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同一個辦公室,ABCD四人拿著同樣的工資,C總是主動加班,其他人說他破壞了規則,你怎麼看?

任我行123532179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四個人在同一個辦公室裡,拿著一樣的工資,負責不同的工作,可以說同級不同崗位。因為老闆會把一些突發的事件交給C做,所以C有時候得加班。其他人認為C破壞了辦公室的規則,不應該無償加班。

所以,在辦公室裡的人看來,C並不是不應該加班,而是應該尊重“有償加班”這條原則,要加班,就應該找老闆要加班費。

從問題來看,C似乎陷入了兩難的處境。但其實,如果我們把問題仔細梳理下,比如把C從這個場景中脫離開來,問題依然存在。場景就變成了,老闆讓員工無償加班,其他員工認為老闆要遵從“有償加班”的勞動法。

所以,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談:

  1. 如果我是C,我該怎麼辦
  2. 對“無償加班”的看法
  3. “無償加班”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如果我是C,就將問題拋還給雙方,讓雙方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上面已經說了,問題的根源不在C身上,而是老闆與員工對“無償加班”的不同看法。所以,如果我是C的話,我就直接把問題拋給其他兩方,讓自己抽身出來,看雙方如何處理。比如:

  1. 面對其他同事,我們可以說示弱,將問題拋給他們。如“可是,我也沒辦法啊,領導安排了工作,我又不能不做。要不,你們也幫忙處理,這樣也許就可以在下班前搞定,那就不用加班 了。或者,你們幫我跟老闆說說,有償加班的事情?畢竟,我也不想破壞規則,只是形勢所迫啊。”
  2. 面對領導,我們可以請示,說明難處。如“領導,有個問題想彙報下,其他同事對我無償加班的事情有很大意見呢,想請示下你,我如何處理更好?”請示領導出面,主要是想讓領導瞭解到情況,並將問題拋給領導,後面一旦發生了什麼情況,我們也可以抽身出來。

通過這兩步,我們就不必太糾結,靜觀其變,再看如何處理。

二、無償加班是一種正確的態度,但也需要有個度

我想,現在大部分職場人士應該都在經歷“無償加班”的情況吧,總的來說,它不能算是太壞。而且對員工來說,這種態度是十分正確的。只不過,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雖然是無償加班,但對我們的薪酬增長和職位發展是否有幫助。

如果無償加班,能讓我們獲得領導的認可,在薪酬上獲得明顯的增長,職位也穩步發展,那麼它帶來的收益絕對比有償加班要好。

當然,如果無償加班,只是領導壓榨我們的手段,那麼就需要控制一個度,要懂得適當拒絕加班。不要一味地無償加班,否則只會讓我們自己成為廉價勞動力。

三、無償加班的正確打開方式:增加個人價值輸出,提升個人競爭力

事實上,對於無償加班,除了領導的認可,其實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無償加班給我們帶來在職場上的發展帶來哪些益處。

  1. 是否增加了我們的價值輸出。
    要提醒的是,並非所有的加班都是有價值輸出的,比如有些加班就是幹些瑣碎的工作,協助別人的工作等,當一個廉價的勞動力。而有些加班,比如說應酬客戶,完善方案,趕標書等等,這些都是能夠產出重要價值的工作,加班完成這些工作,我們的價值輸出就會越來越明顯。
  2. 是否提升個人競爭力。說直白點,就是加班完成的工作,對我們個人的學習成長、經驗提升、職場晉升發展有沒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有,那絕對是值得的。

這兩點是我們無償加班必須關注的點,如果加班是為了完成更有價值的工作,增加了我們的價值輸出,相當於是提高了我們的身價,這是非常有益的。

而從長期發展的角度,如果加班能提升我們的工作能力、積累優質經驗、做出成功案例等,這些都提升了我們的職場競爭力,對我們的發展十分有益,那也是很值得的。

所以,這才是無償加班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學習委猿,多年職場高管經歷。如果這篇問答對您有啟發,可以關注我一下,這樣,我們可以相遇在新的問答中互相溝通。


