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我,碩士,職場8年,老闆居然認為我知識量不如25歲本科生?”


“我,碩士,職場8年,老闆居然認為我知識量不如25歲本科生?”

一、被老闆嫌棄“知識空白”,是你不懂“本田定理”

前幾天老薑約我吃飯,他一副愁眉苦臉,讓我給他支支招。

“你說我碩士畢業就進公司,服務了8年,要學歷有學歷,要資歷有資歷,給公司創造了那麼多業績,老闆現在居然看不上我了!”

“怎麼會呢?那他看上誰了?”我問。

老薑在一家生產汽車零件的製造型企業上班,這家公司最近兩年發展迅速,招聘了很多大學生。

老薑部門的小李尤其引起了老闆的關注,多次開會表揚他思路開拓,知識量大,有創新性。

每每這時,老闆總會加一句:“小姜啊,你得抓緊學習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你要被後輩超越了!”

老薑不服氣地對我說:“小李說的那些是不錯,可是幹工作還得靠經驗,光紙上談兵怎麼行?”

看來,老薑還是沒能深刻理解老闆的意思,他不知道職場上一定要學會

“本田定理”

本田定理的提出者是日本本田公司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其內容是:沒有學問做根基的生意,只能視為投機事業,也無法真正體驗生意的妙趣。

換句話說,在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鉅變浪潮中,員工要勝任工作的要求,就要不斷充電,加強自我學習。

像老薑這樣的職場老員工,總是拿經驗論處事,不能跟上知識的迭代、時代的發展,是很容易掉隊的。

要想持續保持職場競爭力,就要做“終身學習者”。

“我,碩士,職場8年,老闆居然認為我知識量不如25歲本科生?”

二、職場學會“本田定理”、做終身學習者有哪些好處?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於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

美國白宮學者黃徵宇在《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裡寫道:“儘管我在哈佛商學院學到了水平很高的前沿知識,分析解決了大量的商業案例,非常深入和充分地進行了各種討論,但後來在自己創業的時候,還是遇到了新的問題。”

於是,他用了1年時間、旅行10萬公里、花費50萬美元、求教20位大師,領悟終身學習的意義。

“終身學習”會為我們在職場發展帶來什麼好處呢?

1、生理上:通過“間隔練習”加強記憶,提高大腦運行效率

大腦的構造是由基因決定的,但神經網絡的精細結構卻由經驗來塑造。

通過不斷地學習、反覆記憶,大腦中整合記憶的區域——海馬體,會產生新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會在下次學習新知識中繼續發揮作用。

簡單地說,越學習,越會刺激大腦神經元的迭代,大腦越聰明。

但是,很多人陷入了學習的誤區:學習的時間越長,記住的東西越多。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刻意練習》倡導“3F原則”,即focus(專注)、feedback(反饋)、fix it(修正),就是讓你在一段時間裡反覆練習同一件事。

這樣做的結果是能夠產生短期記憶,而我們想要的,是獲得長期記憶以真正掌握某項技能。這就是彼得·布朗在《認知天性》裡提出的“間隔練習”——有間隔地安排學習。

向長期記憶中存放新知識需要一個鞏固的過程,持久的記憶需要花時間進行演練,大腦通過“間隔練習”不斷被訓練,能有效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

我們公司有位財務經理,被奉為“記憶大神”。那麼多繁瑣的數字,每次老闆問到相關數據,他居然都能準確地說出來,老闆十分讚賞。

為什麼他的記憶力那麼好?他說自己沒有什麼秘訣,不過是隔段時間就把一些重要數據拿出來再看看。

在職場,保持刻意地、間隔而不間斷地學習,能夠讓大腦高效運轉、反應靈敏,工作狀態時刻在線。

2、心理上:打造“心智模型”,輕鬆化解知識焦慮

在這個高度變化、多領域跨界的時代,你有沒有囤過課?

什麼都需要學,什麼都想學,可是時間有限來不及學,知識太多學不完。

囤課,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英國政治家盧伯克說,人們因工作過度而垮下來,但是實際上十有八九是因為飽受擔憂或焦慮的折磨。

終身學習者持續積累的知識,會將彼此相關的複雜理論或技能融合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形成“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經由經驗及學習,腦海中對某些事物發展的過程,所寫下的劇本。人類在經歷或學習某些事件之後,會對事物的發展及變化,歸納出一些結論,然後像是寫劇本一樣,把這些知識濃縮成一本一本的劇本,等到重複或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我們便不自覺的應用這些先前寫好的劇本,來預測事物的發展變化。

所以,終身學習者在職場上面對新知識、新領域的時候不需要焦慮和害怕,可以在大腦中提取相關的劇本,展開新的應用。

隨著應用的加深,新的知識補充進來,又會形成新的心智模型。

3、實踐上:終身學習者具備“能力三核”,職場抗震度高

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古典把知識、技能和才幹稱為“能力三核”,在任何職業中,缺一不可。

知識:我們知道和理解的東西,廣度和深度是評價標準。

技能:我們能操作和完成的技術,熟練程度是評價標準。

才幹:我們無意識使用的技能、品質和特質。有強烈的的個人特色,無評價標準。

終身學習者在不停地學習中最容易習得這三項能力。

當知識有了差距,競爭就升級到技能。技能是可以遷移的,職業與職業之間的底層邏輯並無太大的區別。

當技能被反覆操練,就內化成才幹。到了才幹層面,職業間的界限就被完全打破了,所以一個領域的高手很容易在其他方面也很優秀。

當職場人能夠看到能力的全貌,任何工作都能駕輕就熟,為職業發展道路保駕護航。

“我,碩士,職場8年,老闆居然認為我知識量不如25歲本科生?”

