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朱允炆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逼反朱棣的?

劳伦斯602


刚一开局,朱允炆就凭借两张王牌,爷爷朱元璋和父亲朱标,成功登上帝位,相当于前半生用尽了所有的运气,唯一的底牌只能开局用,这是何等的悲哀?不得不说,这也是朱元璋给朱允炆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如果一切真的按朱元璋想好的那样发展,最终的结局当然不必多说,但是怪就怪在,朱允炆反其道而行之,听从了大臣的挑拨离间计,活活把自己给玩死了。

朱元璋确实有点偏心过度了

谁叫朱标地位特殊呢?但是朱元璋前期把这一态度表现的太过于明显了,而且朱标这一生显然有点极其的顺利,从朱元璋刚开始称王之时,就已经确定了朱标的正统地位,而且花了大量的心血栽培,寄予了厚望,但是朱标带给他的失望也同样如此,朱标谦和的态度,能够很好的协调兄弟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却因为一场风寒病逝,朱元璋的算计都被一场意外打破了。

此时的朱元璋哪里想到了单独栽培一个儿子,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毕竟大明根基未稳,仅仅靠封王划地,当然无法合理的协调儿子们之间的关系,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这与朱元璋第1次当皇帝有关,毕竟他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传承教育,当所有的皇子都还在起跑线上时,过早的公布了结果,也极大的打击了其他人对于皇位追求的信心。

朱允炆对自己的实力没哈数

朱标1392年去世,1398年朱允炆就出任帝位,看似是上天带来的殊荣,实际上却是烫手的山芋,一切看似是优势,但实际上如果朱允炆不能够合理的统筹调度资源,白白浪费资源,还可能会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降维打击的例子,世界上绝对不在少数,朱允炆比起他的叔叔们,除了占了血统的优势,其他的人生阅历,包括实战经验,那可相当于一片空白。

开局王炸四张二,一看还有四A带俩3,但是年轻气盛的朱允炆,一上台就对叔叔们太狠了,火药味十足直接打草惊蛇,削藩的政策确实没毛病,但是前期没有实力的他,不得先怀柔吗?稍微认点怂,对叔叔们好一点,他们真的要造反,那自己也有理由打回去不是?千不该万不该,朱允炆宁可相信一介书生齐泰、黄子澄的话,丝毫也没有给过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一点尊重,一削藩还居然先从最弱的开始,擒贼先擒王的道理难道不知道吗?在那些无关痛痒的叔叔们身上率先下手,那就相当于提前告诉朱棣等人,要做好准备。

朱棣本来有贼心没贼胆

你要说朱棣敢反吗?其实他心里是这么想的,而且当时在朱元璋在世之时,对于这个儿子也是三番五次的警告,朱棣已经被朱元璋吓怕了,即使朱棣做的再怎么过分,也仅仅通过言语敲打,让他感受到压力,总体来说,朱元璋尽管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但是他后期的恶补,还是很有效果的,当时他把他的儿子们,分别分到各地称王,就是想让中央掌握主动权。

按照当时的兵力划分,朱棣的实力并非最强的,就拿朱允炆和朱棣的大军对抗过程中,朱棣向来都是险象环生,要不是自己的儿朱高煦威猛的表现,怕是自己早就一命呜呼了,如果朱允炆一开始就重点打击朱棣,显然朱棣是没有招架之力的,但坏就坏在朱允炆把几乎所有的藩王挨个惹了一遍,哪怕就从最小的开始清理,那人家事后要是联手起来呢,这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毫无疑问,也就正如题主所说,逼反!逼反!朱棣其实是被逼无奈才反的,本来他那颗反叛的心早已被父亲压榨的一干二净,但是这个侄子可好,直接不给叔叔们活路,那朱棣不拼了命搞死他,才怪!


历史红尘


不纳诤言放走人质

建文元年四月,一个黑影飞檐走壁,摸进了徐辉祖家的马厩。大约过了十分钟,只听见后门发出咯吱的响声,紧接着寂静的背街小巷传来清脆的马蹄声。原本深度睡眠的仆人,也被巨响吵醒将怪事汇报给了徐辉祖。第二日上朝建文帝后悔,不听徐辉祖之言放走了朱高煦,遥远的北平朱棣父子喜极而泣,次日即宣布靖难之役开启!

——极力扣留朱高煦的徐辉祖

说起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尽显朱允炆的仁弱寡断!在这之前的同年二月,朱棣入南京拜见朱允炆,竟然丧心病狂走御道。此乃大逆不道的举动,朱允炆却解释道他是我亲叔叔,就算走御道也无妨!后户部侍郎卓敬上书:“朱棣英明干练,有太祖遗风。更何况北平是元、金国都,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如今只有将他改封南昌,此祸端方能解之!”

——永乐大帝朱棣

不论是扣留朱高煦为人质,还是将朱棣迁徙到南昌。只要朱棣一挪窝,那么他就折腾不起来。可惜的是朱允炆皆不纳,并美其名曰尊重叔父!

