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鄭成功的母親竟然是日本人?鄭成功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所為何事?

祺禎亦寶


鄭成功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乃是為了盡孝!

鄭成功的母親確實是日本人,也就是說咱們中國歷史上熠熠生輝的民族英雄,其實是一位中日混血兒。

但是這並不影響鄭成功的地位,當然有些人會拿血統說事兒,甚至於連名嘴高曉松都曾在節目中說鄭成功是如假包換的“大倭寇”。但事實上,這些都不能抹殺鄭成功抗清、收復臺灣等等功績。所以,還請不要以狹隘的民族觀念去看待我們的英雄。

不扯遠了,還是迴歸題目。

話說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曾經在日本開創了一番事業,這才有了後來的鄭成功。

早年的鄭芝龍就是一個國際商人,他當時主要的任務就是帶著明朝的商品去日本進行貿易往來。憑藉著出色的能力和聰明的頭腦,鄭芝龍不僅積累的巨大的財富還在日本有著廣泛的人脈。

為了拉攏鄭芝龍,日本大名松浦氏為他撮合了一段婚姻,就這樣鄭芝龍有了一個日本媳婦兒田川氏,二人也在同年生下了鄭成功。

鄭芝龍是個大忙人,一年到頭都在海上東奔西跑,為自己的“海盜集團”所努力,所以鄭成功差不多是母親田川氏一手拉扯大的,那時候他幾乎就是一個日本小孩兒,穿個木屐在海邊兒瞎跑,吃的是日本飯糰和壽司。不過在鄭成功七歲那年,他和母親被父親接到了福建老家,這才開始了本土化教育。

不過,雖然田川氏不是中國人,但咱們漢人忠君愛國那一套她同樣知曉,鄭成功能成為一代英雄,母親的教育功不可沒。

鄭成功是幸運的,他生來便是天驕,當時的鄭家乃是明朝小朝廷在東南最大的倚仗,鄭家海軍更是縱橫近海,為清軍大患。鄭成功這個鄭家世子自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小小年紀便得到皇帝的賞識,並賜名“成功”,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鄭成功的心裡埋下了種子。但同時他又是不幸的,當時明朝已亡,清軍問鼎中原,兵鋒直指東南,如此亂世,鄭成功身為鄭家少主,勢必首當其衝。

然而,可惜的是,鄭成功和父親鄭芝龍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鄭芝龍商人海盜出身,一切以自家利益為重,為人圓滑,他才不管什麼家國大義。心裡早就盤算著怎麼與清朝講和,為自己留下榮華富貴,而鄭成功則是一心抗清。最終父子倆分道揚鑣,鄭芝龍去當了清朝的大官兒,而鄭成功則高舉義旗。

後來鄭芝龍多次代表清朝招降鄭成功,但鄭成功絕然不受,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清廷遷怒於鄭芝龍。最終鄭成功收復臺灣,成為了一代民族英雄。而鄭芝龍則被主子斬首,留下千古罵名。

說起來,鄭芝龍的死,鄭成功也得負責任,如不是他堅持抗清,鄭芝龍也不會遭受如此悲慘結局,頗有些三國馬超的味道。

那麼,鄭成功為何置父親生死於不顧,僅僅是因為國仇嗎?

當然不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乃是鄭成功的母親。

公元1646年,清軍攻陷了鄭家大本營安平地區,並且他們在攻佔城池以後對百姓實行了一系列暴行。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也在這時遭受了厄運,按理說對於田川氏清軍應該好好利用,但這個女子,太過剛烈,面對殘暴的清兵,沒有絲毫的妥協,甚至於披甲持劍,帶著鄭家人上陣殺敵,巾幗不讓鬚眉。

惱羞成怒的清軍為了“懲罰”她的行為,就讓眾多的士兵對她進行輪姦,而後又將其殺害。

回到家裡的鄭成功看到死相極慘的母親,情緒多次出現了崩潰的現象。不過在情緒稍微穩定了以後,他也需要考慮如何送母親最後一程。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就找來刀斧工具將母親的肚子破開,然後將母親的肝臟腸胃一一拿出來清洗,最後再把內臟“歸位”,將母親的肚子重新縫合。

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引自黃宗羲《賜姓始末》

這一系列步驟看似有點“殘暴”,但它卻是一種對死者的淨化,由於母親是受到姦汙而死,所以兒子唯一能做的就是還母親清白之身。

在日本的文化之中,刨腹是一種非常神聖的行為,很多的罪孽和汙點都會因刨腹而得到精華。鄭成功雖然一直在中國活動,但是他小時候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響,所以在他的觀點之中,對母親進行刨腹“淨化”就是最好的盡孝行為。

綜上所述,這種行為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殘忍,他只不過是一種“另類”的盡孝方式罷了。

而母親的死,讓鄭成功和清軍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他和父親鄭芝龍不同,田川氏只是父親眾多妻妾裡的一員而已,他沒那麼大仇恨。但對於鄭成功,這是他的血親生母啊,如果他投降了清朝,放棄了仇恨。豈不是成了不忠不孝之徒?


