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IT行業的寒冬真的來了嗎,你知道正在裁員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

猿猿小生活


此次的裁員風波,可以說是IT行業的寒冬,也可以說是整個行業的寒冬。

雖然裁員每年都會進行,只是因為此次裁員的規模比較於往常顯得較大,之所以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主要是因為互聯網企業現在處於風口,關注度也高,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被放大很多倍。實際上各大公司的裁員,其實都是針對邊緣性的員工,核心員工和不可或缺的員工一般不會在裁員之列,當然,如果整個部門都被砍掉的話,就是大家一起被裁掉了。

簡單找了一下相關的裁員公司的資源如下:

關於裁員的原因,第一點,那就是互聯網公司要根據市場發展規律的正常調整;第二點,那就是項目的業績沒有達到預期,導致了不少大型科技公司市值出現了下降;第三點,那就是互聯網行業發展前景並且不明朗,整個互聯網目前正處在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過渡的階段;第四點,那就是市場變化太快,從而導致科技公司在人員佈局方面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於是各大互聯網公司都會心照不宣地利用裁員進行調整。

但畢竟是行業市場的調整時期,互聯網的發展空間還是十分廣闊的,目前市場也具有相當大的市場前景。


小汽車大智能


我是過完年被裁的,記得那天剛好是正月十五,晚上懷著複雜的心情去看花燈。裁員是給部門名額,每個部門幾個,然後由部門領導決定裁誰,一般是入職時間短的,工作不重要的,給補償少的。

關於哪些裁員,著名的甲骨文眾所周知了,最近的思科,年前就有風聲的滴滴,京東,美團,以及現在被傳的網易考拉,等等。還有好多不知名的小公司,今年的互聯網很難過,沒有新的增長點,資本市場不景氣,泡沫就要破了。


北漂回家的80後


互聯網各個公司技術部門中被裁的大多數都是“碼農”。

碼農定義:俗稱搬磚的,對於編程這個隊伍來說沒什麼技術含量,任何人都可替代你,每天就知道寫業務代碼。這類人過30歲或35歲基本被開或跳槽時因為年齡被刷下(我們公司碼農只招90年以後的)。

大家可以觀察下自己的公司,基本核心技術人員沒有被開的,我同事在幾年前就是典型的碼農,這個人危機感爆棚,所以後來向架構方面發展,聽說最近在研究K8S Serverless,作為技術應該每天不斷的在學習中,並且應用到生產環境,這樣在技術圈才不會被淘汰。

最後說一句,碼農只是技術崗最初級的職位,想讓技術職業生涯邊長,就需要不斷的學習當下最新的技術,有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參與修改或開發,只有這樣在跳槽的過程用才有競爭力。因為能寫業務的人太多了…


閱盡天下貼


裁員的公司挺多的。

但是招聘的也不少。

不過從去年開始工資不漲,獎金也不發了。

今年前幾個月還說什麼要漲工資發獎金,這個月又沒動靜了。

每天加班加點,外派到其他城市工作,一週回家一次,工資不高全憑駐外補貼撐著,不過好歹還有五險一金聊以自慰,將來買房子可以公積金貸款。說來說去也就是這麼點兒好處了。

說是IT人士,其實我覺得就是碼農或者碼奴而已,搬搬磚填填空,沒啥技術含量。將來真正寒冬來臨,必將被裁!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家有IT男一枚!


我的房子我做主


互聯網裁員從18年底就開始了,到去年19年各大小公司又陸續開始裁員,而作為小公司的一名技術部人員的我也在19年被裁掉。但不僅是互聯網還有別的行業也是有裁員,互聯網並不是唯獨裁員的行業,互聯網之所以普遍裁員並不是行業寒冬,而是初期爆炸式的發展,到進入優勝劣汰的平穩發展,會淘汰掉各種重疊有脆弱的公司,提高行業整體要求,互聯網還是很有未來的,只是要求更高,更專業。另外在快到來的第九運離運中,也是有助於互聯網的發展,就像上一運有助於房地產一樣。目前找工作難,自己可以換行業或者降低要求並開始提升專業能力,互聯網行業還是未來可期的。


肉骨茶泡飯


寒冬我覺得不至於,這個話題15年開始就有。到現在沒有下崗的還沒下崗,該下崗的去哪裡也幹不久。我覺得it在所有行業中還算不錯了。畢竟我等就是普通人。[摳鼻] 我就是應屆生計算機的,最近還打算去提升培訓一下。我是不想去做土木工程啥的,最起碼還輕鬆點。


Monster


在北京待過六七年,今年剛回來,說說我看到的互聯網行業的現狀。

首先真正有能力有學歷的人不用擔心,因為大的企業對於真正有技術有能力的人才還是非常需要的,而且會水漲船高,待遇越來越好。

但是相對來說,如果你的職位可替代性比較強(比如初級的運營、產品、設計、技術等等),或者學歷一般的,也沒有什麼大公司背景,基本上今年如果離職的話,找工作會非常難。並不是說找不到,而是很難找到好公司,或者薪資待遇,也不會像前兩年那樣提升那麼多。