勿使吾背杀叔之罪

都说战场上是刀剑无眼,稍微犹豫就会错失良机!最可悲的事情,是你拿他当亲叔叔,而他早已视你为眼中钉!居庸关在北平的北面,居高临下之势让朱棣芒刺在背。想要南下争夺天下,居庸关必须得由燕军把守。建文元年七月,金鼓齐鸣的战斗开始。朱允炆这边是宋忠指挥,起初为了鼓舞士气奋勇杀敌,借口北平籍的军士家属已被燕贼所杀,喊着报仇雪恨的口号冲击燕军,没曾想朱棣也是玩谋略的高手,他安排北平的家属上前线呼妻唤子。结局是一目明了,宋忠军一溃千里!开平、龙门、上谷、云中皆望风而降,再无后顾之忧的朱棣安心南下!

——北平藩篱居庸关

当败报经八百里驿站传至南京时,朱允炆正和方孝孺讨论《周官》,收到败报后不以为然说北兵不足为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黄子澄坐不住了,再三举荐耿炳文出任讨逆大将军一职,拗不过之下只得嘱咐耿炳文:“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仁弱寡断的朱允炆

朱棣有没有为侄儿着想,没有确切的历史证据,但朱允炆实在是爱叔父过头。因为他的一句话,将士们作战畏首畏尾,不能专心致志杀敌,也是朱允炆下烂好棋的原因之一!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皇位若由朱棣来坐,才是名副其实的选择。朱允炆妇人之仁的毛病太厉害,缺少乾纲独断的霸气!

——END——


惜缘小历史


朱允炆作为朱标之子,朱元璋之嫡孙,继承大统本来是理所当然,这一点,当时明朝上下同样认可。至于很多人质疑朱元璋为何传孙不传子的问题,其实本来也算不上问题。毕竟朱标是太子,如若不是英年早逝,那么皇位必然是他的。而他天命淡薄无缘皇位,由其子来继承皇位,并无任何不妥。

然而,朱允炆却并非大家以为的仁厚。

这可能是受到野史,也可能是因为影视作品的影响。历史上的朱允炆和仁厚并不沾边。从其能对自己亲族痛下其手,就能看出此人不仅野心勃勃,而且凶狠毒辣。

朱允炆上台后,对朱元璋的谆谆教诲立刻抛之脑后。将很多不错的制度打着革新的名义废除掉。给人造成一种敢作敢当的印象。

当然,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皇帝面对已经时过境迁的形式,进行一些革新倒也不为过。只是他的政治经验欠妥,实行的一些新政并不能得人心,但是其却一意孤行。在这其中,最大的改变莫外于消藩。

朱元璋本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世代为明朝镇守一方,巩固朱明王朝的中央政权。然而,却不曾想到自己的孙儿对给自己戍守边境的叔叔们毫不领情,将其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在几个犬儒的怂恿之下,位置尚未坐热,就急不可耐的露出了血腥的嘴脸,将自己的叔父们赶尽杀绝。

对于朱棣等人而言,面对已经虎狼之势的侄儿,开始也并未往深处想。他们中的很多人以为朱允炆不过是担忧他们手中的兵权,如若将兵权上交,那么至少性命无忧,可以继续做自己的藩王。

然而,事情却并不像他们想的如此简单。当湘王被全家逼死,此时的诸多藩王才豁然明白,原来他并非只是不快于自己手中的军权,还要害自己的性命。此时,朱棣等人再也按奈不住,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行起兵反抗。

朱允炆手中有雄兵百万,即使除掉卫戍边境的军队,能迅速调动的兵力也远在数十万之多。相较于朱棣的区区数万人马,何止数倍的差距?

然而,缺乏识人能力的朱允炆却偏偏用一个酒囊饭袋的李景隆来统帅大军。让人为之大跌眼镜。李景隆的为人,南京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然说他是酒囊饭袋倒也并不妥当,至少他的口舌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不然,也不可能打动朱允炆,让其挂帅上阵。

可想而知,以李景隆的水平面对在疆场上驰骋多年的朱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数十万大军数倍于敌军,竟然被打的落花流水望风而逃。

就这样,朱允炆并不成熟的政治手段,和缺乏远见的政治眼光,将自己的一手好牌生生打烂。


Crazy历史


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著名的削藩事件共有四次,分别是汉朝汉景帝削藩,唐朝唐代宗、德宗、宪宗削藩,以及明朝朱允炆削藩和清朝康熙帝削藩。



四次削藩事件中,如果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必然是朱允炆削藩最容易。

首先,明朝朱元璋自立国之后,兢兢业业三十余年,开国即为盛世,此时的明朝蒸蒸日上,国力极为强盛。而燕王朱棣仅仅有北平一隅之地,从赋税、人口、兵力和后勤补给上对比,完全不是明朝中央政府的对手。

其次,朱元璋对于很多制度大破大立,让中央集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央政府相对于地方有足够的权威,可以调动地方上大量的资源平定叛乱。

反观其他三次削藩事件,每一个都比朱允炆削藩困难。



比如汉朝,汉景帝时期,藩王们占据了半壁江山,拥有的财赋、人口不亚于汉朝中央政府。唐朝代宗、德宗、宪宗削藩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权威已经衰落到了极点。再说清朝康熙削藩时,三藩的军事实力甚至不亚于清朝中央政府。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相对困难的汉景帝和康熙帝削藩大获成功,即便是最困难的唐朝代宗等人削藩,虽然没有彻底成功,但也做出了点成绩。反观最容易的朱允炆却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不仅削藩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就连自己也落得个悲惨结局,这又是为什么呢?

