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遊記》中,玉帝再次招安孫悟空,為什麼給他特建“齊天大聖府”?用意何在?

蘇明沫沫


陰謀,大大的陰謀。

齊天大聖府建在哪兒呢?王母的蟠桃園旁邊。

把猴子的家安在桃園旁邊,就好比把貓咪摁在魚缸旁邊,這如果都不是陰謀還有神馬是陰謀?

蟠桃是已經設計好會丟的,即便孫悟空不上天,上天之後不非要當齊天大聖,當了齊天大聖就不去看管蟠桃園,那些桃,該丟一樣會丟 ,只不過換一個賊或者乾脆放一把火了事。

天庭和西天的暗戰之中,孫悟空只是一個棋子。

猴子雖然皮,也是受過名師私教的,也是識得些深淺的。但他有個毛病,耳根子太軟,禁不起攛掇啊。

須知,孫猴子甫一出生,就目運金光,驚動了天庭,就在天庭備案了的。所以,他的一生註定是體制內的一生哦。

學成歸來,因為兵器的事,鬧了龍宮。可是去龍宮尋寶這事不是他自己想起來的,是被一隻猴子攛掇的,問他“不知大王水裡可去的?”

龍宮一鬧,猴子牛刀小試,但天庭也從此把他列入考察對象。

果然,此事後不久,地府就派人來招惹他。

各位需記住這是一個節點,如果說前次的龍宮鬧不確定是天庭在釣魚,這次的地府鬧絕對是個實錘,是天庭的引君入甕了。因為當時悟空醉夢入幽冥之後,第一反應是詫異,覺得是地府搞錯了,“老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不僅他,地府官員也認為是弄錯了,趕忙賠罪,說“上仙息怒…”。

地府自認不會在數據上出錯,結果就真出錯了,孫悟空的記錄在他成仙后本應自動刪除從此不歸地府管轄,結果不知怎麼地又自動恢復了。

沒別的目的,就是要把猴子引到權力機關胡鬧,最好能搞些破壞。因為之前的入海強要兵器實在算不得神馬大事兒,頂多算個治安事件,況且是你敖廣打賭輸給人家的,這種賭博的事兒頂多就是罰款了事,而且得連龍王一起罰。

這種屁事根本入不了那些尸位素餐的言官的法眼,所以才會有人推波助瀾把猴子誑到地府接著鬧。

這種程度的鬧,是逼某些人站出來了事,果然,太白金星站出來了。

至於金星是出於職責所在站出來,還是有人授意他如此操作,已經無所謂,關鍵是猴子可以上天了。

官授弼馬溫之後,猴子是很開心的,幹得有聲有色,如果不是有壞人,估計能當勞模。非得有個武曲星君出來散德性,怕猴子聽不懂好賴話,還得有兩個猴子自己的攪屎棍科員在後面一頓猛解釋,結果,終於讓猴子成功的反下屆了。有人笑了,但還不算完…

猴子回山之後,只是感覺懊惱,在同鄉面前有些丟臉而已。至於以後怎麼打算,他也就是想接著當猴王快活,至於當不當官本來也不是他自己的本意。

可…是,又有人站出來了,真是見了鬼了,還真是鬼,獨角鬼王。這兩位獨角鬼王不是舊相識,是得知猴子回山才來投奔的,現在站出來說“不如做個齊天大聖”。

ok,這麼拉風的名字,這倆鬼是怎麼研究出來的?整部書中,一共只有三位 鬼王,除了這二位獨角鬼王,還有一位 大力鬼王在天為官。好吧,來龍去脈已經說清楚了,這二位不是天庭的間諜還能是誰?大力鬼王在老家的本家弟兄啊?

