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濟南地鐵建成後對於公交運行的影響大嗎?

珍惜尚好青春


主要看市民的經濟承受能力!按現在已經修好的地鐵來試想一下,如果從一位家住八里橋的市民在大學城上班,每天坐公交需要花六元錢(從八里橋到大學城需要換一次公交車,所以一天票價為1.8+1.2然後再剩以2),這樣一個月工作22天就是132元!如果坐地鐵的話,現有從大學城到西客站的地鐵全程九元,我們按單程六元計算,那一天的地鐵費用會是12,然後再加上下地鐵再換公交的費用一天六元,那麼這位市民一天的出行成本就是18元!一個月就是18×22=396!比坐公交多了二百多元的支出!所以,我認為地鐵修好後對公交的影響不大!時間上地鐵佔優,但經濟上公交佔優!


實話實話22


目前看來,影響不是太大。

作為濟南本地人以及軌道交通愛好者,一直密切關注著濟南地鐵的進程。但目前濟南地鐵的發展一直是不溫不火,後續的開展工作也只能靠小道消息得知。真是與否靠自己判斷。

這張圖估計很多濟南人都看了不止一次,甚至是許多人連哪幾條線路和哪些站點都滾瓜爛熟。可真實情況是什麼呢。

就是這個圖片,而且這個圖片也涵蓋了一些超前性。準確的說,目前濟南地鐵批覆的只有兩條線路,濟南西站到大學城的R1線和濟南新東站到龍洞的R3線。而已經開工的貫穿市區的R2線則因為線路規劃更改尚未批覆處於半施工的狀態,也就是最為核心的盾構機尚未入土。

如果R2線的更改在今年可以批覆的話,2023年濟南或許可以有3條地鐵,但是距離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8條相差甚遠。

而這三條建設成功之後,對於濟南公交的影響肯定是有,但並不會太大,根據我在本市坐公交車的經驗,三條地鐵運營後,運載量方面,R2>R3>R1。同時,R1可能會處在極尷尬的境地。寒暑假的時候,空車會是常見的狀況。

三條地鐵的建成都沒有駛過濟南最擁堵的地點,在交通運輸方面想要協同濟南公交緩和交通的擁堵,顯然是目前濟南地鐵不能解決的。這點只能等到M線建成串聯成網之後才能改善,只不過有種遙遙無期的感覺。

以上只是我個人意見,僅代表個人。


數碼蜂


濟南三號線在元旦前通車,但是就我乘坐幾次所看到的來說,乘客其實寥寥無幾。
我分析是因為這條線路主要是濟南東站到龍洞的一條南北方向地鐵。一般乘坐大多是去東站乘車的乘客。
還有就是地鐵費用不低,而公交對老年人免票,所以公交依舊是老年人的更愛。
等2號線通車後,東西南北真正貫通後,相信到那時候才會掀起濟南的地鐵熱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a91000bee1f12638c49\

魯地那些事


濟南地鐵早已進入實際建設階段,R1線等進展順利,相信很快濟南人就能過上公交地鐵一起做的時代。那麼地鐵建成後,會不會嚴重分流公交客流,影響公交運行呢,我想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公交地鐵並行在北京、上海很多大城市早已施行,並沒有嚴重到相互爭搶客源的程度,而且,從很多城市來看,地鐵和公交是互為補充的,相比於公交,地鐵運力大,運行里程長,對於遠程乘客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而公交體積小,車輛多,運行相對靈活,是轉乘換乘的好幫手。在現在城市道路日益擁擠的今天,地鐵、公交相結合的出行方式是大多數的人選擇。相比於開私家車,地鐵也是一種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其實也可以納入“大公交”的概念。

說到這裡,其實就涉及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公共交通發達了,很多人是會捨棄私車出行選擇公共交通工具的。舉個栗子,以前只有公交時,有10萬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有了地鐵,出行便利了,可能會有20萬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此一來,不僅公交地鐵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地面交通擁堵的情況也自然得到了緩解,如此也就達到了濟南建設軌道交通的目的了。

具體到濟南,私家車增多,濟南公交分擔率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目前的地面交通壓力已經嚴重飽和,所以建設地鐵,充分利用地鐵,也是應有之義。


齊魯壹點


濟南地鐵只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但要通過地鐵解決交通擁堵還是差的很遠,主城區因泉水問題不能修建地鐵,而且地鐵不能環行佈設其作用也大大減弱了。地鐵一號線想必許多濟南人沒乘座過,甚至於有些人開玩笑說哪天一起去坐坐地鐵玩,可見地鐵在濟南的地位。


維也納376


濟南不要因泉水問題而遲滯地鐵的進展……只要有水層,總會有流動之水出現!先修地鐵、大力修地鐵……才能振興濟南!泉水總有出頭路!!


寸草心LShjn


地鐵開通肯定對公共交通會帶來巨大的利好影響,會大大緩解公共交通的壓力。但對緩解濟南的機動車擁堵,擺脫全國第一堵城的壞名聲效果不會很大。道理很簡單,地鐵裡邊不能跑汽車,有車一族該怎麼開車上下班還是怎麼開,他們不會因為有了地鐵就放棄開車去擠地鐵。因此,地面上跑的汽車基本不會減少,擁堵的程度不會緩解,隨著機動車無限制地增加只能越來越堵。早就有人建議,修地鐵費時費錢,還有毀泉的危險,真不如用修地鐵的錢,多修些高架路,比如比較擁堵的經十路、歷山路、緯十二路、解放路等,都建上高架橋,這樣肯定能大大緩解濟南的道路擁堵問題,道理也很簡單,高架路上只能跑汽車,而且對群泉也不會有絲毫的損壞。這麼簡單的道理,道路規劃部門的專家們就是不明白。


龍吟方澤


地鐵一方面是為了緩解交通壓力,還有重要一方面是為了大眾的出行方便。開車的畢竟是少數,眾多老百姓還是公共交通和非機動車,請不要鑽死牛角尖好麼。私家車交通緩解不了就否定地鐵作用了??


用戶2486439881567


領導和專家考慮的比較前瞻,就是為了不讓公交受影響,所以才把地鐵建到郊區去次,才建到章丘、建到萊蕪去的。這是百年大計,是一個千年大計,沒有千年的遠慮,必有百年的近憂嗎。好在沒有規劃建到樂陵、濱州等地。要不然他們的公交也會受影響的。


慢行10


地鐵一定會改變人民的出行方式!一開始會有人算計費用多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適應了高費交通,雖然,增加了負擔,但便捷的通行,一定會影響出現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