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下山桩根须完整(裸根)的话,种下去还能正常吸收水份营养吗?需要注意什么?

朝花夕拾AD


怎么培育下山桩

下山桩是制作优秀盆景作品的主要素材来源,相对人工培育的树种具有独特的优势,下山桩因长期经受大自然的风吹日晒,虫蚀畜啃,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形态,或枯健雄秀,或曲直弯拐,或凸凹洞节,古朴生动,残缺沧桑,具有浓厚的自然野趣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然而要把下山桩栽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是经验丰富的盆景人也只能栽活十之六七,所以掌握下山桩的栽培技术尤为不要,要不然好不容易采来的因不懂技术搞死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为我所处的地方是云南,就以我们地方的栽种为例。今天有幸和各位盆景爱好者在金日头条分享一点栽种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海涵。

栽种下山桩要注意一下几个要点:生桩处理,栽种准备工作,栽培要点,后期维护管理。

生桩处理:我们首先采挖桩材时根及树干短截一部到位,切记后期反复裁截,我们想象一下原本的桩材离开了原生的土壤就像我们人做了一个大手术,这时候是比较脆弱的,不能再有二次伤害。采挖的时候有条件的尽量多带毛细根,对成活大有帮助。用高猛酸钾稀释后消毒处理。挖好的生桩用愈合剂把截口涂满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及感染病菌。有条件的可以用生根粉泡一下有利生根。


栽种准备:准备合适的盆,土。这里重点说说土壤,下山桩的土壤只能用生土栽种,选用土质疏松透气不易板结的土壤最好,我们一般用素红土栽种。

栽培要点:盆的底部要利排水,底部的土稍微粗糙一点,把桩在盆里摆放好加土捣实,一边加土一边捣实,可以用竹片,使根部紧贴土壤(这一步非常关键)。加好土后进行高培土,把树干能埋的尽量用土埋起来,减少水分流失。栽好的树桩用保鲜膜把树干缠起来,一般两道即可,最后把水浇透防止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有条件的可以搭建一个棚子更好)。

后期维护管理:栽好的树桩随他,不要手闲不住经常去弄,浇水干了才浇,土壤保持湿润偏干些,偏干有利于生根。一般快则几天慢的一个多月就会来芽,平时注意观察,发现来芽了待芽有1-2公分把薄膜用针挑开,过一段时间稳定了慢慢把薄膜除去正常养护即可。

最后还有下山桩的最佳栽培时间,一般选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采挖可以提高成活率,也就是在进入冬天后到清明前未最佳季节。祝愿大家都能栽好树,多多培养精品盆景。


云南清香木盆景


下山桩,往往是用来制作盆景的,比如山木香嫁接树状月季或者盆景月季,比如紫藤桩子嫁接多花紫藤等等,因为往往桩子生长于山上的乱石之中,从而塑造了它奇形怪状的造型,有些花友说好的桩子往往生长于石头缝里,其实不是这样的道理,而是生于石头缝才塑造了好桩子。


植物吸收水分,一般是由毛细根完成的,基本都集中在根冠,也就是毛细根的最顶端,大部分水分、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冠吸收,但是根系在土壤里,还可以顺浓度梯度,吸收一部分水分无机盐,特别是根系和微生物共生,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分来源。下山桩,一般建议植物休眠季节采挖,那样植物休眠,养分主要蓄积在植株的粗枝、粗根里,如果生长季节挖桩,很多养分来不及回来,因此成活率会大打折扣。

因此挖回来的下山桩,只要基质湿润透气,还是可以有微弱的吸收水肥能力的,但是很弱很弱,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一点点的水肥吸收能力,却对桩子成活至关重要。挖回来的桩子,往往比较老化,建议用生根剂进行浸泡,特别是对断根的横截面,浸泡生根剂效果最好,其次栽种的基质不建议加任何肥料,虽然桩子可以有微弱的吸收水肥能力,但是素土栽种,对桩子成活更关键。要知道,植物表皮,可以吸收一点点的水汽,因此挖回来的桩子,最好用透水透气的粗沙栽种,当然也可以使用椰糠之类的,主要是粗沙便宜。栽种以后,建议把沙子堆的高高的,尽量埋住大部分桩子,这样粗沙内部湿润透气,可以保持桩子不失水,效果最好,后续桩子完全成活可以一点点去沙。


一般下山桩,活性最好的是筷子粗的根系,那种胳膊粗的根系其实活性比较差,因此如果保留,建议多保留一些细根。不过要提醒一下,下山桩栽种好以后,如果快速发芽,有可能假活,那是桩子本身的养分促进发芽的,想让桩子长好根系,需要养好些年,才能让生桩变成熟桩。

关注玉痕,每天分享种花、嫁接技巧,觉得我说的有用,帮忙点个赞,也可以留言交流学习。


书香庭院的玉痕


大家好,这里是苏州徐明。

下山桩根须完整,这是做不到的,除非你连着一大坨土一起挖回来。而且民间一直有个传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这个土坨根本没法挖。

裸根苗更加无法实现了。即使你精细到把毫米级别的根也带着,那根毛也没了。而根毛才是吸收营养的主力,他细到你根本看不见。

对于挖桩,如何取舍根系,倒是有点儿学问的。我画个图给大家参考一下吧。

上图有5个根,中心的主根很粗,当然也非常长。我示意图上画了两个主根,其实大部分实生苗只有一个主根。因为能做盆景的老桩多半生长条件恶劣,所以主根多几个也正常。

主根周围有一些细根,可能只有筷子或者更细的直径。

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图中1、2、5这样的侧根尽量保留完整,而3、4这样的粗根截断。这些粗根在更深的土层里也会分生细根,当然也有吸收营养的能力,但是那些你挖不出来。而能挖出来的部分,除了支撑作用,其他能力已经很弱。

另外一个截断主根的原因是主根往往非常硬,对于老桩将来上盆的影响很大。

把侧根保留还有个好处,就是他们将来培养粗壮后,可以做出盘根错节的状态。而主根多半是竖直向下的,根本看不到。

侧根的根须被破坏一部分,不会影响成活,主要部分尽量不要破皮,实在有大面积破皮的,把破皮以下部分截掉。

一个原则就是,越细的根,越容易分生具有吸收能力的根须和根毛。老桩挖回来,侧根越多越好,只要注意保湿和杀菌,他总是能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