後來的事,開戰,議和,招安,封官……建府,終於如願以償的讓猴子住在了蟠桃園旁邊,怕他貪玩想不起來吃飯,還給他一把鑰匙。

萬事俱備,就等您吃了,趕緊開動吧,悟空君……

至於為神馬非讓猴子糟蹋這些仙桃,那是另一個話題,歡迎關注我。



so口rock口評書聯播


因為猴哥級別在哪兒擺著呢,所以待遇也得隨之匹配。



猴哥的級別是齊天大聖,僅僅比玉帝低一級,再往上就是玉帝了。相當於大明朝的魏忠賢,九千歲,比萬歲爺僅僅少了一千歲。天庭的神仙們能跟猴哥平級的也就四帝了。



所以猴哥見了三清,道個老字,見了四帝,道聲陛下,別人都是兄弟相稱。其實猴哥跟他們稱兄道弟那是看得起他們,沒有架子,他們根本沒有資格跟猴哥稱兄道弟。



因此玉帝給猴哥建造了一座齊天大聖府邸,設立了兩個司,寧靜司和安神司,弄了一幫小神仙侍候猴哥。這是猴哥的待遇。級別在哪兒擺著麼。


唐風宋月


而根據書中原文: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

其一:孫悟空的“齊天大聖”乃是“有官無祿”的空銜,說白了只是名號比較威風了點,其實惠未必趕得上弼馬溫,封其為齊天大聖不過是不想勞師而已。隋朝時,倭國君王致書隋煬帝,信的開頭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隋煬帝很是生氣,沒搭理他。後倭國君王再次致書隋煬帝,信的開頭又改為:“東皇帝敬白西皇帝”。令隋煬帝大為不快,心想這啥玩意呀?也配跟我平起平坐?不過也還不至於為此而興動干戈。於是吩咐“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你躲在自家被窩裡愛叫啥叫啥,又不是來侵奪我疆土,我也不稀罕你那點疙瘩。

其二:天庭對孫悟空的前番征剿失利,使得天庭內主張招安的呼籲聲很大。玉帝為了堵住這些人的口,便暫時同意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然後,再找機會算計孫悟空,讓孫悟空去主動承擔戰爭的罪責。且看下列的兩段原文。

玉帝即命工幹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顖啟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玉帝聞言,實時宣詔。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閒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

玉帝沒給孫悟空安排這蟠桃園保安工作之前,就將其齊天大聖府蓋在了蟠桃園的旁邊,還在其府下設兩司,一曰安靜,一曰寧神。猴子是什麼樣的習性?能安靜、能寧神嗎?將其齊天大聖府蓋在蟠桃園旁邊,不就是特意誘惑猴子去偷桃嗎?玉帝見孫悟空沒中招,便給其安排了蟠桃園的工作。這就相當於將孫悟空的嘴巴直接按在蟠桃上,看你還能忍住不咬。





大愛中國書畫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稱號很多,像是弼馬溫、猴哥、孫行者、猢猻。不過孫悟空最響亮的稱號,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齊天大聖的名號,首先是在妖界中揚名,之後天庭順勢給孫悟空安排個齊天大聖,眾仙無人不曉。

總之,齊天大聖的名號,響徹三界。

齊天大聖的官職,到底高不高,對比下豬八戒受封時的情節就知道了。當年豬八戒修煉成仙後,直接從妖變成大羅神仙,豬八戒的受封儀式,原著中有描寫:

功圓形滿卻飛昇,天仙對對來迎接。

敕封元帥管天河,總督水兵稱憲節。

豬八戒升為天蓬元帥時,是天仙對對來迎接,那場面是何等壯觀。

此外,太上老君還特意給豬八戒打造個九齒釘耙,原著中是這樣描寫九齒釘耙的:

老君自己動鉗錘,

熒惑親身添炭屑。

五方五帝用心機,

六丁六甲費周折。

參與九齒釘耙的製作,竟然動用了五萬五老,六丁六甲。

相反,孫悟空齊天大聖的受封儀式就顯得簡單了,沒有迎接不說,玉帝就是在蟠桃園隨便找塊地,建了個齊天大聖府,然後吩咐幾個官員給孫悟空管。

玉帝命令五斗星君,把孫悟空帶到齊天大聖府就完事了。

玉帝為什麼給孫悟空安排個齊天大聖?其實原因,玉帝已經告訴過孫悟空,只是孫悟空沒注意而已。

齊天大聖府的左邊,玉帝設立了一個建築,叫安靜司

齊天大聖府的右邊,玉帝設計了一個建築,叫寧神司

這兩個建築,很明顯,是在暗示孫悟空得安靜寧神,齊天大聖只要負責修身養性,別惹是生非就行了。


卓聚樂學


《西遊記》中,玉帝再次招安孫悟空,為什麼給他特建“齊天大聖府”?用意何在?再次招安為什麼建府?