白話歷史君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鄭成功誕生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最早是福建海洋的海島,經常從事走私交易。

鄭芝龍在日本有一個好朋友,鄭芝龍去日本的時候,經常去拜訪這個朋友,有時候甚至還住在朋友家裡。

時間長了之後,鄭芝龍就和朋友的女兒好上了,並生下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就是鄭成功。

鄭成功童年

後來鄭芝龍在福建出人頭地,成了一方總兵,便派人把鄭成功母子接到了自己身邊,但是小兒子就留在了日本,繼承母家的家業。


鄭成功的大半個童年都是在父親和母親身邊度過的。

鄭芝龍事務繁多,所以鄭成功的教育工作就由母親來負責。

鄭成功和母親的感情非常好。

亂世遭遇

後來明朝傾覆,滿清八旗入關。

鄭芝龍投降了滿清,鄭成功與父親劃清界限,堅持反抗滿清。

清兵進入福建燒殺搶掠,其中就包括鄭芝龍的宅邸。

鄭成功的母親被清兵汙辱之後,便自盡而亡。

後來鄭成功帶兵殺回,搶回母親屍體,痛不欲生。

為了讓母親清白的死去,鄭成功剖開母親的肚子,將母親的五臟六腑取出來洗滌乾淨,再裝回去。

以此告訴世人,他鄭成功的母親是清白的,同時,更加堅定了要和滿清對抗到底的決心。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不假,但是這並不影響他收復臺灣。還有一點你不清楚,鄭成功的父親是明朝時期的大海盜。鄭成功不僅把母親開腸破肚,而且臨死前還要殺兒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鄭成功為何剖母親腹?此後和清政府不共戴天。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沿海地區倭寇不斷。在這樣的背景下,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本來是一名海商,後來隨著越做越大,開始招兵買馬,漸漸地成為了沿海地區最大的賊寇。

其實除了從事海盜生意之外,鄭芝龍還從事過商業活動。在天啟三年的時候,他來到日本經商,結識了當時最有勢力的海商李旦。李旦看到鄭芝龍比較能幹,而且還很吃苦,就把鄭芝龍收為了義子。

沒想到幾年之後,鄭芝龍靠著義父李旦的幫助,生意越做越大,在華人圈子裡面也有了名聲。日本當時的對外貿易中心位於平戶藩,基本上來日本做生意的人,都會把船隻停在這裡。

而鄭芝龍商業做大後,漸漸的被日本政府所重視。在平戶藩的諸侯松浦氏,認為鄭芝龍是個可造之材,在他身上投資不虧。就把平戶藩的家臣田川昱皇的女兒田川松,嫁給了鄭芝龍。

田川氏說是日本人,其實也是一個華僑。嫁給鄭芝龍的時候才17歲,嫁給他沒多久之後便懷有了鄭成功。這天田川氏前往海邊遊玩的時候,突遇腹痛難忍,沒有撐回家就生了兒子鄭成功。


鄭成功6歲之前,都跟著母親生活在日本。畢竟鄭芝龍在後面做起了海盜生意,整天是居無定所。一直在被明朝招安之後,鄭成功才跟著母親回到泉州唸書。

由於家裡面還有一點錢財,所以說前半生可謂是順風順水。甚至還考上了秀才,迎娶了禮部侍郎的女兒。眼看著馬上就能進入國子監,到時候身份地位再翻一番。可惜闖王李自成進京,明朝宣佈滅亡。

雖然明朝滅亡,但是明朝皇室不死心,唐王朱聿鍵稱帝改元隆武,鄭芝龍掌握軍權。雖然如此,但是鄭芝龍無心戀戰,於是在清政府的招安下準備投降。

鄭成功和他父親的想法不一樣,鄭成功認為應該殊死抵抗。所以在父親帶兵投降之後,他帶著一部分不願投降的人繼續抵抗。按照道理來說,鄭芝龍投降之後,清政府承諾不僅保住他的家業,而且還可以加官進爵。

可惜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清軍徵閩主帥博洛背信棄義,不僅抓住鄭芝龍和他幾個兒子押往北京城,還率兵攻打了鄭芝龍的老家。此時在鄭芝龍的老家,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還在這裡,結果遭遇了這場磨難。

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前面是因為清軍攻打鄭成功老家的時候,得知這是鄭芝龍的妻子,於是幾個清兵將其侮辱。

