分蘖,不能形成产量。因此,小麦冬季分蘖期的管理是尤其重要。小麦分蘖期的管理要抓住水分和肥料的管理。水分管理重点是墒情下降时,应该即时补水浇水。冬季特别是暖冬时候,雨雪稀少,土壤墒情下降,将会影响小麦冬季分蘖和生长。因此,在20~30天没有下雨雪,土壤干燥,墒情下降,就要即时浇水,补充水分,促进分蘖和生长。小麦幼苗期是营养生长,需要充足的氮肥;但必须培育壮苗,能够安全越冬,必须注意磷钾肥的追施,促进壮苗的培育。一般小麦冬季追肥,必须早早追施,才能促进快速地正常地分蘖,形成有效分蘖。冬季小麦追施分蘖肥时,一般底肥中磷钾肥充足,只追施氮肥即可,如每亩尿素25~40斤洒施或水施。小麦幼苗瘦弱时,还要追施一定量的磷钾肥。这样保障小麦在冬季分蘖期,氮磷钾肥料齐全充足即可。

第二,小麦冬季防冻保温。小麦冬季防冻,方法有很多,如浇封冻水、墉土培土、覆盖防寒保温物等等。小麦冬季浇防冻水,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当白天气温下降到1~5℃时,浇封冻水最为适宜。白天浇水后,晚上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小麦幼苗刚好封冻完好。若是浇水温度过高,晚上气温没有达到0℃时,水分就会渗透到土壤下面去了,影响小麦幼苗封冻效果。因此,浇封冻水,必须要依据气温情况,要即时恰到好处。冬季缺少水源的地方,可以培土墉土,或洒散沙土压苗盖苗,或撒施粪渣粪土、树叶、秸秆碎屑、野草等等,都有非常好的防冻作用。

第三,小麦冬季的病虫害。小麦冬季,特别是暖冬时候,会发生小麦的叶枯病、叶锈病等等病害,使小麦幼苗叶片发黄,可以使用多菌灵、叶枯宁、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等杀菌剂防治。暖冬干旱时期,要防止麦蚜的发生,可以使用吡虫啉、抗蚜威、噻嗪酮等等杀虫剂防治。冬季还要防止野兔、野猪、和家禽家畜的危害。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新农人助力


我来回答,就以北方的冬小麦为例,像我们老家甘肃那边,冬天小麦基本上是不怎么管理,一些家里养羊的,冬天都会在小麦地里去放羊从来不会有人说什么的,而且还是谁家的小麦长得好去谁家地里,不过等打春之后,那是万万不能去的,一到春天地解冻了,就开始打药除草了,所以根据我们老家的情况来看,冬天小麦不需要过多的去管理


西北瘦猴


种植冬小麦和种植其他庄稼不太一样,冬小麦在整个生育期中,会经历一个冬季,而是否能够安全越冬,对于最终的产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关系到小麦在冬季如何管理的问题,如果管理妥当,年后快速返青,接着能够正常生长,如果管理不到位,有些在冬季时期就会被冻伤,严重的直接冻死,有些到了年后返青时,苗弱,返青慢,影响正常生长。

说到小麦冬季的管理措施,按照理论来说有多种,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户往往不会进行这么多的措施,比如以我们这边的种植习惯说,当小麦播种下去之后,正常情况下,年前打一遍除草剂,基本就不会在管理了,如果遇到了特殊情况的麦田,可能会进行追肥、浇水处理,一般都是等到年后返青前后,开始大面积的管理工作。

而如果按照理论来说,或者是遇到特殊情况时,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进行补救,同时大家还会考虑到成本问题,所以,综合进行考虑,主要有以下4点:

1、弱苗

当小麦苗期由于一些原因,生长比较弱,抵抗力相对也会弱,当冬季大雪来临,温度降低时,自身抵抗冻害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发生冻害情况,出现叶片干枯症状,如果受害较轻,等到年后能自己恢复,如果受害严重,可喷施叶面肥或者芸苔素进行缓解。

2、旺长

针对旺长的地块,要对其进行控旺,因为旺长的小麦,根系不牢,茎杆较细,虽然长势比较高,但是抵抗力并没有那么强,如果遇到冬季低温天气,也很容易发生冻害,需要我们进行控旺,控旺的办法常用的有2种,一种是喷施控旺剂(比如多效唑或矮壮素),另外一种是人工镇压,开着拖拉机,拉着镇压器,在地里进行镇压。

