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晁盖不死的话,梁山会有什么结局?

老刘侃三国


虽然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不过挺好,我们正好可以来当一回小说家,哈哈。且听我慢慢来说。


我们可以来看晁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性格决定命运嘛。如果晁盖不死,他的性格会决定接下去的路可能会怎么走。



一、晁盖性格直爽,有勇无谋


这是吴用对晁盖说的:兄长性直,只是一勇。


这句话一针见血。晁盖是英雄好汉那样的人,很豪爽,很仗义,所以江湖上很多人都来投奔他。但是这样的性格,只适合交朋友,不适合做领导。最开始他们七个人劫了生辰纲,事发后,要怎么办?晁盖就没有自己的主意,不知道要去哪里。吴用说可以去找阮氏兄弟,进而上梁山。可是晁盖呢,一担心阮氏兄弟那边地方太小,二害怕梁山不收留。像这件事情,当遇到危难的时候,晁盖没有成熟的应对策略,自己都没法找到退路,更别谈梁山那么大的一支队伍。这样的人如如何带领梁山走向更好的结局?如果晁盖不死,继续当梁山一把手,当遇到难题的时候,晁盖必定束手无策,最后导致大局崩盘。



二、晁盖心胸狭窄,至少不够宽广


心胸狭窄的下场,王伦就是例子。林冲上梁山,王伦容不下林冲,出处为难林冲,这就是他心胸狭窄,害怕林冲抢了他的风头。这样的妒贤嫉能,最后只能被火并。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晁盖。小李广花荣刚上梁山的时候,晁盖是怎么对他的?晁盖对花荣的箭术很怀疑,这时候花荣就很不高兴了;再如,杨雄、石秀要来投靠梁山,当他们把事情的经过跟晁盖说了之后,晁盖的第一反应,是要把他们俩抓起来!理由是他们来会”连累我等受辱“!这样的胸襟,朋友之间可能还可以给予理解,但是在一个团队里面,他面对的是整体。团队关系不融洽,迟早会爆发内部冲突。也就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晁盖不死,将来不是他干掉一批人,就是他会被一批人干掉。上面说的,王伦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晁盖情性急躁,遇事不够沉着冷静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尤其越到后面,宋江的战功越来越大,晁盖就按捺不住了。晁盖怎么死的?就是因为他看到宋江的战功太大了,而自己作为第一把交椅,却比不上他。他就很着急了,非得亲子带兵去打曾头市不可。试问,这样的领导,怎么能够带领团队进步?领导是统筹全局的,不是去冲锋陷阵的。作为领导,还和下属争功劳,这样的团队肯定走不了多远!甚至,在这种急躁的领导带领下,这个团队用不了多久,就得解散。


戴宗刚汇报完曾头市的情况,晁盖就大怒,并且说自己要去灭了他!宋江等人劝阻,晁盖根本不听;临出兵了,大旗被风吹断,大家就说这可能是不好的预兆,还是不要出兵了。但是晁盖更加来劲,丝毫不考虑众人的意见。这种急躁的,固执的性格是非常危险的。最后,到了阵前,对方只是一点挑衅,晁盖轻易就被人家给激怒了,非得自己上前应战。大家想一下,哪有领导冲在前面去战斗的?当时林冲还在边上呢,晁盖武功比林冲好吗?肯定没有嘛。像晁盖这样急躁的性格,死于非命是迟早的事情。首领一死,那梁山好汉群龙无首,必定是散了。



四、不论从威望,还是从军事才能,还是从出事能力看,晁盖都不是个好首领


前面三点说的是晁盖的个人性格缺陷,不适合带领一个大的团队。后面这几点,是晁盖的综合能力,都远不如宋江。


威望方面。虽然晁盖仗义,江湖上很多人知道他。但是我们知道,晁盖在江湖上的威望,肯定不如宋江。很多人来梁山,是冲着宋江来的而不是晁盖。这批人,肯定不服晁盖,晁盖领导不了。比如李逵,后来宋江要让位给卢俊义,李逵第一个就不干。这时候晁盖要是还在,李逵估计得和他干一架。威望难以服众,团队肯定带不了。