鄭成功在後來收斂母親屍體的時候,為了還母親的清白。按照日本的方法,他把母親的肚子拋開,裡面的腸子拉出來清洗乾淨,然後再裝回去,隆重的埋葬了母親。

看來鄭成功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洗刷母親的清白。但是我認為這種記載不可靠,另外還有下面的說法:

韓岱奉貝勒世子命,統滿漢騎步突至安平,鄭芝豹、芝鵬(鄭成功的叔伯)等懼兵威,不敢戰,斂其眾,挈家資、子女於鉅艦,棄城出泊外海。唯成功生母翁氏手持劍,不肯去,強之再四,亦不行。大兵至,滿將固山愛之,欲攜回。母肅然改容曰:‘妾安南伯飛虹將軍(鄭成功父鄭芝龍)妻,何為北虜豚狗之偶乎?賊將勿淫話!’出懷中匕首將刺之。固山大怒,拔劍直貫其腹。母不少動,罵固山至血盡氣竭而亡。”

意思是說,等到清軍打過來的時候,鄭芝龍的幾個兒子,因為害怕不敢出站。唯獨鄭成功的母親手持利劍,不肯逃走。而且還罵前來征戰的清軍,說他們是北虜豚狗。

最後拔出腰間的匕首,然後猛的刺向清軍。結果被滿軍將領固山,從腰間拔出一把長劍,一劍刺穿了他的肚子。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鄭成功的母親仍然一動不動,嘴裡面一直罵著固山,一直到失血過多而死。

其實我認為這種說法要比上面的可靠一點,有關於鄭成功母親的說法來自於《賜姓始末》,主要是講鄭成功的,有興趣的大家可以翻一下。

鄭成功臨死之前為何要殺了自己的兒子

鄭成功把母親剖腹開肚,是情有可原。那麼為何臨死之前要殺了兒子?這個兒子實在是有點坑爹,鄭成功之所以想殺他是因為氣的。

當時鄭成功剛剛北伐失敗,為了避免清軍的步步緊逼。鄭成功準備收復臺灣,以此作為根據地。但是沒想到前線戰事膠著之刻,後院突然起火。

早年鄭芝龍還在的時候,在鄭芝龍的推薦之下,南明皇帝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鄭成功。兩人結婚之後生下兒子鄭經,長大之後贏娶了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女兒。

然而政治婚姻總是伴隨著不幸,鄭經並不喜歡這個老婆。反而看上了弟弟的乳孃陳昭娘,甚至偷情之下讓其懷有了身孕。鄭經的原配得知此事之後,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父親。

唐顯悅出於面子上的考慮,本來是想把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鄭經能夠親手殺掉陳昭娘,他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可惜鄭經仍然我行我素,甚至讓陳昭娘生下了兒子陳克藏。


為了能夠讓這個兒子有名分,鄭經給在前線的父親寫了封信。告訴鄭成功這個兒子其實是正妻所生,結果鄭成功不知所以,還以為自己有了後人。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樣的事情被唐顯悅得知之後。寫了一封信去罵鄭成功,說他是家教不嚴,無能力治國,甚至威脅他要斷了他的糧餉。

鄭成功哪能受這樣的窩囊氣,於是派人調查清楚情況之後,讓人去殺了兒子鄭經和陳昭娘。前線戰況一直難以打開,後面又出了這檔子事情。結果又急又氣之下,鄭成功病倒在床上。

雖然他派人去殺鄭經,但是鄭經當時也是手掌軍權,不是說殺就能殺的。最後派去的人只是殺了陳昭娘。就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第2年,便病逝在臺灣島上。


史之策


鄭成功的母親的確是日本人,而鄭成功的確也將自己的母親開膛破肚了,我們很多人面對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解,鄭成功是明朝抗清名將,他的父親鄭芝龍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鄭成功的母親怎麼會是日本人呢,他又為什麼會將自己的母親開膛破肚呢?

鄭芝龍的兒子福松丸

明朝萬曆三十二年,鄭芝龍出生在福建泉州,天啟三年,為了全家生活的好一些,十九歲的鄭芝龍隨著荷蘭商船去了日本經商,並且在哪裡娶了媳婦,叫做田川松。不久,兩人先後生下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福松丸,小兒子叫七左衛門。隨後,鄭芝龍將妻子與兩個兒子留在日本,自己獨身回到明朝前去經商,崇禎四年,身在明朝的鄭芝龍將大兒子福松丸接到自己身邊,並取了中國名字叫鄭成功。

