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何《神鵰俠侶》中,明爭暗鬥了一輩子的洪七公和歐陽鋒會相擁而亡?

逍遙騎士鄭義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第二次華山論劍與其說是武功的比試,不如說是道德的較量。畢竟,在大宋危亡之際,時代呼喚的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而非像歐陽鋒、裘千仞那樣的自私陰險之徒,何況他們還追隨入侵大宋的金人做事。

西毒歐陽鋒因錯練了《九陰真經》上所載的武功而經脈逆轉導致神智錯亂,於二次華山論劍時在黃蓉刻意的言語刺激下終於瘋掉,茫然不知“我是誰”,最後被自己的影子嚇走,“黃藥師與洪七公眼見這位一代武學大師竟落得如此下場,不禁相顧嘆息”,“洪七公嘆道:‘此人命不久矣’”。

隨後洪七公、黃藥師、郭靖、黃蓉下了華山,洪七公享受了黃蓉精心製作的美味珍餚後於當晚在旅店內和郭靖同住一間屋,可“次晨郭靖醒來,對榻上洪七公已不知去向,桌面上抹著三個油膩的大字:‘我去也’,也不知是用雞腿還是豬蹄寫的。”正如黃藥師所說,洪七公“一生行事,宛如神龍見首不見尾”,這種告辭方式,也頗具北丐特色。

從此《射鵰英雄傳》中,沒再提及西毒歐陽鋒與北丐洪七公,全書以成吉思汗辭世後郭靖與黃蓉南歸,途中看到一路白骨散落嘆息世人苦難方深而完結。作者意猶未盡,於是有了續寫郭靖、黃蓉事蹟的《神鵰俠侶》一書。

在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第二回《故人之子》中,年方十三四歲的楊過出於好奇心撿了赤練仙子李莫愁的冰魄銀針而中毒,不由嚇得大哭。就在此時此刻,“聲音鏗鏘刺耳,雙腳倒立”的西毒歐陽鋒陡然現身,救了楊過一命。

歐陽鋒怎麼出現得這麼巧呢?除了無巧不成書的因素,既然歐陽鋒能準確地辨認出楊過中的是冰魄銀針的毒,就說明他對於銀針的主人李莫愁非常瞭解。老毒物歐陽鋒雖然瘋了,但是他的武功和用毒技術還在,因對其他擅長用毒的人感興趣而跟蹤李莫愁也在情理之中,何況當時赤練仙子李莫愁在江湖上已經名頭很響,連一直安於一隅的郭靖和黃蓉都為要會會她而離開了桃花島。

歐陽鋒之所以被稱作“西毒”,皆因他本居住西域且擅長用毒。善用毒者必善解毒,因此,歐陽鋒既是用毒高手又是解毒專家。只不過這次他為楊過解毒,用的不是解藥,而是教楊過使用倒運氣息法慢慢排毒。

金粉們都知道,西毒歐陽鋒為人歹毒,可不像北丐洪七公那樣具有一副菩薩心腸,他怎麼肯樂於救一個素不相識的少年呢?這並非是歐陽鋒變善良了,而是他仍處於瘋癲狀態,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誰,聽了楊過所說的“你倒轉了身子還跑得這麼快,天下再沒有第二個及得上你”的奉承話而開懷大笑,又見楊過眉清目秀討人喜歡,便要楊過認他當爹,立下重誓說聽他的話,這才教楊過如何使用倒運氣息排毒法。

歐陽鋒雖然瘋癲,但是關於往事仍有些許印象,因此他看到雙鵰,便“以手擊額,皺眉苦苦思索,突然間似乎想起了什麼,登時臉色大變”,大叫“我不要見他們”而自行迴避,說明他對郭靖和黃蓉印象深刻。估計他看到楊過時,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楊過的容貌頗似楊康,要不是歐陽鋒有所糊塗,以他的聰明程度,一見到楊過便會想到楊康,就不會救楊過的性命了。