军事才能就不用多说了。宋江打祝家庄,打青州,打华州都手到擒来(当然过程肯定要描写得曲曲折折才能衬托他的厉害),可是晁盖第一次出场,就挂了。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军事能力。如果他不死,不论受招安与否,梁山队伍要面对的战争肯定少不了。这时候晁盖肯定应付不了。



处事能力就是他的性格决定的。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了他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宋江为什么能得到江湖好汉的拥戴。除了仗义疏财之外,宋江还讲究权谋。就是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对李逵,就得打压他,这种人没文化,不能和他讲道理;再比如扈三娘嫁给王英这件事,很明显就是宋江非常会做人。谁不知道扈三娘嫁给王英是委屈了她,但是这是出于大局稳定着想,个人就得妥协服从。就这件事情,要是让晁盖来处理,他肯定处理不好!


最后说招安的事情。晁盖反对招安,这一点会迎合梁山上一部分好汉的意思。但是综合大的形势,如果不招安,将来怎么办?出路在哪里?晁盖考虑的是一时的快活,没考虑长远的规划,如果让他来带领梁山队伍,那么他们的好日子肯定会持续太久。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补充交流。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小阿蛮,喜欢文学和历史。谢谢。



小阿蛮


晁盖不死,恐被逼下梁山,山寨也将内乱。

为什么这么说呢?自宋江上山后,梁山大小战事、内务安排、人才引进,都要过把手,甚至直接定夺。晁天王俨然一尊空心泥塑,虽高居首座,却无立鼎之言、寸尺之功,甚至没几个心腹之人。虽然他心怀赤诚,对宋江也情深意笃、不疑有它,但他毕竟是老大,也是心高之人,被如此架空,怎能始终淡定如初?

况且宋江和晁盖存在价值观上的根本冲突,只是宋江把自己的想法隐藏很深,时机未到,绝不表露。但他对山寨领导权的蚕食,却一刻也没有停止。更有吴用这般实力派膀臂助力,宋、晁矛盾浮出水面是必然的事。

在矛盾公开化之前,二人在诸多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差别。

一是处世哲学不同。相较于宋江,晁盖私心要少得多。表面看,二人都以“忠义”著称,但从具体行事来看,分明有根本不同。晁盖的“忠义”,是对山寨之忠、对兄弟之义,是不讲条件的。梁山恩人柴进有难,晁盖要营救;素昧平生的刘唐,晁盖也要搭救;出卖过自己的白胜,晁盖还是要托人救出。宋江就不一样了,他的“忠义”,首先是忠君,“义”始终排在第二位,是要为“忠”服务的。宋江临死也要拽上李逵,不是因为兄弟情深,而是怕自己死后无人管束的李逵再次造反,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

二是政治理想不同。 这是最有可能激发矛盾的差别。对皇帝老儿,晁盖从不放在眼里。事实上,他生前就对宋江有意招安有所察觉,在这个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妥协过。宋江则从始至终也没有放弃他的忠君思想。晁盖死后,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就是一次心迹流露。临死前,他再次向李逵表白了这般心迹:“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三是为人性格不同。 晁盖心胸豁达,有无争之心,反而有事事成人之美;宋江则心机深沉,步步为营,只为独占鳌头,成就个人理想。晁盖重感情,待人简单诚恳,反而使麾下弟兄有轻慢之意;宋江重功利,即便对隔心之人也隐而不发、曲意拉拢,驭人之术非晁盖可比。

四是群众基础不同。因疏于政治、不擅驭人,偌大梁山上,与晁盖亲厚者只有七星聚义时的寥寥数人,还得把倒向宋江的吴用排除出去。宋江不同,多年处心积虑的经营,使他有庞大的粉丝团。就连区区一个盗马贼段景住,上得梁山居然也说江湖只闻及时雨大名。双方力量对比,高下立判。那么,双方发生政治分歧时谁来给晁天王提供道德支援?利益相争时谁又能挺身而出,维护大头领的尊严?事实上,每有新头领入伙需要排座次,宋江必先于晁盖发声,压得晁盖默默无声,也半明半暗地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如此公然分庭抗礼,梁山焉能铁板一块?