清軍侵犯,母親抵抗

到了清朝順治二年,鄭芝龍去日本將自己的妻子與二兒子接回到自己身邊,到臺灣相聚,而剛過不久,多爾袞率領大軍南下準備攻佔臺灣,此時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已經成為了臺灣實際的統治者,分別在不同的地方抵抗清軍,但是清軍在進攻到平安時,恰巧遇到鄭成功母親的頑強抵抗,不久,清軍攻佔平安,而鄭成功的田川松因受清軍輪番侮辱憤而上吊自殺。

鄭成功對母親開膛破肚

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引自黃宗羲《賜姓始末》

鄭成功與鄭芝龍趕回平安時,清軍早已撤軍,他們發現早已被糟蹋致死的田川松,痛苦不已。而在泰臺灣,自古以來都視被人姦汙的人為不詳,鄭成功為了將母親保持身體的純潔,淨化母親的身體,便用夷人(外國)之法把母親開膛破肚,用清水把五臟六腑清洗乾淨,然後又重新縫合入殮。

其實鄭成功將母親開膛破肚,並不是因為鄭成功多麼殘忍,或者他母親做了什麼不可饒恕的事情,恰恰是因為鄭成功的孝道,他不忍心看母親離去的狀態是骯髒的,不潔的,所以才會開膛破肚。


丫丫說史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鄭成功的母親是不是日本人?

這就得說一說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了。

鄭芝龍的祖籍在福建,元朝時期,海洋貿易發達,福建省的人民富庶有餘。而到了大明朝,朱元璋開始禁海,甚至禁止漁民捕魚,讓海島上的居民悉數內遷。原本生機勃勃的福建,因此變成了“蠻荒之地”。鄭芝龍十八歲就離家出走,浪跡天涯。

後來做了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團的頭目。鄭芝龍先是在海上經商,可是明朝末年海盜橫行,朝廷無力圍剿,鄭芝龍的商船常常遭到海盜襲擊,所以他乾脆也落草為寇,並且用計謀兼併了其他海盜,成為聞名南洋的大海盜。

在浪跡日本期間,認識了田川氏,並娶了這個日本女人為妻子。其實田川氏只是鄭芝龍五個老婆中的一個,鄭家家譜中是有田川氏的,家譜上記載她是翁氏。

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也是中日混血,本姓翁,她的父親是旅日華僑,娶了當地有名的田川氏之女為妻,孩子隨母姓,所以也叫田川氏。

當時日本實行閉關鎖國不肯放人,無奈鄭芝龍是大明水師總兵,把軍艦往日本一靠,日本當局迫於壓力,把鄭成功和田川氏放回來了。但鄭成功的弟弟七左衛門留在了日本,至今他的後人還住在日本。

所以說嚴格地說鄭成功只有四分之一的日本血統。鄭成功的果敢剛毅,來自於他的日本母親,有膽有識,性格剛烈。

他的母親是怎麼死的?

當時正是明末清初的動亂時期,明朝日漸式微,清朝迅速崛起,海盜出身的鄭芝龍見風使舵就投降了清朝。

鄭成功誓死不投降,利用自己國姓爺的身份拉起一支強大的隊伍和清朝對抗。這讓清政府很是惱火,多次讓鄭芝龍寫書信勸降鄭成功,但都沒成功。1646年,清軍進攻安平,最終安平失陷,田川氏不畏強暴奮起反抗,最終不敵被清兵輪姦。

鄭成功為什麼要把自己母親開膛破肚?

母親被清兵姦汙,乃不潔之人,鄭成功用夷人(外國)之法把母親開膛破肚,用清水把五臟六腑清洗乾淨然後重新縫合入殮。

其實這是一種神聖的入殮方式,鄭成功是在日本出生的,他的身上或多或少帶有武士道精神的烙印,當時沿海的海盜大多是日本浪人,什麼是日本浪人?就是一些落魄的日本武士。他們失敗臨死前都是剖腹自殺,也叫切腹自盡。

切腹自盡有許多講究,最早是自己把內臟掏出來,意思是表明忠誠,內臟是乾淨的,最後演變成旁邊有個人幫助完成這一切,就是切腹後旁邊人馬上把他砍頭,這樣可以避免痛苦。

鄭成功肯定要受到這些人的影響,所以他就採用了這種表明自己聖潔乾淨的方法處理母親的死。其實並不是說鄭成功多麼殘忍,恰恰表明了他的孝道。

黃宗羲《賜姓始末》記載:

“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其實,鄭成功是非常孝順自己母親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在他母親去世不久,他就曾用黃金為母親鑄了一尊像,還用沉香做床,五色珠寶做簾,將其珍重供奉。


路之意


不瞭解這段歷史的人看到這個標題,沒準都有嚇哭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母親竟然是日本人?死後居然被鄭成功開腸破肚?

