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化解“融资贵”银行寻求成本收益新平衡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明年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监管层不断呼吁下,目前银行机构已经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融资成本是否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告诉记者,若要银行方面继续让利,银行还需要更多利用金融科技降低业务成本,创新业务、产品种类,降低企业融资环节成本,同时还需要综合社会力量,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另外,在银行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为保证业务的可持续性,银行还需要保证负债端成本进一步降低。在负债端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如何平衡资产和负债关系,是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

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要再降0.5个百分点

根据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披露的信息显示,通过综合施策,10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3%,比全部贷款增速高近11个百分点,利率下降0.64个百分点。会议指出,明年要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明年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的预期是否能实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告诉记者,随着监管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引导,银行在现有基础上降低0.5个百分点还是可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疏通传导机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将有利于普惠小微领域贷款利率的下行。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亦认为,降低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通过进一步完善LPR的报价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控,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其二是要降低贷款全流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

某国有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人士告诉记者,降低贷款全流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要把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分开看。“中小银行的成本主要在调查环节;国有银行由于盘子太大,中后台审核流程复杂,在进行普惠金融业务时审核过程会产生大量成本。”

为了减少中后台成本,上述国有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人士认为,主要是要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同时希望政府部门能向银行开放更多数据,特别是企业纳税的数据。黄大智也告诉记者,在降低贷款全流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方面,可以利用金融科技,完善小微贷款的全流程管理,降低风险。

以工商银行为例,12月17日,该行发布了普惠金融服务2.0。2018年,工行推出了普惠金融服务1.0,发布了“一平台、三产品”。工行董事长陈四清透露,截至11月末,工行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近39个百分点,小微贷款平均利率4.52%。

据了解,本次工行推出的普惠金融服务2.0是以“融资、融智、融商”为核心。

陈四清表示,下一步,工行将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双轮驱动、三大产品线、四项突破”发展路径,打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第一银行、小微客户首选银行,力争保持普惠贷款年均增长30%以上,普惠贷款三年翻一番,形成具有工行特色的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

其中,“一个中心”,是以数字化转型为中心,使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更加智能、高效、精准,进一步纾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双轮驱动”,是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构建一站式、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持续扩大普惠服务广度和深度;“三大产品线”,是做强经营快贷、网贷通与数字供应链等“三大产品线”,围绕“数字普惠”,持续创新和完善普惠金融产品;“四项突破”,是持续升级改进综合服务、生态场景、流程渠道、科技架构,实现从“单一贷款提供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从“单一场景”向“共享生态”、从“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从“电子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变,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方便、更加智慧的服务。

银行布局贷款全流程降低融资成本

另一国有银行分行副行长告诉记者,不少企业在贷款到期前需先筹集资金归还贷款,而小微企业流动资金有限,一般会选择民间借款,这部分资金也会影响企业融资成本。

记者了解到,在民间贷款盛行的温州,企业从民间获得过桥贷款的费用极高,年化成本曾一度达到12%~20%,企业融资成本会随之提升。一些民企即使未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做“过桥”,在对贷款“借新还旧”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大的经营负担。

某国有大行从事小微企业业务的人士向记者坦言,过去银行对于给予小微企业甚至是规模更大些的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是有所顾虑的,担心企业的经营寿命是其中一个原因。

“一旦企业出现经营问题的苗头,银行在收回贷款后可以拒绝重新放款,但这就提升了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容易出现期限错配。同时,银行在放贷时,短期流动性贷款的审批会相对容易,所以过去更多会选择给中小微企业发放流动性贷款。但该种模式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存在一定不适应性,在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周期上容易产生错配。”该人士表示。

为缓解这部分流程给企业提升的融资成本,目前已经有银行推出了“无还本续贷”产品。

谈及对于这一业务的客户的选择标准,记者从某国有银行地方分行处了解到,从该行的情况看,企业需要在该行的评级需要达到一定等级;企业经营未发生明显下降的变化;续贷贷款发放时应在客户评级和风险额度有效期之内;根据企业征信报告,借款人及实际控制人(若为法人)近3年内无未结清不良信贷信息和未结清欠息信息,已结清信息中不得有不良信贷信息等。

某股份制银行公司部人士向记者总结道,在整个贷款流程中,洽谈和调查环节银行不能要求存款或者开全额银票,审批速度以15个工作日为好;在担保环节,取消地方政府成立担保公司收取担保费的做法。

上述国有银行分行副行长向记者补充道,银行还需要取消隐性成本,如评估费、工本费、存款营销费、转账费等,在业务办理环节,此前有银行在贷款时搭售其他金融产品的情况,目前监管也在从严整治。

“要进一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贷款利率的提升,要求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优化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信息对接机制;同时健全地方增信体系,由政府出资建立融资担保机构,推动贷款利率的下行。”武雯如是说。

同时,上述股份制银行公司部人士建议:“地方央行应因地制宜地制订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指导价,这样各银行有个参考意见,尤其是国有大银行要带头执行;各县人行要监测各县商业银行存款的80%投向本地企业,不允许以法人企业同业拆借的方式投向县以外个人和企业,这样当地的贷款利率自然会下降。”

黄大智指出,国常会提出“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融资担保费率的下降也意味着企业贷款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未来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后,银行如何保证负债端成本进一步降低?如何平衡资产和负债关系?

武雯告诉记者,进一步提升存款在负债结构中的占比,重点抓牢“进得来”和“留得住”两大关键点,实现结算资金在银行的闭环流转和循环承接;进一步强化银行总行与经营机构、经营机构之间、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关系,提高集团母子公司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建立起“综合化”的客户深度经营模式,进而全面提升客户黏性。

武雯还提到,要加大主动负债类产品、封闭式或开放式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供应;灵活设置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期限,短中长期搭配,增加满足客户流动性需求;加快产品创新速度,探索分行发起设立、总行备案的产品创新模式。

黄大智认为,从银行的负债端来看,当前银行的负债成本较为刚性,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手段降低成本,如货币政策放松、流动性考核标准的缓解、存款成本的降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