想當年,歐陽鋒跟要拜他為師的楊康說自己的武功只傳自家後人,所以傳給了自己的侄兒(實為私生子)歐陽克以後就不再收徒弟。楊康為了讓歐陽鋒收自己為徒,在歐陽克調戲自己的未婚妻穆念慈時,毅然乘其不備殺死了歐陽克,終於使得不知真相的歐陽鋒同意收他為徒。不料黃蓉巧妙地當面揭穿了楊康殺死歐陽克的真相,楊康惱羞成怒,在偷襲黃蓉時誤中了她所穿軟蝟甲上沾染的歐陽鋒的蛇毒而亡,可謂一報還一報。

差點兒成為歐陽鋒徒孫的楊過,如今卻歪打誤撞地認了歐陽鋒為義父,兩家的仇怨居然以義父子的形式就此了結。這不由令人慨嘆世事無常,造化弄人,不知身在黃泉的歐陽克與楊康會作何感想。這個結局也好,免得冤冤相報無終了。對於已經進入風燭殘年的歐陽鋒來說,遇到楊過並認作兒子,的確是件幸事,是他離開人世前的最大感情慰藉。

因著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歐陽鋒和楊過一度分離,直到數年後的某個晚上,兩人在終南山上得以重逢。相會之時,楊過對歐陽鋒富有激情地大叫“爸爸,是我啊,是你的兒子啊”,歐陽鋒則抱住楊過大嚷“孩兒,我找得你好苦”,然後“兩人緊緊摟在一起,都流下淚來”。此情此景真切動人,縱然是親生父子相見也莫過於此。

誰能想到心腸歹毒的一代武林宗師歐陽鋒,這幾年都在為尋找曾經殺死自己獨生子歐陽克的楊康的兒子楊過而活著?歐陽鋒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楊過,歡喜之餘便把自創的蛤蟆功和九陰真經兩大神功的秘訣傳授給了這個義子。此後這對父子再度分離,直到最後在華山上重聚。

作者非常巧妙地利用楊過這一人物形象貫穿起北丐洪七公與西毒歐陽鋒的華山相遇,並讓楊過見證了他們的死亡。

在《神鵰俠侶》第十回《少年英俠》中,當“心中混亂,厭憎塵世”的楊過“只在荒山野嶺間亂走”,後來爬上了自己並不知道是五嶽之一的華山後,在半山腰巧遇正待殲滅藏邊五醜的北丐洪七公。洪七公把丐幫幫主之位傳給了黃蓉之後,這些年“獨個兒東飄西遊,尋訪天下的異味美食”,但仍會“暗中扶危濟困,殺惡誅奸”,此時便是為殲滅濫殺無辜的藏邊五醜而上了華山,才意外地“在深夜雪地裡遇到楊過”。

楊過的恭敬態度與自訴命苦博得了洪七公的好感,知道他與藏邊五醜素無瓜葛後,洪七公邀他與自己共享油炸蜈蚣,因楊過是天下第一個敢跟自己一起吃蜈蚣的好漢,更令洪七公喜歡。於是洪七公拜託楊過守護一下要在雪地裡睡上三天的自己,其實也是對楊過進行考驗。後來藏邊五醜出現,楊過冒險與其周旋,堅守了保護洪七公睡三天覺的承諾,洪七公對他自是青眼有加。

就在洪七公與藏邊五醜問答之際,歐陽鋒突然出現——歐陽鋒一直牽掛楊過,父子倆分開後他又在不斷尋找這個義子,憑藉某種跟蹤線索上了華山。“自二次華山論劍之後,十餘年來洪七公與歐陽鋒從未會面”,但歐陽鋒“與洪七公是數十年的死仇,憎惡之意深印於腦,此時雖不明所以,但自然而然的見到他就生氣”,於是撲向洪七公,兩人傾力以博,“堪堪拆到千餘招”,一直未分勝負。後來楊過通過跪拜無語的方式請求洪七公離去,洪七公大人大量隨即會意要走,可歐陽鋒糾纏不放,與洪七公拼起內力,導致兩敗俱傷,最終同歸於盡。

