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你方唱罷我登場 水處理行業格局已生變!818今年不可錯過的水處理企業大事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你方唱罢我登场 水处理行业格局已生变!818今年不可错过的水处理企业大事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9作為環保企業走出寒冬及國資大舉入場之後的第一年,似乎乍暖還寒。水處理領域“唱大戲”的主角換了之後,有人歡喜有人愁。一方面,國資入場開始handle全場,另一方面民企危機不斷。

民企和國企似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但國企成為主角後,這臺大戲又該怎麼唱?

北極星水處理網梳理2019年企業大事件發現,民企與國企的“換位”在今年正式開啟,曾經的野蠻人已似乎成了“東道主”,而昔日的民企主力軍已日漸隱於幕後,成了國企的“大兄弟”。

碧水源四個月啟動兩次賣身、啟迪環境項目接連終止、博天環境遭遇“多事之秋”、三峽集團一再擴容朋友圈……

今天,北極星水處理網就為大家盤一盤2019年不可錯過的水處理企業十大熱點事件。

1、碧水源四個月啟動兩次“賣身”

5月5日晚間,碧水源發佈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文劍平、股東劉振國、陳亦力、周念雲及武昆與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城鄉”)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向後者合計轉讓公司3.37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0.71%。交易完成後,中國城鄉將成為碧水源第二大股東。

上述協議於今年6月已通過中交集團批准,中交集團29億入股碧水源正式落下實錘。

這是碧水源第二次啟動“賣身”計劃。在今年一月初,碧水源就曾公告宣佈,實控人文劍平、股東劉振國、陳亦力、周念雲及武昆與川投集團簽署意向性協議,擬向川投集團合計轉讓公司3.37億股股份。但好景不長,由於該方案需經四川省國資委審批,3月1日,該意向性協議到期後,交易各方尚未簽署續期協議,且正式協議中部分條款尚未達成一致暫未簽署股份轉讓正式協議,故該意向性協議宣告失效。

碧水源作為曾經創業板的白馬股,市值一度探高到700億元,是國內環保領域最早開展PPP模式的企業之一,早在2007年碧水源就提出走“公私合營”的發展模式。2011年,碧水源與雲南城投旗下的雲南省水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採用PPP模式,成立雲南水務並於15年登陸H股,成為PPP領域的標誌性事件。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碧水源業績的大幅增長是負債率的不斷攀升換來的。持續性的工程墊資讓碧水源的負債率不斷攀升,現金流嚴重吃緊。

而與中國城鄉的合作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在上半年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轉正,種種跡象似乎預示公司業務和業績即將觸底反轉。

2、啟迪環境:更名、董事長辭職、業績下滑、多項目終止

由啟迪桑德到啟迪環境,去“桑德化”的公司2019年的日子似乎並不好過。

4月23日,啟迪桑德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文一波先生因工作原因辭職,辭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公司董事會同意選舉文輝先生擔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職務。

與此同時,公司披露年報,業績下滑,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毛利率為27.7%,較上年降低3.3個百分點,淨利率為6.3%,較上年降低7.3個百分點。

2019年7月10日起,公司名稱由“啟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 “啟迪桑德”變更為“啟迪環境”。

2019年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約48.01億元,同比下降11.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46億元,同比下降43.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1.86億元,同比下降68.60%;基本每股收益0.214元。

近年來高速擴張的啟迪桑德一直飽受質疑。去年9月,上證報曾刊文《擴張過快造血乏力,啟迪桑德拿什麼推動148億元在建工程?》指出,高速擴張下,需要警惕公司資金鍊風險和收益風險。據查,2013年至2017年,啟迪桑德在建工程規模依次為9.3億元、23.5億元、62億元、93.6億元和129億元,5年多時間增長約15倍。

今年11月,啟迪環境分別宣佈終止2起汙水處理項目和1起靜脈產業園項目,總投資逾15億元,終止原因皆為與招標人、採購人未達成一致意見。

3、葛洲壩集團撤銷PPP事業部

2月21日晚間,葛洲壩集團發佈公告稱,2月21日公司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四次臨時會議。經董事審議並投票通過,《關於公司生產管理部和PPP事業部職能調整的議案》。

