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職場現象:現在老闆開會講完後,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很少有人發言。什麼情況?

職場三哥


【職場再出發】為你深度解析:如果你開會開多了,就知道老闆問完“大家還有什麼問題”之後,如果大家沒人發言,老闆立即會說出另一句話,也是所有與會人員都喜歡的一句話,那就是“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那就散會!”。與會人員個個都是職場老手,你覺得誰會那麼沒眼色,這種情況下,還要站起來嘰嘰哇哇提一堆問題!

老闆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在職場裡通常代表兩個意思!

像我們這種幾乎每天開會的人,都非常清楚“大家還有什麼問題”這句話的含義,通常代表兩個意思:


1、會議要結束了!

開會時,有兩個時刻是最重要的,分別是會議開始時和會議結束時。當然對於時間較長的,有多個主題的會議,也可以指某個會議主題開始時和會議主題結束時。


A:會議開始時:要請老闆明示會議主題

就是說,今天舉行的這個會議,要討論些什麼事情,要解決些什麼問題,想要做出些什麼成果,會議有什麼重大意義!這都要在會議一開始,請老闆做個開場,讓老闆把會議的基調定一定!


B:會議結束時:要請老闆總結會議成果

就是說,今天舉行的這個會議,經過討論,與會人員得出了一些什麼結論,做出了什麼成果,或者對下一步的行動做了哪些規劃等,都需要在會議結束時,請老闆把會議的成果做個總結性描述。


通常老闆說“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時,就意味著會議要結束了,該休息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還”字,這說明前面能提出的問題都提了,老闆已經不太耐煩了。


2、老闆有結論了!

前面我們說,在會議中,有兩個階段是老闆的高光時刻,一個是會議開始時,一個是會議結束時,這兩個階段,老闆的態度和用詞是很不一樣的。


A:會議開始時:老闆會盡量隱藏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通常會議開始時,其實老闆已經有自己的觀點了,但老闆都會表現的“好像自己還沒想好”,“要聽聽大家的想法”,然後老闆把自己的觀點隱藏起來,鼓勵大家“大膽發言”“集思廣益”“有什麼想法儘管提出來”。


老闆的口頭禪是“某某,你的觀點呢?”或者“某某,這件事情你怎麼看?說說你的想法!”


B:會議結束時:老闆會盡量讓大家知道他的觀點

通常會議結束時,老闆已經聽取了儘可能多的發言,因此自己的觀點也沒什麼隱藏的必要了。當然老闆會把自己的觀點隱藏在與會人員的發言中,比如“我覺得某某的建議很不錯,我們要……”。


當老闆做了概括性發言之後,會習慣性地問一句“大家有什麼問題嗎?”這時候會有人站起來提一兩個真實存在的問題,老闆解答後,會接著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這個時候,就是傻子,也知道老闆的結論了!

老闆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職場人的應對策略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老闆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通常意味著老闆已經有了結論,而且老闆想要結束會議了。這個時候,職場人會怎麼應對呢?


1、自己確實沒有問題:那就表態堅決執行!

最高明的做法就是一邊咀嚼著老闆的結論,一邊頻頻點頭,臉上泛起激動的紅光,向老闆表示完全理解了,完全沒有問題,並主動表態回去後會立即行動,堅決執行本次會議的決議!


2、確實有問題:那要看是什麼問題!


A:如果問題比較小,那就不要提,會後問問關係不錯的與會人員就可以了。

有時自己確實有些問題,但自我感覺問題也不大,在這種情況下,能不提就不要提了。提出來不但浪費老闆的時間,而且還會讓老闆覺得你沒水平。散會後找個機會,問問與自己關係不錯的與會人員就可以了。


B:如果問題比較大,但涉及面不多,建議會後單獨和老闆溝通!

因為會議時人員較多,魚龍混雜,如果自己確實有問題,而且對自己影響很大,但問題的涉及面其實不大,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在會議上提出。第一你提出後老闆也很難解決,你這是讓老闆為難;第二你這個問題和大家沒有什麼關係,大家都等著散會呢。


C:如果問題比較適中,也有普適性,可以觀察後提出,但必須及時退出來!

