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国为何总是对印度“高抬贵手”,不怕印度超越美国吗?

有史有诗


印度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还没有威胁美国世界霸主的实力。从美国的角度,作为世界霸主首要是要打压世界第二,而不是全面打压任何有潜力超过美国的国家。美国称霸世界的策略其实是继承、改进了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也就是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打压任何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国家。


印度总理莫迪与美国总统特朗普

英国能够以一个小小的海岛,称霸世界近300年,“大陆均衡政策”功不可没。英国称霸世界的时候,对于介入欧洲大陆内部事务不是特别感兴趣。但如果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了欧洲大陆第一强国,英国都会毫不犹豫的进行打压。法国、俄罗斯与德国,都最终被英国一一压制!

拿破仑崛起以后,英国组织了7次反法同盟,最终将拿破仑流放到大西洋圣赫勒拿岛。拿破仑被击溃以后,俄罗斯又成为了欧洲大陆第一强国,被称为“欧洲宪兵”。于是,英国联合法国拿破仑三世在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打了一场。克里米亚战争胜利以后,法国再次称霸欧洲大陆。结果,英国又支持普鲁士制衡法国。

直到普鲁士统一德国,英国面临了真正的挑战。德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与英国都成为了输家,美国趁机却崛起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称霸世界以后,与苏联进行冷战,打压日本与欧盟,不都是为了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进化版吗?可以称之为“全球均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面临的挑战有三次。第一次是苏联,军事实力与政治影响力与美国平分秋色;第二次是日本,人均GDP超过美国的160%;第三次是欧盟,GDP总量曾经超过美国。现如今,美国是面临第四次挑战,迅速崛起的我国,也有实力与美国平分秋色。

所以,印度发展迅速,毕竟GDP总量仅有2.73万亿没有,仅仅相当于美国的八分之一,还不足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也只有当印度成为世界第二以后,美国才会真正重视印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打压。现如今,印度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美国觊觎不已,更希望能够将印度变为本国商品的市场!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印度会不会成长为威胁美国霸权的强国?


美国观察室


世界第一货币是美元,而非卢比

毫无疑问,自然是不担心的。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龙头老大,唯一惧怕的只有能够彻底颠覆其统治和霸权基础的国家与事物,而印度明显不在其中。根据《产业经济评论》的报告,印度经济主要以农业、手工业和工业为主。在这之中,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上,工业只有25%左右,而农业仅有18%。在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之前,印度的产业结构就已经开始向发达国家看齐了。

工业和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然而,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一二产业比重,原因并非是如此行事可以帮助其更加发达,而是因为其属于发达国家,才能够如此行事。简单来说,由于国家工业化水平极高,发达国家在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结构模式上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如美国的大农场模式,帮助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德国和日本在高精仪器上的领先地位,能够使其在出口仪器的过程中获得超额利润。

而印度则不然,其农业先天基础非常出色,拥有全世界10%的可耕地;建国初期,由于有英国人所留下的大量遗产,工业基础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也可以算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些优势并没有能够被印度人充分利用起来。大量印度人流向服务业,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程序员,在硅谷和伦敦金融城有许多印裔移民。不过,服务业所能够创造的财富远不及实业,因此印度即使再怎么发展第三产业,也无法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和西方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部分印度人视小米为民族品牌

更可笑的是,印度坐拥绝佳的农业环境,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仅在温饱线上下,约230公斤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的500公斤和美国的1.3吨。同时,印度还有着绝佳的国际环境,除巴基斯坦外,大部分国家都愿意看在印度广袤的市场的份上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帮助。比如说中国资本一直非常看好印度,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小米手机,其在印度手机市场占有率接近30%,远超三星和苹果等国际名牌位居第一。

维克兰特号已经在船台上等待了十几年

而在军事上,印度根本做不到“将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远的不说,根据最近印度方面的报告,今年2月底的印巴空战中,印方损失的一架直升机竟是由印度的防空导弹而非巴基斯坦方面打下来的。印度各军种协调性之差由此可见一斑。再往前追溯,诸如印度潜艇自己击沉自己,航母发生失窃案,20年摔掉1000架飞机等等,都说明了印度军力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强大。

