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臨猗(郇陽)

臨猗縣東部與西部皆有龍山仰韶文化遺址。

堯舜時代,臨猗縣地近國都,皆為甸服之地。

夏屬冀州之域。殷商時,為“郇瑕氏之墟”。西周為郇伯封地。

春秋時,猗氏、臨晉均屬晉。戰國時屬魏。

秦分天下三十六郡,臨猗屬河東郡。西漢二年,置解縣及猗氏縣,屬司隸部河東郡。新莽時,屬洮陽郡。東漢時,屬司隸校尉部。三國時屬曹魏。

晉分天下為十九州,猗氏、解縣屬司州河東郡。南北朝時期,屬北朝元魏司州河東郡。

隋開皇三年,汾陽郡與綏化郡均罷,猗氏屬蒲州。唐武德元年,罷郡置蒲州,州治為桑泉,領河東、猗氏、桑泉、虞鄉四縣。元寶十三年,更桑泉為臨晉,臨晉縣名自此始。五代建置隨唐,屬河中府。

宋至道三年,猗氏、臨晉屬永興軍路河中府。金天德元年,猗氏、臨晉屬河東南路河中府。元屬晉寧路河中府。明洪武二年,罷河中府,改屬平陽府。清屬山西省河東道蒲州府。民國元年廢府,兩縣均直隸於省。

1947年,猗氏、臨晉相繼解放。1949年2月15日,猗氏、臨晉屬晉南行署管轄。1954年8月,臨晉、猗氏兩縣合併為臨猗縣,縣治設猗氏城。1958年10月,併入運城屬晉南專員公署,西臨黃河,東望太嶽,北屏峨嵋嶺,南面中條山,境內無山,是山西省唯一的平川縣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雙塔分東西雙塔,相距五十餘米。雙塔之門對向開闢。東塔座東向西,磚灰結構,方形七級,高約四十餘米。一層西面壁有拱狀券門,塔中為佛龕,以上均為實心柱。一、二層密簷下為磚雕四鋪作斗拱,三至七層均為迭澀伸出或收剎密簷。五、六、七層,四面均有四根隱形倚柱,支撐在簷下,在此三層西面的倚柱中,各飾有一隱形拱狀券門和兩個橫欞窗,造型非常美觀。

西塔,座西向東,磚木結構,方形七級,塔形為仿樓閣密簷式。塔體一層東面,壁有拱狀券門,直通塔內,一層由外壁、走廊梯級、塔心柱三部分組成,可順時盤旋而上,直至二層。二層以上為中空,直通塔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時,塔剎毀壞。相傳西塔內藏白蛇,稱白蛇塔;東塔內隱許仙(第七層內原有畫像),稱許仙塔。每年的七月,白蛇與許仙相會,夜深人靜,月明如晝,雙塔之影在月下交融,象徵夫妻團聚,因有雙塔交影之稱。雙塔上雁巢甚多,黃昏時小雁環飛,故亦稱雁塔。北門外原有一青蛇塔,今已不存。

臨猗雙塔,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當地日月出沒的時刻和方位,巧妙地規劃了兩塔的佈局。每逢農曆三月十六和七月十六的早晨,正月十四和九月十四或十五的傍晚,日出月落或月出日落時,日月分別從東西兩個方向,照射雙塔,使兩塔分別產生的倒影,在兩塔中心連接線上交合在一起,“日光月光同時照,東塔西塔影相交”,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傳說的“雙塔交影”的奧秘。雙塔不僅建築獨特,而且雕繪畫藝術非常精美,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猗頓,春秋時代的魯國的貧寒書生,聽到范蠡棄官經商很快致富的消息,於是,“往而問術”。范蠡告訴他:“子欲速富,當畜五(母畜)。猗頓千里迢迢來到西河(今晉南一帶),定居於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後又兼營鹽業,十年之間,成為與陶公齊名的鉅富。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猗頓墓在牛杜鄉王寮村西頭,此處只有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立的一座石碑。碑題名《重修周逸民猗頓氏墓記》,碑文稱猗頓生前“其富甲天下”,“西抵桑泉,東跨鹽池,南條北嵋,皆其所有”。“或者急公奉餉,上有利於國;或者憫孤憐貧,下有濟於民”。在距此不遠(約40公里)的東北方向上也有一碑,是清代咸豐年間的,是村民為一老婦立的德行碑,文有這麼幾句:“人有與千金而不悅者,亦有被微惠而不忘者,何也?視其與者心誠與不誠。誠則不忘報。”“施恩無念,知恩圖報,積而能聚,厥後克昌”。

臨猗(郇陽)

“猗氏”一名的由來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國。《路史》雲:“夏有猗國。”《河圖括地象》雲:“猗姓之國,猗夏朋淫不義,少康滅之。今河東有猗氏城。”《蒲州府志》亦云:“猗氏縣郇瑕氏之墟也,春秋令狐地。秦世以有古猗氏國,因稱猗氏。”

春秋末,魯國貧士猗頓大畜牛羊於猗氏,十年間富埒王侯,因以地為氏,稱猗頓。漢代置猗氏縣,治所在今縣城南鐵匠營村的猗氏故城。

據史載:“西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縣,併名其為猗氏縣”。當年,猗頓畜五牸、興三園、販鹽鑑寶,方圓百里,皆屬其有,疆域之大,範圍之廣,單靠猗頓一個人力量是不夠的,於是他招工僱工,“工人”日漸增多。另一方面,由他幾大產業及供應商、經銷商等引發的住宿業、餐飲業也都興盛起來。同時,致富後他樂善好施,賒濟於民,遠近百姓都願意歸依他,幾種因素交織,逐漸在王寮村不遠的鐵匠營村東逐漸形成一個居民區,久而久之,便在西漢設縣建城。

此城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北周成武王元年(公元559年)猗氏縣北移後,該城依舊,老百姓仍安居樂業。唐貞元中(公元785年至公元805年)河東節度使馬燧平李懷光叛亂於猗氏,千年古城毀於一旦。改朝換代,歲月變遷,後人逐漸淡忘了“猗頓城”這個名字,以後多稱“猗氏故城”。 據《臨猗縣誌》記載:“城高兩丈許,四垣八門,遺址猶然。”

2002年,臨猗縣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申報資料寫道:“猗氏故城,據《晉書·地理志》載,古稱猗頓城”。

臨猗(郇陽)

猗氏故城

城池屬西漢,放眼望去,滿地都是果樹、梨樹、玉米、棉花、大豆等。高大的城牆經千百年的風雨剝蝕,一層層夯土分明昭示著歲月的滄桑,隨風搖曳的酸棗樹彷彿告訴人們這裡一千年前曾是一座美麗而繁華的城。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年代:宋;形制、特點:塔為六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約十一點六二米;現狀:有損壞,無塔剎,一層正面闢門,塔內中空2.5米,以上各層皆為實心。一層塔簷下仿木結構磚雕斗栱,二層以上疊澀出簷,塔身收分不大。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臨猗(郇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