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免息、低息、一天放款······膠州市人民檢察院辦理一起非法校園貸案件

還在上學的你想買新手機?購物車裡的東西現在就想買回家?奈何最近手頭有點緊······怎麼辦?“免息”、“低息”、“一天放款”,看到這些字眼你會不會怦然心動?小心!這可能是非法校園貸的陷阱!很多人都聽說過“非法校園貸”這個詞,有的大學生最初僅僅借了幾千元的非法校園貸,但最後利滾利要還的錢,竟然達到了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甚至個別人因無力償還,最後選擇了自殺。近期,膠州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校園貸案件被央視報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2歲的張強(化名)是山東省膠州市某高校在校生,通過網絡平臺累計借貸了7萬多元本金,加上利息,越還越多。因為借非法校園貸被催債,張強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2017年10月,這個校園貸團伙被剷除,可張強還是無法安心學習,恐懼感依舊陪伴著他。

2018年12月6日,膠州市人民檢察院針對辦案中發現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校園貸”“套路貸”的嚴重危害性及學校在法治教育和學生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向當地一所學校專門制發檢察建議。被建議單位積極整改,將檢察建議作為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的強力“助攻”,深刻反思管理漏洞,切實按照檢察建議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整改落實到位。膠州市人民檢察院專門制發檢察建議的做法有效預防非法校園貸的發生,從而達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免息、低息、一天放款······胶州市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非法校园贷案件

(向被建議單位公開送達檢察建議)

針對校園貸,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印發了《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非法放貸行為屬於非法經營罪,於今年10月21日起實施。該意見的出臺將有力打擊此類非法放貸行為。

隨著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各種校園貸進入高校並迅速發展。但是校園貸因低門檻、審核快、操作便捷,逐漸演變為詐騙者手中的工具,社會經驗不足的大學生則成為了非法校園貸詐騙的受害者。

膠檢提醒 :

1、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合理消費,自覺抵制片面追求物質享受,抵制過度消費。

2、要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辦理金融業務。如果真的需要貸款,應通過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辦理相關金融業務,切不可輕信不法分子的詐騙誘餌,讓非法校園貸鑽了空子。

3、要保持理智,尋求正確的救濟渠道。如果大家發現自己上了非法校園貸的圈套,一定要及時向學校老師、父母反映情況,在必要的情況下,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膠州市人民檢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