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中原證券董事長菅明軍:打造核心競爭力,服務實體經濟

本文為“證券公司董事長談證券業高質量發展”專欄文章之三十一,本

專欄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與中國證券報聯合推出,邀請證券公司董事長結合公司發展實踐,圍繞實現證券業高質量發展分享感悟、總結經驗、提出建議,共促資本市場和證券業邁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發展。

作者: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菅明軍

證券行業是根植於資本市場的特殊行業,資本市場定位的空前提高,為未來證券行業的不斷砥礪前行奠定堅實的基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是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標。

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最主要的中介機構,應積極把握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圍繞為實體經濟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打造核心競爭力,攻堅克難、銳意改革,果斷佈局,實現做大做強。

契合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科創板註冊制推動證券公司各項業務實現深度融合

科創板註冊制以充分市場化為前提,在上市條件、定價原則、交易制度、退市制度、信息披露等多個方面相較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均實現突破和創新,是我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在科創板註冊制平穩運行一段時間後,各項創新制度有望向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全面推廣,以增量改革促存量轉型的方式,逐步減少行政干預,引導市場提高資源有效配置的效率,進而激發市場深層活力,推動直接融資比重的不斷提升。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2019年4月16日正式發佈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業務指引》中,明確了科創板試行保薦機構另類投資子公司跟投的規定。作為科創板註冊制最重要的制度創新之一,“跟投機制”將推動證券公司進一步實現投行、研究、另類投資、信用、創新等各項業務深度融合、協同,推動證券公司逐步邁向真正意義上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切實做到高質量、高效率服務實體經濟,並與實體經濟共同走向繁榮。

第一,發行價格是註冊制下證券發行成功與否的核心要素之一。由於使用自有資金跟投,證券公司在科創板企業IPO市場化定價時會更趨於理性。定價過高將使得跟投資金鎖定期結束後出現虧損的風險增大,而定價過低也不利於標的企業的承攬及後續維護。因此,定價能力成為區分科創板以及未來註冊制全面推行後各公司投行業務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在此過程中,研究業務的深度協同是確保投行項目成功以及跟投資金未來成功退出的重要保障。

第二,在投行業務部門完成標的企業承銷與保薦業務的同時,證券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將開立專用證券賬戶存放跟投獲配股票,這也需要另類投資業務與投行業務強化業務協同。

第三,在跟投獲配股票處於鎖定期時,證券公司研究業務部門需要對標的企業所處行業、企業基本面進行持續跟蹤,以期較為準確地把握鎖定期結束後的退出時點,實現收益最大化。同時,投行業務部門也能夠結合研究成果,適時幫助標的企業進行再融資。

第四,在持有跟投獲配股票的過程中,是否將持有的股票向證券金融公司借出或收回也需要信用業務部門的協同;在監管允許的前提下,能否利用持有的跟投獲配股票進行衍生品等創新業務的創設,以及未來能否在科創板推行做市制度,我們拭目以待。

財富管理需求增長推動證券公司轉型

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足,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財產淨收入佔比依然具備較大的增長空間。廣大人民群眾財富的不斷積累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管理需求,財富管理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整個證券行業發展的主旋律,並將推動證券公司傳統業務轉型升級。

第一,證券經紀業務是證券公司傳統的基礎性業務,也是證券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加快經營模式的轉型,不斷提高財富管理服務收入的比重,延緩或彌補通道收入的下滑,是證券經紀業務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我國人口基數大,區域發展程度不同,使得廣大人民群眾對於財富管理的需求存在客觀差異,這給證券經紀業務擺脫同質化,實現差異化競爭創造了良好條件。證券公司應當以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為依據,以投資者財富管理目標為導向,借鑑國際最佳實踐,提升專業水平,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個性化的財富管理需求,勇於擔當社會財富“管理者”的角色。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推動證券公司“走出去”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在互聯互通機制下,滬港通、深港通規模擴容,滬倫通整裝待發;內地與香港之間的“債券通”也已開通;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2018年A股正式納入明晟指數體系;2019年A股正式納入富時羅素指數體系,明晟指數納入A股比例持續提高;監管部門還通過完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相關制度,以及內地、香港基金互認等舉措,促進內地資本市場相關制度與國際標準接軌,為證券公司拓展國際業務帶來了契機。

