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麼給寶寶添加輔食,提高免疫力?

你是我的避風港bc


寶寶輔食一直都是媽媽們最為關注的。帶了兩個寶寶的我有一些心得想分享給大家。

最晚六個月的寶寶就必須要添加輔食了,否則會有貧血的風險。添加輔食的順序,就是米粉,蔬菜泥,果泥,肉泥,蛋黃,每週換一種,每次先吃一口,如果寶寶能接受,不腹瀉,不便秘,沒有過敏反應,則可以繼續喂。下面我講講我家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

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我給她買了高鐵米粉,第一口米粉就是嘉寶的高鐵米粉,不含白砂糖,香香的大米味道,寶寶很愛吃。

有時候奶奶會熬一點小米粥,給寶寶喝上面的米油,咱們中國人,都有喝粥的情節,我本身也覺得小火慢燉,軟軟糯糯的粥還是很有營養的。


寶寶適應了糧食之後,我開始用輔食機給她打蔬菜泥,從塊莖類的,到綠葉菜,從沒味的到有味的,土豆,胡蘿蔔,西藍花,花椰菜,西紅柿,菠菜,白菜。適應了多種菜之後,就用米粉加菜泥吃。


添加果泥。一般果泥比較甜,在打泥的時候,加水稀釋一下,不至於太甜,後面適應了以後,可以用菜泥加果泥組合,菜泥加米粉,果泥加米粉。

為了寶寶吃上多樣的食物,奶奶給她買了破壁機,有時候會打菜糊和米糊,每次給她吃完剩下的,媽媽都會喝掉,覺得味道還是很好的,尤其是捲心菜米糊。

在寶寶七個月的時候,可以吃肉肉啦。剛開始我怕寶寶腸胃功能弱,消化不良,我給她買了肝粉,配合米粉和菜泥吃。後面就給她添加魚肉了,最好是鱈魚哦!再往後陸續添加蝦泥,雞肉泥,豬肉泥,牛肉泥,如果肉泥沒有味道,可以給她配合有味道的菜一起吃,比如西紅柿牛肉,南瓜雞肉,紅薯豬肉。

寶寶八個月的時候,添加蛋黃,比如蛋黃羹,為什麼這麼晚呢,是怕寶寶過敏。寶寶也可以吃一些小疙瘩,碎碎的手擀麵啦,有時候會給她做西紅柿雞蛋麵,菠菜雞蛋疙瘩,加一點核桃油或者芝麻油,味道香香噠。



寶寶再大一點,就算還沒有長几顆牙,完完全全可以吃顆粒狀的食物啦,小餃子,小丸子,都是不加鹽的,我家六寶每次可以吃兩個餃子呢😜要是覺得小丸子沒有味道,怕她不愛吃,可以用香油給她煎一下。


現在六寶十一個月了,完全是一枚小吃貨,從七八個月開始她就愛自己用手抓著吃。她最愛吃蛋羹肉末,疙瘩湯,蔬菜雞蛋餅,餃子。為了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我們基本上每天都給她吃蔬菜,肉類,蛋類,還有水果,營養均衡。

關於米粉,菜粉,肝粉之類的輔食,我們只在六個月時給她吃過,後面就再沒有吃過了,因為吃多種天然的食物,營養就夠了,比如熬粥的時候,我們會放紅豆綠豆等豆類,還有燕麥藜麥高粱米,玉米糝,各種粗糧換著吃。儘管加工的食物可以微量元素更多一些,但是添加劑,防腐劑也會有的,所以儘量讓寶寶接觸純天然的食物還是好的。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期待一起交流哦。


六好媽媽


這個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因為我家兩個孩子都是在五個半月的時候精心給他們準備輔食的,現在老大五週歲,老二七個半月,每次體檢的指標都很好,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不錯,老大幼兒園每次有流感都不會被傳染,我覺得還是挺開心的。

首先,我們是純母乳,在孩子四個多月的時候看到別人進食就已經有很強烈的進食慾望了。那能不能給孩子添加輔食要看幾點,一是看挺舌反應有沒有消失,二是看孩子有沒有進食慾望,三是看孩子腦袋能否長時間直立,家長注意幾點就可以給孩子適當添加輔食了。

