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支付寶的集五福預熱廣告,為什麼想用“平庸”的故事讓你哭?

記者 | 馬越

距離支付寶在微博上預告週一見的“集五福”還有幾天時間,它先在微博上放出了一支預熱廣告。

一個小家庭如何克服困難回家過年——這幾乎是所有春節廣告中最為“老梗”的故事:一家三口從北京開車回北方老家,路途上突遇大雪,車子在山路中陷入雪地無法開動,手機信號又不好,抱怨、無助、爭執的情緒正在膠著的時候,忽然看到了前路有微弱的光,原來是老兩口拿著工具,一點點鏟開道路中央的雪,清理出一條回家的路。

片子名為《到哪兒了》,而故事結束後也加入了春運旅途中你更為熟悉的場景,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各種方言的問候聲“到哪兒了”。

【支付寶2020年的春節廣告《到哪兒了》】

【支付寶2019年的春節廣告《七里地》】

從主題和創意來說,支付寶這支廣告可以說有些安全甚至平庸,而車子陷入大雪、只能步行回家的橋段在支付寶去年的品牌廣告《七里地》中也曾經出現過。再看看其他品牌,在春節來臨前的一個月,你已經在廣告中看到了100個“團圓故事”:春運路上的種種奔波、年邁父母渴望兒女回家團聚、家人間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返城途中帶上的家鄉味、如何換一種方式過年……無論過程如何雞飛狗跳,結尾總是熱熱鬧鬧——這些看上去有些類似的春節廣告故事,核心訴求無非只有一個,在讓你對品牌產生記憶的同時代入情感,最好還能哭。

為什麼在創意上,品牌的春節廣告有所突破很難?

“‘過年回家’毫無疑問是大家對於春節最有普遍認知的主題,”支付寶集五福項目組告訴界面新聞,“其實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不是新意,而是要把這種情感放大。”

不同於國外聖誕節廣告的奇幻風,“真實故事”的春節廣告風格是支付寶一早就定下來的。項目組透露稱,在創意初期大概有8-10個本子,而最開始內部對於故事的選擇也有爭議——比如去年是在東北拍攝的,今年是否要換一個地方拍;去年在講“回家的路”,今年是否要用更廣義“家”的概念來代替回小家……但最後項目組還是決定把主題變得溫情而簡單,“這個故事很小,它的點也很小,核心出發點就是父母為我們付出很多。”

我們曾經挖掘過各大品牌在春節廣告上“創意枯竭”的原因:當走心、親情被證明可以打動消費者,營銷者便會“迷信”這種成功公式。用一個可以讓人感動落淚的故事,可以讓這些注意力不集中、品位挑剔的消費者們記住自己。

與雙11或全年其他任何熱點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春節廣告儘可能覆蓋更多的人群,這意味著要觸及的受眾越廣,廣告的風格化就越模糊。

支付寶有自己的考慮——對於一個已經足夠有大眾認知的品牌來說,穩妥和安全牌似乎要比製造噱頭更為重要。而支付寶和集五福的信息直到片尾才露出,“集五福已經是第5年了,很多人把集五福當做春節儀式感的一部分,廣告片雖然沒有和集五福的場景強綁定,但我們希望每年講一個故事和用戶做情感上的溝通。”項目組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