那么。裂痕之下,梁山还能一团和气吗?恐怕不能,只因宋江投靠朝廷之意从不稍减,而晁盖对此又绝不可能妥协。既然在山寨生存的根本理念上歧见不可能调和,就只能讲实力了。

当然,公然翻脸是不会的,毕竟都是把“忠义”当脸面的人,情感的因素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可能:力薄者远避。对晁盖来说,二龙山、桃花山都是不错的选择。虽然离大本营有点远,但正好眼不见心不烦,还能美其名曰为梁山圈地、壮大势力。宋江自不免要伤感一下:哥哥在外,务要事事小心。倘有朝廷相衅,速差人快马告知,弟当倾全寨之力来救。

至于救不救得了,朋友们自行判断吧。


半点佛心


“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这句话宋江经常挂在嘴边。梁山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宋江即便有夺位之心,也不会采取极端方式。

宋江以忠义自许,绝不会主动去夺晁盖的位置,除非晁盖让贤,可晁盖让贤他也不能接受,因为宋江初上梁山时双方已经各言其志了。

晁盖打曾头市时有言在先:“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晁盖确实很想证明自己,但并不想跟宋江争权。

因此,战死是最好的结局,晁盖保住了形象,宋江成全了忠义。倘若晁盖不死,《水浒传》的模样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众好汉的形象也会被晁宋关系拖累。

如果晁盖不死,他反而成了一个多余的人物。宋江被众兄弟拥戴,大权在握,晁盖最好当个名义寨主。比如招安,假如晁盖反对,梁山势必分成两派,即便招安成功,也不会获得忠义之名。

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晁盖对招安的态度,其实,即便晁盖活着,决定梁山前途和命运的人仍是宋江。不过有一点,晁盖确实不会像宋江那样渴望招安,但他也没有理由拒绝。


上头派掌门


如果晁盖不死,《水浒传》里的梁山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我认为晁盖如果不死,梁山会有四种结局:一是内讧、火并,梁山土崩瓦解;二是分裂、独立,梁山变得弱小;三是对抗、剿灭,梁山荡然无存;四是反水、投降,梁山从此消失。

第一种结局:内讧、火并,梁山土崩瓦解。

晁盖名义上是梁山的一把手,宋江是梁山的二把手,实际上却是宋江的地位和声威已经盖过了晁盖。晁盖对梁山前景的定位是继续劫富济贫,和众兄弟们共聚大义,坚决跟大宋皇帝做个死对头。而宋江对梁山前景的定位则是以“替天行道”之名做大做强,以震慑朝廷,换取朝廷的重视和招安。二人矛盾日久必然酿成内讧,内讧的结果一个是火并,从当时的情势来看,最终胜出者无疑是宋江。豁达仁义的晁盖十有八九会死于满腹权谋、心狠手辣的宋江之手。所以,这种结局的最终结果还是宋江当了梁山之主,梁山的前途和命运还是由宋江说了算,但经过内讧、火并后,梁山最终还是会土崩瓦解的。

第二种结局:分裂、独立,梁山变得弱小。

前文说到,晁盖和宋江二人的矛盾日久必然酿成内讧,内讧的结果一个是火并,另一个结果就是分裂、独立。从当时情形来看,最终胜出者必然是宋江。倘若宋江稍存一点仁慈之心,则晁盖不至于命丧梁山,尚能带着他寥寥无几的铁杆忠粉走下梁山,分裂出去,独立出去,另觅山头,重敲锣鼓另开张。这么一来,晁盖的下场和境遇也还是堪忧,或许朝廷会趁机派兵围剿,有可能被朝廷剿灭,倘若命大,即便不被剿灭,也只能苟延残喘,难以再有昔日梁山之威。而宋江留在梁山,实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梁山在江湖上的声威肯定受损,力量也会变得更为弱小。

第三种结局:对抗、剿灭,梁山荡然无存。

也有可能,朝廷情报工作做得出色,在侦察到梁山晁盖和宋江二人内讧之际,抢抓千古难逢的机遇,迅速派出重兵对梁山进行围剿,待晁盖和宋江双方力量火并之后,朝廷官兵再坐收渔翁之利。晁盖和宋江火并之后,两败俱伤,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再也形不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朝廷官兵的重压围剿之下损失惨重,余下来的梁山好汉被官兵尽数剿灭,梁山108名好汉聚义到此画上遗憾的句号,梁山从此荡然无存。