印度想要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度最让美国感到满意的地方可能就在于此:一个市场极为庞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摆脱封建殖民余毒,无法将人口潜力变现的第三世界国家,无疑是最适合经济殖民的对象。2018年印度贸易额为8370亿美元,贸易逆差却达到了1800亿之巨。其中美国每年能够从印度赚取超过200亿美元,占印度贸易逆差总额的12%左右。可以说,印度一直在被美国吸血而不自知。


区域拒止


虽然印度方面也说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但印度在21世纪能不能崛起、印度崛起后的程度,这些都是需要讨论的话题。


美国的强大,不仅仅只是展现在美国的经济体量上,这意味着即便印度在本世纪彻底崛起,其在综合国力方面能否和美国抗衡,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 虽然看起来印度当前的经济数据非常亮人,但是,有份数据是——印度13亿的人口中,年收入达到11000美元以上的中产人数,只有2700万, 占总人口的2%。
  • 根据国产智能手机在印度销售得到的一个数据是,在印度手机市场,直到2018年,500美元以上的市场仍然只占了印度整体的3%。在印度,30000卢比以上(约400美元) 的智能手机就算得上是高端。

可以看到,印度贫富悬殊之大,超乎想象,中产阶层人数也是异常的稀少——这意味着印度大量人口仍然从事低端工作。


◎印度工业主要分布地区。

1.印度之所以能够展望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印度引以为傲的人口红利以及产业向东南亚、南亚的转移。

然而,在已经将要进入工业智能化,也就是工业4.0的当下,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的变革,促使工业实现智能化,是当前全球各大工业国都积极投入,试图率先抢滩登陆的。

如德国已经将工业4.0纳入《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德国对该项目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

这意味着,庞大的人口基础,在工业4.0时代,并不能成为红利,反而,工业智能化的到来,会促使一大批低端劳动力需要技术升级,就业危机将增大。

◎印度一家生产彩色画的工厂。

反而是拥有中高端技能的中产阶层基数,才是人口和国家的优势。

而占总人口才2%的印度中产阶层,如何应对工业4.0时代的产业升级需求。

所以印度究竟能崛起到何种程度,应该是当前需要深思的。

2.比起印度未来可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当下以印度为支撑点和触角,围堵和遏制美国当务之急的竞争对手,才更划算。

美国当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印度北边的邻国以及印度北边的邻居的邻居俄罗斯。

尤其是俄罗斯总统近日高调宣布将替俄罗斯和印度的这位邻居打造体系化的导弹预警体系,这意味着,除了俄罗斯和美国,全球第三个即将拥有完善的导弹预警体系的国家将出现,这更意味着,俄罗斯和东亚这位邻国之间的战略协调,将更加的紧密和一致性。

◎印度一家生产彩色画的工厂。

在此背景之下,美国拉拢印度,打造一条自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护城河,遏制俄中,才是美国迫在眉睫的。

实际情况是,美国的确在这样做,其拉拢印度,借着印度为支撑点构建了印太战略,将印度正在打造成一个遏制印度北边两个国家的前沿阵地。

所以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印度对美国构成战略威胁),而放弃当前印度的地缘和经济、军事价值,这是美国不会去做的,这也是美国为何意味讨好印度,对印度高抬贵手的原因。


中评中语


美国怕不怕印度超越不知道,但印度好像还高估自己的实力。想起了NBA球星杜兰特当时旅游印度回来在网上口嗨了一句,“印度落后美国二十年”,结果印度人民不答应,给他喷傻了。

仔细想想,印度落后美国二十年?是杜兰特低估美国还是怎么?难道印度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2000年的美国水平?开玩笑。

所以,美国人根本不怕印度超越,就算他们培育出战后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还不是将他们压得死死的。

想要让美国恐惧,只有独立自强,比如我们伟大的中国!



