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大家又掀起了一股瞭解明朝歷史的熱潮。確實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的大事,而開啟這段歷史的一個事件就是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從這之後中國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盛世,而都城也從六朝古都的南京金陵城遷到了北京。此後明清兩代近600年的宮廷大事件都是由這裡展開的。今天李夫子就帶您瞭解一下朱棣那段驚心動魄、異常刺激的登基史。

朱明帝國的皇位傳承

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開國皇帝朱元璋按照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將大兒子朱標立為了皇太子。為了培養出理想的繼承人,他聘請了大量的名儒,為太子講學,又找來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國家最頂尖的人才來給太子上課。而太子也是不負眾望,長大以後溫文儒雅、仁慈、勤政,和大臣們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如果日後登基,那肯定是一位賢德的人君了。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公元1377年,朱元璋讓朱標開始試著處理政事,以培養他的治國能力。朱標儒家的仁義理念和朱元璋剛猛的治國政策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父子之間經常就政事的處理方式發生爭執,但是爭來爭去,還是得聽他爹的!朱標因為經常提治國理念,但是總是得不到實施,心情抑鬱加上身體本身就不好,終於在1392年結束了25年的儲君生涯離開了人世。朱標的離世,對當時已經65歲的朱元璋來說,打擊很大,想想投入了那麼多的心血,培養了這麼多年,結果功虧一簣了。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可帝王儲君是國之根基,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可長時間無儲君,朱標死了,太子之位就空出來了,那麼誰來填補這個位子呢?大家都以為朱元璋會選一個兒子過來補位,兒子那麼多,選誰呢?燕王朱棣最得朱元璋賞識了,能力最大,在朝野中的呼聲也很高,連朱棣自己私下裡也覺得太子之位非我莫屬了。可是讓人意外的是,朱元璋虛晃一招,哪個兒子都沒選,他把目光轉移向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老朱咋吧嘴,心想“孫子也不錯”。這個時候朱允炆還不到15歲,但據說聰慧、孝順、正直,深得朱元璋的喜愛。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朱標是馬皇后的親兒子,朱元璋的一生對馬皇后都特別的衷心。愛屋及烏,朱元璋也特別喜愛他孫子,所以朱允炆很順利的就被設立為儲君。為了讓親孫子將來坐穩皇位,朱元璋是煞費苦心,按他的說法是要替後人拔出荊棘上的刺兒,於是開始大造冤獄,製造了轟動一時的藍玉案。藍玉一案將僅剩的開國元勳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15000多人,史書載“元功宿將,相繼盡矣”矣。朱棣很鬱悶,大哥當太子我沒意見,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當皇帝我就不服氣了,憑什麼?他是會打仗還是會治國?並且按照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來說,王位繼承人的確該輪到我來做了。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雖然當時不服氣,但是在這個時候他也只能忍了,並沒有真正想要去實施造反。但是後來大侄子乾的那些事兒讓他下定了決心。六年以後朱元璋駕崩,朱允炆繼位,改年號為“建文”,史稱建文帝。同年朱允炆發佈太祖遺詔,令諸王留在封地,不要來京奔喪,燕王朱棣此時已經在奔喪的路上,卻突然接到被建文帝命令返回的消息,此舉導致諸王非常的不滿。這些王爺都是朱元璋的親兒子,從政治地位來講,朱允炆和他們是君臣關係。但是從親屬關係來說,這些人又都是朱允炆的親叔叔,所以說要跟這些人講政治、講原則、講大局。朱允炆在處理起來就著實有些尷尬。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靖難之役的導火索