學習委猿


我剛遇到類似的問題,幫客戶代發工資,個稅核算一直是個比較麻煩的事情,剛開始是由客戶核算我們來核對,但是我發現這樣工作量太大,核對要來來往往好幾遍才能確定最後的工資表,所以我把個稅核算的工資接過來了,一遍搞定。但是同事手裡的客戶她不負責核算也不負責核對,連著好幾個月都有差異,客戶就找公司,領導說了我這的情況讓她借鑑經驗,過來找我取取經。NND上來給我一通叨叨,意思是我這樣是在貶低自己的服務價值,沒跟客戶多收錢不應該多幹活,還連累她以後多幹活。我插嘴的空都沒有,氣的我扭頭就問主管,我以後怎麼辦,公司給客戶協商吧,最好能給個最終協商方案,我聽從公司的決定。領導回頭就給她單獨開會,出來再也不瞎叨叨了。


希希33333


我就是那位"C",我空閒的時候或是工作有點忙的事情,都會主動去辦公室加班,而且有時候領導有加班的時候,我也會主動來加班。之前也有同事私下嘀咕過我,總覺得我喜歡在領導面前愛表現自己。是的,我確實是這種心理,但是我有想法和能力想把工作做好,甚至要求自己做的更好,有什麼錯呢?現在領導有交待給我的工作,我都盡力做到更好,我常常想,我不給別人比較,我給自己比較,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我每天有進步,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可以啦!


Carry的生活日誌


是的,破壞規矩。我來說下我的經歷吧。身處美資公司,不提倡加班。空降招來一個部門主管,然後新官上任三把火,郵件說本部門加班在項目上的無償加班,至此給自己留下巨坑,首先自己部門員工不滿幾乎不理他,要加班完成的不算加班大家都不幹。其他部門的部門老大也說他瞎搞,會影響其他部門。裡外不是人,然後5個月過去了,這個新來的試用期沒過弄走了[捂臉]。然後大家都開心了。不要搞特殊,不要損害員工原來的利益,不然沒人向著你。


LancCJ


這個不能說壞了規則,準確的說應該是打破了大家的工作平衡狀態;

我剛畢業時也遇到過類似情況,我去之前所有助代每天成交8、9家,銷售20-30件飲料,當我加入這個團隊後每天成交30家左右,銷售100件飲料以上,領導就慢慢的提升團隊每個人的成交家數與成交箱數指標,團隊成員也會聯合起來抵制你、孤立你;

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你認為自己做的沒有錯就要堅持做下去,他們抵制你也正常,你侵犯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安逸的工作從舒適區進入了非舒適區,而且由於你的額外付出與努力,你的同事因為跟不上你的節奏而被公司辭退。


飛翔的火焰one


ABD說C壞了辦公室的規矩,其實這個規矩只是大家都默默為自己考慮的一個藉口。

辦公室的規矩,是以公司發展為基礎,其他的規矩只不過是部分人給自己找的藉口。

我公司裡一個部門就有這種情況,一開始四個人負責各自的業務的業務對接工作,可是偶爾會有一些特殊的關係的單子,也就是不是業務員自己拿到的訂單,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負責對接。

有三個人都以忙不過來為由拒絕了,只有一個員工接下來了,我們稱她為C吧,剛開始還好,上班時間剛好可以處理好。後來C負責的業務員的業務越來越多,8小時完全不夠用,而老闆還是習慣把其他的單子給C做,所以C就無償加班了很久,而另外三個人還是跟以前一樣,到點就走,還在私下裡嘲笑C。

現在兩年多過去了,C的工資已經翻了一番,成了另外三個人的主管,然而那三個人只長了500塊錢。

在職場,有些時候,我們要圓滑,更要懂得吃虧,為自己積累職場資本。因此我們要認清兩點:

辦公室的規矩是為了利於公司發展的。

辦公室因為公司的存在而存在,如果這個規矩的存在給公司帶來負面的影響,而團隊卻不能改變這種現狀,那說明這個組織是有問題的。

如果大家因為某些規矩,而對公司的利益視而不見,那麼這個辦公室可以存在的時間是可以預見的。

所以當規矩不利於公司發展的時候,你要敢於突破,打破規則。

辦公室的規則是有利於個人成長的。

如果辦公室裡,有些不好的規矩,比如大家都喜歡渾水摸魚,浪費時間,白拿公司的錢,而且還反對打擊那些認真做事的人。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順從那些規矩,跟那些職場老油條去同流合汙。