書中寫道:“北丐西毒數十年來反覆惡鬥,互不相下,豈知竟同時在華山絕頂歸天。兩人畢生怨憤糾結,臨死之際卻相抱大笑。數十年的深仇大恨,一笑而罷!”這就是洪七公和歐陽鋒之死,他們生前是對頭,卻於同年同月同日同時死去,這個結局,實在令人慨嘆。細細推究,作者如此寫來,的確大有深意。

洪七公和歐陽鋒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書中並沒有寫過他們的個人恩怨,但僅就做人而言,兩人處於善惡兩端,形成對立自然而然,畢竟自古善惡如水火不能相容。

二次華山論劍之期,眾英雄在華山頂上審判裘千仞並剝奪了他的參賽資格,對裘千仞的一些批判同樣適用於歐陽鋒,然而卻沒有人去審判歐陽鋒,為什麼?大概因為歐陽鋒是西域人,那時西域不屬於大宋,歐陽鋒等同於外國友人,大家不好像對裘千仞那樣直接審判;再者,歐陽鋒屬於頂尖高手,一般人惹不起,有實力與他對抗的頂尖高手會覺得與他同列為一代宗師,具有類似同僚的感情,不忍或不好下手,以免擔了殺害同僚有妒忌恨之嫌的罪名;還有,除了歐陽鋒之外,五絕中的其餘四大頂尖高手,包括黃老邪,都不像歐陽鋒那樣心腸歹毒,總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何況對於和自己江湖地位並列的人會有惺惺相惜之情產生。

因此,在《射鵰英雄傳》一書中,可以看到歐陽鋒一直在等待殺掉洪七公的時機,而洪七公雖然厭惡歐陽鋒,但是從無殺了他的念頭,只是會當面在口頭上嘲諷虛偽的歐陽鋒幾句而已。

不能不說,在“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大頂尖高手中,歐陽鋒是唯一一個典型的壞人,他一直口蜜腹劍、狡詐歹毒,除了瘋掉後會讓人產生一絲憐憫之情和跟楊過的父子情濃動人心絃之外,本質上是個大奸大惡之人,令人唾棄,死有餘辜。洪七公則與之相反,他嫉惡如仇,是大仁大勇之人,與歐陽鋒這樣的人一起死去,實在是莫大的遺憾。

作者借楊過的心理活動說明了安排洪七公與歐陽鋒同時死去的用意:“如二老這般驚世駭俗的武功,到頭來卻要我這不齒於人的小子掩埋,什麼榮名,什麼威風,也不過是大夢一場罷了。”這不由讓人想起《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在華山上思考的是非善惡問題。歐陽鋒可視作惡的代表,洪七公儼然是善的化身,兩人同歸於盡,彷彿在揭示善惡之爭也好,強弱之鬥也罷,都在死亡面前變得毫無意義,多少恩怨情仇都因死亡而一了百了,人活著時,不必執念過深。

然而,誠然當死神來臨時,功名利祿與是非善惡皆成空,人生彷彿是大夢一場,但是活著的人還是難以做到超然出世,無法處處佛系做人,就像郭靖當初不想殺人卻差點被樑子翁殺了一樣,你不惹人,不等同於別人不來惹你,人生在世,總要有所鬥爭,是非善惡對於活著的人們而言,仍要加以區分。

古今中外都是正邪勢不兩立,善惡水火不容。事實證明,洪七公能夠一次次包容歐陽鋒,歐陽鋒卻從來容不下洪七公,無論瘋之前還是瘋之後,歐陽鋒都是要決意置洪七公於死地,最後竟然如願以償,只是沒想到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由此可見,對於大奸大惡之人,真的不能心慈手軟,畢竟大奸大惡之人根本不會有所悔改,只想消除異己,唯我獨尊。假如洪七公沒有忍讓之心,就不會跟歐陽鋒這樣的惡人同歸於盡。

表面上看,北丐與西毒的終極之戰是歐陽鋒贏了,其實不然。當時洪七公覺得歐陽鋒已經瘋了,跟一個瘋子對打自己已經佔了便宜,因而處處退讓。作者還是借楊過的所思所想判明瞭歐陽鋒的非與惡、洪七公的是與善:“義父雖然了得,終究是遜於洪老前輩一籌。那打狗棒法使出之時,義父苦思半晌方能拆解,若是當真對敵,哪容他有細細凝思琢磨的餘裕?”