說起“靖難之役”之前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明朝建立之初,為了確保明王朝的江山千秋萬代傳承下去,老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效仿古代的分封制,把他的24個兒子封為藩王,分別駐守全國的戰略要地,當時藩王們很多都是擁兵自重,獨霸一方,如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晉王、北平的燕王、蘇州的吳王、湖北的楚王等等。而當時手握重兵實力最強的當屬燕王朱棣,他負責防禦北元的勢力,擁兵達十萬之多。建文帝即位以後,結束了祖父時期的尚武之風,為了鞏固中央皇權,迅速實行改制,力圖革新,即更定官制、寬和政治、寬緩刑法、寬免賦稅、削藩等5個方面。其核心精神就是寬和的文治,史稱“建文新政”。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這些新政使的洪武時期激烈的政治氣氛得以緩和,給社會帶來了新的氣象,得到了人們的擁戴和支持。當時兵部尚書齊泰、翰林學士黃子澄、翰林侍講方孝孺都是建文帝身邊的主要謀士,因為其身邊文人居多,被人們稱之為“秀才朝廷”。大臣齊泰認為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實力強大,而燕王素有大志,不甘心委身於北部邊疆一隅,應當首先削去。黃子澄卻認為燕王準備周密,難以在短時間之內削除,應該首先削去實力弱小的藩王,減去燕王的手足,等到燕王孤立無援之時,便可輕而易舉地將其消滅。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一番權衡以後,建文帝採納了黃子澄的建議,隨後一場影響明王朝發展走向的削藩運動就此開始。為了儘快達到削藩的目的,朱允炆很快派兵包圍了周王朱橚的王府,將周王貶為庶民遷往雲南,其後又利用代王、湘王、齊王、岷王等藩王的不法行為,廢除了他們的藩王爵位。就在轟轟烈烈的削藩運動發展順利的時候,有人向建文帝建議削藩不宜過於匆忙,以免引起大的變動,應該效仿西漢實行過的推恩令,逐漸瓦解藩王,使其難以抗衡中央。面對前期取得的成績,朱允炆對自己一鼓作氣解決藩王問題充滿了信心,而對這一建議並沒有採納,最後他把矛頭指向了最大的藩王燕王朱棣。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人嚴密監視燕王的一舉一動,隨時報告。這樣一來打草驚蛇了,朱棣見到幾位藩王先後被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迎頭痛擊,或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思前想後幹了這一票。明太祖在位的時候怕權臣篡逆,所以在皇明祖訓當中說到“朝中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活學活用,就把這條當成自己造反的理由了。說齊泰、黃子澄是奸臣,我要討伐奸逆,於是公元1399年7月舉兵誅討,稱自己的舉動是靖難。

靖難之役的過程

什麼是靖難?就是平定禍亂的意思,並且將自己的軍隊命名為靖難軍,所以歷史上把這場明王朝內部爭奪皇位的戰爭稱為“靖難之役”。起兵之後,燕王迅速拓展了自己的實力範圍,攻取了北平北面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平等軸線,掃清了外圍的後顧之憂。之後幾年,朱棣的軍隊先後和建文帝派來的耿炳文、李景隆等部軍隊多次交戰,互有勝負,也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1401年的冬天,南京城內太監送來密報說,“城內空虛以直取”,什麼意思?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朱棣想了想,決定直接率兵南下,直指金陵城。第2年正月,燕軍繞過防守嚴密的濟南,直接攻破了東阿,南下徐州,次月抵達宿州,在此關鍵的時刻,建文帝卻聽進了大臣的建議,把前線徐輝祖的軍隊調回了南京,燕軍抓住時機在靈璧大獲全勝,這一戰朱棣軍隊的士兵生擒了朝廷將領、大臣100多人,徹底擊潰了南軍的主力。燕軍士氣大振,朱棣趁機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等戰略要地,強渡長江。其實在多次交戰過程中,朱棣曾經數次衝鋒在前,也正因為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無疑,但是建文帝卻給南軍將士們下了這麼一道詔書,說

“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休此意,無使負殺叔父之名”!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和燕王雖然現在打仗,但是我只想抓住他,我不想殺了他,不要讓我留下一個揹負殺叔的罪名。正因為這樣一個命令,讓早就應該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總是束手束腳,顧慮重重,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政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靖難之役的成功

此時大勢已去,建文帝為了拖延時間,打算通過割地議和,但被朱棣拒絕了。1402年6月,燕軍渡過長江,朱棣率軍直撲南京,南京城北門守將李景隆開門投降,燕王進入京城。關於建文帝下落之謎,民間的說法眾說紛紜,撲朔迷離,有的說他遁入空門當了和尚了,有的說他逃亡海外,鄭和下西洋也是朱棣打聽朱允炆下落的一個途徑之一。還有朱棣也曾派官員在民間到處遍訪建文帝的下落,一找就找了將近20年。歷史真相究竟如何?沒有哪一本史書能夠有明確的記載,正因為如此,才會有更多的人去發現和探尋關於歷史的真相。

“靖難之役”的成功,讓大明王朝走入了另一個拐點,是好是壞?

如果“靖難之役”沒有成功,建文帝還是皇帝,那麼大明朝會不會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好呢?歡迎各位小夥伴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