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梨樹生產中存在的15個誤區,想少走彎路的果農應多看幾遍

梨樹生產中存在的15個誤區,想少走彎路的果農應多看幾遍

梨樹是我國果樹生產中的主要樹種之一, 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梨果松脆爽口、營養豐富,並具有一定醫療保健價值, 深受消費者喜愛;從事梨果生產也是廣大農民朋友取得致富途徑之一。但是,在我國梨樹生產中,果農和生產經營者仍存在許多認識和技術誤區。本文從我國梨樹生產中品種選擇、肥料 施用、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幾個方面存在的誤區分別進行了指正,期望廣大生產者能從中得到啟示,在梨樹生產中少走彎路,儘早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梨樹生產中存在的15個誤區,想少走彎路的果農應多看幾遍

1、品種選擇的誤區

1.1 只選擇好看好吃的品種

衡量一個品種的好壞,除了看果實品質(包括果形、色澤、光潔度、風味、質地、石細胞多少、耐貯性等)外,還要考慮豐產性、適應性和抗逆性(抗寒、旱、病及耐瘠薄等)。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選用品種。但目前有些果農往往單一選用最好看或最好吃的品種,認為這就 是“最好的品種”,建園後往往存在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等隱患。

1.2 認為新品種就是好品種

隨著果樹科研、生產的快速發展,培育的新品種越來越多,但是學術界也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有些科研工作者為了應付交賬,把本不具備優良品種屬性的單系提交審定而成為“新品種”。因此,有些新品種的綜合性狀不一定能超越舊品種,而且新品種沒有相應的配套栽培技術,所以引種新品種可能存在很大風險。

梨樹生產中存在的15個誤區,想少走彎路的果農應多看幾遍

1.3 盲目信從媒體廣告或苗木販子推薦的“新、奇、特”品種

大多數媒體包括報刊、雜誌、廣播電視等廣告內容都為盈利性質,他們對於要刊登的梨樹新品種並不瞭解,也不去考證。因此,很多個體育苗戶通過這些媒體把原來的舊品種改頭換面,重新包裝成“新、奇、特”品種並以極高的價格兜售給廣大的生產者。更有甚者,部分苗木販子冒充專家以提高前期經濟效益為幌子,讓種植戶盲目提高栽植密度,少者667平方米(畝)栽200多株,多者栽300多株,不僅增加了建園成本,也使生產者增加了管理難度。

1.4 品種更換過於頻繁,生產園成為品種試驗園

很多果農把果園經濟效益差的原因歸結為品種選擇不對路,一旦所 選品種第1年結果表現不理想就馬上對其進行高接更換,因此產生了每隔3-5 年就對果園進行更新換種的現象,使生產園變成了品種試驗園。一個果園經營是否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譬如,所選品種是否合理、栽培技術是否得當、技術工人的素質如何、果園生產是否規模化、消費習慣和經濟水平是否適合、果品的包裝貯藏條件是否完善等等。 因此要想把果園經營成功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就不能只從品種一個方面考慮,要把工業產品的 生 產、宣傳、銷售等經營管理理念借鑑到果品生產中來。

梨樹生產中存在的15個誤區,想少走彎路的果農應多看幾遍

2、肥料使用中存在的誤區

2.1 只根據日常管理經驗隨意性施肥

目前果園施肥的發展趨勢是積極推廣測土平衡施肥技術。平衡施肥可以根據土壤和樹體的營養狀況 有針對性地把氮、磷、鉀和微肥的適宜用量和比例配成肥料施用於果樹。目前我國大部分梨園還不能做到平衡施肥,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平衡施肥技術的推廣不到位, 這是我國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極大的弊端,申報的成果很多,但實際應用和推廣的很少,或者由於推廣人才的缺乏,技術推廣不到位。 二是果農的素質不高,我國的果農多為老齡人群,且文化水平不高,他 們獲取信息和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偏低,往往只根據經驗隨意施肥。 三是國內仍缺乏具有獨立研發能力能夠生產出 針對不同作物配方肥料的大型企業。

2.2 對化肥施用的錯誤認識

隨著生產者對有機肥的重視以及消費者對有機農業和綠色食品的關注,人們對化肥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化肥是人造化工產品,施用化肥對環境、人類和動物有害;化肥的淋失汙染河流、海洋,會造成河海 水質的富營養化;認為化肥與有機肥料養分相同,完全可以用化肥替代有機肥等。其實化肥中氮、磷、鉀主要元素和鈣、鎂、硫、鐵等微量元素與我國人體內存在的和食物中的營養元素是基本相同的。化肥是無毒的。化肥的淋失並不是造成水體汙染的主要因素,城市汙水的排放量一般要遠高於化肥淋失的作用。有機質肥是全營養遲效性肥料,是化肥不能取代的。如果在施用化肥時和有機肥結合,控制好施肥時機和用量,採用科學的施肥手段和方法,定能使施用化肥的不利影響得到控制。