為什麼要“觀察後提出”?因為問題有普適性,這就意味著除了你之外,其他同事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他們中間可能會有人也會提出類似的問題!


為什麼要“及時退出來”?因為老闆已經有了結論,而且想散會了。你的這個問題如果老闆只是匆匆回答一下,說明老闆並不覺得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你也就別和老闆較真了,點點頭表示弄明白了就可以了。


3、密切關注老闆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的語氣


A:如果老闆語氣懇切:可以提出來你的問題

有些老闆做出結論後,想要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因此才會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語氣懇切!如果下屬都沒有發言,老闆不會罷休的,他會直接點名“某某某,說說你對這個話題的想法和可能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你有問題就可以提出來。


B:如果老闆語氣果斷:千萬不要提你的問題

對這些老闆來說,問大家“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就是想讓大家肯定他的判斷的,這時候下屬一定不能有問題。即使是發言,也必須是“老闆這個決定非常及時,聽了老闆的發言,我以前遇到的問題,一下子全想明白了!”

總結

老闆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下屬很少有人發言,說明這些下屬都是很有經驗的職場人!因為老闆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時,一般意味著老闆已經有了結論,而且想要結束這個會議主題了。


這時候最好的應對策略,就是“沒有問題”。如果真的有問題,就是區分對待,如果問題不大,建議不要提;如果問題很大且比較棘手,建議單獨找老闆溝通;如果問題具有普適性,建議先觀察再提出。


提出問題時,還要考慮老闆最後說話的語氣,如果老闆確實語氣懇切,是可以提一兩個問題進行探討的;如果老闆語氣果斷,其實老闆根本就不想聽任何問題,他只想聽到大家擁護他的這個結論,如此而已!


-END-

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世界500強資深經理人,2家公司的創始合夥人,為你深度剖析職場問題,助你職場再出發!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職場再出發


這是職場上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很少有人發言就對了,真有人站出來發表意見,不僅領導不歡迎,其它同事也會怪發言者多事。

其實大家都知道,領導講完後,經常會程序性或者客套地問一句,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往往還會停頓一會,左右四周看看,看到沒人發言就會宣佈散會或者表決什麼的。

我也遇見過這種情況,記得第一次被大老闆安排主持一個會議,目的是推薦某個候選人。當時業務部門給我準備了一份發言稿,稿子上寫得很明白:介紹某某內容某某規則,然後問參會人員有沒有意見(停頓幾秒),接著說通過,然後進入下一個議程。

因為是第一次主持,我給業務部門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大家真的提不同意見,推選其他候選人我怎麼辦?業務部門直接就告訴我不會的,說這種情況大家一般都不會發表意見,如果擔心的話可以把停頓時間縮短,很快進入下一個議程就好。

果然,會上沒一個人發表意見。

確實,有很多領導在說完之後,會習慣性問問大家還有什麼意見。有的可能還會補充:大家如果有什麼意見,也可以會後交流。這個也是領導和下屬之間,很有默契的一種套路。

那什麼情況,領導是真的想聽參會者意見,想讓參會者發言呢?

  • 會前提醒。領導會對舉辦會議的部門做要求,會前提醒參會者發言,或者安排部分參會者發言,讓參會者深入思考、提前準備。這樣,領導一說出這句話,被安排的人就會依次發言。
  • 領導會等。比如某些協調,或者解決問題的會議,參會者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發言。這時,領導會等的時間長一些,讓參會者躲不過去。
  • 會上點名。有時候領導會很直接,或者等了還是沒人發言的話,針對會議內容,領導會點名,比如“某某某,你先說說看”,有了一個開頭的,其它人就知道領導真的是要大家發言了。

職場上,新人會看老人,老人也都一個個是人精,會看領導的具體態度,開會時不會貿然發言。所以就形成了,領導開會說完這話,大家都不發表意見的現象。


自由職路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這在工作場所是很常見的現象。很少有人說話,這是對的。有些人真的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僅領導不歡迎,其他同事也在很多事情上責怪發言者。