不管在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一定要記得,自己的成長,別人無法替代。同時也要堅信,你的付出,總會有人看見,有人嘉獎,如果不是這個公司的老闆,那就下一個。

不把自己搞得與其他人對立

雖然大家都在一個屋簷下幹活,抬頭不見低頭見,你可以優秀,可以先進,但沒有升職加薪之前,不要搞得太不合群,或者太與眾不同。

更不能因為自己多幹了活,而去沾沾自喜,這個要低調,而且還要跟ABD這樣的同事搞好關係。

因為職場上很多人,幹活不行,打小報告,內訌的本領超出你的想象。

所以還要跟他們搞好關係。

當然如果你不想,那麼完全可以在自己得到提升之後,向老闆提出升職,或者換部門,或者換老闆。


牧羊先生666


我曾經在意大利待過幾年。當地華人經常加班,連週末甚至節假日都不休息。因此意大利人不太待見當地華人,認為他們破壞了規則。

意大利這個國家以休閒舒適的聞名。每天早上9點上班(多數人9點半左右到),10點喝個咖啡,下午3點左右再來一個咖啡,6點準時下班,幾乎很少有人加班。週末加班,幾乎是想都別想。每年除了聖誕元旦長假,還有個8月假,也是兩週左右。

在國內,老師上課遲到5分鐘以上,那就是教學事故,是要扣績效工資的。所以當我在意大利上課遇到老師遲到時,感到很納悶,這都什麼節奏。更離譜的是,有些老師能遲到半小時左右。

在同一個辦公室,ABCD四人拿著同樣的工資,C總是主動加班,其他人說他破壞了規則,你怎麼看?

這種情況就看你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人了。不想得罪同事,那就順從他們。但在小公司,我不建議你這麼做,因為老闆才是最重要的。

你的合同是跟老闆籤的,他是最終決定你命運的人。何況表現好一點,說不定還有升職加薪的機會。把加班當成一種投資,也未嘗不可。就樓主的描述來看,只是偶爾加班,因此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當然,我們都希望加班有錢拿,可現實很殘酷。有償加班是個趨勢,不過前路漫漫。


風哥聊成長


茉莉覺得看c自己的想法了。

先說一個案例,茉莉的一個前同事,從居委會跳槽到國企,因為那個國企是比較少年輕人,所以在入職的時候,領導已經說了,如果這個同事努力的話,很有可能迅速晉升到中層,當然我這個同事的心更大,他希望在五年內可以晉升到高層。

所以他挑起了部門內的重擔,有什麼難做的工作也主動承擔,很多棘手的事情,特別是一些歷史遺留個案,他會配合領導,結合自己過往的工作經驗,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加班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另外他還需要和各級領導保持良好的溝通,因為他在辦公室工作,正是一個溝通的樞紐,所以也有很多其他部門的同事說他是領導的跟屁蟲,馬屁精。

但是他從來很少關注這些同事的評價,他就是一直關注自己工作的效果,從來都是開開心心和勤勉工作。

所以茉莉就是說,這得要看自己要的是什麼了,他們幾個都不加班,領導叫幹活也沒有好好做,如果你想脫穎而出,那就繼續破壞所謂的規則。

如果你其實只是想混混日子,和他們一樣的順利退休,沒有波瀾,那以後就得和同事保持一致性,領導叫幹活的時候,有時加班響應,有時不要,那就差不多了。


Molly小秘書


這件事老闆已經給出了答案。C已經悄然佔領了C位呀!


