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找对象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呢?

当然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有自己选择配偶的权利以及自由,但是可能绝大部分年轻人都会把感觉,心动,作为首要的考核标准,依旧还记得那句最经典的台词,我不要车不要房,我只要你有一颗爱我的心就足够了。

还有一种就是,根据父母的意愿去选择配偶,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会把优先的选择标准,关注的焦点基本聚集在经济基础以及门当户对上。


找对象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呢?


经济基础包含很多现实的东西,比如说,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在考量的标准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因为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苦日子,都想有一个比较不错的生活条件。

再说门当户对,生活观念,经济实力,思想层次,都要在相对一致的水平线上。

比如,自己家里是做生意的,很有钱,对方家里,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很有知识有文化,这样就平衡了。

再比如,我儿子身高一米八,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对方的姑娘就要落落大方,温柔美丽,这也算平衡。

再比如,别看我儿子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但是也许再熬上一两年,两三年就能当上部门的主管,还是有不错的工作前景,对于女方来说,也许目前只是一个普通的讲师,也许再过两三年,可能会晋升为教授,这样就达到了平衡。


找对象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呢?


我们再从逆向的思维来讲。

虽然我们家没什么钱,但你姑娘长得不怎么样,这也平衡。

再或者,我儿子,虽然说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但是你姑娘,已经是二婚了,而且还带个孩子,这也算平衡。

父母看中的就是这种门当户对,所以说,父母的理念与年轻人的思维就发生了碰撞。

但是,我们从实际的角度去再想一想,那些看重感觉追求心动的年轻人,他们结过婚之后,与那些看重经济基础与门当户对的人相比,哪一个会过的更幸福一点呢?


找对象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呢?


网络上有一定的参考性数据展示,都表明那些更看重现实生活,更注重门当户对的人,他们生活的往往是更好的,其实不用看数据,你身边就有很多现实的鲜活的例子,基本都是一边倒。

因为爱情的保鲜期可能只有两三个月,过了这段时间都会进入平淡期,而婚姻就是几十年的平淡期,我们不能把那三个月的荷尔蒙消耗一辈子,不能只活在短时间的爱情里,却忽略了长久的幸福。

比如热恋的时候,你拧瓶盖儿拧不开,男朋友可能会喜欢你这种柔弱,喜欢你有作为一个女孩儿的这种娇柔,他有一种英雄救美的情结,有一种存在感,会觉得很快乐,也会更加喜欢你。

但是我们再想一想,结婚之后呢,每天面对柴米油盐,房贷车贷这些现实生活的问题与压力的时候,你再有类似无能的表现,他难道还会有心情有耐心有包容度,来帮你拧下这个瓶盖儿,再说几句贴心的情话吗?我觉得大概率不会。


找对象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呢?


再比如,你下班的时候,男朋友骑了一辆电动车来接你,而别人的男朋友是开了一辆小汽车,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在所有同事的注视之下,你难道不会觉得羞辱与无奈吗?你的虚荣心不会作祟吗?

可能你会说服自己,没关系的,男朋友对我忠诚,爱我就足够了,但你想过没有,你强行说服自己的这个行为,就暴露了你内心对物质的渴望,就暴露了你心内真实的想法,在自我纠结于挣扎中生活,你会幸福吗?

婚姻,毕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几十年的时间,都要面对这种非常平淡而且世俗公利的生活,而支撑这些的,就是经济基础,车子房子票子,有了这些就有了最起码的物质生活的条件,不能活在爱情短暂的麻痹当中,我们总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就这么个道理。

找对象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呢?

我们再说,门当户对这个观念,如果你因为长的漂亮,嫁入了豪门,可能,这位富豪对你还有新鲜感的时候,会给予你应有的尊重与理解,但是,当他吃干了,玩腻了的时候,她还会像以前那样对待你吗?

你的价值与作用,就是相当于一个花瓶,等到岁月败了美人,青春不能永驻的时候,变成黄脸婆的时候你的价值就没有了,他为什么还要像以前那样对你好呢,这就是典型的门不当户不对。

再比如说,你的学历比较低,嫁给了一个大学教授,可能在热恋的时候,教授从来不会担心这些问题,因为他会觉得,做你的保护者是一个男人的能力,他会以此为骄傲。

但是,随着日子向前迈进,当你进入他的朋友圈子,发现与之格格不入的时候,发现他们讲的东西你有很多都听不懂的时候,发现别人会轻视你的时候,发现你经常露怯的时候,你就给他丢了面子,你的教授男朋友难道不会对你产生一点厌倦或者微词吗?

所以综合来讲我觉得,应该还是充分的尊重父母的意见比较好,当然了,如果说你有绝对的经济实力,你当然可以随心所欲,毕竟有钱就任性嘛,无论你遭遇怎样的困境,你有钱你就可以为自己买单,你不会过得太痛苦。但是,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还是要多听听父母的建议,毕竟有着比你多二十年的经验,不会害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