事實還果真如此,鄭成功的父親,名叫鄭芝龍,1604年出生於福建泉州的南安市,是明末清初活躍在東亞海域的第一大海盜,也是海商兼軍事集團首領,在大航海時代,他建立的水師,多次擊敗西方的海上勢力,重新奪回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導權。


鄭芝龍一共有5個妻子,他的第二個媳婦田川氏,是日本九州江戶時代,肥田平戶島主田川七左衛門的女兒,田川氏嫁給鄭之龍後,於1624年生下長子鄭成功,鄭成功在日本長到六歲,鄭芝龍被明朝招安後,於1630年將他接回中國。

1638年,14歲的鄭成功考中秀才,後來又過考試成為廩(音三聲lin)膳生,廩善生也稱廩生,是指由國家提供食宿的生員,當時南安縣一共有20人。1641年,鄭成功17歲就迎娶了,禮部侍郎董揚先的侄女,次年長子鄭經出生。

1644年,李自成攻陷燕京,崇禎皇帝自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進駐北京城,史可法等人在南京擁立朱由崧登基,1645年5月,清軍攻破南京,是朱由崧被俘後,被清軍殺死,史可法等人也壯烈殉國。

朱由崧死後,鄭芝龍在福建擁朱聿鍵稱帝,史稱隆武帝,隆武帝很賞識鄭成功,為他賜姓朱,並賜名成功,因此,鄭成功又被人稱為“國姓爺”,從1646年起,鄭成功就多次率軍出閩、贛,與清軍作戰,但軍權始終掌握在鄭芝龍的手中。


因為鄭芝龍和洪承疇是同鄉,洪承疇降清後,清政府多次派他當說客,勸鄭芝龍投降,在三省王爵的利誘下,鄭芝龍不顧鄭成功等人的反對,決定帶著其他幾位兒子降清,鄭成功阻止不了父親,只好帶著部分兵將出走金門。

鄭芝龍降清以後,固山貝子(爵位名)博洛,不僅沒兌現承諾,將鄭芝龍和他的兒子們都抓了起來,押往燕京,而且還出兵攻打了鄭芝龍的老家福建南安,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正好就在南安定居,不幸被清軍俘獲。

鄭芝龍接鄭成功回國時,日本德川幕府以日女不入中原為由,不讓田川氏離開日本,1645年10月,鄭志龍再次派人持信來接,田川氏經過據理力爭,日方才勉強答應,但條件是必須將鄭成功的弟弟留下,企圖以母子之情再次阻止她,田川氏衡量再三,決定隻身前往中國,臨行前她哭著對小兒子說,她捨不得離開小兒子,但她更思念丈夫和大兒子,希望小兒子將來不要忘了父兄,更不要忘了她母親所去的中國。


田川氏被俘以後,一種說法是被清兵輪姦後,自殺而亡,這種說法來源於,明代思想家黃宗羲寫的《賜姓始末》,黃宗羲記載:

北兵至安海、大事淫掠,成功母亦被淫,自縊死。

另一種說法出自日本人守山正彝的《平藩語錄鄭氏兵話》:

城破之日,滿兵掠家財、奪婦女,田川氏有姿色,滿將博洛愛之,田川氏出懷中匕首刺博洛,博洛怒,拔劍貫腹,田川氏不少動,大罵博洛北虜狗豚而亡。

還有一種說法,說田川氏沒有被俘,而是直接戰死,清朝名士江日升,在《臺灣外紀》中,對田川氏是這樣記載的:

滿漢騎步突至安平,鄭芝豹、芝鵬等不敢戰,棄城出泊外海,成功生母倭婦田川氏,手持劍,不肯去,強之再四,亦不行,大兵至,田川氏毅然拔劍剖肚而死。

無論哪種說法,田川氏都是被清兵害死,可田川氏死後,鄭成功為什麼要對其生母,開膛破肚呢?


據黃宗羲《賜姓始末》的記載:

田川氏死,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從以上可以看出,鄭成功很愛她的母親,開膛破肚,只是按日本的風俗,為母親洗清汙穢,還其清白。鄭成功因母親之死,堅決不降大清,最終與清軍作戰一十六年,並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了的祖國的寶島臺灣,

幾百年來,民族英雄鄭成功,名揚四海,被人們廣為傳頌,而他的母親卻鮮為人知,田川氏在明亡之後,冒險來到中國,還不畏強敵,堅持抗清,最後英勇就義,拋開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她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歷來現實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九州島一個當地世家大族,也是一處藩主的田川家族,鄭成功的母親則是田川家族的女兒,名叫田川松。嫁給鄭芝龍做二房之後,生下了鄭成功。後來的鄭成功的確是將自己的母親開膛破肚,但卻另有隱情。