葛洲壩集團表示,為理順在建項目管理體制,加強在建項目管理,董事會同意撤銷公司PPP事業部,將其PPP項目管理職能分別移交至公司生產管理部和其他職能部門。

這則很短的公告,讓環保企業後背發涼。畢竟,葛洲壩被譽為是PPP業務的領軍企業。如今領軍企業都撤退了,意味著什麼?

2014年,國家推廣PPP模式的政策密集出臺,當市場還在一片討論聲時,葛洲壩集團已經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正式進軍PPP項目。

2015-2016年,葛洲壩集團向PPP之路大舉進軍。

2016年,葛洲壩大力拓展PPP業務,全年成功簽約19個,金額719.26億元,佔國內訂單的50.28%,相比上一年的536億,增長31.72%。

然而,2017年勢頭急轉直下。

2017年國家相關部委出臺了系列PPP監管政策,規範、監管、風控成為重點,項目庫成為業內不少公司噩夢的開始,PPP清庫存隨即啟動。

2018年開始,葛洲壩業績開始下滑,這或許也成為其砍掉PPP事業部最直接的原因。

4、山西黃河水務生態環保控股正式成立

今年4月,山西黃河水務生態環保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舉意味著山西黃河萬家寨集團旗下籌備逾半年的生態環保板塊專業化子公司終於完成組建。

作為山西兩大省屬水務國企之一的山西黃河萬家寨集團,由原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工程管理局(總公司)於2016年更名改制而來,主業便為引黃工程的投資運營,同時其還是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農村改廁項目等相關領域的承載主體,所以生態環保同樣也是其集團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工商註冊信息,該子公司最終定名為山西黃河水務生態環保控股有限公司,總註冊資本為1.7億元,黃河萬家寨集團出資6800萬元,持股40%,其餘五家戰略股東均斥資2040萬元,分別持股12%,黃河萬家寨集團為控股股東。

在順利敲定戰略股東之後,黃河萬家寨集團於2019年3月組織召開了山西黃河水務生態環保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會,確定公司董監高人選,其中來自萬家寨集團的金中彥出任董事長一職。

雖然能否如願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公司仍待觀察,但在山西水務國企重組改革遲遲未現較大動作的當下,山西黃河水務生態環保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試水”混改,無疑是個不錯的嘗試。

5、三峽集團與北控水務深入合作

1月18日,長江電力宣佈,公司以全資子公司長電國際為平臺與公司控股股東三峽集團全資子公司長江環保集團未來設立的境外投資平臺以約定的固定收益,轉讓認購北控水務新發普通股份約4.71億股,持股比例佔發行前總股本5.00%,佔發行後總股本4.762%。

除股權合作外,雙方還將在基金、業務、技術、研究等多個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3月22日,為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三峽集團與北控集團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簽署深化合作協議。中國三峽集團旗下的長江電力、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與北控集團旗下北控水務集團同步舉行股份認購及業務合作協議的簽約儀式。這三份重要合作協議的簽署,標誌著雙方在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合作上已進入更緊密、更深層次的實質性合作階段。圍繞股權、基金、業務、雙平臺、研究及產業聯盟等六個方向,全方位合作的新篇章拉開序幕。

11月22日,北控水務聯手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註冊成立三峽北控南京水務有限公司和三峽北控南京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11月27日,三峽集團、北控水務集團旗下三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北控金服(北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長江綠色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三峽集團和北控水務集團共抓長江大保護再邁出堅實一步。

6、三峽集團入主國禎環保

9月19日晚,國禎環保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安徽國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禎集團)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江環保集團)、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三峽資本)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