总结来说,朱允炆政治水平太低,在削藩上没有正确的战略方向。再有就是碰到了一群猪队友。

其实,早在朱元璋时期很多大臣就已经注意到了藩王尾大不掉之势,因此,朝中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对藩王有了警戒之心,并且想了很多对策。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这些人都开始怂恿其削藩。

按理说,削藩这种大事需要慢慢筹划,不能操之过急。尤其削藩是敏感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必然会造成动乱,到时候可能得不偿失。

不过,朱允炆的重臣黄子澄站了出来,以汉朝景帝轻松平定七国之乱为由给朱允炆洗了洗脑,树立了信心。



朱允炆年仅二十余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听了黄子澄的一番话,瞬间就觉得底气十足,于是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针对削藩的问题,很多大臣为了国家的稳定,提出了一些相对比较稳妥的方案。比如户部侍郎卓敬上书,主张把朱棣从北平徙封至南昌,让朱棣远离树大根深的北平根据地,便于朝廷控制。

还有其他人也曾上书,效法汉武帝,采用推恩令,让这些藩王慢慢分裂弱化,然后再采取行动。

以当时的局势来看,这两种方案虽然不能迅速削藩,但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以让中央政府慢慢地消化藩王势力,避免过激的冲突。




然而,朱允炆并没有这样想,他受到黄子澄的蛊惑后,一心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消除藩王势力。

既然要快,那就挑大的来吧,兵部尚书齐泰上书,“擒贼先擒王”,应该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避免他有所察觉。

从后世事情发展来看,齐泰的方案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朱允炆一开始就采用这个方案,在朱棣羽翼未丰之时先发制人,在朱棣给朱元璋奔丧的时候将其拿下,必然就没有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不过,黄子澄这个猪队友又来了,他上书朱允炆,“柿子应该挑软的捏”,削藩应该一步一步来,先挑一些实力弱小的藩王开刀。

就这样,在黄子澄的“帮助”下,朱棣拥有了足够的时间积蓄力量。



再之后,朱允炆开始削藩。

说句实话,朱允炆并不是善男信女,也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反而,他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不过却用错了地方,该狠的地方不狠,不该狠的地方非常狠。

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朱允炆一口气削了五个藩王,全部软禁,或者废为庶人,丝毫没有任何情面可言,而且还逼得湘王举家自焚,葬身火海。可见朱允炆并不是儒生口中的仁慈皇帝。

或许,当时的朱允炆对这些叔叔念及一点亲情的话,能够给他们丰衣足食,让他们平安幸福的过完下半生,他们也不会对朝廷如此抗拒。朱棣反叛的时候也会有所犹豫。但此时说什么都没用了,看到这五位藩王的结局后,所有的藩王都开始人人自危,朱棣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其手握重兵,位列藩王之首,又有了足够的时间积蓄力量,自然发动了叛乱。



朱允炆的悲剧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其实力根本不足以和中央政府抗衡,但朱允炆和他的猪队友却屡次失误。

比如,朱允炆最初派去平叛的人是朱元璋留下的大将耿炳文。虽然耿炳文在面对朱棣的时候败了两阵,但也迅速组织起了防御,稳住了脚跟。然而,朱允炆却急于求成,来了一个阵前换将,把草包李景隆换了上来。

阵前换将,本来就容易导致军心不稳,再加上李景隆这个人就是绣花枕头,不仅能力不足,而且还嫉贤妒能,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

李景隆挂帅后,三番五次的失败,还给朱棣送去了几十万人的物资,最终让朱棣拥有了和朝廷对抗的资本。



再之后,李景隆虽然被罢免,但朱允炆竟然没有处罚他,导致朝廷的军队离心离德,战斗力骤减。此后,朱棣和朝廷军队打的有来有回,并且逐渐占领上风。

公元1402年,这一年的六月份,朱棣誓师渡江,眼看破城在即,朱允炆身边又出现了一个猪队友,这个人就是被后世推崇之至的方孝孺。

当时,南京城内人人自危,朱允炆也知道形势危急,所以准备带着玉玺等象征皇帝的东西逃跑。毕竟朝廷在各地还有大批军队,而且黄子澄、齐泰出南京城搬救兵了。所以暂时撤退(逃跑),等积蓄力量之后再卷土重来也行。



不过,此时的方孝孺站出来严肃的批评了逃跑思想,极力的劝阻朱允炆,并且要求朱允炆坚守南京,即便失败,也要为社稷而死。

于是,朱允炆就这样被困在了南京,等到猪队友李景隆开门投降后,朱允炆想跑也跑不了了,最终在皇宫一把大火之后不知所终,复位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一把好牌也彻底打烂了。


我是越关


朱允炆是朱标得儿子,是朱棣的孙子,这样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注定有着别人比不了的前程。当时朱棣将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朱允炆,那是因为他的儿子朱标体弱多病,早早的就去世了,所以,顺理成章的,这皇位就继承给了朱允炆。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做梦都得不到的好事,但是朱允炆却没有做到一个皇帝应该拥有的宅心仁厚,反而将一首好牌打的稀烂,还逼反了朱棣。