從武學上看,洪七公與歐陽鋒難分伯仲,最後算是洪七公略高一籌,而由做人上看,兩人則有天壤之別。應該說,是洪七公的善縱容了歐陽鋒的惡,才導致了善惡同歸於盡的結果。換成現在的眼光看,關於善的定義,還應加上一條,那就是不去縱容惡的發展。

無論仁者洪七公還是惡人歐陽鋒,他們在死前都把自己的絕學傳給了新一代少年,即無名小輩楊過,楊過無意間便繼承了兩大頂尖高手的武功絕學,對比當年其父楊康處心積慮要學歐陽鋒的武功而不得,落個害人害己的悲慘結局,說明為人莫貪心,做事莫強求。楊康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有個兒子得來全不費工夫,輕而易舉地就繼承了兩大高手的武功絕學。這是人算不如天算的一例,富有哲學意味——人生得失有時在人力以外,不如懂得隨緣。

洪七公與歐陽鋒之死,既是善惡鬥爭相依存的象徵,又是人生如夢皆成空的佐證,讀罷令人心情沉重,不由不發出聲聲嘆息。不過,值得樂觀的是,多少歷史事實證明,邪不壓正,善可以一時退讓,惡卻無法一直逞強。人心向善,古今中外皆然。



耗子說電影


“北丐”洪七公和“西毒”歐陽鋒兩大絕頂高手是宿敵世仇,兩人恩怨幾十年,跨越《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中,歐陽鋒偷襲洪七公,洪七公雖然保得性命,但功力全失。幸得有《九陰真經》相助,才在短期內恢復了功力。第二次華山論劍,修習九陰“假”經的歐陽鋒打敗洪七公、黃藥師,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洪七公因此未能復仇成功。到了《神鵰俠侶》,在華山絕頂,兩人苦鬥五日五夜,最後同歸於盡,臨死前兩人恩仇一筆勾銷。((


“北丐”和“西毒”是五絕中繼“中神通”王重陽之後,最先逝世的二人。“五絕”已去其三,不禁令人嘆息。洪七公和歐陽鋒的逝世,看似是正常,是武林中人的“自然死亡”,但這其中大有深意。筆者揣摩,估計有以下原因:了

洪七公的傳人郭靖,在《神鵰英雄傳》的後期,武功已經突飛猛進,隱然已經能比肩“五絕”,只是略輸一籌而已。洪七公和黃藥師三百招內均無法打敗郭靖就是最好的證明。而到了《神鵰俠侶》,郭靖完全成熟,他的武功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的降龍十八掌融合九陰真經,從至剛中生出至柔,剛柔並濟,縱是當年的洪七公,也無此功力,而且他為國為民,鎮守襄陽,在武林中一呼百應,已經是名揚天下的郭大俠。接下來,郭靖肯定是要跨越洪七公這座高山的,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至於郭靖以何種方式超越洪七公,那就要靠金庸的一支妙筆了。金庸不負眾望,巧妙地安排洪七公與歐陽鋒打鬥到最後而同歸於盡,既化解了幾十年的宿怨,也解決了人才傳承問題。s


而楊過則是《神鵰俠侶》主角,他天賦過人,將來肯定有一番大作為。而他又認歐陽鋒為義父,隱然便是“西毒”的傳人。事情發展果然如此,楊過經歷種種磨難,終成大家,在不到40歲的年紀便晉身“五絕”之列,“西毒”已死,他便稱“西狂”,也可以傲視當世了。了


而南帝一燈大師的弟子並無出類拔萃的人才,故在《神鵰俠侶》中他依然位列“五絕”之一;黃藥師更不用說了,因被陳玄風和梅超風所累,其餘弟子全部被他逐出門牆,趕出桃花島,各弟子最後的結局都很悲慘,桃花島一門後繼無人。


一枚嫩嫩的小鮮肉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西毒歐陽鋒一朝突然明悟,心中的執念已去,大徹大悟。又因年歲已高體力透支,在油盡燈枯之際,與老對手洪七公相擁大笑泯恩仇,同時逝世。