中資企業在全球資源配置、市場服務方面逐步掌握產業鏈的主導權,在海外市場產業併購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幫助中資企業利用好境內、境外的市場資源,完成投融資、併購重組等活動,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添磚加瓦,是證券行業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的重要體現之一。

2018年以來,部分證券公司陸續獲得跨境業務試點資格,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背景下,鼓勵證券公司“走出去”的政策導向已現端倪。個別國際業務開展時間早、業務開展程度高的證券公司,國際業務收入貢獻度日益顯著。隨著政策導向的傾斜、國際業務開展的逐步深化,未來國際業務將逐步成為各證券公司打造多元化收入結構、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一環。

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

近年來,隨著證券行業各項創新業務的不斷湧現,證券公司集團化、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水平不足、合規風控基礎不牢的問題有所暴露。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是證券公司抓住行業改革發展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已經成為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證券行業發展面臨新格局

證券行業分化現象有所加劇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統計,2018年證券行業營業總收入為2662.87億元,較2015年峰值的5751.55億元下降53.70%;淨利潤總額為666.20億元,較2015年峰值的2447.63億元下降72.78%。在行業盈利能力持續回落的背景下,盈利能力集中度反而出現持續提升,證券行業的分化現象有所加劇。在行業各細分業務領域中,投行業務的分化現象最為顯著。

加速對外開放

2018年4月2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佈《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將外資持有證券公司股權比例的限制放寬至51%,2021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2019年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佈《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提出11條有關我國金融業加速對外開放的舉措,其中將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投資比例限制的時間由2021年提前至2020年,我國證券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

2019年以來,已有包括瑞銀集團、摩根大通、野村控股、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國際知名投行通過股權轉讓、新設、增資等多種方式取得國內證券公司控股權。除此之外,更多國際大行正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看到更多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的身影。

中長期看,隨著金融供給側改革以及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國際投行在財富管理、註冊制下的證券承銷與保薦、衍生品交易、做市等業務領域的經驗及優勢將逐步得以體現,進而衝擊我國證券行業現有競爭格局。但事物總具有兩面性,國際投行進入我國證券行業產生了“鯰魚效應”,倒逼國內證券公司,特別是中小證券公司攻堅克難、銳意改革,打造核心競爭力,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推動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期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併購整合引發關注

2018年12月以來,在證券行業分化現象有所加劇的背景下,個別證券公司推出行業內併購整合的方案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從中長期看,證券行業加快併購整合符合政策導向及行業發展規律。首先,證券行業逐步加快併購整合是踐行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體現,有利於優化證券行業的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有助於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其次,併購整合有助於增強證券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有助於內資證券公司直面國際投行的全面競爭;最後,從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經驗看,證券行業逐步走向整合是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經階段。對於大型證券公司而言,通過併購整合能夠進一步鞏固自身的行業頭部地位;對於中小證券公司而言,在能夠產生協同效應的前提下,通過併購整合能夠快速實現自身的跨越式成長,實現“彎道超車”。

攻堅克難 銳意改革

為積極把握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有效應對近年來證券行業發展面臨的新格局,迴歸證券公司本源,優化結構,打造核心競爭力,推動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原證券於2018年4月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決策。此次改革是一次以市場化、專業化為方向的全方位改革;同時,提出了“二次騰飛”的發展目標:即再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中原證券的綜合實力和經營業績穩居行業第一方陣,一些重要業務領域位居行業前列,為我國資本市場做出應有的貢獻。