新鲜事要知道


美国为什么总是对印度高抬贵手——基本上美国对印巴冲突很少参与,即便参与也不如巴以冲突的程度深,最多就是动动嘴谴责几句完事

1、长期以来,印度就信奉不结盟主义,意图在在美苏冷战之外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印度的不结盟主义,也给了处于美苏冷战夹击的国家另外一条选择。

因此稍微夸张点说,印度就是美苏冷战时的第三个领袖。

苏联之所以亲近印度,是因为印度不结盟运动对苏联没有威胁,而去可以利用,增强自己在印度洋的影响力。所以苏联愿意卖武器给印度,增强印度的实力,避免印度实力太差,被迫投靠美国。

美国在冷战时基本不理会印度,因为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印度插不上手。1979年之前美国以伊朗、土耳其、伊拉克为主,1979年之后美国以土耳其、以色列、沙特为主。印度的位置距离中东稍远,美国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至于印度的不结盟主义,只要不加入苏联阵营,美国也和苏联一样不打压印度。

由于美苏都不打压,这就让印度成为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美苏阵营之外有了第三条道路:

不结盟联盟。

2、印度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威胁美国,相反需要经济发展的印度倒是需要仰仗美国帮忙。印度对于美国而言,不但不是威胁,反而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投资印度,获取巨额经济利益,才是美国对待印度的方式——毕竟作为人口第二大国家的印度,未来有机会成为人口第一大中国的竞争对手。

对于美国来说,培养印度,未来和中国竞争,就是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东有日本、南有印度,未来中国的经济格局压力不小。再说,印度一旦发展了,就有可能控制和威胁中国从中东进口能源的路线。未来两国领土谈判,怕是难占上风。

3、美国在军事安全上需要扶植印度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地区大国,抗衡中国。东盟就不会只有中国一个大国的选择。

4、印度的联邦议会制,决策程序和信息比较公开、透明。和美国类似,美国相对比较信任。

总之,一旦印度崛起,对中国的麻烦比美国大很多:领土问题、中东石油安全问题、一带一路通路问题等,都是威胁。

美国才不会为中国操心这些问题,相反还有可能鼓励。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对印度取消克什米尔自治地位不闻不问的原因。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美国当然怕印度超过美国,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美国害怕任何国家超过它,每有强国兴起都是在撼动美国在全世界推行的霸权,如果某一国超过它那更是了不得,印度作为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国家如果走上发展的正轨,超过这个正在走下坡路的世界霸主可能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对印度某些方面高抬贵手或者予以支持,其实就是美国稳固自己地位的一种手段,因为美国要在印度洋站稳脚跟,除了迭戈加西亚那样的军事基地还得有所谓的盟国支持,印度作为印度洋沿岸头号大国有拉拢的价值,而且也必须拉拢,因为俄罗斯也在拉印度,对于美国来说就算不把印度拉过来,也不能嚷俄罗斯把印度拉过去,要不然印度洋上再多个迭戈加西亚都没用。



现在的美国已经是太平洋战略了,而是印太战略,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是美国的战略重点,美国所谓的高抬贵手或者给它点甜头,实际上就是讨好印度,印度的体量很大,你注定没有办法玩硬的,不然印度真跟你断绝往来就麻烦了,所以有些事美国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吃点亏就吃点亏。



美国现在之所以敢在一些时候放任印度,主要也在于印度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变成和美国比肩的国家,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这个国家能和美国合作或者给美国当盟国,那这个国家的国力在美国眼里一定是不强的,强大的国家都被美国当作了敌人,反过来说真正强大的国家也不会去忍受美国的强凶霸道。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既然天下英雄就是唯使君与操耳,使君何故受制于人?