輔食添加分三個階段吧,第一個階段是4到6個月,這個階段孩子還沒有咀嚼能力,輔食種類一定要單一,每次只喂一種食物,觀察孩子的大便和皮膚狀況,看有沒有過敏反應。第二個階段就是7到8個月,這個階段孩子剛剛出牙,具備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對食物更加感興趣,可以添加一點手指食物,比如蒸熟的土豆條,南瓜條,自己做的磨牙餅乾,不僅幫助孩子磨牙,還能鍛鍊手指的精細動作。第三個階段就是9到12個月,這個階段寶寶進一步發育,可以幫寶寶添加肉類,蛋黃,魚類了,而且粥,爛麵條都可以吃了。

我家寶寶剛開始添加的第一口輔食是買的高鐵米粉,吃了幾天表現不錯就開始添加菜泥了,用輔食機很簡單。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就是寶寶的食物一定要單獨做,儘可能做到乾淨衛生。

一開始添加輔食寶寶不喜歡不要緊,一旦出現寶寶往外吐就停止繼續餵食,這個階段主要是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興趣,一次不吃不代表寶寶不喜歡,多喂幾次就可以,主要還是看寶寶當時的心情和身體狀態。

寶寶的餵養是一件幸福而辛苦的事情,需要媽媽們有極大的耐心,也需要付出很多,希望我們在養娃的路上越走越順,我祝我們的寶寶都健康可愛。











倆寶的歡樂媽咪


對於給孩子增加輔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主要分為蔬菜水果類和肉類。

蔬菜水果類

1.糊狀,泥狀

這個是孩子是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可以以米糊為準,然後輔佐加一些蔬菜泥。以應季蔬菜為主,不要讓寶寶吃一些反季節蔬菜。蔬菜焯水打泥和米糊拌著吃,也可以單獨加餐蔬菜泥或者和雞蛋一起蒸。

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水果直接就可以用,有的需要加熱蒸熟才可以。添加輔食主要看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吃的不錯,就可以繼續添加,如果孩子不喜歡吃,寶媽就考慮要不換換口味。

2.切條或者切塊

這個是比較大的孩子,孩子不能一直吃泥糊狀的食物,當孩子開始長牙齒時就可以讓孩子適當吃些硬點食物,切的大點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

肉類

主要以雞肉和魚類為主。可以打泥或者汆丸子。但是一定要把頭骨或者筋剔除乾淨。我家孩子在一歲多點才開始讓他吃一些肉類,肉泥加蔬菜蒸一下或者做湯,孩子都挺喜歡吃。然後再逐漸加一些汆丸子類的。


大年寶


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還是中國營養學會,都建議給0--6個月的寶寶進行純母乳餵養。

對於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引入輔食的最佳時間為滿6月齡(即出生180天后)。

此時,寶寶的胃腸道已發育得相對完善,同時,寶寶的口腔運動功能、味覺與嗅覺等感知能力,都已準備好接收新的食物。

但每個寶寶情況不一,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必須嚴格按照6月這個標準。寶寶在滿4月以後,可以諮詢醫生是否可以開始提前安排引入輔食。

但總的來說,輔食添加再早也不能早於4月齡,最晚不能晚於8月齡。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過早還是過晚給寶寶添加輔食,都會引起諸多問題。

· 過早添加輔食(早於4月齡)的危害

1. 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沒發育完善,如果添加輔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拉肚子、過敏[4]等問題。

2. 提前添加輔食,會提前降低奶量的攝入,造成主要的營養吸收不足。

3. 輔食一般含有較高營養,提前攝入可能會造成寶寶營養過剩,形成肥胖。

4. 寶寶身體結構和心理上還沒做好攝入主食的準備,提前添加會給他們造成不愉快的經歷。

· 過晚添加輔食(晚於6月齡)的危害

1. 增加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微量元素缺乏的風險。

2. 錯過嬰兒味覺敏感期,影響孩子對其他食物的好感度,造成餵養困難[5]

3. 4-6月齡是寶寶味覺和吞食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不及時添加輔食,會影響孩子這些功能的發育。

怎麼知道該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很多寶爸寶媽可能會問,要怎麼確認具體的時間點呢?