一,作为皇帝,性格过意仁弱寡断

朱棣当时进京拜见朱允炆的时候,居然大摇大摆的有了御道,这可是皇帝才能走的道路,这样的举止明显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一般情况下,早已发怒,惩罚朱棣。但是朱允炆却没有这么做,他说,朱棣是自己的亲叔叔,亲叔侄之间改分什么你我呢?于是对于朱棣走御道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无形中增长了朱棣的气焰。

二,没有皇帝的杀戮之心,过于仁慈

当时朱棣已经有明显的反叛之心,如果是明君,立刻最应该做的就是率军南下,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是朱允炆却没有这么做,当下属来报当时北平的战况时,朱允炆在朝堂之上顺不足为奇,但是他的安然自若却让下属黄子澄坐不住了,他多次请求皇帝,下令让黄炳文担任大将军,去讨伐朱棣。犹豫再三,朱允炆这才答应,不过他多次叮嘱黄炳文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让自己背上这杀叔得罪名,优柔寡断,没有皇帝还有的风范。

三、作为最高领导 ,不会选人与用人,战争就已经输了

作为皇帝,有独到的识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时上战场的时候,朱允炆派李景隆去统帅大军,结果他中看不中用,让人大跌眼镜。朱允炆安排他去打仗,结果他去了直接游说朱棣。说白了,李景隆充其量就是一个酒囊饭袋,可是偏偏朱允炆留让他担此大任。在战场上的时候,一个是久经沙场得将士,一个是久不出征的人,当双方对阵时,胜负输赢可想而知。


以史正衣冠


都别抢,我来答。

首先我觉得说人家朱允炆把朱棣逼反了,这真的是冤枉人家朱允炆了。自古以来削藩就没有不造反的,汉景帝削藩七国反了,八王之乱这还没有削藩呢,这些人就起来造反了,康熙帝削藩,照样还不是反了。

所以我认为不存在什么削藩过急这种说法,你就算是温水煮青蛙,那个温度到了一定的临界值,难道青蛙会任由自己被烫死吗?可见,这本身就是由于分封制和中央集权之间产生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导致的,藩王都希望皇帝不要来管自己,而皇帝肯定想把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皇帝只要一削藩,藩王肯定反。

毕竟藩王也不傻坐等着自己一朝回到解放前,所以这个削藩在历史上是无解的,除非这些藩王都是一群没有脑子的货,心甘情愿让皇帝来削自己的藩。但只要这些藩王里有那么一两个不老实的,皇帝就休想削藩成功。

当然,

不可否认朱允炆在后期和朱棣的正面对抗中严重缺乏军事调度能力,把李景隆这个笨蛋调到前线去和朱棣对抗,结果这号大神最后还是他打开南京城的大门把朱棣迎接进去的。

但我们不说这个,只说朱允炆真的是把朱棣逼反了吗?

我看不见得,有的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像汉武帝一样用“推恩令”的形势削弱藩王,但是可别忘记了汉武帝之所以能够顺利的推行“推恩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景帝打赢了“七国之乱”。朝廷的权威树立起来了,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但是我们把镜头拉回到汉景帝时代,实际上按照题主的说法,如果朱允炆把朱棣逼反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汉景帝逼反了七国,康熙逼反了吴三桂。

但这个结论真的成立吗?

我看不见得,汉景帝时代由于刘邦大封刘姓诸王的缘故,这些诸侯王“拥兵数万,坐拥千里之地”,几乎可以说完全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礼。换做是任何一个人去当皇帝,恐怕都不愿意这么一把“达摩克斯之剑”悬在自己的头顶吧?

所以我挺赞同晁错在《削藩策》中说的: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这些诸侯王你不削他,等有一天他实力足够大了,不敢说他绝对会反,但肯定不会轻易服从你朝廷的指挥,这一点可以参照唐朝的藩镇割据。

其实削藩的最根本原因不是这些藩王究竟有没有造反,而是它已经对朝廷的统治形成了威胁。汉景帝当时面临的情况正如《削藩策》中说的: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所以说藩必须是要削的,至于怎么削我觉得没法假设,就像有些网友说推行“推恩令”,从理论上来说确实风险最小,手段相对柔和,不像一上来就削掉藩王的土地和爵位这般粗暴。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推恩令”这个政策不会激起藩王的反抗。

要知道汉武帝当时能够推行“推恩令”得益于汉景帝打下了基础,打赢了战争,让藩王们的实力遭受严重损失,在此基础上,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时才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再来说朱允炆,他在三位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策划下开始着手削藩,实际上朱允炆远比汉景帝要更加小心谨慎,在削藩这个问题上他们是经过仔细分析的。

现在有些人说朱允炆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先削朱棣,反而去削其它弱小没有威慑力的藩王。

其实你能想到的,人家朱允炆的幕僚们早就想到了,问题在于,朱棣又没有犯什么过错,你用什么借口一来就削人家的藩?这叫师出无名,有点脑子的人估计都不会这么做。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直接削朱棣虽然风险大,但是如果成功了,后面基本上就稳妥了。

但谁能保证朱棣不直接造反?