這個事情發生在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再次招安特建“齊天大聖府”。我們得先看看第一次招安是什麼個情況。

第一次招安封了個養馬的官——“弼馬溫”。

“正在歡飲之間,猴王忽停杯問曰:“我這弼馬溫是個什麼官銜?”眾曰:“官名就是此了。”又問:“此官是個幾品?”眾道:“沒有品從。”猴王道:“沒品,想是大之極也。”眾道:“不大不大,只喚做未入流。”猴王道:“怎麼叫做‘未入流’?”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殷勤,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尫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猴王聞此,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道:“這般藐視老孫!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麼哄我來替他養馬?養馬者,乃後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

這一去不打緊,軟的不吃來硬的,玉帝派出了天兵天將,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帶隊,派出的都是精銳部隊。結果就不用說了,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歸。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一仗打出了齊天大聖的威風來了。

天庭也要武將啊,玉帝看這個孫猴子能打,就聽了文臣太白金星的勸,

“班部中又閃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

孫悟空本來已經是天庭官員中的一分子,算是體制內的人,只是沒顯出本事,所以差去養馬了,既然露了一手,整個天庭都知他的厲害,再封個名號也是小意思,要知道在天庭之上,文武官員的名號都是個頂個的響亮,叫個“齊天大聖”沒什麼所謂,而且,神仙佛道,上了天的,一般都是各司其職,不會去計較那麼多虛名,金星已經言明叫“有官無䘵”,是個虛名,如果府第都沒一座,又說不過去,總不可能叫孫悟空去寄宿或者輪宿在其他神仙佛道的洞府官邸吧,所以就弄個齊天大聖府了。再者說,天庭要建座宅子是分分鐘的事,不費勁。

總而言之,再次招安建個齊天大聖府,簡單說來就是走個形式。後面的事大家也都清楚,沒住上幾天,這位齊天大聖藉著筋斗雲快,到處串門交友跟滿天神佛稱兄道弟,直到又去當了農民——原來是養殖業,後面是種植業。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我的《856年,從石猴到大佛,他都經歷了什麼?能給我們什麼啟示?》或者原創連載《玉皇大帝之魔生》


大肚老李


提起孫悟空,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嬬皆知,是中國著名的神話故事,《西遊記》裡面的人物。他開天闢地以來,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後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會七十二種變化,可以翻筋斗雲,長生不老等高超的法術。在傳統民間文化中,代表了機智與勇敢,被中國人奉為神明。

《西遊記》大家都看過,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大鬧天宮,孫悟空因為和玉帝不對付,起來造反,結果被太白金星招安,上天界,玉帝封他為弼馬溫,悟空很高興的去做官,後來被武德星君罵了一通,才知道這個弼馬溫,這個官,小的不能再小了。悟空一氣之下,反下天庭。打起“齊天大聖”的旗號,佔山為王。


太白金星,奉玉帝旨意,二次招安悟空,玉皇大帝採納他的建議,還真的封了孫悟空,齊天大聖,建了一座齊天大聖府,還配備了二位助手,這可是因人設崗,犯了職場大忌的。悟空是職場菜鳥,從第一次招安,可以看出,一個弼馬溫就把他打發,還樂得屁顛屁顛的,以為揀到什麼寶。這次玉帝顯然接受了上次的教訓,目的在於把他安頓下來,自己也過幾天安靜日子。