別的不說,單說大公司裁員的那幫子人,你就得去跟他們先去競爭。

像美團、滴滴、京東、優酷,這些企業之前都有過一批裁員,而且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甲骨文,也裁撤了一大批員工。說實話,這些人大多是學歷背景還不錯,並且還有大公司背書的,這些人在就業市場算是比較吃香的。如果這兩年,在北京,你從公司離職,就意味著你得去跟這幫人競爭為數不多的就業機會,可想而知有多難。

我一朋友,程序員,也是原來聯想的員工,我們公司安卓組組長,離職後至今,快3個月了,還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要知道,前兩年的時候,挖他的人還是很多的,可惜都被他拒了。由此可見這兩年整個IT行業的形式確實不太好。

當然了,大公司還是相對旱澇保收的,我所知道的也有不少大公司情況還不錯的。像華為、OPPO、步步高、拼多多、阿里、頭條、騰訊等,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對於優秀人才的需求很大,而且待遇也很好。

當然了造成寒冬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資本更加謹慎,原來可能一個ppt,一份演講稿就能忽悠到投資,現在已經基本不現實了。而那些還沒有形成穩定營收,只能靠融資苦苦支撐的創業公司,自然是撐不下去了。

總的來說一句話,寒冬對於沒有盈利能力,或者本來也就只是盲目跟風的企業來說,永遠是寒冬。而對於那些真正的巨頭企業,相對來說影響不大。


Hi生活菌


1、其實說IT行業寒冬,不如說整個行業寒冬。但是這個事情還是要一分為二的來分析了。裁員是每年都會進行的,只是規模的大小問題。現在炒得很熱說互聯網行業裁員,一是因為互聯網公司不少沒有明顯的盈利方向,容易縮減規模,二是互聯網企業現在處於風口,關注度也高,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被放大很多倍。

2、關於裁員,其實都是邊緣性的員工,核心員工和不可或缺的一般不會再裁員之列,如果整個部門砍掉的話,就是大家一起被裁掉了。

3、關於題主說哪些公司在裁員,簡單的找了找資源,相關公司如下:

4、關於怎麼裁員,這個怎麼說呢,每個企業方法不一樣,規模大的就是直接面談,談話OK和集體的補償給了,大家就各奔東西了。也有很多公司是把你們外包給其他公司的,單方的轉換了協議,也有不少是業務線切,自己離職的也比較多。或者是減工資、降福利,逼著你不得不離職。

5、裁員並不可怕,也不能說什麼裁員風暴。職場中要有危機意識,隨時準備著被裁也就可以的,多提升自己的技能,發展第二職業,這樣的話才能夠在寒冬中有自己的立身之地啊。

6、任何時候,當你發現公司盈利水平不行,或者轉型困難,裁員肯定是縮減成本的一項措施,都要仔細的甄別公司即將遇到的危機,做好準備啦。


沈理職談


2019正在裁員的公司:

京東裁員8%,滴滴裁員15%,科大訊飛裁員30%,騰訊裁員10%,華為裁員10%,美團點評裁員20%,知乎裁員20%,阿里末尾淘汰10%,還有各大中小公司在扣減年終獎變相裁員,2019真的是寒冬來了,裁員的公司越來越多,很多被裁掉的員工還在還房貸,生活壓力大,找工作又不容易,互聯網真的是越來越不好混了。


住杭房產


最近也一直在關注裁員的事,的確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大幅度裁人,關於裁員,其實不單單是行業問題,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

1)被裁員的人能力有限,不能與崗位相匹配,現在211/985優秀應屆畢業生80%被互聯網巨頭圈走,剩下15%被獨角獸企業圈走,最後5%進入中小創業企業,這些在大公司的優秀畢業生能力強到都在大公司,所以中小型企業,甚至獨角獸企業都會招到能力中等的應屆畢業生,這給裁員埋下了定時炸彈;


2)優秀的畢業生在大公司,所以中小型科技型企業召開的人做真實項目,很可能達不到客戶滿意,所以項目組被重組,原來崗位調動,於是乎就把不需要的人裁了;


3)互聯網是需要時刻學習的專業,一部分員工學習能力差,長期考核末尾,容易被裁員;


4)中小型,獨角獸公司抗風險能力弱,如最近的錘子手機,發不出工資,於是乎裁員,縮衣架減食;


5)行業起伏,風口刮過去了,如共享經濟,風來了,大規模招人,風走了,只能裁員。

個人認為,公司裁員並不是意味著整個行業都在走下坡路,互聯網依舊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只是如果你的能力匹配不上時代發展的速度,那肯定是要有被裁的幾率的。


想對正在迷茫的人說:只要是工作,都是與一定的風險的。


比如說:作為員工,可能會失業;同樣作為老闆,也可能會破產。風險總是有的,我們不能因為有風險而一直呆在舒適圈不出來吧!


不管是互聯網行業或者是其他行業,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這樣一個行業,在這個行業能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只有嘗試了,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如果嘗試了,覺得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沒等到裁員,你自己就先走為敬了!


總之一句話,先走出來再說!


附加一張飽受爭議的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