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繼NB-IoT之後,Cat.1爆紅背後的產業鏈機會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隨著NB-IoT在今年達到5000萬的出貨量,明年上看1億,當仁不讓地快速崛起之後,一塊介於連網高速率(5G和4G LTE)和低速率(2G GPRS和NB-IoT)之間的中速率(包括3G、Cat.1、eMTC(catm))市場正在興起。從電子發燒友網記者走訪行業的反饋來看,業界普遍認可Cat.1這個當紅炸子雞即將上位!



2G、3G逐步退網,掌管30%的蜂窩連網市場,Cat.1機會來了


今年10月22日,工業與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明確表示2G、3G的退網是移動通信更新換代的必然選擇,但需要提前規劃,讓用戶和運營企業自己有充分的時間和心理準備來推動退網的進程。


聞庫表示,工信部鼓勵運營企業積極引導用戶遷移轉網,將有限的頻率資源和網絡資源用到5G、4G移動通信網絡發展中,降低運營成本,為用戶降費創造條件,提高國家通信網絡運營效率。


這也意味著,2G、3G在退網後其連接功能將由4G和5G網絡承擔。


在蜂窩連接的市場分佈中,高速連接佔據10%的份額,中速率連接30%,低速率佔比60%。


隨著2G的退網,NB-IoT能夠填補其技術空白,滿足低速率、低成本需求。


隨著3G的退網,Cat.1和eMTC能夠承載主要面向語音、中低速率和市場。


但是,相比於Cat.1,eMTC在國內的機會並不大。上海域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朱凱在電子發燒友網舉辦的第六屆中國IoT大會上分析說,eMTC在國內的發展並不樂觀,eMTC需要基礎設施建設,而運營商現在正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5G建設中,很難有多餘的資金投入到eMTC建設中,另外國內應用案例有限,可借鑑度不高,開發難度大。


因此,Cat.1將承接蜂窩中速率佔比達30%的龐大市場。


Cat.1網絡成熟,產業鏈有哪些廠商和產品


2009年發佈的3GPP Release 8中正式定義了LTE Cat.1,2016年發佈的3GPP Release13中定義了LTE Cat.1 bis,並且全兼容。


回顧LTE Cat.1的發展歷程,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梁小華介紹說,LTE Cat.1的歷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是誕生階段,2009年3月,3GPP發佈了Release8版本,該版本完成了LTE TDD FDD的標準,正式提出了LTE Cat.1、Cat.2、Cat.3、Cat.4,原則上完成了LTE標準草案,LTE進入實質研發階段。


二是成長階段,2009年首個商用LTE網絡在瑞典和挪威開通。2012年中國移動在香港推出了LTE TDD和FDD的融合網絡。


三是發展階段,2016年7月,中國電信啟動Cat.1網絡建設,並籌集3億元專項補貼激勵,重點支持NB-IoT和Cat.1兩大類產品,加速產業成熟。


四是成熟,隨著2G、3G退網進程的推進,Cat.1被正式推上歷史舞臺。2019年11月15日中移物聯網發佈了LTE Cat.1模組ML302,全面推進LTE Cat.1的產業成熟。


目前,中國移動在全國擁有280萬個4G基站,覆蓋98%的區域,包括廣大的農村區域,服務超過7億用戶。中國移動提出5G+4G協同發展,4G網絡作為主要的業務承載網將進行持續不斷的優化,打造4G精品網絡。Cat.1產品已完成30個省、直轄市,海外完成65個國家和地區的網絡測試,已經是一張成熟的網絡。


傳統上,LTE Cat.1芯片基於LTE Cat.4的芯片進行軟件裁減而來,不過最近由於Cat.1市場的啟動,也有廠商推出了專門的Cat.1芯片。


繼NB-IoT之後,Cat.1爆紅背後的產業鏈機會


早在2015-2016年開始,通信廠商就推出了LTE Cat.1芯片,高通的MDM9207-1就是其在2016年發佈的專門針對物聯網應用的LTE Cat.1芯片。LTE Cat.1芯片國外廠商主要有高通、Sequans、Altair等,國內廠商主要有紫光展銳、翱捷科技ASR等。LTE Cat.1芯片的上行速率達5Mbps,下行速率達10Mbps,主打零售、可穿戴、對講機等中低速度、低功耗等市場。


隨著工信部政策的推動,國內廠商逐漸開始發力這一市場。最近發佈的一顆Cat.1芯片即是紫光展銳春藤8910DM,採用28nm成熟工藝,支持LTE Cat.1bis和GSM雙模,上行速率達5Mbps,下行速率達10Mbps,並擁有高集成度,同時集成了藍牙通訊和Wi-Fi室內定位,可實現更穩定的連接,支持VoLTE,同時通過系統優化設計,使得春藤8910DM可實現顯著的低功耗優勢。據瞭解,雖然這顆芯片是一顆針對物聯網市場的產品,但與這顆芯片採用相同Modem的8910cc,在國外的功能手機已經大量出貨。


此外,翱捷科技的ASR3601芯片也是一顆成熟的Cat.1芯片,具有CAT1與GSM雙模,低功耗,用於功能手機、可穿戴等場景。域格通信發佈的CLM920-AR5就採用了ASR3601,支持TDD-LTE/FDD-LTE/GSM多種網絡制式,支持多種網絡協議,具有豐富的外部接口,mini PCIe封裝,尺寸為51*30*4.1mm。


不難看出,Cat.1從芯片到網絡的成熟度都非常之高。


Cat.1應用優勢明顯,或將複製NB-IoT之路價格迅速下滑?


Cat.1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例如網絡建設上,現在LTE Cat.1可以無縫接入現有LTE網絡當中,無需針對基站進行軟硬件的升級,網絡覆蓋成本很低。芯片成本上,經過系統優化後,集成度更高,模組的硬件架構更簡單,外圍硬件成本更低。在時延方面,擁有跟LTE Cat.4相同的毫秒級傳輸時延,以及支持100KM/H以上的移動速度。


在某些應用上,可由Cat.4遷移至Cat.1。例如對講機、玩具機器人等採用4G做語音交互的場景,之前用Cat.4完全可以轉用Cat.1。許多在語音功能以及中速率連接的場景,都將有Cat.1的發揮之處。這些場景包括了共享、金融支付、工業控制、車載支付、公網對講、pos等等。


從電子發燒友網記者向供應鏈瞭解的情況來看,Cat.1正蓄勢待發,已有數家國內芯片廠商明年也計劃推出Cat.1芯片,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新興市場。


但它也存在與NB-IoT發展相似的問題,畢竟模組價格高低是能否快速起量的關鍵。


NB-IoT用了一年時間走完2G六年的路,價格已跌入20元以下。目前Cat.1模組的價格還比較高,Cat.1將快速到達與NB-IoT類似的價格區間嗎?也許就在明年。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蜂窩連接預計將突破50億大關,中國將繼續以佔據連接數的近三分之二在全球保持領先。4G LTE物聯網連接將佔據全球物聯網蜂窩連接的三分之一以上。


種種跡象表明,才剛開始發力的Cat.1市場,將是2020年無線通信芯片與模組廠商競相卡位的又一重點領域,未來增長十分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