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审计人员如何识别财务舞弊?

锺舒漫shersher


审计一般主要分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

大同小异一个是企业内部自查,一个是外部第三方机构。

企业内审主要是查些内部贪污,员工作风问题,费用是否合理等等,财务只是一个方面。就我目前企业内审在财务主要是指导一下财务账面上的问题。正真涉及财务舞弊问题说实话内审也很难发现。即使是有舞弊也不是财务人员也自行处理。都是企业领导沟通后财务人员才处理。审计人员也是知晓。而且随着会计制度的完善,从业人员的水平提高,个人的自律,一般内审方面也查不出财务人员私自舞弊。如果有也是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合理的利用相关手段非常处理。

所以,你的问题肯定是关于第三方机构的审计。

1、数字是否异常。从数字值的大小发现。

2、单位业务往来内容分析是否合理。供应商和客户业务经营范围出手。

3、账户之前异常对应关系,会计分录是否正确反应经济业务内容。

4、经济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是否异常。

5、实际业务距离也可以发现问题。

6、如果查贪污可以从经济人员收入状况入手。

7、生产型企业审计一定要去生产现场,工作现场走走,不能只看流程工艺图。尤其是存货成本审计。

以上只是部分方法,一个成熟的审计人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都是自身工作的积累。所以仅供参考。


猴子说财会


我并不是专业干审计的,但是想往那个方向,所以我简单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各个行业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的信息都要了解,审计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点都不为过。关注经济信息,及时了解政策信息也是做一个优秀审计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那么审计如何发现财务造价呢,根据我的经验1、明白公司的目的,有些公司的目的是隐藏收入少交税,那么一贯的操作手法会将本应该计收入的项目一直留在资产负债表里面,一般用来隐藏收入的科目是预收账款等负债内科目,这时可以用销售净利率、权益净利率等指标与同行业公司和本公司历史情况对比发现异常。

减少利润的还有一个办法是讲长期待摊费用一次性计入,多计提减值准备。如果公司的目的是将收入做大,那么一贯的操作手法是少结转成本,这时就需要盘点库存与账面成本做比较,还可以结合存货周转率与企业历史和同行业企业做对比,还有的操作手法是增加营业收入,同时资产负债表增加应收账款等资产科目,这时可以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进行分析,对公司营业收入的质量进行考察,一般虚增收入还会结合少计提坏账准备和摊销进行处理,把本该一次性摊销的费用计入长期代摊费用(这个科目虽然会计准则已经取消,但是还没有禁用)。

2、公司财务造价应该关注的科目及财务信息

预收账款,一些不想计收入的现金流都会在预收账款体现

研发支出,是一个很容易造假的科目,项目成功否、转为无形资产的比例是否合理你都无从判断,不需要利润时转为期间费用,需要时转为资本

商誉,今年由于影视行业政策才开始要求对商誉进行摊销,之前商誉是个很好的科目,企业合并出资额小于被合并公司净资产,可以计商誉,并很好的实现资金出表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根据我做会计的经验,这两个科目就是个大染缸,什么合理的不合理的费用都往里塞。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长期低于净利润,一般都是公司的收入出现了问题

与同类公司比较销售净利率与存货周转率指标出现异常

公司历年毛利率一般会随着经济环境波动,如果与经济波动出现偏离,那么很有可能有造价行为

3、做审计,要懂得找关联信息,例如通过看商场的人流量和车位空置率分析该商场营业收入是否合理,要了解上游原材料市场的行情和下游市场的情况。


爱好很多心很大


首先假的肯定会留下痕迹。现在的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为了达到各项财务指标,报表做的很是漂亮。审计时要特别留意库存,应收账款,银行存款,应收票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