商業巨賈鄭芝龍

福建人鄭芝龍,那可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當中國臺灣仍舊在荷蘭人控制之下時,鄭芝龍憑藉著民間力量組織起了一直龐大的水師隊伍,重新奪回了臺灣制海權。這也是中華王朝自從鄭和下西洋之後的將近兩百年間再一次重新奪回制海權。

鄭芝龍掌握了臺灣到日本的航海權,開始經商作賈。雖然明朝實行海禁,但是明朝末年,政策鬆弛,外加鄭芝龍抗擊荷蘭人有功,遂允許其大規模帆船入海經商,鄭芝龍因此成為東亞首屈一指的跨國經商的大商人。

當時的日本仍舊是藩鎮割據時代。在日本九州島肥前國平戶藩有一個田川家族,是把持當地一個藩鎮的首領。鄭芝龍經常奔波於九州島與福建之間,勢力龐大,對九州島經濟的帶動也是空前的。田川家族為了能夠籠絡住這一個富商,將自己的女兒田川松嫁給了鄭芝龍做二房,於是便有了鄭成功。

關於鄭成功的出生,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話說那一天,鄭成功母親田川松在河邊撿貝殼,突然肚子一陣劇痛,到了臨盆的時候。周圍空無一人,田川松只能憑藉自己的努力移動到一塊岩石之上,在一堆貝殼之間生下了鄭成功。時至今日,在日本還有一塊“鄭成功兒誕石”,那就是田川松生鄭成功的地方。

民族英雄鄭成功

田川松除了鄭成功,還生下了另一個兒子。出於政治考慮,鄭成功跟隨父親鄭芝龍踏上了回國的旅程,被明朝冊封為官員。而另一個兒子這和田川松成為了駐平戶藩“大使”。這時候清軍已經南下,南明朝廷已經改朝換代為隆武政權。


隆武政權的主要局勢核心便是鄭芝龍,這裡有一個小插曲要給大家介紹,那就是鄭成功本名叫鄭森,後來因為隆武皇帝為了拉攏鄭芝龍,賜國姓為朱,並且賜名為成功,從這時候開始,鄭森才正式改名為鄭成功。

但是作為南明軍事核心的鄭芝龍根本沒有堅定的意志力抗清,雖然掌握著龐大的軍事力量,但是抗清意志薄弱,與清廷關係曖昧,導致南明朝廷屢戰屢敗。清朝降臣範承疇與鄭芝龍為老鄉,在範承疇的因勢利導之下,鄭芝龍決定反水,去清廷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封疆大吏去。

鄭芝龍的反叛遭到了鄭成功強烈的抵制,但是鄭芝龍還是帶著其他兒子投降。此時的清軍不斷南下,終於打到了閩南南安,這是鄭成功的老家,亦是田川松居住的地方。清軍破城之後,將田川松俘獲。

清軍南下犯下的罪行是不計其數的。揚州三日、嘉定三屠雖然有喜劇性與小說性的誇張描寫,但是死傷人數也不在少數。除了這幾次大型的屠殺,在福建一帶更是多次的“平民清洗”,八旗軍隊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罪惡滔天。


田川松被清軍俘獲之後,因為容貌倩麗,被清軍百般侮辱,最終自縊身亡。在東南沿海抗清的鄭成功得知消息後,悲痛之中更加堅定了抗清志願,率領殘部前往金門,最終憑藉一己之力擊退荷蘭人,收復臺灣,以此為根據抗擊滿清。

真孝子為母洗冤

在此之間,其部下將領在福建作戰之時,搶回了田川松的屍體,鄭成功親自為之大葬。在下葬之前,鄭成功先是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親自清洗五臟腸道,並說道自己的母親不能帶著被玷汙的軀體下葬,應該將這些汙穢的東西去處。

鄭成功悲憤欲絕,以日本禮法剖腹田川氏,洗潔內臟,以恢復母親清白,遂後葬。至此鄭成功誓與清軍不兩立。

除此之外,在黃宗羲《賜姓始末》中同樣記載:“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根據史料,鄭成功剖開腹部沿用的是日本禮法,這是對其母親田川松最大的尊重;潔淨內臟,是對滿清不恥;風光大葬,是對生父鄭芝龍的控訴。

鄭芝龍也不急愛你的就能有什麼好下場。投降滿清之後,鄭芝龍被派去勸降自己的而知鄭成功,沒想到鄭成功根本不待見他。失去利用價值的鄭芝龍後來被滿清政府胡亂按了個罪名,押解燕京,在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的五個月後,鄭芝龍全家被殺。

結束語:正所謂“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鄭芝龍原本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卻不幸晚節不保,成為了民族敗類。而鄭成功為母親剖腹潔淨內臟,彰顯出了與清廷勢不兩立的決心。父子二人,兩種態度,大相徑庭,讓人唏噓。