其實大家都知道,領導講完話後,他們經常會以程序或禮貌的方式問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意見嗎?通常會有一個停頓,環顧四周,在沒有人發言的情況下宣佈會議或投票。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記得第一次被大老闆安排主持一個會議,目的是推薦一個候選人。當時商務部為我準備了一篇演講稿,講得很清楚:介紹某某內容的某某規則,然後詢問與會者是否有任何意見(停頓幾秒鐘),然後說有,然後進入下一個議程。

由於是第一次主持會議,我向業務部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人們真的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並選擇了其他候選人,我該怎麼辦?商務部門直接告訴我不會,說人們一般不會對這種情況發表評論。如果他們擔心,他們可以縮短暫停時間,並很快進入下一個議程。

果然,沒有人在會議上發表評論。事實上,很多領導人在發言後,都會習慣性地問自己還有什麼其他的看法。有些人可能會補充說,如果你有任何意見,你也可以在會後交換意見。這也是領導和下屬之間默契的例行公事。

領導者究竟想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聽取參與者的意見,讓他們發言?

會議前提醒。領導班子會議將要求召開會議的部門提醒與會者在會前發言,或安排部分與會者發言,以便與會者能夠深入思考,提前做好準備。這樣,領導一說出這句話,被指派的人就會輪流發言。

領袖們會等著。例如,在一些協調或解決問題的會議中,參與者想要多於一件事,而不是一件事,並且不想發言。在這個時候,領導會再等一段時間,這樣參與者就不會躲藏起來。

在會議上點名。有時領導會非常直接,或者如果等待後沒有人發言,領導會點名要求會議內容,如“XXX,請先發言”。一開始,其他人就會知道,領導真的希望每個人都能發言。

在工作場所,新來的人會看著老人,他們也是一個接一個的人。他們會看領導的具體態度,不會在會議上草率發言。因此,出現了一種現象,即領導人在會議上發言結束後,每個人都不發表意見。

謝謝大家閱覽,如果對小編的回答感興趣可以關注到我!



供應鏈從業者


上個星期,老闆開完會的時候也問了一遍這個問題,我當時腦子裡搜索一通,發現什麼問題都沒有,就悶不吭聲了。

可一起開會的同事接連跟老闆澄清了好幾個地方,更汗顏的是他澄清的這些也正是我要知道的。

事後,我趕緊請公司資歷最深的老顧問吃飯,向他好好取經。我這才發現,提不出問題主要有三個根源:

根源一:不懂假設

很多人會將提不出問題歸因為沒有質疑精神,但這個歸因毫無指導意義。

請問,即使我們知道要有質疑精神了,我們怎麼質疑呢?

盲目質疑一切的結果,可能產生的不是“精神”,而是“槓精”。

其實提不出問題的人不是因為沒有質疑精神,而是因為不懂假設。

人類還遠未認知到這個宇宙的本質規律,因此世上暫時還沒有完美的理論。

換句話說,任何理論、工具、方法、經驗都只有在特定的假設或前提條件下才有效用。

舉“結論先行”的表達方法為例:
這個方法只有在對方想第一時間知道我們觀點的前提條件下才有效,比如跟老闆彙報工作,給下屬安排任務就很適用。

根源二:缺乏框架

提不出問題的第二個根源是缺乏框架。

沒有框架,在接受任務時,就沒辦法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老闆傳遞的信息是否有遺漏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最終表現出來的情況就是提不出問題。

其實,只要我們熟練掌握5W2H—— why,what,who,when,where,how,how much/many ——每次開完會老闆問還有沒有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問題,因為能一次性將這7個要素都講得清清楚楚的老闆實在罕見。