沒有想到,不堅守崗位,他到處仙遊,結交仙家,有點搞串聯的意思,玉皇大帝讓他去看守蟠桃。可是玉帝也沒有想到,猴子可是吃桃的祖宗,去蟠桃園大吃一番,攪亂了王母的蟠桃會,又闖下大禍。玉帝的器重,齊天大聖並未領情,辜負了太白金星,及天界眾仙的期望,沒辦法,最後交給如來佛祖,去調教他,讓玉帝及一干眾仙,顏面全無了。


好在後來,經觀音點化,被唐僧救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艱難困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德雨50926495


玉帝是有智慧的。為了孫悟空不再鬧事,請工匠專門給他建造一座齊天大聖府,好讓他安心靜氣的在裡面好好生活。

孫悟空這個人是不安份的,在大鬧天宮的時候,把天宮攪得天翻地覆,玉帝本來打算派重兵圍剿,太白金星對玉帝說,不如就同意孫悟空的話,給他個齊天大聖的空銜,這樣皆大歡喜,不動一兵一卒,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啟不更好,玉帝准奏。

玉帝下聖旨,命令工匠張、魯二班,在蟠桃園的右邊按照高規格的標準,建造一座齊天大聖府。

府內左右兩側各設一司:一曰安靜司,二曰寧神司。安排仙吏左右伺侯,派遣五斗星君迎侯孫悟空,好酒好菜招待於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

好一個"安心定志、再勿胡為"。意思再明瞭不過,你個猴精再不要胡作非為,不要與我玉皇作對,我給你建起一個高標準的大聖府,好酒好肉招待你,送你十朵金花,御賜兩瓶玉液,旁邊園裡還有蟠桃供你採摘,比神仙生活還要更神仙。你應該知足吧。

孫悟空,他哪裡閒得住,他是不安份之人,學了一身本事,是不能"安心定志"的,要是這樣的話,孫悟空也不叫孫悟空了。

再次大打出手,該你還有五百年的大難,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漫漫長夜等待解救之人到來!

這是玉帝給你設的局,你往裡鑽。安份則罷,不安靜便惹火燒身。讀懂玉帝本意,你便老老實實的待著,冷眼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這是玉帝考驗你的定力!


旭翔雙桂


而根據書中原文: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

其一:孫悟空的“齊天大聖”乃是“有官無祿”的空銜,說白了只是名號比較威風了點,其實惠未必趕得上弼馬溫,封其為齊天大聖不過是不想勞師而已。隋朝時,倭國君王致書隋煬帝,信的開頭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隋煬帝很是生氣,沒搭理他。後倭國君王再次致書隋煬帝,信的開頭又改為:“東皇帝敬白西皇帝”。令隋煬帝大為不快,心想這啥玩意呀?也配跟我平起平坐?不過也還不至於為此而興動干戈。於是吩咐“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你躲在自家被窩裡愛叫啥叫啥,又不是來侵奪我疆土,我也不稀罕你那點疙瘩。

其二:天庭對孫悟空的前番征剿失利,使得天庭內主張招安的呼籲聲很大。玉帝為了堵住這些人的口,便暫時同意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然後,再找機會算計孫悟空,讓孫悟空去主動承擔戰爭的罪責。且看下列的兩段原文。

玉帝即命工幹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顖啟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玉帝聞言,實時宣詔。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閒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

玉帝沒給孫悟空安排這蟠桃園保安工作之前,就將其齊天大聖府蓋在了蟠桃園的旁邊,還在其府下設兩司,一曰安靜,一曰寧神。猴子是什麼樣的習性?能安靜、能寧神嗎?將其齊天大聖府蓋在蟠桃園旁邊,不就是特意誘惑猴子去偷桃嗎?玉帝見孫悟空沒中招,便給其安排了蟠桃園的工作。這就相當於將孫悟空的嘴巴直接按在蟠桃上,看你還能忍住不咬。


視力養護招商


玉帝是有智慧的。為了孫悟空不再鬧事,請工匠專門給他建造一座齊天大聖府,好讓他安心靜氣的在裡面好好生活。

孫悟空這個人是不安份的,在大鬧天宮的時候,把天宮攪得天翻地覆,玉帝本來打算派重兵圍剿,太白金星對玉帝說,不如就同意孫悟空的話,給他個齊天大聖的空銜,這樣皆大歡喜,不動一兵一卒,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啟不更好,玉帝准奏。

