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用“绣花”功夫助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

□本报记者 刘福文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三七五一”工作思路,顺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城市工作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创新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用担当尽责服务社会,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考评机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城市管理考核。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研究制定了《2019年度潍坊市城市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详细规定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管执法、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管理工作标准以及群众满意度测评方法,建立了覆盖全面、内容详细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为确保考核工作“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聘请外地第三方专业机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效果论高低,以考促改、以考促管、以考促靓,确保创城后“问题不反弹、水平有提升”,保持城市管理高水平常态长效化,稳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每月对各县市区(开发区)以及中心城区29个街道进行暗访测评、打分排名,并在媒体公开考核结果。充分发挥城市管理考核“指挥棒”作用,有力提升各县市区(开发区)城市管理工作积极性,倒逼城市管理提升,进一步提高各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引导公众参与,开展“啄木鸟”行动暨城市管理市民“随手拍”奖励活动。为搭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便民平台,进一步畅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鼓励激发市民积极踊跃参与城市管理,共同维护爱护我们的城市,研究出台了《潍坊市城市管理市民“随手拍”奖励实施办法》。广大市民可通过微信市民“随手拍”应用小程序,随时随地反映身边的各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不文明行为。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市民举报信息500余条,有效激励市民持续不断地反映曝光不文明行为,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促使我市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强化科技支撑,搭建管用实用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制定《潍坊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按照住建部“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管理要求,升级搭建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监督考核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目前建设内容已全部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建设四级智慧城市管理链条:市级层面设立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负责城市管理问题的立案、派遣、指挥、调度、监督、评价等工作;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建立了二级平台,负责接收市级监督指挥中心的指令并组织辖区内城市管理问题的落实、实施;街办、社区参与城市管理,按照责任分工落实其管理职能,有效打通了城市管理“最后一百米”,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联动管理体系。建成数字环卫、数字园林、数字执法、数字公用、数字照明、数字养护、数字防汛、数字节水八大智慧模块,实现对各行业“人、车、物、事”全过程监控和管理。率先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对公用事业服务质量监管上,建设了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在线监测系统,荣获国家专利;利用GPS定位分析技术加强市政工作状态的管理,实现了对环卫、洒水等车辆运行状态的精细化监控,开创了国内精细化利用GPS监控的先河;利用窄带物联网(NB-IoT)和区块链技术建设桥涵积水警示和通行安全保障系统,实现了对桥涵水位采集、传输、警示、展示、处理等全过程的监管,极大地提升了城市防汛反应速度、应对能力和市民出行安全保障水平;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加强了对渣土车辆的监管。

通过各项制度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我市城市管理手段和措施日益完善,工作方法和方式日趋科学,有力促进了城市市容环境提档升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加快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新潍坊作出了积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