What(是什麼):老闆交代我們做的事情或者目標

Why(為什麼):老闆安排這個事情背後的原因和動機

When(什麼時候):做這件事情的啟動和結束時間



Where(在哪裡):具體的地點或者場所

Who(誰):和這件事情產生關聯的人

How(什麼方式):如何去做這件事情

How much(多少):做這件事的成本

根源三:不會表達

不懂假設導致了我們意識不到問題,缺乏框架導致了我們發現不了問題。

但如果不會表達,即使我們發現了問題,可能也會說不清楚問題。舉一個例子:


我是2005年畢業的,專科、軟件工程專業,工作了2年,做過美工、網站前臺、系統集成技術支持,最後又做了半年系統集成銷售工作。

然後又參加成人高考念土木工程。

畢業後實習了半年,考了二級建造師(後來拿了助工,今年可以取得中級工程師職稱)。

2013年的時候到了目前所在的地方平臺公司,最初是在工程管理部門,後來因為和分管工程的領導不和,申請調任了現在所在的經營發展部門;

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管理資產的部長調離,臨時讓我兼任了資產部。

再後來,我們縣之前是工業縣城,現在幾個大企業都快死掉了,縣裡通過常委會決定進行經濟結構轉型,選中了全域旅遊。

這個項目縣裡有一個副縣長牽頭,具體實施是我們公司,公司裡安排我做項目負責人。

我覺得很愁的是,最初唸的軟件不說了,當時倒還算學得蠻好,現在都丟了……

建築方面呢,也好幾年沒做了。現在工作可能是各種項目,比如環保產業、比如旅遊開發及管理等等。

涉及的工作需要的知識特別多、雜……

目前我迷糊的地方在於,現在國家對地方平臺公司的態度是很曖昧的,很可能我所在的公司不能一直存在下去,那我必須要考慮後路。

但,我突然發現似乎什麼都不會了。讓我去民營企業做管理,又覺得自己似乎沒那能力,甚至從基層做起都不知道可以做什麼了。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耐心看完這一段,看完後是否知道了他想提問什麼問題?

在跟別人提問的時候,特別需要掌握“結論先行”、“講三點”的表述方式。

比如,上面這段提問改成下面結論先行,講三點的形式後就清晰多了。

首先,結論先行,用一句話直接拋出自己的問題:

老師,我想跟您請教下如何規劃自己能力的問題?

然後,用三點左右說明清楚問題的情況:

我分三點跟您說明下我的困惑和情況。

第1,我被分配做全新的旅遊項目,我擔心學了又會丟,因為我已經從軟件換到過建築,但這兩個專業都丟了,感覺現在什麼都不會了。

第2,旅遊管理要學的知識又多又雜,我不知道花上很多精力後是否對我未來換工作有幫助,因為我所在的公司可能會因國家政策變化而不能存在下去。

第3,我給您補充下我的背景,方便您做更多瞭解(此處省去400字的個人簡歷)

我們看,改成結論先行、講三點的表達方式後,我們問的問題是不是清晰多了。

來個小結

提不出問題,僅僅是一個表面現象,它背後反映的是不懂假設、缺乏框架、不會表達。

對策其實也很簡單。

首先,我們要知道任何理論、工具、方法、經驗都只有在特定的假設或前提條件下才有效用,因此我們要問自己是否知道它們的假設或前提條件,這是問題的主要來源之一。

其次,我們要有自己的框架庫,每當我們接到任務或學習新知識時,就可以跟我們自己的框架比對,遺漏或不一致的地方就是我們要提問的問題。

最後,我們還要會“結論先行”、“講三點”的表達方式,這樣就能將問題提問得更為清晰。

----------------

像這樣的乾貨文章,YouCore還有99+,主要是解決工作三年以上的職場共性問題,比如知識不成體系、缺乏深度思考、晉升瓶頸等。

歡迎關注YouCore,快人一步學到更多的職場方法論。


YouCore


在很多小公司,老闆開會,基本上,都是老闆一個人在演講,誇誇其談,下面一片寂靜,為什麼會這樣,當老闆問大家有什麼問題的時候,為什麼都不說話呢?我們先從一個實例說起

1

新入職員工因會議一番言論,導致全體孤立,最後離職

前年有一個質量部的新員工,在老闆開完會會,就隨口問了句,大家看看還有沒有問題,需要討論的,而後,這位新員工,就大發言論,中心思想就是生產處於失控狀態,技術部不行,質量部不行,生產部也不行