鍋盖頭司令


与其说是高抬贵手,其实更想富人对穷人都看不上。

印度还不值得美国去打压,美国关心的只是世界上的几个大国和关乎他们利益的国家,比如伊朗。

美国跟印度现在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特朗普更是称印度现在的领导人是印度史上最英明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美国对印度的轻视。印度根本不在世界上排名前几的国家,也不具备像伊朗那种丰厚的先天条件关乎着美国利益,而且还会奉承美国,所以美国也没必要去压制印度。

印度的人均GDP从最开始的与中国相同现在拉到了数十倍的差距,不过也正在进步,但远远达不到让美国警惕的程度,再加上现在美国正在跟中国打贸易战,就是因为中国的力量已经让美国感到了忌惮,并且中国不愿做美国的小弟,美国变开始全力打压中国,而印度目前是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最后只能说不是美国高抬贵手而是印度太菜。


明奇尕鸟


美国向来只关心世界老二的发展,其余的国家都不放在眼里。如果老二听美国的话,那么一切安好、世界和平,日本就是一个例子;如果老二不听美国的话,甚至想着超越美国,那么美国就会疯狂打压,想方设法封锁围堵并抑制其发展,我们就是一个例子。


目前印度的发展对美国而言不足以构成威胁,也无法撼动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所以美国没有围堵印度。假设印度经济发展突然超越我们直逼美国,而且无视美国的警告一心想要成为世界老大,那么美国的航母马上就驶向印度洋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印度想要超过世界老二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更不用说超越美国了,所以印度还没有进入美国的“预警”名单。

印度大陆这块地区十分奇妙,任何一个大国在制定全球战略时都会将其选择性遗忘掉,就拿美俄两国来说,看中的是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根本不会在意印度这个国家,所以没有听说美国或者俄罗斯在印度建立军事基地。在美国人眼里,印度就是一个傻财主,只要哄好了,就会听自己的话,要是来软的哄不好,那么稍微强硬一点,印度也会乖乖听话。既然如此,美国就没有必要围堵印度了,印度发展的更好,美国才能从印度身上赚到更多的钱。



要是印度真的有一天威胁到了美国的地位,那么美国有很多方法可以“敲打”它,比如挑拨印度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印度本来就一直欺压南亚小国,所以美国很容易找到切入点。其次,美国只需要利用印巴两国的矛盾,用巴基斯坦就能够成功牵制印度,只要印度不听话,美国就教唆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闹事,克什米尔一不稳定,印度政府肯定会优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美国就会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来围堵印度。


国际视角浅说


那不是高抬贵手,是一个富人对一个穷人十足自信基础上展现的稍许绅士风度。

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合格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印度,最好永远就保持现在这样的状态,成为他们中低端工业的承接者,原材料的廉价供应者,昂贵中高端工业品的购买者……

第三世界国家,只要不在中高端领域和发达国家构成竞争关系,就是他们可以认可的“友好国家”,如果像印度这样脱胎于英国殖民地,原汁原味地继承英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民主国家”,那更是可以成为美国人的好朋友,很好的朋友。

这次9月底,莫迪去美国参加联大会议,特朗普还特地陪同参加了几个行程,彼此间都不吝赞美之词,在陪同莫迪参加休斯顿举行的一场超过5万印度裔美国人参加的名为“你好莫迪”的大型集会上,在现场数万人的欢呼声中,两个人在致辞中对对方大肆的吹捧,莫迪大赞特朗普“热情、友好、平易近人、精力充沛、充满智慧”,说“美国是印度真正的朋友”。而特朗普则大肆赞美莫迪治下的印度,莫迪是个伟大的领导人,然后双方一直认为美印关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要是特朗普哪天也对中国做出类似的表态和褒奖,那不知道我们听了会不会鸡皮疙瘩都要掉了一地。

不过,说实在的,美国对印度这么“好”,那是真因为它不在老二老三的位置上,他站在老五之后的排位上,而且综合实力对比美国差了十倍都不止,特朗普要担心印度什么呢?

