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嗯哼太有梗了:倾听和理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你见过最聪明的孩子什么样?”

“识人眼色,妙语连珠。”

“你见过最快乐的孩子什么样?”

“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被身边的人接受。”

“你见过又聪明又快乐的孩子吗?”

“现在这个社会,很少啦。”

嗯哼太有梗了:倾听和理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嗯哼与杜江交流

这是我跟身边一位刚刚当上母亲的年轻人的交谈,她说世界上聪明的孩子很多,快乐的孩子却很少,因为中国的教育,一般都是“父母命,不可违。”

所以看到杜江和霍思燕与嗯哼交流的时候,我心里是震惊的,什么样的父母会这样告诉孩子,说“我的外号也是肚脐眼”,什么样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又是这样坦率,;说得出“他也姓杜,我爱妈妈”这样的话。

我觉得霍思燕的教育是成功的,她起码在听也尊重,嗯哼说的话。

嗯哼与她是平行的。

而反观我们的身边,无论是小时候的我们,还是现在成为家长的身边人,哪个父母不是端着家长的样子,听见孩子语气里一点不对劲的苗头,就板起了脸。

什么时候孩子成了父母的工具呢,顺着父母来,就得到夸奖,逆着父母来,就得到责骂。

父母命,须敬听。”

那孩子的话,又该有谁来听一听呢?

一众育儿节目大火,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尊重

2013一部《爸爸去哪儿》迅速蹿火并火爆大陆,紧接着出来一系列育儿综艺,除了对剧中萌娃奶声奶气的“惊人语录”表示赞叹外,一众奶爸的教育方式也引起网友热议,育儿一时间被推上热门话题。

怎么教育孩子?

嗯哼太有梗了:倾听和理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爸爸去哪儿》

几年后霍思燕在《妈妈是超人》中的教育方式给了网友一个答案: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到的是倾听和理解。

理解的第一条,便是倾听。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德谟克利特

为什么我们只愿意孩子听我们说话,而不愿意听孩子说话呢?

根本上,不过是我们看不起那个孩子罢了,所以不尊重,不理解。

我们把孩子看为自己的所有物,强迫他行为上认同自己,思想上与自己想象里的孩子一致。

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公平。

倾听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重视和平等。

在《妈妈是超人》综艺中,有一段节目是霍思燕和嗯哼出门遛弯。

那天的风特别大,嗯哼穿了一条白色的裤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躺在风里。”

霍思燕说:“嗯,那你躺在风里。”

结果嗯哼一下摔倒了,霍思燕回了一下头,撒娇一样的抱怨了一句:“啊,你的白裤子。”

在这段交流中,赞同他躺在风里是倾听,摔倒后不责怪是理解,这些放在一起,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嗯哼太有梗了:倾听和理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杜江一家

北大学子弑母案:是心理变态,还是教育失败

2019年4月21日,弑母案的嫌疑人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在震惊于犯罪嫌疑人超高的智商的同时,大家有更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如此优秀的一个人,为什么要杀掉他的妈妈。

据悉,吴谢宇自小没有父亲,母亲和他相依为命,母亲是一名历史老师,与所有传统教师子女一样,吴谢宇自小成绩优秀,高考时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大,身边同学老师讲起他,都是一脸夸奖。

这些夸奖在2015年7月吴谢宇预谋准备杀死他的母亲后,化为乌有。

嗯哼太有梗了:倾听和理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吴谢宇

身边人反应,吴谢宇与母亲并没有矛盾,甚至在事情发生的前一个月,吴谢宇的母亲还在计划为儿子买一双新鞋。

吴谢宇的作案动机自此成迷,在谴责吴谢宇毫无人性弑母行径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在教育方面,谢母是不是其实也出了一定的问题呢?

比如可能从小对吴谢宇期待过高,比如对吴谢宇提出的请求严厉回绝,诸如此类。

这可能都是一些很小的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父母都会对孩子做的事情,但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孩子还小,他的三观没有达到成熟的境地,不会从你严厉的话语里去窥探出你深沉的爱,他只会觉得,你在他一表达自我时就恶语相向。

他会在心里告诉自己,以后就不说了。

在吴谢宇心里已经对谢母不满到一定程度,开始谋划杀掉谢母时,谢母依旧对吴谢宇的不平常一无所知,这是不是说明,吴谢宇平时与母亲的交流根本不够呢?

当然,恶魔天生,吴谢宇心里扭曲,却也是谢母教育失败的案例。

对青春期孩子而言,更好的是倾听,还是争锋相对

2019年4月17日晚,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位17岁的男孩突然跑下车而后跳河,其母亲随后下车,阻止不及孩子后跪地痛哭。

嗯哼太有梗了:倾听和理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7岁男孩跳河

车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争执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这位母亲与孩子争吵的根本目的,一定不是让这个17岁的生命就此陨落。

无独有偶,12月20日,南阳邓州一位15岁男孩留下遗书后跳河自杀。

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听不下去活不下去,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讲,敏感叛逆是他们的标签,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更要做到倾听和理解。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场辩论赛,我们与孩子的争吵也不是一场在论谁对谁错的输赢。

作为父母,我们的确有责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作为孩子,他们有没有权利提出反对意见呢?

我觉得是有的,孩子也在观察世界,也在形成自己的三观和思维方式,你不能说自己都是对的,也不能说孩子都是错的。

倾听,是教育的一种言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

嗯哼太有梗了:倾听和理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霍思燕听嗯哼讲话

我想我们也都经历过青春期,也都有过和父母争执的岁月,那么你的父母听不到自己的意见的时候,自己是不是也会觉得愤怒,也觉得不可理喻呢?

你的孩子也会这样的。

我们不应该为了维持一个父亲或者一个母亲的形象而一直向孩子灌输:“我养大了你,所以你必须听我的,你不能对我有任何的反对意见,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观点。如果一直这样利用孩子的愧疚心和善意来达到孩子一直同意自己观点的目的的话,孩子是不是就像一个被挤压的弹簧,这样迟早有一天会爆发的。

每个人都不会一直正确,学会倾听,才会有成长。

孩子在成长,同理,家长也是。

我希望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是因为听了孩子的想法,觉得孩子错了,而不是我觉得你错了。

我们总不该为了一个臆想里的不可能,就去否认一个想要去探索世界的心吧。

我相信我们小时候都有想过要当一个开明的父母,希望我们真的长大的那天,可以做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