要知道,如果每個部門都不行,那麼就是老闆的責任,最後,所有部門的人,都孤立他,因為會議的一番言論,最終成為了眾矢之的,不得不走人,這就是為什麼老闆開會,很少人發言的原因

2

開會如蹂躪,早結束早放鬆

對於員工來講,高層開會,那種氣氛,是壓抑的,是一種蹂躪,因為很多企業都將討論會,開成了批鬥會,在會議上,大家心裡的那根神經,無時無刻不是緊繃的,所以當老闆問有沒有 什麼意見,大家巴不得趕快結束,誰還會有意見

3

老闆翻臉比翻書都快,沒人知道說的是對還是錯

企業的老闆,都有自己的套路,作為下屬的員工,根本不知道哪一句話,會被老闆當成把柄,揪著不放,因為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如何說,才是合理的,在這種情況下,說,還不如不說,大家都不說,還沒事,你說了,有可能還會導致老闆的批評

4

大家看有什麼問題,是一句委婉的結束語

在很多老闆開會的時候,等到結束,都會禮節性的問下,大家有什麼問題,其實不是期望每個人說兩句,而是一種禮貌,而且老闆一般開會,都會自己把握時間,當他的問題說完後,基本上就是需要結束會議的,小公司老闆有其他應酬,大公司的會議,是有議程的,時間要嚴格把握

綜上,老闆開會,大家都會能不說,儘量不說,能少說一句,儘量不要多說,除非在這個事情上,嚴重有損自己部門的形象,做一個少說多聽的人,才是正確的


EXCEL知識屋


【磊哥雜談】觀點:老闆開會講完事情後,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嘛,基本上沒有人回答的,這種現象太正常了!

現在的企業關於開會這個事情,基本上都有一個不成文的結論,那就是:小事情開大會,大事情開小會,解決事情不開會!

何為解決事情不開會?

相信大家都清楚,有時候開會爭議半天的問題,一直到會議結束之後都沒有結果,雖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但心裡真正的想法並不一定會表達出來,淨說一些無關痛癢的擦邊球話,所以有時候爭論半天就是沒有結論,真正能解決事情的就是大家散會後,單獨去找老闆或者領導去協商,這樣事情才能去解決。

老闆開會結束後,問大家有啥想法,大家為啥都不說?

1、一般老闆開會,都是在陳述性的講一些問題,基本上他講的話就是已經做出的決定,老闆在會議上說的話絕對具有權威性,問大家還有啥想法也就是禮貌性的客氣一下,顯的比較民主,大家都心知肚明。

即使心裡有不同的意見也不會去提,假如你提出不同的意見,那麼老闆就會安排一個和他意見一致的去做,你也就被“邊緣化”了。

2、公司就是一個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場合,當你在會議上發表一些看法或提出一些意見時,難免有時候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或者是給一部分人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這樣你就會在公司“樹敵”,也有人會說你溜鬚拍馬、在老闆面前愛表現等等,所以有時候在會議上大家根本就不談這些事,領導或者老闆你就相當於通知大家有這麼個事情,真正解決事情、落實到實處的全部是在會後找老闆或領導單獨的進行溝通!

3、每個人手裡都有不同的工作,當老闆說出“大家還有啥不同意見或者不同想法”的時候,基本上就預示著這個會議快結束了,這個時候如果你再提出一些意見,大家就還要在會議上陪著你耗時間,這樣就會波及到很多人,一些和你提出意見不相關的人也要在那裡等,時間長了或者次數多了大家心裡那年會不舒服,為了不惹起眾怒,所以大家就都不說話了,有問題全都是會後找老闆或者領導!