梨樹生產中存在的15個誤區,想少走彎路的果農應多看幾遍

3、整形修剪中的誤區

3.1 過分強調整形修剪作用,忽略了其他技術措施

梨樹的整形和修剪,其效果和作用與品種的生長結果習性、樹齡大小、長勢強弱,以及土肥水等綜合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因素是密切相關的,而且,只有在加強土肥水綜合管理的基礎上,在樹體生長正常的前提下,運用整形修剪技術,才能獲得理想的經濟效果。

3.2 重視冬季修剪,輕視夏季修剪

大多數果農都很重視冬季修剪,但多數忽視生長季節的修剪工作,造成秋末徒長枝、背上枝過多,樹冠鬱閉,造成樹體營養的浪費。由於這些枝條大多不能利用,冬季修剪只能全部去除,又導致來年發枝過多,形成惡性循環。做好夏季修剪的工作可以減少徒長枝、直立枝、 並生枝的數量,不僅降低冬剪工作量,而且大大節約了樹體的營養,改善了樹體的光照,提高花芽形成和果實質量。

梨樹生產中存在的15個誤區,想少走彎路的果農應多看幾遍

3.3 缺乏基本的樹形結構知識,整形修剪不合理

很多果農對不同樹形的樹體結構缺乏基本的瞭解,往往造成所留主枝過多,從而佔用了應留側枝所需空間,使樹體結構不合理。果樹進入盛果期後,不能果斷地疏除過多主枝,出現果樹生長10-20年後樹體 過高、樹冠過大、枝量過大、結果部位外移、內膛鬱閉、病蟲害嚴重,果品產量、質量及經濟效益低下的現象。

3.4 整形修剪死搬硬套

老果區的果農在整形修剪上都富有經驗,但是在對樹形結構和修剪技術上往往都按照固定的套路,很少考慮到種植密度、品種特性、土壤條件、氣候因素等。導致整形不合理,造成樹體成形晚、進入結果期晚、樹體生長旺盛或結果枝過早衰弱等現象。

4、病蟲害防治中的誤區

4.1 不按規律、盲目用藥

梨樹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會發生不同的病蟲害,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都有一定的規律性。果農不能按 照病蟲害發生規律進行有效的預防,往往看到危害才進行打藥;同時不能針對不同病蟲害採用針對性農藥 進行防治,往往採用高毒、廣譜性的農藥進行防治,這樣不僅用藥效果不好還會殺死天敵,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因此,應該根據果樹物候期、並結合病蟲害發生規律對症用藥,有的放矢。

4.2 抓不住關鍵時期,不能統一用藥

病蟲防治都有最佳的防治時期,關鍵時期用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國果樹生產以個體果農為主,因此經常發生部分果農打藥其他果農不打藥的情況,不能抓住防治關鍵時期並做到統一打藥,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病蟲害愈加嚴重的現象。

4.3 用藥單一,隨意加大用藥濃度

果農往往採用一種或少數幾種農藥,很少多種農藥交替使用,並且隨意加大用藥濃度。這樣很容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浪費農藥併產生藥害,增加生產成本。所以,應根據實際需要,按照農藥性質和功效,合理混配農藥,擴大防治對象,延緩病蟲抗性,充分發揮藥效,提高防效。

4.4 病蟲害防治重“治”輕“防”

對病蟲害的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提倡在梨樹休眠期或採收後,利用人工、化學、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從源頭上控制病蟲的發生。防治梨樹病害,應堅持在發病初期或發病前用藥。防治果樹蟲害,應在成蟲期和幼蟲低齡期。

4.5 重“化學”防治、輕“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

果農大多數認識不到農業防治、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性,偏好使用農藥。農業防治可以從根本上降低病菌、害蟲基數,增強樹體免疫能力,從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物理防治是利用光、熱、電、溫等來 防治害蟲,例如應用糖醋液和殺蟲燈誘殺害蟲成蟲。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蟲天敵防治害蟲。 “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不僅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次數,降低成本,也是無公害、有機果品生產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龍,現任職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2017年獲得南京農業大學博士學位,師從於梨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紹鈴教授。主要從事梨資源評價和遺傳育種工作,具有豐富的育種經驗和梨樹栽培管理經驗。

匯晟元(huì shèng yuán)釋義

匯之本義為盛器,引申義有積聚、聚集等。

晟之本義為中午12點鐘的太陽,引申義有興盛、旺盛等。

元之本義根源,根本,引申義萬物之本原;

匯晟元旨在彙集多方智慧,興盛中國農業,以農技服務為元點,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產業融合。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

為了更好的給各位粉絲帶來閱讀體驗,本頭條號一週內每天將專注於某一領域的農技知識、農業資訊等方面的文章。

星期一、病蟲草害(病害、蟲害、雜草的防治)

星期二、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使用方法)

星期三、肥料(複合肥、水溶肥、葉面肥、有機肥等的鑑別與使用技巧)

星期四、果樹(柑橘、蘋果、梨、葡萄、獼猴桃、櫻桃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五、蔬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馬鈴薯、白菜、蘿蔔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六、大田作物(水稻、小麥、棉花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天、綜合信息(新品種、補貼、政策、電商銷售等相關的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