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异军突起: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将成为山东苹果最大的敌人么?

说起中国苹果种植主产区,按目前的发展趋势大致上可分为:环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西南冷凉高地。

但是中国苹果种植仍然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期,说白了就是不成熟,还在摸索,是以市场牵引为主导的变迁。

大致上苹果种植区域的变迁是往西北、东北、西南为主,除去陕西、甘肃、宁夏递增速度快,环渤海湾渐衰,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地区的苹果种植发展趋于稳定,而西南冷凉高地的苹果发展,逐渐有声有色,可谓之:异军突起,大有可为。


异军突起: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将成为山东苹果最大的敌人么?

差异化发展的典范,市场竞争另辟蹊径

西南冷凉高地海拔差异大,属于高海拔地区,符合苹果种植高海拔的地势特点,而近年来西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苹果种植成本呈直线上升,特别是对于富士苹果的管理、作业种植成本高,再加上果价竞争激烈,好果难求,次果遍地,逐渐的苹果的种植买卖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这对于西南地区的苹果种植是一次抢占市场的好机会。以云南昭通、四川雅安为代表的的苹果品牌逐渐出现大众消费的视野里。

异军突起: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将成为山东苹果最大的敌人么?

独特的高原气候条件形成了区别于北纬37°纬度线区间的冰糖心苹果,也成为西南冷凉高地的独特卖点。首先我们不去争论“冰糖心”的病理问题,但从买卖特性上讲,算是一个令人好奇的卖点。可能会有人问,西南冷凉高地的苹果好吃吗?如果不好吃,肯定没啥销路,消费者可以因为好奇吃一次“冰糖心”,若是不好吃,也不通。

笔者每年都会通过电商渠道购买西南地区的苹果,用笔者的吃后感说,苹果确实有一定的特点,切开青筋明显,果香比较淡,有一股特有的水果味道,甜度非常可以。但是也会有人吃不习惯西南冷凉地区的苹果,吃不惯,该如何卖?


异军突起: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将成为山东苹果最大的敌人么?

昭通市2012年~2017年种植产量图例

数据来源:《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我们看一下上图,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年来昭通苹果的种植已经是形成一定的规模,产值更是非常可观,给昭通市扶贫带来非常大的助力,但是对于苹果销售,很多果友也提起到,西南苹果带有“特有”苹果味道,和环渤海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苹果竞争形成优势的卖点有多少?

异军突起: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将成为山东苹果最大的敌人么?

昭通苹果销售渠道占比图例

数据来源:《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我们看上图,从昭通苹果销售渠道占比上,我们看到果农直接销售仅仅占据10%,主要是招商代理和合作出口,而在网络销售上所占的份额已经不少,近年来,高原苹果的网上销售也是大卖。

事实上,我们总是在强调种植面积增加造成的销售拥挤,让苹果价格涨不上去,理论上讲是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被问题出现的本身所固定了思维。昭通苹果相对烟台来说,烟台地区的苹果种植精细化程度要高,不管是知名度还是竞争力都高于昭通,但是在渠道销售上能否实现多渠道分销,而果农直接销售占比小的局面,能否实现?

敢于尝试苹果种植,常规栽植区正在接受挑战

除去云南的昭通,再往北走的四川的汉源县也是以苹果、梨、大樱桃为主栽种水果,而在汉源县的周围,眉山的橘子、天全的竹笋,还有就是茶叶等等,汉源县算是在周边地区苹果种植比较好的县,而且在苹果的销售上也在逐渐形成规模。

异军突起: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将成为山东苹果最大的敌人么?


从汉源当地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当地人买苹果都是选择购买当地种植的非套袋苹果,口味甘甜,水分足。而大多数套袋苹果虽然在“颜值”上走心,基本上都是发往外省。显然“好看比好吃重要”的怪圈也在西南冷凉高地出现,但是笔者认为,同样,类似于汉源、昭通这些地区苹果种植的出现,是有机会改变这个行业的“怪圈”的。


异军突起: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将成为山东苹果最大的敌人么?

贵州威宁的现代化果园照片

围绕昭通周边,宣威,贵州的威宁现如今都在积极发展苹果种植。西南苹果的发展的起步相对要晚一些,昭通算是成熟的,随着昭通苹果的品牌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围绕昭通周边的苹果种植慢慢尝试发展也不足为奇,他们甚至经常到烟威地区实地考察,虽然起步晚,但他们也是站在一定的种植经验基础上慢慢发展,甚至在果树管理的“黑科技”工具上,比传统的烟威地区更先进。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整个中国苹果种植区域的变迁中,要么沉浸在新旧果园改造的纠结,要么乏善可陈的埋头苦干,要么在政策扶持下基建不稳面临的崩塌,而面对互联网时代的迅捷节奏下,总会有新的面孔走向消费者的心里。

这个行业需要具备我国特色的新声音,就算是拿出国外的那一套苹果发展历史来提前指导我们国家的苹果种植,也未必合大众消费者的胃口。

新兴的种植区域,希望能够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多从来未有的惊喜。

果树圈子特邀作者|撕风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