【文 / 楚南青史君】


楚南青史君


鄭成功的母親名為田川松,是個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她面對清兵的屠刀時英勇不屈,沒有丟兒子的臉,結果被清軍輪番凌辱而死。鄭成功為還母親清白之軀,按照日本的風俗,剖開母親腹部“出腸滌穢”後,又重新安葬了母親。


鄭成功的父親小名鄭一官,出生於福建,少年時家境貧窮,無奈之下只能跟著別人出海謀生。他跟隨之人名為李旦,當時海上貿易做得風生水起,在日本也有很大的影響力。鄭芝龍聰明好學,很快就成為李旦的得力助手,並被收為義子。

李旦沒有子女,真心實意地將鄭芝龍看做是自己的繼承人,他不但把海上貿易交給鄭芝龍,還給他娶了一個日本妻子,此人就是年方十七歲的田川松。田川松先後和鄭芝龍生育了兩個孩子,大兒子就是鄭成功(日本名福松),小兒名為田川七左衛門。

李旦死後,鄭芝龍全盤繼承了他的事業,並且憑藉自身能力使事業得到了極大拓展,期間不僅打敗了盤踞在臺灣、對海上貿易構成巨大威脅的荷蘭人,更收編了不少的海上力量,成為東南沿海以至於南洋一帶最強大的海上力量,以至於大明王朝在對他無可奈何之下,也只能將他收編招安,封他做了“五虎遊擊將軍”坐鎮閩海。


鄭芝龍勢力鼎盛之時,擁有大小船隻三千多艘,總兵力將近二十萬人。跟著他混飯吃的,不僅有漢人也有日本朝鮮等國家的人,甚至還有非洲的黑人,鄭芝龍秉持著開放的心態建設武裝力量,胸襟氣魄都令人折服。更重要的是,鄭芝龍意識到了臺灣島的巨大價值,曾連續數次從福建各地招募人口,給予糧食和路費動員他們移民臺灣,對於臺灣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鄭成功日後之所以能平定臺灣,和鄭芝龍打下的基礎是分不開的。

在這期間,鄭芝龍沒有忘記田川松,他利用船隊往來日本與其會面,同時還把鄭成功帶在身邊,田川松則和小兒子留在了日本。以鄭芝龍當時在日本的影響力,她們母子的生活肯定是富貴到了極點。

鄭芝龍的形勢一片大好,但大明王朝卻走到了盡頭。滿清入關之後兵不解甲,很快就將戰火燒到了東南,這時候的鄭芝龍,在明朝偏安政權和滿清朝廷眼中,都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鄭芝龍先是接受了弘光政權的冊封,然後又擁立明唐王朱聿鍵為帝,年號隆武。鄭芝龍因為手中有槍桿子,實際上成為隆武政權的控制者。

1645年,鄭芝龍派人把田川松接到安平(晉江安海,鄭芝龍的根據地和府邸所在),但還沒等到他們夫妻享受重逢之喜,戰爭的形勢卻已經急轉之下。清兵精銳進軍神速,在滅掉浙江的魯王政權後,兵分兩路進逼福建,很快就俘虜了隆武帝並佔領福州。清軍在馬不停蹄地進軍的同時,也加大了對鄭芝龍的招降力度,答應他如果投降就任命他為閩粵總督。



鄭芝龍經歷了一輩子的大風大浪,豈能看不出這是清兵的緩兵之計,但他此時已經被清兵嚇破了膽,頗有些英雄遲暮的消沉之氣,於是決定投降。鄭成功極力勸阻父親投降,並且明確地指出這就是清兵的陰謀,結果鄭芝龍堅決不聽其勸說,投降了清兵之後馬上被押解北上。鄭成功勸說父親無果,率部出海立志繼續反清。

鄭芝龍投降後,清兵見最大障礙已去,馬上開始對福建全境開始大規模用兵而鄭芝龍的老巢安慶,也在清軍的攻擊之列,田川松就此成為清軍的俘虜。她面對清軍將領大義凜然,一直不肯屈服,清軍獸性大發之下,將其凌辱而死。鄭成功聽到噩耗之後,帶領兵馬攻擊清軍,搶回了母親的屍體,悲痛欲絕之下,依照日本的風俗,將母親的腹部切開,對內臟進行了一地清理,又重新安葬了母親。



後世很多人認為,鄭成功之所以對清軍有刻骨之恨,甚至他父親屢次寫信勸降,清廷更不惜仿吳三桂之例裂土封王他依舊抗清到底,就是因為母仇不共戴天!