3、墒情

田间墒情的好坏,对于小麦是否能够安全越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年一些冬小麦种植区域,出现了特别干旱的情况,有些农户为了等墒情,推迟了十天到半月才播种,不过小麦还是由于干旱,出苗不好,这种情况下,如果突然遇到降温天气,很容易发生冻害,建议比较干旱的地块,有条件的及时进行灌溉,一方面能促进小麦的生长,另一方面提高小麦安全越冬的几率,如果没有灌溉条件的,用喷雾器装水对着根部喷施,能够缓解一些。

4、追肥

有些农户在小麦播种时,底肥施用不足,导致小麦分蘖后缺养分,出现苗黄现象,这种情况下,不仅容易发生冻害,同时一些病虫害的危害也会加重,不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针对此,建议大家每亩可追施15公斤左右的尿素,如果有条件的话,加入一些磷肥和钾肥更好,以此来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以上4点,就是小麦冬季管理的措施,并不是说每一种都要去做,根据田间小麦具体的长势情况,选择具体的措施去做,多方面综合考虑,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小麦能够安全越冬。

关于小麦冬季如何管理的问题,小帮手就说这么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者不同的经验方法,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农民的小帮手


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小麦冬季不用管理,除了驱赶一些放羊的在你家麦田里“啃青”。除此之外,真的没有什么管理可言。

既然说到小麦管理,最最关键在于小麦的“播后的2个管理措施”和“春季2个管理措施”——这是决定小麦减产几百斤,或者是增产几百斤的关键之所在。

第一,播种两个管理措施

1,播后镇压。这是预防小麦因冻害死苗的最根本措施。而且会提高抗旱,抗倒能力,显著增产。如果播种后不镇压,再加上品种抗冻能力弱,会直接导致小麦冻害,造成减产几百斤甚至绝产。

2,播种之后30—40天喷施除草剂。这是提高除草效果,预防小麦除草剂药害的最好措施,因为,所有的除草剂都对小麦有药害(只是药害程度不同而已),而在这是时候喷施,是小麦抗药性最强的时期,因为,春节喷施除草剂造成严重减产的案例年年都有发生。

第二,春季两个管理措施

1,返青后到拔节期前后,喷施1次“小麦一喷八防”。选择“蓝色晶典”(买一送九的10组合产品——其中5种杀菌剂和6种微量元素以及多种调节剂),可以预防小麦病害,虫害,干旱,盐碱,冻害,等等各种不良影响,防患于未然,增产显著。

2,“春一水”适当晚浇。只要春天的小麦田干土层不超过3厘米,最好延迟到抜节前浇水和追尿素,如此,一亩“白捡”100斤左右的产量。



十星科技


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冬小麦种植过以后,如何做好冬季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是摆在农民前面最重要的任务。因为小麦冬季田间管理不仅仅关乎到当时的生长情况,更是影响到来年小麦收获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到农民的实际经济收入。所以说冬季小麦管理一定不能忽视。那么如何做好小麦的冬季田间管理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在冬季封冻以前也要适当灌水

小麦冬季灌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起到促进小麦生长,保护墒情的目的。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实现冬季灌水可以提高土壤温度,提高冬小麦的抗寒抗旱能力,保证其安全过冬,另外冬季灌水还可以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杀灭害虫,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冬季灌水的时间应该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日平均温度应该在3~5度左右为好,如果温度低于零下以后应该停止灌水,否则的话不但起不到很好的灌溉作用,反而会造成小麦冻害

第二,在冬天时要进行压土提墒

冬天天气寒冷,特别是在封冻的时候,要将地表被寒冷天气冻融的干裂土壤进行镇压,将地块中较大的土坷拉和地表裂缝进行压碎弥补,尽可能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起到保土保墒的效果。另外现在不少小麦种植前会将秸秆粉碎还田,所以对于表面秸秆多的土壤,必须进行冬季压麦,让土壤保持更加的肥力状况,减少肥力流失,同时起到提墒保墒的效果,减少根干土层,从而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让其安全过冬。

第三,冬季要及时进行除草

很多人在种植冬小麦的时候会非常纠结,到底是在在入冬的时候打除草剂还是在早春时候打除草剂来进行田间除草。其实这两个时间段都可以,但一般在生产上,建议在冬季的时候打除草剂除草。因为这个时候杂草刚刚滋生,除草的效果比较好,不会对麦苗造成太大的损失。一般来说冬季除草在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最佳。具体要根据当地的小麦生长情况和杂草的自身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如果说温度低于10度以下的话,用药的效果会显著下降,一般是适宜在10~20度的温度范围内打除草剂。

