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奇葩說》本季最精彩一集,卻不舒服,打敗節目價值觀

《奇葩說》本季最精彩一集,卻不舒服,打敗節目價值觀

在本季的《奇葩說》中,一直在為導師戰隊和選手之間的事件來回撕扯,在辯題上完全沒有突破,甚至在上一期中,出現了辯題明顯偏頗的情況。

但是在這一期中,《奇葩說》創新地邀請了不屬於《奇葩說》收視群體的父母,讓他們和年輕人一起坐在觀眾席上進行選擇,而這次的辯題也是本季最好的,那就是“決意離婚的夫妻要堅持到孩子高考結束嗎”。

《奇葩說》本季最精彩一集,卻不舒服,打敗節目價值觀


這一次羅振宇的戰隊作為正方,派出了KC、顏如晶和儲殷出戰,而反方為蔡康永戰隊派出了胡老師、龐穎和肖驍。初始的投票非常接近,幾乎是父母都選擇了正方,而孩子們都選擇了反方。

如果按照之前《奇葩說》的標準來看,自由思潮橫行,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反方立場,然而這一次因為有一半是父母觀眾,出於對孩子的考慮和責任,他們都選擇了正方。


《奇葩說》本季最精彩一集,卻不舒服,打敗節目價值觀


從一辯KC和胡老師的對決來說,即使胡老師說得再精彩,也只拉到了3票,從二辯顏如晶和龐穎的對決就出現了問題。

其實,在這場辯論中,贏的方式很直接,就是說服對方票倉,也就是說正方需要說服年輕人,而反方需要說服父母。


《奇葩說》本季最精彩一集,卻不舒服,打敗節目價值觀


正方的顏如晶從離婚的麻煩入手,讓很多年輕人直接打消了離婚的念頭,甚至覺得“如此麻煩那以後再說吧”,而儲殷則更加高明,只用了一個問題來說服年輕人,那就是高考前離婚會讓孩子面臨選擇父親還是母親的問題。就這2個點,就成功說服了部分場上的年輕人。


《奇葩說》本季最精彩一集,卻不舒服,打敗節目價值觀


而反方的致命問題就是沒有針對性地說服父母,龐穎只是在說孩子可以承受,而肖驍只是再說孩子不需要父母的犧牲,但是仍然沒有打動父母,所以這就是本場反方犯的致命錯誤。要打敗正方,只能讓父母意識到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更大,這點胡老師講到了,但是卻因為過於著急沒有講透。

而顏如晶和儲殷並非沒有錯誤,顏如晶的問題在於完全沒有提及高考,儲殷的錯誤在於18歲的分界線不在高考而是由生日決定的,所以這兩個問題都是反方沒有針對性去反駁的。


《奇葩說》本季最精彩一集,卻不舒服,打敗節目價值觀

其實,這一次《奇葩說》將父母請來,更像一個社會實驗,但是這個實驗是失敗的,這個問題在最後蔡康永指出了。

李誕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那就是正方的票從來沒有少於48票,也就是說父母的票幾乎是從來沒有動過的,李誕對於此的解釋是,父母更看重於責任,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不論舉出什麼樣的道理,家長都會堅持自己原有的原則,大部分都不會做出改變。


《奇葩說》本季最精彩一集,卻不舒服,打敗節目價值觀

其實,這期《奇葩說》的嘗試是好的,但是也是失敗的,對於《奇葩說》的價值內核,馬東在本季中有一句總結的特別好,那就是我們雖然選了左邊,但是對右邊的觀點也是心嚮往之,所以在左右搖擺中,我們會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而這次的實踐中,恰恰證明了父母仍然是社會上最難說服的那一群人,即使是最強的辯手也無法說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