三、3招用好“本田定理”,讓知識成為你職場取勝的秘密武器

明白了“本田定理”,職場人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要高效有意義地讀書,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功利讀書法,提升認知效率

小苗在房地產公司做銷售,每天要接待客戶、籤合同、開會培訓,她覺得自己連學習的時間都沒有。

很多職場人容易進入讀書的誤區,認為學無所成是時間管理的問題,其實這是個認知效率的問題。

《躍遷》這本書裡對“認知效率”的解釋是:認知收益和時間精力之比。

認知效率低的人,是在做低水平的勤奮。

牛人都是在最精華的資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認知資源來學習。

如何提高認知效率呢?使用“功利讀書法”:帶著極強的目的性讀書,極其功利地分配資源。

對小苗來說,她應該怎樣讀書呢?

Step1:先分析自己需要的知識

  • 行業:房地產,需要了解行業發展趨勢、設計\\工程的專業知識;
  • 職業:營銷,需要了解營銷創新、人際溝通、銷售技巧的知識;
  • 愛好:瑜伽,需要了解呼吸、體式、冥想等知識。

Step2:根據不同的學習目的,設定不同的目標,分配不同的投入,設定本月的書單。

  • 心智提升類閱讀:《思考:快與慢》、《精進》
  • 知識性閱讀:《中國經濟2019》、《評脈地產營銷》、《豪宅營銷的66個細節》
  • 娛樂性閱讀:《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瑜伽之光》

Step3:調取知識,加強記憶

小苗讀完書以後並不算結束,她需要把知識儲存起來,當提取的時候隨時可用,方法有四種:

  • 樹狀結構:按照目錄把知識的內容按照樹狀排列,把層級按照首字母縮寫的方式記憶,比如SMART法則。
  • 關聯結構:從事物的相關性出發進行梳理,比如時間管理四象限,展現了緊急-重要的關係。
  • 序列結構:流程圖式的知識結構,比如營銷工作流程圖、完成一個瑜伽體式的步驟指南等。
  • 數據結構:體現數量差異關係,比如銷售柱狀圖、業績增長曲線等。

通過功利讀書法的三步驟,小苗本月的認知效率就會增長一點,日記月累,知識一定會幫助她創造更大的業績。

2、聯機學習,成為知識的路由器

《思考致富》這本書裡提到了“大頭腦”(Mastemind)的方法。

具體是說,個體的頭腦是有限的,而群體的智慧可以彌補個人的欠缺,如果一群優秀的人組成一個“大頭腦”,定期聚在一起討論,分享各自的見解,能夠獲得遠超個體思考的效果。

“大頭腦”的方法,在《躍遷》裡被稱為“聯機學習”,道理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金子負責集團讀書會的運營工作,她知道現在都是微信社群運營,對於明年讀書會的工作如何落地這個問題,她該怎麼彙集各城市分公司的智慧呢?

Step1:準備

金子與各分公司負責讀書會的同事聯繫,請他們每人邀請公司願意參與讀書活動的2名同事,部門儘量多元化。

Step2:提前拉群

微信群成立以後,金子把要討論的話題拋出去,但是切忌問的太模糊,不要問“如何在公司內部打造讀書會的影響力”,而是要問“今年讀書會搞了多少活動,有多少人參加,反響如何?”

Step3:討論

約定具體時間;

金子控制討論時間和節奏;

第一輪大家先分別簡單說自己的想法;

第二輪,自由發言;

金子做總結。

Step4:成果

第二天金子要把微信群內發言成果彙總併發到每個人,先按照此成果執行,約定下次進群討論的時間。

這樣的微信群會議,就是一種簡單的聯機學習。

“我,碩士,職場8年,老闆居然認為我知識量不如25歲本科生?”

過去,我們強調自學,自己學自己悟,這是單機學習,內循環。

信息爆炸時代,除了自學、思考之外,還要鏈接外部、分享,知識就像路由器一樣向外發射。

你發射出你的知識,同樣也能獲取別人的知識,用知識換知識,是跨界聯機學習的成果。

3、以問題為中心,對待知識既專注又多元

愛因斯坦說,如果我用一小時解決一個重要問題,我會花55分鐘考慮我是否問對了問題。

作為職場人,如果你通過學習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知識樹”,那麼恭喜你邁出了第一步。

但是,這還不夠,你還要為自己再建立一顆“問題樹”

提問的能力,代表著一個人思考的深度。

公司裡組織培訓的時候,培訓師講完專業內容,最後會說:“有問題的同事可以提問,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結果呢,很多人都會選擇做低頭族。因為,提不出問題。

為什麼提不出問題?要麼沒仔細聽講,要麼聽了也沒聽進去,就是沒有深度思考。

所以,“會提問”在現代職場上是非常稀缺的一種能力。

提問式學習,能讓知識真正為解決問題而服務。

舉個例子,公司要參加車展會,小杰被領導從行政部臨時抽調到企劃部幫忙。但是他對車展企劃完全不懂,他該怎麼惡補這些知識呢?

一個問題清單可以幫他的忙。

“我,碩士,職場8年,老闆居然認為我知識量不如25歲本科生?”

這個清單裡包含兩個指標:

相關性:你回答了以後立刻有重大收益的內容。

好奇心:你最有動力學習的未來方向。

小杰帶著自己的問題去尋找知識,這個清單會隨著一個個問題被解決而變得越來越多,但知識也會更加聚焦、更加有效。

“我,碩士,職場8年,老闆居然認為我知識量不如25歲本科生?”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們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

職場上行走,就像“本田定理”告訴我們的,知識和學問是根基。

如果你覺得被動了,掉隊了,一定要抓緊查漏補缺,試試上面三種讀書學習的方法,讓知識成為你職場取勝的秘密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