玉帝下聖旨,命令工匠張、魯二班,在蟠桃園的右邊按照高規格的標準,建造一座齊天大聖府。

府內左右兩側各設一司:一曰安靜司,二曰寧神司。安排仙吏左右伺侯,派遣五斗星君迎侯孫悟空,好酒好菜招待於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

好一個"安心定志、再勿胡為"。意思再明瞭不過,你個猴精再不要胡作非為,不要與我玉皇作對,我給你建起一個高標準的大聖府,好酒好肉招待你,送你十朵金花,御賜兩瓶玉液,旁邊園裡還有蟠桃供你採摘,比神仙生活還要更神仙。你應該知足吧。

孫悟空,他哪裡閒得住,他是不安份之人,學了一身本事,是不能"安心定志"的,要是這樣的話,孫悟空也不叫孫悟空了。

再次大打出手,該你還有五百年的大難,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漫漫長夜等待解救之人到來!

這是玉帝給你設的局,你往裡鑽。安份則罷,不安靜便惹火燒身。讀懂玉帝本意,你便老老實實的待著,冷眼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這是玉帝考驗你的定力!





動作影視分享


招安,也作“招撫”。勸說使歸附;用籠絡手段使投降歸順。招安是一個國家的合法政權對不合法的地方或地下民間組織的一種安置行為。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玉帝招安孫悟空為何屢屢失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中國四部古典名著之中有兩部名著寫了招安政策,一部是《水滸傳》,一部是《西遊記》。一部寫的是人間朝廷的招安,一部寫的是天上朝廷的招安,但不管是人間還是天上,都是朝廷對叛逆者的安撫,叛逆者對朝廷的歸順。《水滸傳》把人間大宋朝廷的招安政策演繹得十分成功,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不僅死心塌地歸順了朝廷,而且不遺餘力地四處去攻打反對朝廷的起義軍,成了朝廷忠實的鷹犬。

玉帝

然而《西遊記》中天上的玉皇大帝的招安政策卻屢屢失敗,孫悟空雖被招安到天上做了兩任官員,但後來卻是一次又一次地反下天庭,重回花果山水簾洞做起江湖上的齊天大聖,這是為何呢?玉帝招安孫悟空為何屢屢失敗呢?

孫悟空叛逆朝廷不僅因為他佔山為王,令“四海千山皆拱伏”,而且大鬧地府,使“九幽十類盡除名”,後又強取豪奪,將東海龍宮中的“定海神針”據為己有,並定名為如意金箍棒隨身攜帶。更讓天庭不能容忍的是,孫悟空一個江湖綠林中的猴頭竟然自封為齊天大聖!

花果山上高高飄揚的“齊天大聖”的大旗讓玉皇大帝感到十分刺眼,一怒之下決定派出天兵天將,下界討伐花果山。但是這種出兵征討的政策受到了太白金星的質疑。

太白金星分析了花果山的形勢後提出了招安孫悟空的方針政策,好在玉皇大帝從善如流,當即同意了太白金星的建議。玉皇大帝依然採取誰出主意誰實施的一貫辦法,令太白金星下界前往花果山招安孫悟空。

孫悟空

孫悟空聽到玉皇大帝招安的消息,覺得自己偏安花果山一隅,即使自封為齊天大聖,但畢竟是一個江湖草莽,不如天庭的入了仙籙的官員來的正統,於是便隨著太白金星來到天庭靈霄寶殿,被玉皇大帝授予弼馬溫之職,主要任務就是為天庭的御馬監看管天馬。

孫悟空到任後看管天馬十分勝任,“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都養得肉肥膘滿。”半個月多有後的一次閒暇飲酒的接風宴上,孫悟空得知自己雖然戴著弼馬溫的烏紗,但在行政上只是不入流的芝麻小官,按現在的說法,也就是行政二十二級股級幹部。於是一怒之下,便打出南天門,重回花果山。

