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蛇吞象”併購案再度上演:總資產不足100億的誠泰保險將收購總資產近700億的幸福人壽

本報記者 宋文娟 北京報道

又是一次“蛇吞象”收購案例,不過誠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泰保險”)能否吞下幸福人壽或仍有一些不確定因素。

12月13日晚間,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01359.HK,以下簡稱“中國信達”)發佈公告稱,12月13日中國信達作為出讓方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完成幸福人壽50.995%股權轉讓的掛牌程序,與獨立第三方誠泰保險和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交投”)簽署產權交易合同,擬向該兩方轉讓股權。

公告顯示,中國信達以掛牌底價75億元出讓。其中誠泰保險出資44.12億元受讓幸福人壽30%的股權,東莞交投出資30.87億元受讓幸福人壽20.995%的股權。誠泰保險為總部在昆明的一家地方系險企,東莞交投控股股東為東莞市國資委。

此次股權轉讓若獲得銀保監會批覆,誠泰保險將成為幸福人壽的第一大股東,東莞交投將成為幸福人壽的第二大股東。

“蛇吞象”式收購:幸福人壽的總資產為誠泰保險6.8倍

據瞭解,幸福人壽成立於2007年,註冊地為北京,在全國設有22家省級分公司,開設各級分支機構253家。目前股東包括中國信達、三胞集團、陝西煤業化工集團等17家公司。2018年底,幸福人壽總資產達678億元,淨資產為46.7億元。

今年10月,中國信達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其所持有幸福人壽50.995%股權,轉讓底價為75億元。該項掛牌曾於今年7月在上海產權交易所進行了預披露。

據瞭解,誠泰保險成立於2011年,註冊地在昆明,其由雲南城投、雲南機場、昆明交通投資、雲南冶金等一批雲南和昆明國資企業發起設立。這是一家地方系的保險公司,目前誠泰保險在雲南省、四川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等地設立了5家省級分公司。

2018年底,誠泰保險引入戰略投資者紫光集團,其註冊資本由40億元增加至59億元,紫光集團持有誠泰保險33%的股權,成為其單一持股比例最高的股東,2018年誠泰保險總資產為99.6億元。

除了誠泰保險與幸福人壽在總資產之間的巨大差距之外,在業務體量上誠泰保險也小於幸福人壽。如幸福人壽2018年的保險業務收入為91.65億元,而同期誠泰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僅為12.16億元;在省級分公司方面誠泰保險只有5家,幸福人壽已經有22家。

今年前三季度幸福人壽實現淨利潤1.08億元,淨資產為55.04億元;而同期誠泰保險的淨利潤為0.82億元,淨資產為79.35億元。

除了淨資產誠泰保險高於幸福人壽之外,其他多項財務指標均低於幸福人壽,特別是業務體量、分支機構數量、總資產等指標。

“蛇吞象”并购案再度上演:总资产不足100亿的诚泰保险将收购总资产近700亿的幸福人寿

中國信達將獲利40餘億

中國信達方面透露,股權轉讓所得款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或用作未來潛在投資。幸福人壽股權轉讓事項完成後,將錄得未經審核除稅前溢利約44.2億元,即幸福人壽的股權變現將對其產生40多億元收益。

在2016年底,中國信達曾以42.2億元價格轉讓了其所持有的12.3億股信達財險股權,佔總股本41%。該部分股權為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獲得,每股成交價3.42元。後信達財險更名為國任財險,總部亦遷往深圳。

此次幸福人壽股權轉讓後,中國信達不再擁有保險公司牌照,該股權轉讓尚需銀保監會批准。

中國信達在公告中透露,產權交易合同簽署後,如果監管對本次產權交易出具不給予批覆導致交易無法繼續進行,乙方(誠泰保險與東莞交投)應向其一次性支付相當於交易價款10%(推算應為75億元×10%=7.5億元)作為補償金。產權交易合同簽署12個月內,若乙方未能獲得監管批准,中國信達有權書面通知終止此次產權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