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年底收到其他公司的OFFER,薪資多了40%,奔四的我應該跳槽嗎?

旁中龍


我的建議是,如果單單是多了40%薪資,不應該跳槽。

你奔四了,換工作的決定你要綜合考慮一下。

除了薪資,也要再看一看其他方面,考察一下其他公司的情況,然後視情況而定。

其他公司情況如何?

  • 是否是私營的新公司?如果是新公司,看規模,看公司組織架構。
  • 還是同行知名公司?

如果是同行知名公司,那就建議跳槽!

以下是我公司兩個人的例子,發生在不同的年份:

  1. 有位設備部門的員工在來我司工作2年後就被一家同行以高於我們公司50%+的薪資挖過去了,但是一年半後,這家公司就破產了,員工不得不重新找工作。
  2. 另一位同事本來就是來自同行知名外企,來我司三年後,這個月去同行成立五年多的私企,工資翻了3倍.....

現在公司在你的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情況如何?

  • 你在現在公司的職位和重要性和發展前途
  • 你對現在公司的薪資滿意與否?

一般而言,在一個公司時間越久,在工作能力不錯的情況下,是肯定會被重用的,我司中層高層管理人員基本都是公司建立的時候就在的元老級別。所以如果你在現有的公司被重用的話,不建議急著跳槽。

你如果對現在公司的薪資還挺滿意的,那也不急著跳槽去拿多40%的薪資。在拿高薪的同時,也要看能拿多久。


現在公司和其他公司實力比較

公司也就是自己發揮自己才能,實現自己價值的舞臺。

舞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司平臺好,發展性強,給予你機會多,那麼也不應該糾結於眼下的薪資。很有可能在好的平臺下,三五年後,得到的會比現在要多得多。

換工作從來不是拍拍腦子就決定的事情,畢竟這個關係到今後事業的發展走向。但是不管做什麼樣的選擇,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不斷充實自己。

我是 ,喜歡就關注我吧


摸摸乖乖頭


我的觀點是,不建議只因為薪資高就選擇跳槽。

我身邊類似的跳槽的例子

我們是一家創業公司,就有一名4字開頭的員工,職務是銷售經理,這位經理在來我們公司之前,在一家知名的電商公司幹了10多年,因為薪酬始終漲不上去,同時覺得已經對公司各項的業務非常熟悉,所以就想著來外部尋找工作機會,能來我們公司,就是因為我們開的薪酬比他過往高了20%。

但是入職2個月後,他就因試用期不合格補辭退,因為過往他的工作能力對平臺的依賴性很強,到我們這種創業型公司完全適應不了節奏,發揮不了作用。目前辭職已經2個月,他還在找工作。

你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通過樓主的描述,你現在跳槽的原因是因為公司發展前景不明朗,但是跳槽到新的創業公司裡,發展前景依然不確定,也就是說即使你跳槽,也沒有真正解決到這個問題,如果這樣,你選擇跳槽僅僅就是因為工資嗎?

離職是否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根據描述,公司現在的產品不慍不火,戰略和定位有問題,作為老闆身邊關係不錯的人,相信樓主的工作能力也很強,既然如此,是否應該坦誠的將你的疑慮表達出來,共同尋找方向,如果討論的結果不樂觀,再做打算,豈不更好。如果溝通下來,有了新的發展思路,留在熟悉的平臺工作起來豈不更順手。

創業型公司可以給你帶來什麼

樓主有動心創業公司的40%的薪資上幅,那除了薪資,這家公司有沒有給你帶來其他發展的機會和能力上的增長,這家公司有沒有長遠的發展潛能,有當然是最好,如果沒有,你可以接受的最壞結果是什麼?

決定是否跳槽,我從來都認為冷靜考慮,客觀分析最好,如果現有的工作,看不到希望,確實是要早做打算,但是跳槽也是需要規劃的,正確選擇一家公司,合理計算每家公司的收益回報比,才能讓每一次的跳槽助力職場上升。

我是阿里叮叮,專注解答職場問題,感謝你的點贊、評論和轉發。


阿拉叮叮


首先說,跳槽,工作漲40%,假設現在稅前一萬,稅後應該不到七千;跳槽後,稅前一萬四,稅後九千左右。漲的多嗎,不多。原因很簡單

(1)正常的話,過了年,原公司也應該有工作普調吧!就算長不了10%,百分之七八,應該還是有的。

(2)完全一個陌生環境,想活下來都很難,更別說往上走了。

(3)增加了40%,應該不會對比生活品質發生本質變化,但如果新公司很難存活,那時,離職又不敢,繼續又壓抑,你的生活品質絕對有變化。

除非被逼無奈跳槽,有下家就不錯了,何況還多給了40%。否則,如果主動跳槽,工資起碼要翻倍,或者持有相應多的股份,這樣,不但生活品質會有變化,而且你在行業的地位也會有變化,這種跳槽才值。



老哥歪說


在職場,跳槽原因前三名:工資太低、沒前途、學不到東西。這是我問了很多職場資深人士後,得出的結果。工資太低,又無外乎兩個原因:公司福利待遇太差,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德不配位,你不配領更高的工資。

每到年底,大多數人都在盤算還有多久過年、今年年終獎有多少、是不是該換工作了。根據調查(死也找不到那幾張圖),80%的人辭職都出於一時衝動,壓根沒想好後路;跳槽的人,50%都後悔了,一時衝動後的結果,那就是肯定後悔。

為什麼會跳槽?跳槽後,為什麼後悔?

