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古代历史上八大猛将,两青、一烈、一霸,杀尽胡虏一天王

八、常遇春

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在鄱阳湖大战中,身先士卒,大破陈友谅功劳最大;灭元之战中,攻取元大都、元上都开平。

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有“天下奇男子”之称。

七、张定边

张定边,元末第一猛将,若论勇猛天下无出其右者。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从陈友谅起义,定都武昌,转战荆楚,征伐两江、闽、浙边陲重镇,攻无不克。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许张定边开国第一将,劝他归降,张定边却不侍候朱元璋,后遁入泉南灵源山,自号沐讲禅师。洪武10年,张定边在西霞山晨练时遭遇斑斓猛虎袭击,他闪身躲开,一禅杖打在老虎前胛叉。猛虎顿时脑浆四溅,倒地身亡。张定边一杖打死猛虎,天下再无二人。

六、狄青

狄青,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

后来以功升枢密使。平生前后二十五战,未尝一败。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五、苏烈

苏烈,字定方,唐朝杰出的军事家。跟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作为前锋率领两百名骑兵一马当先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唐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后来,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屡委以重任。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大唐疆域向西开拓至中亚,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为大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先后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

四、冉闵

冉闵,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以勇猛着称。公元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被人们所熟知的九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亦以勇猛著称。

公元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慕容儁把冉闵送到龙城,并在遏陉山将其斩杀,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被迫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降大雪。

古代历史上八大猛将,两青、一烈、一霸,杀尽胡虏一天王

三、卫青

卫青,西汉名将,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二、霍去病

霍去病,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后来,霍去病因病去世,虚岁二十四岁。武帝很悲伤,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把霍去病坟墓外形修成祁连山的样子,彰显其功。

一、项羽

项羽,中国古代起义领袖,着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力能扛鼎,气欲拔山,自称“西楚霸王”,凭一人之武力得华夏半壁江山的唯此一人。

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三年,征伐九州,而一统天下。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封天下,册封十八路诸侯,大政皆由羽出,虽号为“霸王”,却权同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