第四种结局:反水、投降,梁山从此消失。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晁盖和宋江发生内讧,朝廷情报工作做得出色,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派出重兵对梁山进行围剿。宋江本就希望朝廷招安,在朝廷重兵兵临城下的压力之下,主动反水,授意吴用、李逵、花荣等人趁机劫杀晁盖等人,以此作为向朝廷邀功投诚的“投名状”,以此博得朝廷的谅解和封赏。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大概率会对宋江等投降派进行就地正法,把所有人都杀了个干干净净,以绝后患,梁山轰轰烈烈的聚义,就此烟消云散。

综上所述,如果晁盖不死,梁山的命运逃不出这四种结局:一是内讧、火并,梁山土崩瓦解;二是分裂、独立,梁山变得弱小;三是对抗、剿灭,梁山荡然无存;四是反水、投降,梁山从此消失。


乔鞅


1、晁盖,原著中写道:“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却不曾读书,他作为梁山的领导人,光有一身武艺,一身兄弟情义,真是胸无点墨,没有谋略大才,是无法掌控管理梁山。

在劫生辰纲事发以后,遇到紧急危难,晁盖没有成熟的应对策略。宋江给他献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都不知道往哪走。这样的人怎么能应对朝廷的重兵围困呢。

2、有勇无谋。晁盖为人仗义豪爽,在面对王伦的冷面时,晁盖却没有看明白的王伦的计谋,还能心中欢喜,他虽无害人之心,但是也没有防人之意,不能识人善用。这样的性格就不适合带领团队了。

3、晁盖心胸不够宽广,对团队的成员,晁盖有点嫉妒别人的技能,最明显的就是嫉妒花荣的箭术。当杨雄石秀来投靠梁山,把他们的事情根晁盖详说之后,晁盖害怕;连累直接大怒,要杨雄石秀抓起来。在一个团队里,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作为领导人,晁盖就远不如宋江了。


总的来说,即是晁盖能活下来,也不能左右梁山应有大发展。

读心读书


水浒传,如晁盖不死,继续老大,绝不会招安,会继续往前走下去,

直到有一天被朝廷剿灭为止,因为谁是梁山老大谁作主,

以晁盖为首,所谓梁山英雄好汉,大多数都是江湖人士,和劳苦大众,

有少数在朝廷当过小官,还有少部分土财主,文化基本不是很高,

特別讲究江湖义气,在宋江没上山之前,只认晁盖一个大哥,

他说话就是命令,晁盖仗义疏财,看不惯官府作风,

觉得带领众弟兄,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最好的出路,

而宋江不同,一心想着出人头地,好为众弟兄寻求一条好的出路,

所以就有了招安,后,打方腊一事,朝廷奸臣暗算,众弟兄遭惨痛的结局。








凉薄青年丶玖壹


因为,初夺生辰纲时,以利益为本的阮氏三雄、吴军师等几位英雄的临时凑聚,随着事情的成功。来到梁山后反倒在冷而不宣中,变得离心离德,微妙的貌合神离,已使晁盖在人情炎凉中感受到了彻骨的心寒。聚人之心,非仅靠仗义疏财的热菜豪饮!但除此又无计可施一筹莫展。从而促使他为解忧烦的压抑悲凉与暗自咬牙的愤怒,终去孤注一掷地执意出兵赶赴战场。

英雄欲行,面笑心寒。视曾经带头大哥的身家安危于不顾的,吴军师与阮氏三雄等人俱不追随!俱已投向以"及时雨"著称江湖的孝义黑三郎——宋江。此时此景,晁盖心情的悲凉之痛比挨那一箭的痛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心自泣泪,面笑愈灿。何期世态炎凉至此?何期英雄命运凄凉多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