玉皇大帝得知孫悟空反下天庭,便派出託塔李天王與哪吒三太子率領天兵天將征討花果山。誰知這些天兵天將並不是孫悟空的對手,大敗而回。

這使玉帝十分震驚,不得不再次採納太白金星提出的招安建議,詔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官至極品,並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讓孫悟空督理蟠桃園。

其實這孫悟空本來就是生性愛吃桃的猴頭,何況是天上的可以益壽延年的蟠桃?於是孫悟空不僅偷吃完個大色好的蟠桃,而且醉鬧瑤池,偷喝御酒,攪亂了天庭上最高規格的蟠桃大會。這猴頭知道惹下了潑天大禍,便又一次反出南天門,再回花果山,重做草頭王,使玉帝的招安政策再一次流產。

玉帝招安孫悟空為何屢屢失敗?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不能正確看待孫悟空,缺乏知人善任策略。第一次招安,孫悟空的本領本來在諸多天兵天將之上,玉皇大帝反而僅讓他做一個只幹活、無品階的管理天馬的芝麻小官,這當然會惹怒了懷有一身功夫的孫悟空。因而孫悟空反出天庭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次招安,玉皇大帝明明知道孫悟空十分好吃桃子,卻讓他去管理蟠桃園,這無疑給了孫悟空犯錯誤的機會。而且在孫悟空管理蟠桃園期間,缺乏必要的監督,於是不知自律的孫悟空便犯下了滔天大罪。玉皇大帝興兵十萬,弄得天昏地暗,也末能降住孫悟空,最後不得不請來西天如來佛祖將孫悟空鎮壓在五行山下,才免除玉皇大帝的心頭之患。

看完以上介紹,相信大家都應該很清楚了,因為不能知人善任,導致封賞不公於前,放任自流於後,這就是玉皇大帝對孫悟空的招安政策為何屢屢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可見在當今時代下,重用人才和適用人才都是有技巧的,希望人資姐姐們千萬不要像玉皇大帝一樣,不能善用人才啊。

看86版《西遊記》長大的讀者們,總以為玉帝是個很懦弱的人,被孫悟空欺負得爬在桌底下,伸出手高喊快請如來佛祖!

但在西遊記原著中,你卻會發現,玉帝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角色,連如來都很怕他。如來這樣告訴孫悟空:

“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如來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面對玉帝時,非常謙虛,稱玉帝為大天尊,而自稱為老僧,把自己位置放得極低。

玉帝有多厲害?僅從他給孫悟空建造齊天大聖府時,就看得出他的智慧來。

孫悟空第一次大鬧天宮,玉帝本想派兵圍剿,太白金星卻勸道:不如給他一個齊天大聖的空銜,有官無祿。即不領工資的空位。

玉帝同意了,並按級別,給孫悟空修了一個齊天大聖府。

這大聖府是如何修的呢?原著裡有描述——

玉帝即命工幹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賜御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

注意看,位置是在蟠桃園右首。大家都知道,猴子偷桃是天性,玉帝把大聖府修在蟠桃園旁邊,真的沒意圖?

再看下面,給了設了兩個司,一個叫安靜司,一個叫寧神司,綜合起來,就是安靜、寧神。然後,又給他送了二瓶酒,十朵金花,並叮囑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

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看你能不能經得起考驗,安心寧神,如果從此不鬧事,也就不管你,如果再鬧事,則證明你經不起考驗,必將找人辦你。

後來孫悟空到處結交天上神仙,玉帝乾脆下旨讓他守蟠桃園,最終孫悟空天性爆發,再次大鬧天宮。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玉帝是有意為之,就是要讓他鬧事。

但是,如果孫悟空最開始讀懂了玉帝的意思,守蟠桃也規規矩矩,說不定也會給他發工資,蟠桃會上也有他一席之地。

不過,如果那樣的話,孫悟空也不就是孫悟空了。

因此,當像玉帝那樣的領導給我們設謎題時,千萬要多個心眼,不要以為他是信任你,說不定就是在冷眼旁觀考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