所以当时的齐泰就是建议直接削朱棣,但黄子澄就认为师出无名,不如先削那些犯了过错的藩王。

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谋定,明日入白帝——《明史》

计划制定下来后是非常顺利的,朱允炆先后废除了五个藩王,都没有遇到什么反抗。

除此之外,人家朱允炆还知道一边监视朱棣,一边削弱朱棣的实力,调走他的军队。

于是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复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练兵临清,耿瓛练兵山海关,以控制北平。

总之不管后续朱允炆在政策上出现了怎么样的失误,我觉得都不能说他逼反了朱棣,就像晁错说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你不削藩,将来藩王做大了,你能保证他不反吗?同样的,你就算削藩,你也不能保证他不反。

结果朱棣最终选择了反,他不甘心呐。早年大哥朱标去世以后,朱棣满心以为朱元璋会把自己册立为皇太子,结果没想到朱元璋非常喜欢朱允炆。

不当皇太子就算了,现在这位侄子还要来削自己的藩,朱棣内心肯定是有一丝不平衡的。所以干脆特么反了算了,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所以说朱棣造反既不能怪朱允炆,也不能怪朱棣,要怪就怪朱元璋,因为这是他留下的烂摊子。

只能说朱允炆和汉景帝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朱允炆打输了战争,汉景帝打赢了战争。但是别忘了,汉景帝为了平息叛乱,直接把晁错给杀了,人家朱允炆可没有杀齐泰和黄子澄。

其实,朱允炆如果打赢了这场战争,哪怕他一上来就削朱棣,恐怕也没人会说有什么不妥。仅仅因为他打输了,所以人们才会跳出来说他干的怎样怎样不好,那里犯了错误,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没有一点可行性。

那些只存在于理论中的东西就像“纸上谈兵”一样是死的,不变的,假如说当初咸丰帝像汉武帝一样把慈禧给赐死,是不是清朝的结局就会好一点。

但是吧历史没有这么多的假如,很多事情当时之所以发生,自然有它的道理和原因,事后再来说它的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人家孔子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那位英名的康熙帝在削藩的问题上不也栽了一个大跟头吗?

可见凡是和利益相关的东西,从来没有说有四平八稳的手段可以合理解。

此外也充分说明“打铁还需自身硬”,否则不仅铁还没有打成,自己反而被火花烫了一身的伤,这只能说朱允炆有心想要重新锻造朱棣这块铁,但是自己的技术和实力还不达标吧。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明朝在朱元璋丧心病狂的整饬后,没有党派之争,没有外戚干政,没有权臣当道,也没有外敌侵犯,是一个最省心的摊子。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要把皇位传给儿子朱标,结果朱标意外猝死,皇位幸运的落到孙子朱允炆头上。

这个号称站在明朝C位的男人!结果朱允炆的屁股还没在龙椅上坐热,就被叔叔朱棣谋反夺位,沦落天涯成了笑话。朱允炆最大的失误就是打错削藩这张牌,说好的天胡结果打成小相公。


在朱标意外猝死后,朱元璋的其他儿子看到上位机会,意想不到的是朱允炆反而连跳三级当上皇帝,潜在的激化藩王和皇位矛盾。不管从资历还是本事,谁会服气一个黄毛小子?那么削藩成了朱允炆即位后的第一大事,主要针对和他最不和谐、势力最大的朱棣。

朱允炆要废除祖制对叔叔下手,叔叔们是人人自危,朱棣却不认命。其实也能理解,按照朱元璋的精神指示,只要自己在藩地吃喝玩乐挺好,问题朱允炆不干!反正小子皇位来的也不明不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取而代之?朱棣走投无路下选择造反,一条挣富贵的最险之路。

好吧,朱允炆以削藩为核心的政治路线已经确定,而且也势在必行。这里就不得不说大多数人的一个通病,理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朱允炆则是一个侏儒。他从小到大饱受儒家教育,没有政治经验,更别提带兵打仗。


在削藩过程中犯朱允炆出现几个重大失误:

  • 第一,错误评估藩王实力。朱允炆听从黄子澄的意见,认为藩王势力不值一提,尽管挥着拳头打。忽略了朱棣这类型藩王常年戍守边疆手握重兵,且能征善战。相比之下李景隆是个纸上谈兵的西贝货。
  • 第二,错误的削藩方式。说起来朱允炆是一介书生,但是杀伐果断毫不留情,在削藩中不断逼死自己的叔叔,没有一点情意,例如:弱势藩王朱柏为了免受刀笔小吏之辱,全家自焚而死。
  • 第三,错误的用人手段。削藩开始后,朱允炆迷信黄子澄、齐泰、李景隆之流,这几个人有个共同点,推卸责任都是好手,正儿八经打起来了都是脓包,尤其李景隆替代老将耿炳文,整个状态就是赵括。
  • 第四,朱允炆自己犹豫不决。明明已经把刀子架到叔叔们脖子上了,尤其对朱棣。朱棣造反前还派儿子到京城,当时朱允炆可以扣押为人质钳制朱棣,他却给放了,搞笑吧!后来还错失直接斩首朱棣的机会,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清君侧”靖难事件。
  • 第五,削藩时机不当。朱允炆皇帝还没干了多久,没有巩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就着急削藩,典型的高出低走。况且狮子搏兔尚且全力,他在削藩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发明最大的军事能量,不然朱棣铁定不是对手。

结果我们都知道,朱允炆削藩失败皇位也丢了,朱棣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吉尼斯纪录,属于朱棣的永乐王朝开始揭幕。最有意思的是朱允炆在战乱中下落不明成了朱棣的心病,他分别派出胡瀅和郑和寻找建文帝的下落,间接的成就了明朝大航海时代的创举!