總結

總之呢在職場中,老闆開完會問大家還有沒有什麼不同意見時,這其實就是一種禮貌性的結束語,顯的老闆明主、不獨權專斷,但是我們做下屬的,只要把“執行力”這三個字做好就行!

老闆指出一個方向,我們呢就維持好、堅定不移的走這個方向就行,所以,老闆開完會之後,一般很少有人再提意見!

以上呢就是我的總結,希望能幫你解答疑惑!


磊哥雜談


我是淺憶夢微涼的小世界,目前我已經在混了5年了,我也發現在國企領導開完講完後都會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這時候很少有人發言,這可以分成以情況分析:

這只是象徵性詢問

很多時候在會議準備結束,領導講完話後,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其實只是象徵性的詢問,這個時候領導絕對是不想聽任何人的問題的。如果有人在這個時候提問題,那麼明顯就是沒有眼力勁。

在國企我發現會議的議程大概是由會議組織部門彙報本次會議的目的,然後彙報會議的相關內容,大家進行討論,次要領導講話,再到主要領導講話,會議結束。其實輪到主要領導或者老闆講話的時候了,就代表這個會議也是接近尾聲了,主要領導此時佈置的工作任務大家都是不能有問題的,就算有問題也不適合在這時候說出來了。

大家不想得罪領導

老闆都講話了,作為公司最大的領導發言誰還能反駁呢?就算有意見也是沒用的,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的,因此也就很少有人在老闆講完話後發言了。

身在職場的我們都知道,職場有職場的規則,我們只能按照職場規則來進行,如果有人非要違逆的話,那麼肯定不會混得太好的。我以前有個同事,總是沒有眼力勁的那種,很單純,看不清事實,每次開會的時候他總是在主要領導講完話後問還有誰有問題要發言的時候,他就自告奮勇的說出了自己的問題,往往還要加上“下面我來補充一下”這麼一句話,搞得他才是領導一樣。

最後領導也受不了他了,會議就不讓他參加了的,風頭都讓他搶完了,領導十分的不開心啊!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了,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淺憶夢微涼的小世界


這太正常了。無外乎三個原因:

其一:含蓄本能做怪

我們中國人是含蓄的,大部分情況下不願意出頭,不願意發聲。就像上學的時候,老師講完課後讓舉手回答問題,哪怕你會,也不一定會舉手。會舉手的通常是那幾個“尖子生”

但在學校裡可以裝小透明,在職場上還這樣的話,慢慢的會真透明瞭。



其二:抗拒開會,只想早點結束

老闆似乎都很喜歡開會,總想把自己所思所想灌輸給員工,讓員工熱愛公司熱愛工作。

與之相對的,沒有員工不厭煩開會,除非是開表彰大會,除非被表彰的人裡有自己……以我所見,大部分員工開會的時候心裡都是開小差的,如果老闆特別嘮叨的話,開會更是種煎熬。

這種情況下,巴不得趕緊結束,哪裡還能敢再起話題!

但如果開會已經不可避免,就主動、認真地去面對吧!



其三:不信任老闆

老闆和員工,有統一更有對立。老闆想的,員工未必想;員工希望的,老闆未必希望。

這就導致很多員工認為“說了也白說,老闆問我們只是做做樣子”,自然也就不發言了,覺得沒用。

但是,很多事情還是要勇於嘗試的,哪怕失敗,至少也試過。給機會的時候不說,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了。



我也算是在文山會海中過來的,建議開會的時候做到兩方面:

第一:學會科學的偷懶

不得不說現在的公司都很愛開會,如果每個會議都投入全部精力,有可能覺得吃不消。所以要學會科學的偷懶。

具體怎麼做?也不難,只是需要很強的總結能力。會前總結本次會議的目的、會中總結老闆要表達的意思、會後總結自己學到的三四個點。

只要總結好以上三方面,人也就不累了。



第二:積極配合

每個職場人都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員工有配合公司和老闆的義務。會議中如何配合?首先做好筆記,其次積極發言。