第四,冬季根据麦苗生长情况适当追肥

冬小麦种植以后,如果底肥使用情况比较良好的话,麦苗长势茁壮,可以不在越冬前进行田间施肥。但如果前期底肥施用情况不良,麦苗长势较弱,则必须根据墒情情况酌情施肥。一般来讲,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左右即可,从而起到冬肥春用的效果。如果小麦长势非常旺盛,则一定不要再施用冬肥。如果冬天天气干燥的话,土壤的含水率低于18%,则可以根据冬季灌水的情况来进行配合施肥。如果含水率高于20%以上,则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浇水。

第五,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其他田间管理

虽然冬天天气比较冷,一般小麦种植之后发生病虫害的情况较少,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多观察,早发现,早防治,一旦发生病虫害,一定要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尽可能减少是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另外有一些农村地区,秋冬季节会将所养的牛羊等数畜牧放到野外觅食,一定要注意,尽可能防止牛羊啃食麦苗。另外,在小麦生长到一叶一心或二叶一心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查苗补苗,这样可以使单位面积的产量更高,使农民的经济收益更多。

总之在冬季小麦种植过程中,冬季田间管理措施非常重要的,关乎到小麦整体的质量和产量。只要把握好以上几个关键的管理环节,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冬季田间管理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想法,感谢您的阅读。


止茶


小麦在冬季看似不需要太多管理,实则小麦冬季管理非常的重要。

冬季气温低,小麦处于越冬休眠期,暂停生长。既不能旱着了,也不能涝着了。

第一个,就是要给小麦浇越冬水。最好在上冻前浇水,如果是偏干旱地区,要适当提前几天浇越冬水。如果是土质较差的田地,更应该浇足越冬水。看生长情况,还可以追施一些氮肥磷肥。

第二,如果遇到暖冬,气温偏高,土壤偏干旱,这时候小麦容易过度生长,也就是苗太旺,有这种情况,就要给小麦进行压苗。适当压苗,一次不行,可以压两次。如果小麦在冬季前过度生长,如果遇到强冷空气,很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冻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第二年小麦产量会受到大的减产。

第三,就是给过于板结的地块进行锄地,松土,划锄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利于小麦生长,强壮根系。








封龙山人


小麦整个生育期管理,大概可分为3个阶段:冬前管理、春季管理以及后期管理,小麦产量的高低和这3个阶段的管理密不可分,有朋友会问,三者有没有轻重之分?答案是否定的,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哪个阶段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和品质。

时间即将进入11月份,全国大部分的小麦种植区已进入苗期阶段,查看日历,还有7-8天的时间开始立冬,小麦也进入了冬前管理期,白天日照时间短,而且天气逐渐寒冷,冷风天气增多,再加上不久后的大雪覆盖,给小麦的正常生长提出了挑战,因此,小麦的冬季管理尤为重要,本篇内容,小帮手就详细和大家说说小麦冬季管理的技术。

小麦冬季管理,主要目标有3点:

1、培育壮苗,增加小麦自身的抗逆性。

2、促进根系的生长。

3、增加有效分蘖数。

想要达到以上3点目标,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一起来看:

一、查苗

小麦出苗后,要注意观察,对于麦苗多的地块,要做好疏苗,对于苗少的地块,要做好补苗。

1、疏苗

对于播种量过大的地块,小麦出苗后,会导致幼苗拥挤,互相争水分、争养分,个体发育较差,影响分蘖,出现分蘖少或者不分蘖,因此,疏苗工作很重要。

疏苗用通俗话说,人工拔掉一部分麦苗,让田间的麦苗数量趋于合理化,疏苗时优先拔掉弱苗、黄苗、小苗,另外,在疏苗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多,以免导致田间麦苗数量过少,不利于增产。

2、补苗

由于播种深度(过深或过浅)、种子原因、温度、墒情等因素,可能会出现麦苗缺苗断垄现象(株距15cm以上无苗),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补苗,当然,也要看缺苗的程度,如果一亩地有极个别地方出现缺苗,不用管理也可以(或者可以在田间移苗),如果田间大面积的区域出现了缺苗,就需要及时补种,严重的情况下(70%-80%都无苗),需重新补种。

二、浇水

浇好越冬水,对于小麦安全越冬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力差、墒情不好苗弱的地块。

1、浇水目的

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形成壮苗,利于分蘖,防止冻害的发生。

2、浇水时间

日平均气温在7-8度时开始浇水,3-5度夜冻消失时结束,用8个字形容“夜冻昼消、冬灌正好”,如果浇水过早,温度过高,浇水之后蒸发较快,作用下降;如果浇水过晚,温度又太低,土壤上冻,浇水之后,一整天处于结冰状态,不利于根系正常呼吸,容易形成死苗。