我不是易中天


朱允炆拥有一手好牌。

朱允炆的父亲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也是朱元璋最爱的儿子,被朱元璋立为太子。

本来朱允炆是朱元璋的二孙,朱标的庶子。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比朱允炆大3岁,但是他只活到8岁就死了,朱标原配常氏也死了,正因为如此,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成了朱标的嫡妻,朱允炆也就成了朱元璋的嫡长孙。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话费巨大心血培养的儿子突然离世,对朱元璋打击甚大,他为朱标请天下最好的老师班子,还亲自抓朱标的教育,所有的心血付之东流。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他把对朱标的爱全部转移到朱允炆身上。根据嫡子继承制,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继位为帝。可是怎么也不会有人想到他会被朱棣抢了宝座,因为好牌在他手里。



大明经过他爷爷朱元璋的整治,一切归于正常,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够强。唯一的一点就是杀戮的气氛还在,胆战心惊的文臣不能正常发挥才能。儒家出身的建文帝,着手改革了朱元璋的一些弊政,以宽大为怀,重用文人大臣,史称“建文新政”。这一改革朱允炆获得了人心。

朱允炆毁于削藩。

朱元璋为了使大明统治永固,对自己成年的9个儿子进行分封,他的这些儿子们手里握着数万兵马的军事大权,在国家的一些重镇和交通要道,权势惊人,甚至威胁到中央,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

建文帝继位后为增强自己的权力去削藩,他听从了浪漫书生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先从最弱的藩王下手,可谓雷厉风行,简单粗暴,一年内就干掉了周、齐、湘、代、岷王5个藩王 。如果朱允炆从最强的朱棣开始着手,给他来个措手不及,让他无法做出反抗的充足准备,也许就不会有他后来的反叛了。这是朱允炆打的第一个烂牌。

另外朱允炆的削藩并没有错,但其所用的方法不妥。汉武帝不是把主父偃的推恩策运用的很好很成功吗,为什么不借鉴呢?


朱允炆遣回朱棣的三个儿子

朱允炆削了5个藩王后,让朱棣有了很强烈的危机感,但他并不敢违抗皇帝的旨意。朱允炆让他交兵权、调走三护卫、“遣三子入京”当人质,他都照办了。因为朱棣知道自己所剩兵马不多,根本无法与朝廷抗衡。只要朱允炆手指轻轻一动就会不费吹灰之力将自己拿下。朱棣实在是没有办法才痛心交出三子。而他唯一的绝招就是演戏,他抓住朱允炆的弱点,朱棣向建文帝传递了一封自解书信,建文帝上当了,关键的时候建文帝想收手!而朱棣却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大哭大叫,装疯卖傻的好戏,请求朝廷还给他的三个儿子,留全家性命。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朱允炆就招架不住,把朱棣的三个儿子还给了他,从此朱棣开始大胆地起兵了。朱允炆遣回朱棣的三子,这是他第二次打烂牌,被一些史学家称为愚不可及。

朱棣起兵后,对朱允炆狠下杀手,而朱允炆却下令要保朱棣性命

朱棣起兵前就在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里扒拉出合适的理由:

“朝中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此时的朱棣打着“正义”的旗号说齐泰、黄子澄是奸臣,建文帝是受到他们蛊惑才实行削藩对诸皇子残害,就在1399年8月,朱棣率领八百将士进行诛讨,称自己是除奸臣平定祸乱,并将军队命名为“靖难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在战场上,朱允炆继续打烂牌:

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战正在上演,朱允炆竟然对作战将领下了一道愚蠢的命令,

“不得加矢刃于燕邸,使朕有杀叔父名”。

面对皇命谁还敢对朱棣实打实的动手啊,导致朱棣更加有恃无恐,他曾以十余骑视察敌营被大军围困,但士兵们只是围着,不敢动手,使朱棣骑马潇洒而去,也无人敢追。

“燕王数危矣,诸将奉帝诏,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独以一骑殿后,迫者不敢追”。

这让将士们心里会怎么想?朱棣对朱允炆可是狠下杀手,如果不杀朱棣迟早会有一天他会登上皇位,倒是自己会不会被株连?这道命令实则动摇了军心,降朱棣从战者甚多,导致朝廷损兵折将十万,这些人死的岂不冤枉,本来一心报效朝廷,死后被视为乱贼,连累家室老小。建文帝的80万雄师让他在短短的三年就玩完了,而朱棣却由八百将士扩充到百万。



最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建文帝败的很惨。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进京后宫中大火,建文帝从此消失不见。朱棣称帝,废除建文帝年号,诛杀建文帝的功臣,一场血雨腥风蔓延。