🌸無論筆記做得好不好,老闆看到的就是你在做了。

🌸無論你的發言有沒有用,老闆會不會採納,至少你在他眼裡是積極向上的。好感度不是白刷的。



總而言之,你需要給老闆看到你做為員工的“態度”。老闆需要員工在開會的時候有什麼樣的表現?絕對不是一言不發,也絕對不是神遊天外。其實只要把自己代入老闆的角色,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這是職場規則,只有遵守並駕馭這些規則,才能職場中如魚得水,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


職場朱一二


這種現象確實很常見。就我自己來說,如果會議上老闆講完,並沒有點名讓我發言的話,我也不會多作表態。有疑問寧可在會後交流,也不在會議上當面提問題,這是集權組織和層級管理下的正常現象。

以我多次參加老闆召開會議的經驗,大家都不願接老闆話茬會上發言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幾種:

企業氛圍不開明。

相信真正開明民主的老闆並不多見,自負剛愎的倒十有八九。在長期的工作交流中,參會人員早就知道老闆的秉性和套路,一旦老闆決定的事情,多說也是沒什麼作用的。所以,老闆把問題講完,下邊要做的就是默默地執行就好,沒必要再多嘴發言。

明明知道老闆的強勢風格,多說話是浪費精力還有可能被老闆批評,大家肯定會沉默以對。

不想惹上麻煩。

老闆開會,參會人員估計一般有高管和中層,甚至擴大到基層管理人員。當老闆講完以後,當眾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這時,基本上每個人都會低頭不語。

其一,大部分人怕被暗中扣上逾越的帽子。中層或基層如果自己跳出來發言的話,怕被高層認為是在老闆面前抖機靈,以後可能被穿小鞋。不論你說什麼,都可能會被判定為不懂層級規矩的人。

其二,說什麼都會引起麻煩。如果自己發言是附和老闆的決定,可能被大家都斥為馬屁精;如果真的對老闆的發言反對或者挑刺的話,那不是嫌自己錢太多?還是沉默最安全。尤其是老闆提出一些對下邊有壓力的要求時,高層會選擇沉默作為自保。

想快點結束會議。

這種情況就是:老闆的開會發言總是些陳詞爛調、老生常談。大家早就聽的耳朵起繭,只想早點散會。當他問大家有沒有問題時,就是準備結束會議的時候。馬上就要解放了,誰這麼不長眼還要延長會議時間?

總之,在企業內掌握至高權限的老闆開會講完話後,問大家有沒有問題,這是一種故作姿態。下屬們當然明白自己只有執行的份,說太多反而可能引禍上身。如果真有不明白的問題,也要給老闆面子會後私下再問。沉默已是很明智的選擇。

我一般不想多說的原因是:終於要散會了,別耽誤下班時間。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留言。我是職場本紀,篤行職場十幾年的管理人士,關注我分享更多職場智慧。

職場本紀


職場現象:現在老闆開會講完後,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很少有人發言。這是一種常態,造成這一常態的原因如下:

  • 不想成為出頭鳥

在群體壓力之下,另類一般都會被排擠,甚至會被攻擊,所以當老闆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時,除了高管之外,沒人願意出頭。

非常有趣的現象是:當高管在這種情形下帶頭髮問時,往往都有引導輿論之嫌,於是大家更不願意跟進。

  • 原本有諸多想問,想說的,但是在公開場合不方便

例如,想反對老闆的某些意見,但是總不能在公開場合唱反調吧,傻子都知道這是一種自殘行為。

再如,想表達自己在某項制度面前是弱者,但是這也不能在公開場合講,萬一很多人都跟進,那麼自己豈不成了帶頭的冤大頭了。

  • 老闆只是在講客套話

很多時候,老闆講這句話只是給大家一個臺階:你們有沒有意見?

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如果有意見就提出來,如果不提,那麼我就當大家都沒有意見,既然沒有意見,那麼會議上決定的一切都需要執行,都需要落實,否則不客氣。

老闆所參與的任何會議,在會議之前已經與核心層展開過溝通,並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過預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是進一步確認類型的問題,其他的問不問都不再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