這裡還要說一下鄭芝龍,這位攪動風雲的英雄,雖然選擇了屈膝苟活,但最後仍因為鄭成功不肯投降而死於滿清之手!他如果事先知道滿清的無恥,我相信必定是要拼死一搏的,那樣的話,田川松的慘劇可能也就不會發生了!


李飛叨


鄭成功是收復了臺灣的民族英雄,當時鄭成功屬於明朝,清兵已經入關,荷蘭人佔領臺灣,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清兵則想攻打臺灣,於是招降了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鄭芝龍再招降鄭成功,結果鄭成功寧死不降,最終鄭芝龍失去了利用價值,被清兵所殺。

在這樣一段歷史之中,有一個女人脫穎而出,她就是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為什麼說她“脫穎而出”呢?因為鄭芝龍投降清軍,但是她身為一名日本人卻沒有選擇投降,二戰選擇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有理由相信,鄭成功的堅決態度,很大程度也是受到其母親的影響。

鄭成功日本誕生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一把經商的好手,通過他的努力經營,鄭氏海上集團的業務做得很大,周邊的一些國家經常都有出口,在這些國家中,日本迫切希望和鄭芝龍合作,於是在鄭芝龍前去日本期間,日本平戶的一位蕃士將女兒田川氏嫁給了鄧芝龍。

二人結婚之後,生育了兩個兒子,一個叫福松丸,一個叫七左衛門。其中這個福松丸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鄭成功。當時田川氏在懷孕期間,去海邊撿貝殼的時候,不想馬上要生產,最終鄭成功在一塊大石頭上出生,這個石頭很有名,如今在日本的這個地方還立有一塊紀念碑,上書:“鄭成功兒誕石”。直到今天,還有日本人為此舉行“鄭成功祭”活動,每年如此。

鄭成功收復臺灣

後來幾年,因為業務發展需要,鄧芝龍返回了明朝,但是隻帶走了鄭成功,妻子田川氏和小兒子都留在了日本,作為他在日本的代言人。

在鄧芝龍站住腳後,將妻子田川氏和小兒子都接回了明朝,逐漸發展壯大,鄭成功還利用父親發展的死人強大海軍力量,收復臺灣。

鄭成功父親被清軍羞辱

這時候清兵殺奔而來,鄧芝龍投降,當清軍攻下福州和安平的時候,當時的田川氏落入了清軍手中,清軍毫無人性的將田川氏多番羞辱,最終田川氏不堪羞辱,上吊自盡了。鄭成功後來趁機收復了福州和安平,奪回了母親屍體,因為母親田川氏生前發生的事情,讓鄭成功很痛心,於是鄭成功決定對母親田川氏進行清洗,採取的方式乃是依照日本的風俗,將腹部切開進行清洗,然後再入葬。

日本人認為自己的靈魂在小腹之中,所以他們的有罪之人會選擇切腹自殺,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釋放自己的靈魂,洗清自己的罪孽。鄭成功對母親田川氏做的事情也是如此意義,他希望自己的母親能清清白白的入土為安。

正是有田川氏的一死,鄭成功才毅然決然的與清軍戰鬥到底,守護南明尊嚴,哪怕是鄭芝龍勸降,鄭成功也絲毫不為所動,堅定的站在民族利益一方。


野史日記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同見面。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九洲平戶藩人,名叫田川松。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福建泉州人,他是個海商兼走私集團的頭目。

鄭芝龍一生共有5個妻子,田川松是鄭芝龍在日本做貿易時,在當地娶的第二個妻子。

鄭成功出生在日本,六歲之前一直跟著母親田川松生活在平戶,田川松育有二子,還有一個是平戶藩藩士田川七左衛門。

鄭成功出生於1624年,1630年被接回中國,15年以後,鄭芝龍又把田川氏接到了中國,另一個兒子就永遠地留在了日本。


按血統論,鄭成功有一半的日本血統,由於他六歲就到了中國,從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教育,從事的又是中華民族統一的大業,所以,他是中國人。他的弟弟一直生活在日本,那就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了。

至於鄭成功將母親“開膛破肚”,這種說法有點太恐怖了,應該說成是,鄭成功為母親的遺體清理內腔。

自鄭芝龍投降清朝後,被扣留在京城,鄭成功繼續抵抗,清軍攻下福建安平時,輪姦了田川松,清兵退卻後,田川松羞憤難當,上吊自殺,後來,鄭成功找到母親的遺體,為還母親於清白,令手下醫務人員破腹清冼內腔後入殮下葬,這是盡一個孝子的拳拳之心。



鄭成功對母親的感情極深,之所以感情深,所以他的做法今人難以理解,“出腸滌穢”這是洗刷恥辱的具體舉措,他從此明志與大清勢不兩立。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