小姐姐讲史


斗地主是老百姓都特别喜欢的一种扑克游戏,一个地主为一方,两个农民为一方,双方谁率先出净手里的扑克谁获胜,规则简单,趣味性强。明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就是斗地主游戏的爱好者,只是他们的赌注太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 1370年,朱元璋为确保王朝长治久安,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封宗室24个儿子和1个从孙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屏藩皇室。燕王朱棣据守北京,因多次击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军队,功绩卓著,朱元璋令朱棣“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 虽然给了各个藩王军事指挥权,但朱元璋对他们可是不太放心,他给藩王立下了两条规矩:第一条是不允许藩王相互来往,不能同时来首都南京,必须是一个离开,另一个进来,如此,藩王便没有机会明目张胆的连横或合纵,形成更强的利益共同体;第二条是一旦朝无正臣,内有奸逆,需要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清君侧,并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开首都。
  • 1392年,朱元璋精心栽培的接班人太子朱标病死,爱乌及乌,朱标次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永远活在了大明朝子民的心中,朱允炆上位,“要地主”成功,藩王们只能“当农民”,其中最不甘心当农民的就是朱棣。朱元璋任期内反腐败不遗余力,吏治清廉;清洗外姓功臣良将,稳固皇权;从穷人中来,更能体会穷人的所想所愿,施政于民,经济繁荣,于是,一个开国即盛世的大明朝交到了朱允炆手中。
  • 朱元璋欣赏朱允炆的纯孝,但对他的柔仁少断实在是放心不下,后来的事实也充分验证了朱元璋的担心多么有前瞻性。为了防止变故,朱元璋在临死前又给藩王们立了第三条规矩:“我走了,以后你们哥们兄弟要和睦相处,多关照你们的侄子皇帝。我知道你们心里悲伤,但我的葬礼你们就没有必要集体参加了。”为了身后事,为了朱允炆的皇位安稳,老朱把他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做了。只是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并不了解。尤其是朱棣,这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 “老爷子走了,我不送他一程,那是不孝。”朱棣破了老朱的第三条规矩,以尽孝之名不请自来南京,名为送葬,实是试探,不臣之心第一次显露。只是朱允炆缺少危机意识,没有抓住机会治朱棣的罪,而是打了一张烂牌,派人持敕把朱棣请回了北京。
  • 1399年,朱棣第二次以身试朱允炆,又一次的不请自来。他自恃皇叔身份,径直走皇道入宫,见了朱允炆也不下跪行臣子礼。这样的行径,已经是赤裸裸的表明了不臣之心,朱棣就是想看看朱允炆会怎么办?试一试他的底线。正如朱元璋所料,朱允炆柔仁少断,监察御史曾凤韶弹劾朱棣大不敬;户部侍郎卓敬也密奏:“朱棣反心已显,不杀了他,也应该把他从北京调离,降低他对朝廷的威胁,毕竟,让一个人治理一个地方太久,尤其是还有兵权,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朱允炆呢?又打出了一张烂牌,说朱棣是他的叔叔,骨肉至亲,就原谅了吧。
  • 此时的朱棣,虽有反心,并没有真的付诸行动,毕竟谋反是大罪,搞好了是万乘之尊,搞不好尸首分家,祸累家人。决心不好下定,但朱棣看清楚一个事实,朱允炆,不是他的对手,事到危极,摆平他,不难。
  • 朱允炆想做个年轻有为的好皇帝,他不太认同朱元璋的封藩。在他看来,那些藩王忠时,是大明王朝的防火墙,奸时,就是大明王朝的病毒,弊大于利,怎么办?削呗!
  • 年轻人想做点实事,没毛病。玩牌当地主,想压农民一头,无可厚非,重点是怎么着也得先看看农民手里的牌是好是坏,自己能不能占道,是不是压得住吧!朱允炆作为“地主”,朱元璋也为他准备了一手好牌,但毕竟他刚刚上位,根基并不稳固,想削藩,最稳妥的策略就是温水煮青蛙,缓缓实现目标。针对削藩,有智臣建议以史为镜,像主父偃同志学习,他的“推恩令”就是非常先进的经验,藩王都有儿有女,可以让他们把封地二次分配,肥水不流外人田,分封给他的子女,如此一来,无形中就能弱化藩王的实力,然后再一个一个的收拾。
  • 朱允炆拿着一手好牌,想的却是速战速决。兵部尚书齐泰说:“速战速决也可以,但应该擒贼先擒王,先收拾藩王中实力最强的早有不臣之心的朱棣,杀鸡儆猴,震慑其他藩王。”太常卿黄子澄说:“朱棣是块石头,太硬不好惹,还是挑软柿子捏比较稳妥。”柔仁少断的人最怕的就是做选择题,速战速决的大方向定了,是先碰石头,还是先捏软柿子,打哪张牌好呢?
  • 二十出头,血气方刚的毛头小子最终有了决定,先捏软柿子。他想打藩王们一个“春天”,出手就是炸弹,直接炸趴了五个藩王,湘王朱柏还被逼学了邪教法轮功,举家自焚。
  • 一石激起千层浪,剩下的藩王人人自危,刀架脖子上了,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们建立了藩王联盟,霸气的破了朱元璋立的第一条规矩。1399年7月,朱棣起兵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变,且师出有名,遵照的是朱元璋为藩王立的第二条规矩,“朝无正臣,内有奸逆,藩王需起兵清君侧。”奸逆就是支持朱允炆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之流,只是朱棣的清君侧是没有得到皇帝朱允炆的召唤自作主张进行的。

1402年6月,朱棣率军攻克南京,大明江山易主,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变结束。 靖难之变是明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权争夺战,不仅导致明朝皇位归属的改变,也极大的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