1:看當下,C可能是那個“有點傻”和“不懂規矩”的人

以前公司也有一個特別愛加班的同事,我們也有很多同事到處傳言,說這個愛加班的同事就是愛表現,表現給老闆看。因為我們老闆也喜歡加班。直到有一天,這位同事用業績來證明了自己,我們才知道我們被撇開了多遠。後來我們才知道,同事因為單身,回家也沒有太多事情,他就每天挖掘和整理大客戶的背景資料,需要做的方案反覆修改,日積月累,不僅得到了那些我們啃了一兩年都啃不下來的大客戶,隨之而來的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升職加薪。

所以,每個人都有對自己工作的選擇權,該如何做,做成什麼樣子。我們無權要求別人守我們的規矩,畢竟在升職加薪這種事情,我們沒有權利。


2:C已經悄然佔領了C位。同一個辦公室,為什麼老闆偶爾會把突發事件安排給C呢?因為C能解老闆之急。能幫老闆解決問題而又毫無怨言的人,你覺得老闆會覺得他傻嗎?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老闆,你喜歡哪種員工,將來又會把機會留給哪種員工呢?


3:站在高處的人,往往是不守規矩的那個人。我們常說那些有所成就的人,要麼是夠努力的,要麼是敢創新的,要麼是執行力特別強的,要麼是超額完成任務的......如果你跟ABD的想法一樣,那麼恭喜你,你的職場之路也就穩穩地落在貴寶地了,安穩踏實也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心態放好,將來不要羨慕身邊那些一路向前的人就好。


這是世界是比較公平的,雖然並不是每次付出都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肯定就不會有回報。中大獎之前不還得花上兩塊錢買上一張彩票呢嗎!


職業規劃師貓姐


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新幣。

在同一個辦公室中四個人拿一樣的工資,有一個人主動加班,就會被當做異類,會被另外三個人驅逐。

當你要融入一個集體,不是變得比他們優秀,而是和他們一樣愚蠢就可以了

更好的融入一個集體從來不是展現自己的優秀,往往優秀的人都是孤獨的,不合群的。

從古至今被貶的杜甫、陶淵明,還有被害的岳飛無一不在論證這個道理。

在團隊中混的好的絕對不會是本事最好的人,也不是最漂亮的人。肯定是資質平庸、長相平庸、性格平庸的人。

因為人畜無害,對誰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很多人不願意和鋒芒畢露的人在一起,一方面是因為怕被搶走風頭,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做不到。

所以這裡C被其他三個人排擠,因為過於積極,和他們不一樣,而他們希望C能和他們一樣,這樣才能心安理得的拿著一樣的工資。

如果C繼續這樣積極工作勢必會打破目前的平衡,要麼就是C漲工資或者提拔,要麼就是讓他們三個都開始加班。

不管是哪一個都不是他們想要的。

帕金森定律:一個平庸的領導往往也喜歡僱傭兩個平庸的助手,而不是選擇一個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可以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下面的人就會上行下效,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的領導體系。

領導往往會影響一個團隊的形成。一個優秀的領導能夠帶動團隊,促進員工的個人發展也能提高團隊的水平。

規則是人定的,到底該不該打破

在這個案例中,C被認為打破了規則,成了他們辦公室中的眼中釘。

如果C沒有主動加班,也和他們一樣,每天就安分守己的做這些工作。

那麼誰都不來打破規則,那公司就會像一灘死水,波瀾不驚,之至水乾涸或者徹底臭掉。

公司也會被這樣的情況,人浮於事,最終走向死亡。

站在公司的角度,領導角度來說,這個規則本身就是錯的,就是不利於公司長遠發展的。

鯰魚效應:將一些不安於現狀的優秀的人才,放入組織,刺激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帶動和刺激整個組織的其他人。從而實現人人向上的良好競爭氛圍。

這個C就是鯰魚,通過他的刺激,來攪動辦公室的安於現狀的其他人。

如何才能做好“鯰魚”

很多時候固定的思維很難改變。

就連國家都說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同樣的要想真的變成“鯰魚”,只能先帶動一小部分人,讓他們融入進來。不需要無償加班,無用的加班只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更有效率的完成才是老闆最想想到的。

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既然已經發現了大家對於無償加班的反感,那就要先改變對加班的安排,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減少加班。

大家都有眼睛看得到你的努力,也會被你的努力感化。


結語

在辦公室中,發現自己比別人積極主動,真的不是什麼難為情的事情。

也許會被一部分人不認同,也會被嫉妒。但是記住,大家有了危機感才會更加努力地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