终于,"托塔天王"晁盖遥不及看,由当年好友"智多星"吴军师所辅作的后来梁山势力的声势浩大,繁荣昌盛。而殁于箭伤。真是,

荒冢衰草相伴依,英雄志消黄土泥

吴用自缢了尔洼,死追宋江冥添气


稷桑望野


如果所谓“水浒结局”是指是否接受朝廷招安,那么可以说不论晁盖死与不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大部分读者乃至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接受朝廷招安是宋江个人的主张和决定,这其实是误解。所谓“梁山好汉”不过是一群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强盗,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是迫不得已上的梁山,中心底里都希望早日结束这种生活,回归正常社会。而接受朝廷招安,无疑是结束强盗生活、回归正常社会的最好途径。这一点最早还是由武松看到并提出来的。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宋江与武松两人的一段谈话中去。宋江与武松在孔家庄住了一段时间后两人都打算离开。宋江问武松准备去何处安身,武松说打算投奔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那里。宋江则提出,让武松与一同去清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处。但武松认为不妥,一来两人的身份、装束明显不同,路上会引起别人怀疑;二来也可能连累花荣。所以自己还是投二龙山去比较妥当。并对宋江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这里,武松还没投身绿林呢,就先想着要招安了。而宋江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武松提及是不会想到招安问题的。他虽然也因为命案而在逃,但只是出来避风头,没有打算上山落草,自然不会想什么招安问题。所以他回答武松道说“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

武松代表了水泊梁山大部分人员的思想,不论谁来担任首领,恐怕都难以改变。所不同的是,宋江担任首领后不断积极推动招安,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招安的机会。晁盖担任首领时没有这样做,如果其还或者并继续担任首领,相信也不会积极去做,甚至还可能拖延、阻挠。但是,接受朝廷招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如果时机成熟,包括晁盖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阻止。


M梦悔


晁盖不死,粱山将推翻大宋,建立新的政权,一晁盖对兄弟是没说的,救白胜,救宋江,做为大哥不丢下一个兄弟,这种大哥不是交错两个人绝对得天下,这两人是宋江和吴用,二晁盖做人有原则,不伤害无辜之人,劫生辰岗没伤一人,在逃跑途中对追捕他们的和进只割了一只耳,并没杀死。三他对百姓关心,并不拿百姓立威,四梁山纪律严明,不容许投机分子加入,对偷盗之人反感,耍杀杨雄石秀就因为时迁偷鸡。这样的人不得天下谁得天下。


郭大36


如果晁盖不死,怕是也会和宋江分成两派,在梁山引起内讧。

但是以晁盖的个性,怕不是宋江的对手,也可能在另外一次出征的时候,很蹊跷地中箭或者落水而亡。

对于梁山的影响?怕不会多大吧。

因为晁盖的格局、应变能力还有手段,远远不是在县里当小吏,见识了各种手段,也算是允文允武的宋江的对手。

一、晁盖虽说坐梁山头把交椅,但是其本人势力薄弱,除了智取生辰纲的几个伙伴之外,梁山早期的好汉,要么是王伦时梁山的旧部,要么就是仰慕宋江的为人,由宋江带来的嫡系。比如说小李广花荣、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等一批人。

哪怕是阮氏兄弟,宋江、公孙胜等人,要么是受过宋江的恩情,比如阮氏兄弟(智取生辰纲之后,到晁盖庄上报信),要么和宋江有共同的目标(比如吴用,他作为一个落魄书生,肯定不甘心做为一个草寇,落魄一生)。估计也只有一个赤发鬼刘唐算是他的嫡系吧。

二、晁盖本人勇而无谋,没有大的志向和目标,行事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智取生辰纲之后被官府发现,六神无主,一直是吴用的建议,才上得梁山。到梁山之后,面对王伦拒之门外的情形,还是吴用深夜去找林冲,以言语刺探相激。才有了林冲刀劈王伦之事。

可以说,上得梁山之外,他从没有过自己的主见,凡事随波逐流。

对于梁山后来的发展,更是没有长远的规划。

而后来,宋江因杀阎婆惜,被流放,又在江州因题反诗,险些被砍头,后来被救上梁山,但是他上得梁山之后,显然成了主心骨,不管是三打祝家庄,还是其他,宋江的威望日益增加,自己的嫡系力量也日益强大,而晁盖呢,面对此景,却束手无策,坐视宋江一步步坐大,又拉拔了吴用等人。

总之,晁盖论能力,还是见识格局,远远不如宋江,哪怕晁盖不死,也会被宋江架空,连和宋江发生大的内讧的机率都不会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