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2019年12月28日晚,綜藝節目《奇葩說》第六季播出新的一期,這一期的辯題是“決意離婚的夫妻,要堅持到孩子高考結束嗎?”

正方是羅振宇老師戰隊,反方是蔡康永老師戰隊,最後正方贏得比賽,即選擇“要堅持”。

當看到這一期的辯題時,我第一反應就是“不要堅持”,因為糟糕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很可能比離婚帶給孩子的傷害更大。

特別是辯手肖驍說的,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生活的全部,這種犧牲式的做法,孩子很難承受得起。我非常贊同。

今天的文章,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父母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以及如何教育孩子活出自己。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已經決意離婚的父母,一定要堅持到孩子高考後再辦離婚手續,目的是害怕影響孩子的高考成績,畢竟高考是孩子的人生大事。

這種做法是很多父母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我們在深入思考一下,其背後有這樣的潛臺詞,即“父母已經為你做了這麼多犧牲,你如果還是考不好就不要責怪父母了”,或“父母已經為了你付出這麼多,你應該考出好成績來報答我們”。

在我看來,這種犧牲式的做法,就是一種情感綁架。

父母這麼做可以避免孩子考不好的責任,也可以作為孩子要好好考來報恩的手段,而這就是一種情感勒索。

想想看,現在的孩子很早熟,且對父母的一言一行特別敏感,他們怎麼能看不出父母感情出現問題了呢?而父母用演戲的方式來偽裝出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怎麼可能呢?

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堅持到孩子高考的做法,就是為了自己,並不是為了孩子。更何況,偽裝出來的幸福家庭,讓孩子更受傷。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前面說到,父母已經決意離婚,還有假裝快樂生活在一起,這樣的做法不僅是不負責任,還會讓家庭環境更糟糕。

這麼說,父母可能覺得委屈,但現實就是如此。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孩子感受到的是壓抑和痛苦,這比離婚帶來的痛苦更大。

這時,準備複習參加高考的孩子,不僅要應付繁重的課業,還要想著父母現在的生活狀態是不是自己造成的,這會讓孩子有內疚感,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才會讓父母變成這樣,試想,這樣的孩子怎麼能好好學習?就像詹青雲說起自己高考的經歷時,父母連說話都要小心翼翼,這讓她在當時承受很大壓力。

要知道,好好離婚勝過糟糕的婚姻。

在我看來,如果父母採取告知真相,而不是隱瞞的做法,會讓孩子更好受些。因為隱瞞真相未必是減少痛苦的做法,真誠告訴孩子“父母雖然不在一起了,但我們依然會好好愛你”,那麼孩子內心的痛苦才可能有所緩解。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父母愛孩子,很正常,但更重要的不是把孩子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而是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

自己的情緒穩定,自己的開心快樂,不該建立在孩子身上,因為孩子不該為父母的快樂與否負責,這樣孩子才能自己真正快樂成長。

前段時間,看魏大勳參加的一個綜藝節目,期間魏大勳的父母說,隨著自己的年齡變大,會越來越喜歡黏著孩子。魏大勳說,父母這麼想自己可以理解,但他希望父母不要把自己的開心和快樂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自己也要去尋找讓自己快樂的事。

這說明,父母一旦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生活,就很容易失去自己。

回到辯題,父母那種願意為孩子付出,或願意為孩子犧牲的做法,看似是給孩子更多的愛,但其實這樣的愛孩子很難承受,因為孩子不能承擔起父母的一切生活。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著名哲學家安•蘭德說:“我以我的生命和對生命的愛發誓,我絕不為他人而活,也絕不要求他人為我而活。”這樣的活出自己是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的,當然,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就像肖驍在辯論中說到,媽媽為了照顧他而放棄畫畫,爸爸為了他練字而放棄寫毛筆字的興趣,這樣的付出讓他覺得無法承受。因為父母和孩子都有一生,誰也不要為誰去活。

其一,父母教育孩子,要敢於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

肖驍說,小時候,父母是我們叛逆的底氣,長大以後,我們可以成為父母活出自己的動力。而父母要活出自己,就是要敢於面對問題。

這一點,蔡康永老師在最後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闡釋:高考遠不及一個人的學習重要,因為學習是終身的,更重要的是,學習的真諦就是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

父母自己的感情已經出現危機,到了離婚的地步,為什麼要等到孩子高考結束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逃避問題,而父母教育孩子要直面問題,自己都做不到,孩子又怎能做到呢?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其二,父母只有活出自己,孩子才能夠得到自由。

反方儲殷老師說,孩子的心智成熟要等到18歲,這也是很多父母堅持在高考後告訴孩子父母離婚的原因,他們認為孩子18歲成人了,可以承受了。

但現實是,很多父母在低估孩子的接受能力,特別是抗挫能力,當然,這和父母平時的教育有關。但總的來說,孩子已經上了高中,年齡可能未成年,但心智可以是成年人的,我相信他們可以理解父母的感情破裂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父母能夠接受自己離婚這件事,孩子肯定可以接受,很多父母之所以覺得孩子不能承受,是因為自己沒接受現實,進而拿孩子做擋箭牌。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其三,父母和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誰也不要為誰而活。

肖驍說,自己留長頭髮,穿連體褲,看似很另類,但他不在意,因為他媽媽教育他要做自己。

在我看來,父母和孩子可以作為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當父母可以活出自己,孩子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人生。

這裡,有些父母可能覺得活出自己,是自私的做法,或不負責任的做法,這也是為什麼現場的父母們很難被說動,不肯改變想法的原因。

就像李誕說的,他們那一輩人,就是把為孩子犧牲作為自己的責任。

那麼,從現場的比分來看,另一半的年輕人,也在用堅持來捍衛每個人都該“活出自己”的信念。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年輕人成為父母后,他們會教育孩子,每個人都該活出自己,誰也不應該為誰付出一生,或犧牲一切,而這就是社會的真正進步。

儲殷老師說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是傷害自己和家人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離婚率高未必就是壞事,因為那說明現在很多人已經改變“離婚是人生失敗”的觀念,選擇注重婚姻質量的人越來越多。

總之,決意離婚的父母為了孩子高考,使用隱瞞和拖延的方式避免孩子知道真相的做法,是不正確的。父母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孩子要為自己的學業負責,彼此更是“活出自己”的動力。更何況偽裝出來的和諧幸福,終究不是真的。

《奇葩說》肖驍:父母和孩子應該做彼此“活出自己”的動力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