3、注意事项

浇水时不建议大水漫灌,防止对麦苗造成损伤,浇水之后,要适时中耕松土,一方面防止土壤板结、龟裂,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增温保墒。

三、控旺

小麦出苗后,一些地块的小麦会出现旺长,比如肥水条件充足、播种早、品种选择不当等因素,导致麦苗“疯长”,看似长势很高,但抵抗力较弱,冬季时很容易发生冻害,因此,要做好控旺措施。

1、镇压

通过物理镇压来起到控旺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一些农户会选择拖拉机拉个小石磙或者耙地时的犁耙,在田间进行镇压,当然,有专业的镇压器更好,不过,镇压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地湿不压地干压、阴天不压晴天压、早上不压中午压、小麦弱苗不镇压”。

2、化学药剂

通过喷施控旺剂进行控旺,也是很多农户的首选,可选药剂有50%矮壮素水剂100-400倍液、25%多效唑悬浮剂1667-2500倍液等,喷施控旺剂时要注意,药液喷施均匀,不要重喷和漏喷。

四、除草

冬前除草是小麦冬季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不少区域的小麦种植区,在11月中下旬到12月上旬是喷施除草剂的最佳时期,相比年后除草来说省药、效果好。

小麦田常见的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看麦娘、硬草、菵草、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

小麦田常见的阔叶杂草有:猪殃殃、荠菜、播娘蒿、繁缕、泽漆、婆婆纳、牛繁缕、田旋花等。

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常用的有:15%炔草酯微乳剂,亩用量25-35毫升、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亩用量20-35毫升、10%精噁唑禾草灵乳油,亩用量50-60毫升。

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常用的有:50克/升双氟磺草胺悬浮剂,亩用量5-6毫升、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亩用量16-20克、56%2甲4氯钠可溶粉剂,亩用量100-150克、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亩用量50-70毫升、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亩用量9-15克等等。

冬前喷施除草剂时,注意4点:

1、选择无风的晴天天气施药。

2、10-16点之间去施药。

3、不要私自加量,以免出现药害。

4、打匀打透,不要出现重喷漏喷现象。

总结一下,小麦冬季管理技术,主要从四大方面进行(查苗、浇水、控旺、除草),力争小麦壮苗,安全越冬,为年后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增产增收。







龙殿音凉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对于冬小麦的冬季管理问题,由于粮食价格一直比较低,因此农民多数不太重视,导致小麦产量不太高。要想获得高产,小麦的冬季管理就非常重要了,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一是播种在高产的基础上。

麦在种,秋在管,小麦是胎里富。但是近年来大多数农田有机肥投入不足,造成土壤板结、保水、保肥力低下。所以首先要重视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同时增施磷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以及保水、保肥能力,把小麦播种在高产的基础上。



二是适时借墒晚播,培育壮苗。

根据当地的气候形势,适时借墒晚播,确保苗全,苗匀,可防止小麦冬前旺长,越冬遭受冻害。出苗以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断垄现象严重,或者亩基本苗数不足的田块,要及早进行补种,确保苗全苗壮。只有小麦的苗情健壮,才能增强抗寒能力,才有利于安全越冬。

三是防治病,清除杂草。

小麦出苗以后,就要注意病虫害的测报,并及时喷施农药防治,同时还要做好麦田杂草的清除工作。要正确选购除草剂,尽量选择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气温在8℃以上时喷施除草剂。药液要进行二次稀释,尽量均匀喷雾,做到不重不漏,同时不能随意加大,或者降低药液浓度,防止发生药害,或者影响防除效果。



四是追肥和浇封冻水。

对麦田浇封冻水,可满足小麦越冬对水分的需求,也能防止小麦遭受冻害。时间应掌握在“昼冻夜消”时比较好,应该注意避免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浇水。对于那些土壤含水量较高以及苗情较弱的麦田,可不用浇封冻水,防止加重了小麦的冻害。同时对施肥不足的麦田,结合浇水可适当追施速效氮肥,促使麦苗由弱转壮。

五是中耕松土、保墒、控旺。

入冬以后要根据麦田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以防土壤龟裂、跑墒,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对于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采取镇压,或化控措施,控制旺长。尤其对旺长小麦采取镇压的措施,可以起到控上促下的蹲苗作用,能压实土壤提高地温,促使小麦根系生长,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综上所述,冬小麦的冬季管理,对于小麦获得高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播种开始,需要做的工作比较多,因此要根据当地小麦播种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冬季麦田管理工作。在播种好的基础上,积极促弱转壮,控旺促强,培育壮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我国的小麦种植主要是冬小麦,要想获得来年的好收成,当年的小麦安全越冬管理是关键,要采取一系列的主要措施获得小麦的壮苗、和多分蘖,为来年的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采取如下几项管理措施尤为重要:1.及时查苗补苗,小麦播种后一般6一7出苗,10天后基本出齐苗,齐苗后要及时到田间查看出苗的整齐度和缺苗断垄地方,缺苗断垄在10公分以上者及时补种或移栽。