根據協議,國禎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國禎環保15%的股份,以12.7元/股轉讓給長江環保集團和三峽資本,合計轉讓價為12.77億元。交易完成後,長江環保集團和三峽資本將成為國禎環保的第一大股東,三峽集團將間接持有國禎環保26.63%的股份。同時,國禎環保將更名為“三峽國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暫定名)。

長江環保集團為三峽集團全資子公司,三峽資本為三峽集團控股子公司,兩者實控人均為三峽集團。

入主國禎環保,三峽集團的“豪華朋友圈”再擴容。國禎環保背靠大樹後也開始顯現協同效應。

7、匯鴻集團擬15.6億參與成立江蘇省環保集團

11月21日,江蘇匯鴻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關於公司對外投資成立江蘇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公告稱,公司擬與江蘇蘇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他股東共同發起成立江蘇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環保集團”)。

省環保集團註冊資本 50 億元,公司擬出資 15.6 億元,持股比例為 31.2%,為第一大股東;蘇匯資管擬出資 7.4 億元,持股比例為 14.8%。實控人為江蘇省政府,是政府生態環境重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

其他股東包括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水源有限責任公司、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和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

8、東方園林股權變更、任命新高管團隊

10月9日,東方園林發佈關於實際控制人協議轉讓公司股份完成過戶登記暨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完成的公告。

本次權益變動後,朝匯鑫成為東方園林控股股東,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東方園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完成。

10月29日,東方園林發佈《關於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並換髮營業執照的公告》,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何巧女變為劉偉杰。

10月28日,東方園林發佈《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會議審議通過選舉慕英傑女士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為三年;聘任劉偉杰先生為公司總裁,任期為三年。

10月10日,公司發佈《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變更公司經營範圍的公告》,變更後的經營範圍較之前增加了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管理諮詢。

9、博天環境遇“多事之秋”

曾經勢頭很盛的博天環境2019年似乎遭遇了“水逆期”,先後經歷了斷薪裁員、被評級機構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股東減持、業績虧損、“官司”纏身、時任董秘遭監管、信用評級下調、終止收購等一系列危機。

近日博天環境披露三季報,淨利潤由盈利轉為虧損,降幅明顯。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博天環境實現營收16.69億元,同比下滑42.85%;實現淨利潤-2.4億元,同比下滑251.06%;扣非後虧損2.78億元,同比下滑294.91%。

博天環境的“流年不利”其實並非沒有預兆,2018年東方園林的發債失利對環保企業來說猶如“當頭棒喝”。狂做PPP業務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為日後“暴雷”埋下了伏筆。

博天環境這幾年承攬了多筆大額環保工程,如:2017年9月中標福建武夷山市67億元的“水美城市”工程PPP項目,2018年2月聯合中標20億元的廣西昭平縣一江兩岸景觀帶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2018年11月中標福建漳州市27億元的內河水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矇眼狂奔後資產負債率也由2015年的67%增至今年6月底的81%。

而在重重危機下博天環境如何自救?11月27日,博天環境公佈,公司與中國誠通生態有限公司友好協商,雙方有意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發揮各自業務領域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10、中國水務斥12億港元收購康達環保29.52%股權

中國水務發佈公告,於2019年4月3日,該公司全資附屬Sharp Profit Investments Limited作為買方,與康達控股及趙思朕訂立收購協議,買方向康達控股收購目標公司29.52%股權,總代價為12億港元。

公告顯示,該目標公司為康達國際環保,主要從事城鎮水務處理、水環境綜合治理及鄉村汙水治理。其於2017年度及2018年度除稅及非經常性項目後純利分別為4.276億及3.099億元人民幣。該公司表示,此次收購事項如獲付諸實行,會為集團帶來大好機會,可擴展其核心業務供水及汙水處理能力及擴大地域覆蓋,尤其是推動供排水一體化及城鄉供水一體化業務的發展。

延伸閱讀:

個個是重磅!2019年最受關注的水處理政策TOP10

盤一盤2019年“黃了”的環保收併購案!

年終盤點 | 2019年水處理行業十大最熱關鍵詞 跟你想的一樣嗎?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