朱允炆在大火中消失,是死是逃,成为了大明皇朝的悬案,总结他失败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性格柔仁少断。朱棣正式造反前,曾两次不请自来南京,不臣之心已现时,朱允炆就应该杀伐果断,或囚或废或杀朱棣,消灭危险隐患。他呢?最危险的对手以柔仁之心放走了,偏偏处理对他的威胁小的多的五位藩王时,他的柔仁之心又不见了。

第二是性格柔仁少断。决意削藩,策略也得对头。站稳脚跟,缓慢削藩、首先对最强藩王施以雷霆一击、首先对付弱小的藩王三种削藩策略摆在眼前,他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和洞察力,选择了最低级的削藩方式,直接引燃了靖难之变的导火索。

第三还是性格柔仁少断。朱棣被他逼得不得不反,俩人已经势同水火,不能相容。他居然给前方将领下达了“不得加矢刃于燕邸,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直接后果是“燕王数危矣,诸将奉帝诏,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独以一骑殿后,迫者不敢追。”,间接后果是朱棣的八百勇士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大军。

事实上,最可怜的人应该是朱元璋,明明知道朱允炆性格上柔仁少断的缺陷,不是帝王之材,只因为朱允炆是英年早逝的爱子朱标的儿子,便强行把他推上了宝座,致使宗亲相残,也寒了他另一个儿子朱棣的心。


老成聊历史


有些文人把朱允炆描绘成一个天真没有心机、满脑子儒家学说礼义仁爱的年轻皇帝,在我看来是不靠谱的。

我们应当注意到,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初登帝位之际只有二十一岁,而朱棣是他的叔叔,比他大十七岁,已经是奔四的年纪。二十一岁的朱允炆当皇帝,是太年轻吗?我们要知道,朱棣就是在二十岁那年,被册封到大明帝国的北部边疆去做燕王。同样的年纪,一个在南京城里处理国务,一个在北部边疆面对敌寇,你认为哪个更难?

实际上,对于朱允炆而言,他这样一个二十出头的皇帝,一开始执政,所该做的,就是像当年的楚庄王那样,先不急于发声。因为身为天子,一旦表态,擅长溜须拍马的人,就会顺着你的意思以获得你的信任;而实际上,因为你不懂得实际情况,拍板的政策很容易因为不合实际而失败,到那个时候,事情就很难收场。

所以朱允炆必须听取大臣的意见。而朱元璋,有没有像当年刘备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那样选一位顾命大臣呢?实际上是有的,这人就是朱元璋的女婿梅殷。但实际上朱允炆并没有太倚重梅殷,而是把三个老先生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当作自己的心腹——请注意,他们就是朱的儒家师傅,换句话说,也就是朱允炆的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应该这么讲,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可能在教学上很称职,但在处理国务实际上,就好比你让张召忠去指挥朝鲜战争,戴旭去指挥越南战争,结果会怎样?

所以,如果真的战争爆发,国家肯定不会派张召忠和戴旭统御全局,但朱允炆,居然把三个老师的话完全实施在国策之上,这个就乱套了。

不过,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朱允炆为什么一定要削藩?如果他读历史,他就该明白,西汉当年的削藩,引起了七国之乱,而汉景帝之所以能镇压七国之乱,靠的是周亚夫。那么问题来了:朱允炆有没有周亚夫一样的军事人才?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能当周亚夫用么?

其实朱允炆完全明白削藩的后果,所以他的办法,是柿子先拣软的捏。周王朱橚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是另外四个,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一年之内,朱允炆便成功地捏了四个柿子,于是他信心百倍,决定对燕王下手(但问题是,你有信心了,燕王那边也明白了,小子没好心啊,存心把几个叔全搞掉)。

而为了搞定燕王,朱允炆派张昺去做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做北平都指挥使司,此外,还派了都督宋忠等人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实际上就是对燕王形成了包围态势。这些招数,你说是礼义仁爱,我不信(尤其是派一个叫宋忠的人去包围燕王)。你说朱允炆整自己的叔叔叫做天真没有心机,我也不信。更何况,燕王的三个儿子,此时都在朱允炆身边做人质,你说燕王造反,岂不是把儿子往火坑里推?

但是到1399年,朱允炆却出了一个昏招,他居然准许燕王三子都回到北平。因为黄子澄说,收其三子,等于授柄朱棣,成为他起兵发难的口实,不如听任其归,以示对燕王信任不猜,这样方可乘其懈怠不备而袭取。

你一边包围燕王,逼他造反,一面又把他三个儿子送回北平,还说这样能让他懈怠——你这是哪门子的算计?

而且,这一年燕王还派了一个长史葛诚到南京来,结果被朱允炆成功策反,葛诚告诉皇帝,你叔要来硬的,皇帝说好,你先回北平,准备作内应。此时燕王确实装病,张昺、谢贵这俩货居然都信了,结果葛诚就秘密报告,都是装的。建文帝立即密令,张昺、谢贵谋取燕王,葛诚配合。

由此可以看出,朱允炆其实完全做好了杀叔叔的准备,把三个堂兄弟送回去,很可能就是让他们陪老爸一起死。

朱允炆这么想,燕王岂能不知(因为你娃做得也忒明显了),他这就想到了朱元璋当年在《皇明祖训》 中规定的一条:"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好吧,你这个当侄子的太霸道了,那就别怪做叔叔的不客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