2.麦田除草,在小麦播种后40天左右时,麦田中就会生出好多种危害小麦生长的杂草,如麦娘草、猪殃殃等,如不及时除掉这些杂草,即和麦苗争水分又和麦苗争养分,极不利于小麦生长和越冬,也是小麦获得高产的不利因素。除草的方式分两种,一种是人工锄草,另一种是喷施除草剂除草。化学除草剂除草可选择在最低气温不低于10℃无风无雨的天气里进行,可用72%2,4D一丁酯喷施,喷施后4小时已基本吸收,此时的杂草日龄短,草幼嫩,除草效果好,可有效降低麦田管理的使用成本。

3.浇越冬水。浇好越冬水是麦田冬季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措施至关重要,关系着麦苗能否安全越冬和壮苗及多分蘖。浇越冬水的时间要掌握好,即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一般在立冬和小雪之间,掌握在夜冻昼消之时是最佳时期。这时的浇水即能平抑地温,沉实土壤,又能促使小麦分蘖、壮苗,也为明年春季小麦返麦打下良好的基础。

4.施肥。对于播种时底肥施的不足的地块,根据墒情和长势情况及时追施尿素每亩10一15公斤,以促使小麦正长生和壮苗。

5.虫害的防治。如果在小麦播种前没有药物拌种和土壤中没有施药的地块,发现地下害虫致小麦死苗后及采取措施,控制虫害蔓延,用20克辛硫磷兑水50公斤顺麦垄浇灌或用70一100克辛硫磷拌细土50公斤,顺麦垄撒施。

6.碾压。遇到小麦播种后雨多的年份或暧冬的年份,这时往往造成麦苗旺长甚至冬季拔节,麦苗长的高但细弱,这时要及时进行人工碾压或机械带动碾压农具碾压,抑强扶弱,使麦苗均勻生长。同时结合中耕浅锄弥合浇水后的裂缝,保墒、保水。

7.严禁放牧啃青。很多地方冬季在麦田里放牧,要杜绝这种做法。牛羊啃食麦苗后,有的没沉实的地块甚至把麦苗的根都给拔出来了,麦苗上部失去叶子也就失去了叶子储存的营养不利于开春返青,有的还会冻死,致使小麦减产。

综上所述,这几项措施相互关联都很重要,要非说出重点来,浇好小麦的越冬水是重中之重。








观世间百态万象


 

  、肥水管理。对施用底肥不足、群体小、麦苗生长瘦弱的麦田,应在冬季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施肥后浇水。对旱地麦田,要用秸秆或粪土覆盖,以保墒增温。对底肥充足、群体适宜、生长正常的麦田冬季不需追肥,只浇过冬水就行。

  二、进行冬灌。冬灌既可稳定地温,促进小麦根系发育,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又可减少病菌虫卵。同时,也可预防春季干旱,为春季麦田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凡是土壤翘空不实、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已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三、控旺促弱。要控旺促弱防冻,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一要促弱苗早生快发,加快苗情升级转化,多培育壮苗,实现安全越冬。二要及早控制麦苗旺长。对播种早、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采取镇压、深中耕或化控等措施,抑制麦苗生长,控旺转壮。对播量大的假旺苗麦田要控制肥水,剔除弱苗,疏密留壮。三要在强降温天气来临之前,对麦田适当灌水防冻。四要及早制定防止麦田冻害的预案,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应对。

  四、防止牲畜啃青。牲畜啃青,可减少叶片光合作用面积,严重影响麦苗营养物质的制造和积累。此外牲畜啃青还可损伤麦苗,使麦苗抗冻耐寒能力大大降低。麦苗受损伤后,虽然翌年春季可再发,但分蘖和幼穗分化开始时间晚,会造成亩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同时,麦苗茎秆细弱,易出现倒伏,千粒重大幅度元素,降低,严重减产。

五、有条件的农户可以把土壤检测一下,看自己家的土壤到底缺什么元素,什么元素超标,检测以后根据土壤检测数据配制出适合自家土壤的测土配方肥,缺啥补啥,这样即省钱还增长,真正的减肥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