大力加強合規風控能力建設

除從監管部門引進優秀人才全面負責公司合規風控工作外,中原證券進一步強化了合規管理總部和法律事務總部的職責,優化了各層級全覆蓋的合規管理體系,全面梳理、提高了規章制度的精細化和可操作性,持續開展合規風控宣導培訓,將合規納入了績效考核體系,並加大對合規風控和稽核發現問題的問責及督促整改力度,促進了全員合規文化形成,保障了各項合規風控制度的落實,夯實了各級管理人員的合規風控責任,營造了合規風控底線不能碰、不敢碰、不想碰的氛圍。

確立投行業務的核心地位

中原證券圍繞力爭三年內投行業務進入行業前20名的發展目標,按照大投行、全業務鏈條的思路,對投行條線全面改革。建立了以投行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集體決策機制,擁有了13個既專業分工又緊密合作的業務部門和兩個資本市場部,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鄭州三個區域性投行總部格局;推出了新的績效考核機制和專業技術職級制度,形成了吸引、留住優秀人才的競爭性考核和人才機制;成立了專門的質量控制總部和融資管理部,構建了涵蓋“三道防線”的內控架構,提升了內控質量。目前投行業務發展勢頭強勁,投行項目儲備數量和業務收入大幅提升。

正式啟動證券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

2019年初中原證券正式啟動證券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的改革,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推進總部層面的機構改革和職能、人員調整,目前機構設置和職責界定已經完成,人員的內部調整和外部引進正在有序推進中;第二階段是分支機構改革,探索以分公司為利潤中心的總分機構改革方向,對於條件成熟的分公司,中原證券將通過賦予適當的人、財、物自主權,使其責、權、利對等,由現有的經紀業務分公司轉變為公司直接管理的分公司,真正成為公司各項業務及產品在區域市場的展示平臺、營銷平臺、服務平臺,真正成為能夠獨立核算的利潤考核單元。

明確另類投資、私募基金業務戰略

中原證券根據“做優投資”的業務戰略,積極轉變投資理念,對另類投資子公司——中州藍海和私募基金子公司——中鼎開源進行了改革。其中,中州藍海優化了投資策略,確定了以股權投資為主、金融資產投資為輔的業務方向,以及以Pre-IPO、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為主的投資退出方向,優化了公司治理和內部管理架構,設立了投資評審委員會,與母公司投決會共同構成了層次清晰的投資決策體系。改革後的中州藍海密切協同投行,加大了優質項目股權投資力度,逐漸穩步退出二級市場金融產品投資,果斷處置、成功化解風險項目,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前期投資的一些優質股權項目,目前正逐步進入收穫期。

明確中原股權交易中心的發展方向

明確中原證券控股的中原股權交易中心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成為河南省非上市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首選地,切實發揮河南省資本市場孵化器的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6月底,中原股權交易中心已累計掛牌企業5600家,在全國34家區域市場中排名第6位,累計為企業融資近60億元。

加快探索國際業務新的經營模式

作為中原證券的國際業務平臺,香港中州國際未來具有很大發展潛力。要對其重新進行發展定位,進一步探索符合國際業務特點和中原證券實際的經營模式,採取設定合理可行的盈利目標、實施審慎的合規政策和穩健的風控政策、全面加強與母公司的業務聯動、鞏固提升牌照業務及壯大資本實力等措施,全面調整業務結構、優化盈利模式,促進穩健發展,實現公司打造“香港中心”的戰略佈局。

當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正加快推進,證券行業既面臨巨大發展機遇,也面對諸多挑戰,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強烈的危機意識和發展的緊迫感。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監管部門以及證券行業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持續提升專業水平,積極防範化解風險,全面推動提質增效,一定能再接再厲,推動證券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本專欄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與中國證券報聯合推出)

作者簡介:菅明軍,經濟學博士,高級會計師。

現任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河南省證券期貨業協會會長。

曾任國家財政部綜合計劃司幹部,河南省財政廳辦公室副主任,亞太會計集團常務副總裁,河南省財政廳辦公室主任,河南省政府省管國有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