直觀且現實的原因:工作環境不好(同事不行、公司不行、leader不行)、加班太多、工資太低、項目沒前景,不買社保等等、

跳槽後悔的原因:各方面沒有上一家好、當初跳槽的原因新公司一個沒解決,反而讓自己更加焦慮。

那麼,幹得不爽,如何才能讓自己跳槽做到不後悔?筆者在這也為大家總結出經驗了,一起來看看。

一、做足功課,瞭解行業以及職位市場狀況。多數跳槽後悔就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導致期望不切實際;在不瞭解未來公司的財務穩定性和市場地位、公司的文化就做出了決定;

二、千萬不要僅僅為錢而離開。 過分關注金錢會漠視所有信息,升職和加薪對自己的判斷力以及吸引力蓋過了所有核心信息。

三、裸辭,為離開而離開。對當下處境不滿,急於擺脫。不去理性計劃,不願等合適機會。以為別的公司一定更好,忽視了做功課,無法理性分析目前工作潛在機會。

四、高估自己,平臺能力真不是個人能力。對缺點認識不足,看不出目前工作成功和失敗原因,出了任何問題都認為是公司有問題,看不到自己可能也是問題一部分,過於樂觀自我評價。

五、目光短淺、思維固化。總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更多,而不是1、2年後。


互聯網坊間八卦


獵頭為你指點迷津。漲薪40%,說明你的能力是被認可,只要新公司靠譜,完全可以考慮。不過,你的年齡已經錯過了是錯的年齡,要謹慎對待。多瞭解除了薪資以外的方方面面。第一次拍視頻,技術不行,有疑問可私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f5e0000f0cab7ae7779\

三石先生生活記


離開之前,說好“再見”,能聚能散!

在創業公司打拼多年,和老闆關係不錯,但產品不溫不火,戰略、定位有問題,似乎前景黯淡,此時收到offer,薪資漲40%,已奔四的你,心有所動是人之常情,既然關係不錯,不如開誠佈公地談一下!

1、你把自己對公司的戰略、定位、產品的真實看法,與老闆做一次直接的溝通,看老闆和你的理念,是否還有趨同的可能,老闆還是堅持,你就把自己的顧慮(先說公司發展前景、再說自己已奔四,同時收到漲薪40%OFFER)合盤托出,老闆自然懂得你的意思,想挽留你就要做出讓步——考慮到創業公司老闆通常具有堅韌、執著的信念,對戰略、定位、產品的考慮不會輕易讓步,他可能會加你薪水吧,此時就看加成比例了,如果能增加30%以上的話,建議考慮再熬一下,哪個創業公司不是熬出來的!

2、如果加薪比例不高,結合你的情況,建議跳槽吧,你的能力別的公司是認可的,此處沒有完全發揮才幹,他處也許能大幹一番!

大家一起苦過、笑過,好宴終有聚散,天水一方,江湖再見!


笨頭馬


拋開跟老闆的關係和金錢的因素,你要理智思考幾個問題,並把這些問題拿紙寫下來,根據目前任職的公司和想去跳槽的公司,兩家分別在這些問題上打分,分高的就去。

1、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市場前景怎麼樣?未來會有多大的客戶群體?

2、公司的的利潤是多少?未來3—5年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3、公司的老闆心胸是否寬廣?

4、老闆對人才是否重用?是否願意根據員工業績分出相應酬勞?

5、老闆是否具備一些行業的資源?包括渠道銷售、資金來源的關鍵性人物資源等。

6、老闆的戰略眼光和頭腦準不準,是不是值得跟隨的有能力的人?

7、公司的管理層的能力如何?是否出現員工能力高於管理層的現象?

8、公司管理層是否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

9、整個公司的士氣如何? 士氣高昂嗎?

10、公司內團隊組建的怎麼樣?是否團結?

11、團隊的建設是否科學?

12、成員之間是否存在能力差異太大的問題?

13、公司對於資金的管理能力如何?

