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无锡本帮菜大家吃得惯吗?

酷尔乐


必须吃的惯啊!

无锡本帮菜特点,就是大部分清淡,红烧的一般有点甜,其实无锡人红烧的里面放糖是为了吊鲜味,个别无锡老人或许会吃的很甜,还有本帮菜的饭店,也会大油大盐大糖这么放,这都是饭店厨师习惯,但大部分都不算很甜。

无锡本帮名菜,传统菜,或无锡特色菜名如下:

有些菜看似大家都有,但其实菜里面都有点小差别。

响油鳝糊,图四

梁溪脆鳝,图六

开洋冬瓜汤

炒十锦

清蒸白嗣鱼

芦笋沫闷蛋

各种筒肠,筒肠就是把猪大肠一层层灌进去,或者说套进去,有红烧筒肠,图七,卤筒肠,炒筒肠……很多

屌鸡露

无锡排骨

腌笃鲜

银鱼羹,图一

无锡肉面筋,图三

荤汤豆腐

油爆鱼,图五

各种口味蛳螺,图二

雪里蕻炒肉丝,雪里蕻炒鱿鱼丝,图九

……

无锡还有很多很多特色菜,欢迎各位无锡人继续补充











种花家的黒化兔


您好,我是澜馋食记,美食领域青云计划获得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无锡本帮菜真的很不错的,只要吃得惯带点甜味的江南本帮菜,吃无锡菜就不在话外。



很多人对无锡菜都有一个误解,甚至道听途说总认为无锡菜是甜的,而且甜的要死要死。实际上无锡菜中只不过浓油赤酱的比如酱排骨的确是比较甜而已。



我在无锡做培训的时候,大师傅告诉我一斤排骨要放二两糖烧出来才地道,烧到最后浓到拔丝。现在很多无锡当地人都觉得甜的过分了,只有一些老人还是喜欢吃这种比较传统的酱排骨。

(锡帮菜代表菜梁溪脆鳝)

但是在其他无锡菜中,糖主要还是用来提鲜。在无锡当地也有两句老话,分别是:咸进口,甜收口;以及咸过头,甜来扳。所以绝大多数的无锡菜都是偏清淡爽口的。用当地话来说,糖不过是为了吊吊鲜头,即所谓的“咸头甜头鲜头”,如果真要比甜的话,无锡菜甚至还不如浓油赤酱的上海菜。

在无锡,比较有名的本帮菜主要有以下几样:



首当其冲的就是酱排骨,基本可以称之为锡帮菜的扛鼎之作。酱排骨用的是小排。口味鲜甜爽口,骨酥肉烂,回味悠长。最有名的当然是三凤桥了。但是说实话,三凤桥为了适应外地人的口味也做了改良,如果想吃最地道的酱排骨,只能请当地朋友带你去街边巷尾的小店,或许能一尝真味。



面筋塞肉也是锡帮菜的代表菜肴,当地又叫肉酿面筋。像这种家常菜必须要在主人的饭桌上才能吃到最地道的,口味咸鲜,非常下饭。与他形式相近的还有镜箱豆腐,其实和闽南的酿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



筒肠也是无锡菜的精髓。用的是猪小肠两根或三根,洗净之后一根撑开,把另两根对折后塞入。所以筒肠在北方也被称之为套肠,如洛阳就有著名的白鹤套肠。但无锡的筒肠主要是用来红烧,北方则多为卤制,所以无锡筒肠吃起来滋味更足一点。而且筒肠不光能单烧,还能和五花肉一起烧,自然味道更进一步。



太湖三宝和其他湖鲜。白虾和白鱼都可以用来清蒸或者用糟卤糟醉,而银鱼则可用来炒鸡蛋。太湖蟹的质量并不比阳澄湖差,清蒸出来绝对鲜到掉眉毛。除此之外有各种家常土菜,比如常见的蚌肉豆腐,清炒虾仁等。



无锡当地的腌笃鲜也很有特色。除了咸肉,鲜肉和竹笋以外,当地还喜欢放百叶结。整道汤菜用最小的火力慢慢的笃出来,汤清如水,色淡如茶。可以称得上是江南第一汤菜。



至于锡帮菜的小吃,主要有小笼,小馄饨,玉兰饼,梅花糕,五色汤圆,辅仁对面的酸辣汤等,无锡的面也值得一尝。

(无锡当地的炒螺蛳,螺壳非常干净)

最后说一句,吃不惯的说不合自己胃口就行了,没必要说人家难吃。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他不可能去迁就外地人而做出颠覆性的改变。对于新味道,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接受它,尝试它,享受它,而不是一脸鄙夷的去诋毁它,这样只能显得自己太刻薄了。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澜馋食记


我是在无锡生活14年的黑龙江人,安家在这边了,无锡菜,真的吃不惯。

市中心有一家饭馆是迎宾楼,好像是这个名字,据说是无锡菜的代表饭馆,吃过,不好吃。甜,众多菜是一个口味,不丰富,和无锡的性格一样,温吞,墨迹。


万水千山197708


梁溪脆鳝真难吃


一54832087675


作为常州人,小时候也在无锡呆过。无锡的本帮菜非常适合自己的口味。


徐若林1


怎么能吃不惯呢,本地人吃本帮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