美国是真的不担心印度,真的不担心,因为中国能崛起,俄罗斯也能相对崛起,但是印度真的不会。

冷战期间,印度的国际地位比现在要高得多,美苏共治的世界秩序下,美苏都争相拉拢印度,印度作为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的领袖,称霸整个南亚,动不动就对南亚邻国出兵,牛气冲天。

不过虽然很牛,但是印度的经济一直不咋的,直到冷战结束。

1990年,美国的GDP 5.96万亿美元,中国3000多亿美元,印度也是3000多亿美元。

2000年,美国的GDP 10.25万亿美元,中国变成1.2万亿美元,印度变成4680亿美元。

2018年,美国的GDP20.49万亿美元,中国到了13.6万亿美元,印度只有2.73万亿美元。

整整28年,美国的GDP在高位上还实现了3倍多的增长,中国增长了40多倍,印度增长了8倍多。

纵观这28年的国际局势,中国其实是步步惊心,深受西方的围追堵截和各种刁难攻击,而印度,风平浪静,如鱼得水。

1990年代初,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方面,其实印度不必中国差,铁路上,可能还好一些。

但28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变了人间,印度,好像没什么大的变化。

这些情景,作为老大的美国自然看在眼里,他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战胜了苏联,对于国际的零和博弈非常敏感,该遏制谁,该拉拢谁,美国心里的账本很清楚。

对于老二,美国时刻提防,处处遏制,对于逐渐恢复的俄罗斯,美国重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遏制,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美苏冷战的余波、后半场。

印度要实现更快的发展,必须在人口教育、基础设施、统一市场、配套产业、经济政策等等方方面面去下功夫夯实基础。印度的发展,基础太差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而基础差也就算了,关键是还不谦虚,更不细心,老爱吹嘘,GDP增速还年年注水,特爱IT、航天航空等尖端科技领域,对基础工业还不太感冒……

说实在的,印度如果不做一些改变,很难让人相信,它能真的崛起。

当然了,他哪天如果真的坐上老二的位置了,那美国的大棒就得天天过来敲了.


云中史记


看来还得客观理解这个“高抬贵手”,试问美国除了印度刚进行核试验之后象征性的打压之后,美国何时与印度“刻意打压”了?

印度的建国历史众所周知,说白了就是英国人一手操作的结局。在情感上来看,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美国的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对立,美国也没有必要去塑造一个新的对手,至少美国也没有把印度放在眼里。

另外,印度从建国以来,正值一个很不错的国际发展背景,美苏争霸使得印度成为南亚地区一个双方争相拉拢的“伙伴”,印度在美国的战略规划中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美国来说,向北可以挤压苏联的势力范围,向东可以进一步将苏联的势力挤出去,向西可以作为进军中东的一个战略支撑。

从地域上来看,印度的战略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无论美国从何种角度出发,印度都是值得美国去扶持和拉拢的对象。到了今天,印度的战略地位对于美国全球布局来说地位尤为重要。美国已经将中国列为潜在的战略对手,由于历史原因,印度成为遏制、牵制中国崛起的重要砝码,美国人自然不会放弃咯。

我们都知道,巴基斯坦曾经是美国的盟友之一,但在印巴冲突中,美国综合考量之后,果断的牺牲了巴基斯坦的利益,仅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美国对于印度这个潜在伙伴的重视程度;要知道巴基斯坦是美国进军中东地区的重要前进基地,如此取舍利弊立显。

其次,印度是军购大国之一。根据统计,印度在最近十年间成为国际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其装备采购可谓是万国造,有欧美的,也有苏俄制造;对于国际军贸界来说,印度这块肥肉是都想要分一杯羹。

众所周知的是,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军工复合体”,其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武器生产潜力和出口制造体系。美国的军工大佬绝不会放弃这一到口的肥肉,通过军火交易在达到拉近、控制政治目的同时,还可赚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从发展历程来看,美国从1962年中印边境争端出手帮印度,到牺牲巴基斯坦利益,再到今天积极拉拢印度加入亚太铁三角,一系列事件只有“积极拉拢”或者“高抬贵手”,从未出现过刻意打压。正所谓国家关系利益至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