14、是否有專業人員把控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以上這些問題分別打分,每題1—10分,最終結果分數相加,第8題是現象越重分越低。

最後根據結果你再做一個準確的判斷,以上問題涵蓋領導的能力、眼光、胸懷,公司內部管理的能力、公司的業務能力等方面,基本上覆蓋了全部可以考查的點。


馬又見馬


只是薪資多了40%,不應該跳槽。


1,記得初心並不是因為薪資,不要把錢視為唯一的選擇依據。

跳槽的發生,是先有離職原因的。根據描述整理下離職原因,是覺得產品不火,公司未來前景不樂觀。這裡並沒有提到,是覺得薪資不滿想離職。當尋求新的工作機會,然後與現有的機會比較時,更需要關注的是,自己最在意的方面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新的公司產品受市場歡迎,市場佔有率逐步提高,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公司是行業內標杆企業,這樣對標的結果,值得賦予更大的決策權重。


2,薪資漲幅過大,需確認能拿得長久。

市場上有一類特別嚴酷的公司,高工資,高淘汰,行業口碑差。曾經作過一個招聘項目,幫一家百貨公司招聘總經理,100個條件吻合的候選人中,只有1-2個人願意考慮。不少人拒絕的理由是,知道這家公司工資高於市場行情,但淘汰率太高,這個工資拿不長,還不如現在工資低些但能長做的公司。最後招聘到的候選人,是個人人脈認識這家公司的一些領導,認為自己能在這樣條件存活下來的人。


3,奔四的年紀,能跳槽的額度更少了,有限的額度,要給自己更加有把握的工作。

想跳槽成功,需要向面試官證明,自己又能做又想做。而跳槽後的工作順利,需要在新的公司創造新的證明,證明自己能做也願意做。如果錢多誘人,那是想做的,一定不能忘了,還得自己想明白,自己是否能做。一份好的工作,能掙工資收入養活肉身,也能有創造價值的成就感,愉悅心靈。不妨試著找這樣的工作。


現狀來看,跳槽並不是一件緊迫的事情,慢慢找更理想的吧。


蘭芳職場劇院


如果餘生只想多掙點錢,並且是跳到體制內,這個事可以做。

否則,建議先先權衡以下幾點:

1.目前所在的公司還過得去嗎、你在這裡是骨幹嗎、你還喜歡目前的工作狀態嗎?

2.想去的公司是公認的比現在的公司好嗎、你去了會是骨幹嗎、如果不考慮錢的因素你也會毫不猶豫選擇去嗎?

如果1否定的多、2肯定的多,必須去;

如果1肯定的多、2否定的多,不能去;

如果1肯定的多、2肯定的也多,且目標公司職位更高,建議去。

如果1和2都是否定的多,年齡奔4的話,還可以繼續找;奔5就別找了。

作者【共享圈】前國企領導者、現民企創業人,致力於為每個想以愛好為職業和事業的人搭設平臺,讓愛好可以當飯吃、當事做。歡迎關注【共享圈】


共享圈


年末年初,跳槽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這個問題中,提到幾個該不該跳槽的考慮因素,例如:薪資漲了40%,年近40,和現在公司的老闆關係不錯,創業公司前景不太樂觀等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讓我們糾結和困惑。

其實,我們在跳槽時,要重點從自身的內心出發,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想到跳槽呢?只有說服自己內心後做的決定,才會更加堅定。

一、 跳槽的動機是追求而不是逃避

跳槽看起來只是換個公司、換個職業,或者換個職能。但我們要多問問自己,我真正選擇跳槽的動機是逃避還是追求?我跳槽是為了實現自身更大的價值嗎?如果我們是為了逃避而選擇跳槽,那可能會成為一種模式。

當我們遵從自己內心追求的動機時,和現有老闆講起來也會更加自如。感恩現有的老闆,職業選擇的離開並不一定意味著背叛,有時反而是為雙方提供了一些資源和思路。當你為了自身的追求而選擇離開時,我想現在的老闆也會帶著祝福與尊重的。所以釐清自己跳槽的動機,會為自己和朋友多一個選擇。

二、 內心是否接受“非安全模式“

其實,我會發現,很多人在原有的職位上想著跳槽,但真正拿到OFFER後反而猶豫了。因為新環境、新職位畢竟也預示著新的風險,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是我們不身處其中而感受不到的。那要問問自己,是否內心接受這種非安全模式。

跳槽一定意味著更多的付出,起碼初期是這樣的,而且會有風險。是否能接受被完全打回原形的風險呢?跳槽前要做好這樣的心理建設哦!

三、除了薪資更要考慮價值觀

這個提問中,Offer增加了40%,是很有誘惑力的。但除了薪資,我們更應該關注這家公司的價值觀,或者就是創始人的價值觀。畢竟年近不惑,不是初出茅廬,而是想著長遠發展的。

價值觀是否吻合,決定了我們有沒有機會一起往前走。但是你可能會說,價值觀這個東西怎麼去了解呢?去官網看一下也只是寫在那裡的價值觀。

一種辦法是找到相關的人員,做職業訪談側面去了解,瞭解老闆的處事風格,或者就問問最有榮譽感的事情、曾經面對過的難題等等。一種就是和HR面對面溝通,坦誠說出自己的問題和顧慮,在這個年紀,想得成熟一些,反而是對公司、對自己更富責任的表現。

不管怎樣,畢竟年近不惑的跳槽,是個重要的選擇,以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再慎重做出自己的決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