在射鵰英雄傳中,北丐洪七公與西毒歐陽鋒可謂是一生宿敵。北丐洪七公光明磊落,嫉惡如仇,做事以俠義當先,可以算是正義的代表;西毒歐陽鋒陰險狠毒,狡詐殘忍,做事不擇手段,可以算是邪惡的代表。自古以來正邪不兩立,在江湖中更是如此,所以兩人也成為了一生宿敵。


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華山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地點。華山論劍,是武林人士武功得到江湖認可的一個必經之路。北丐洪七公和西毒歐陽鋒之間的交手次數很多,這也是正義和邪惡的鬥爭。



第一次“華山論劍”,是為了爭奪九陰真經的歸屬而召開。經過了七天七夜的比試,中神通王重陽的武功,被公推為天下第一,而當時武功還未大成的北丐洪七公和西毒歐陽鋒則是半斤八兩,誰也勝不了誰。


後在桃花島時,歐陽鋒、黃藥師和洪七公三人以簫聲,鐵箏,嘯聲相鬥,用內力來比試武功,結果還是旗鼓相當,難分高下。離開桃花島,在船上洪七公和歐陽鋒再次激烈搏鬥,基本還是不分上下。歐陽鋒一時疏忽,差點被桅杆砸到,這時的洪七公俠義之心大起,出手救了歐陽鋒,卻反被其暗算,受了重傷。


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歐陽鋒因受了黃蓉的算計,練了假的九陰真經,誰知陰差陽錯,反倒使其練成了顛倒穴位的絕學,在眾人措不及防的情況下,奪得了天下第一的名頭。



到了神鵰的時候,二人再次在華山之巔見面。歐陽鋒逆練真經,越練越怪,洪七公雖然只得了一小部分九陰真經,但也是受益匪淺,畢竟正勝於邪。在漫天飛雪的華山上,老叫花子洪七公與老毒物歐陽鋒進行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對決,而這也是兩人今生最後一次交手。這次比武可謂百年難得一見,光是二人的名頭,就足以令人心懷激盪,何況還有大雪助興,更添了幾分豪壯之氣。

兩個人先是親自上陣,大戰了三天三夜,最後實在打不動了,就通過楊過來較量。洪七公把“三十六路打狗棒法”以口傳的形式逐一教給楊過,讓楊過演示給歐陽鋒看,歐陽鋒看過以後,再告訴楊過破解的招式,讓楊過打給洪七公看。


歐陽鋒用了三天的時間,連破三十五路“打狗棒法”,可在最後一路的“天下無狗”的招式下,他卻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愁得他一夜間鬚髮皆白,彷彿剎那老了十幾歲,最後終於將其招數破掉。



自從當年被黃蓉用計逼瘋後,歐陽鋒就混亂了,不知道自己是誰。此時因為他費盡心力破解了“打狗棒法”裡最為精妙的“天下無狗”,已近油盡燈枯。洪七公在激動之餘,連聲說道:“歐陽鋒,你果然厲害,老叫花子佩服!……”此時的歐陽鋒突然迴光返照,如夢驚醒,方才想起自己是誰。同時,他也認出了洪七公。二人相擁大笑,最後在笑聲中雙雙離世。



歐陽鋒在神鵰世界中,已經褪去了反派的外衣,但他仍是一位五絕級別的大能。再說洪七公,在武學上也是挺好鬥的,對五絕這個級別的人來說,人生最寂寞的,莫過於沒有對手。北丐西毒打了一輩子,只有這次最為暢快,也最為純粹。以往二人動手,總有太多是非恩怨的牽絆,難得這次再也不用論是非,分善惡,為的只是武功;爭的,只是高下。但在臨了之際兩人卻是相擁而逝,死之前兩個人哈哈大笑,正所謂一笑泯恩仇。武功第一又如何,只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在自己大限將至的時候,身邊有老友陪伴比什麼都重要。他們的死是一個很完滿的結局,但卻給讀者留下了些許的遺憾。


此問題您還有什麼不同的見解,請評論留言,感謝您順手關注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