這就需要父母們從4個月起就開始留意寶寶的一些身體狀況和行為表現,再判斷添加輔食的時間。具體可以參考下面這幾個方面:

·生理特徵:

寶寶的體重比出生時重了一倍。

·活動能力:

已經能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靠著椅背坐起來、能抬起頭部、手能夠抓住一些東西、向下躺時會用手撐起身體,能在別人的幫助下坐好

·進食表現:

1.一天中寶寶吃的奶量≥1000毫升。

2.寶寶想吃奶的時間間隔變短,證明奶的營養已經漸漸跟不上了。

3.寶寶開始對食物感興趣,在別人吃東西時會伸手、身體向前靠、盯著看、流口水等,表現出想吃的樣子。

4.用勺子舀食物靠近嘴邊時,會張開嘴巴,有咬和舔的傾向。把勺子放進寶寶的嘴裡,嘴唇能合起,喊著勺子

5. 吃飽後會表現出不想繼續吃,比如扭頭、頂掉勺子等。[6]

如果寶寶表現出這些狀況中的幾點,就可以考慮開始喂輔食了。

* 每個寶寶發展的快慢不同,但將近6個月大時,大部分寶寶都會有這些行為。

如果寶寶已7個月大還未有這些表現,家長應請教醫務人員。

如何從無到有的給寶寶添加輔食?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總原則是:循序漸進,不管是從數量,還是從種類來說,都應該由少到多,仔細觀察寶寶的適應情況。

1. “由一到多”原則

在種類上,添加新種類時,需要和前一個間隔3、4天。每次只添加1種,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寶寶對哪種食物過敏[8]。添加的時間一般放在白天中的午餐,方便後續的觀察。

在添加量上:新種類的食物從1勺開始添加,逐漸增加到2-3勺的用量[7]

2. “由細稀到粗稠”原則

添加的輔食需要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逐漸過渡[8],如水狀→泥糊狀→碎末狀→粒塊狀→條狀。


其中,泥糊狀食物需要用料理機加適量液體打成,而碎末狀食物可以直接打,粒塊狀可以直接切,條狀可以用切或模具塑形而成。

什麼樣的輔食是好的輔食?

1. 包含四大類食物:四大類包括穀物、蔬菜、水果和肉魚蛋豆類,亦可加入奶類食物來調製菜式。

2. 多樣化:寶寶的輔食中要包含多種食物,讓寶寶能接觸不同口味。家長們可以輪流選取同一類別中的各種食物,如不同顏色的水果、蔬菜。

3. 適合寶寶的咀嚼能力

有哪些不宜過早接觸的食物?

1.含鹽、糖的食品

成人的食品一般含有較高的鹽和糖含量。但寶寶平時吃的母乳、配方奶、輔食中自帶的鹽和糖已經能滿足需求。如果再給1歲內寶寶增加這些攝入,會給他們的腎臟造成巨大的負擔。

其實寶寶的味覺靈敏度比成年人高很多,不用擔心他們吃東西太寡淡。如果太早添加這些調味料,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反而影響他們對食物本味的體驗。

而蜂蜜在加工運輸的過程中,容易帶上少量細菌。這種細菌對成人而言沒關係,但1歲內嬰兒的消化和免疫系統還未發育成熟,儘量不要接觸。

2.普通奶粉、豆奶粉

普通的奶粉、豆奶粉、蛋白粉等在成分上和配方奶的差別較大,不適合3歲以內的寶寶食用。

3. 鮮奶、酸奶、奶酪等奶製品

這類奶製品中的蛋白質、礦物質、鹽、糖遠高於嬰兒的身體所需要的量,特別是某些酸奶還含有菌類,請不要給1歲內的寶寶食用。

一歲半後才可以開始嘗試酸奶,其中的營養比較容易消化。至於鮮奶和奶酪製品,則建議等到2歲後。

4.比較堅硬的食物

對於像花生、核桃、開心果、杏仁等堅果,2歲以下的寶寶還無法咬碎,吃起來容易嗆入氣管。而在吃帶刺的魚肉和帶核的水果等也要小心,最好把魚刺果核等去除乾淨再吃。

常見的製作輔食的工具有哪些?[10]

濾網與磨棒:用於把食物磨成幼滑的糊狀,如根莖蔬菜、葉菜、肝臟等。

磨板/刨絲器:可把水果、瓜類磨成蓉狀。

量杯:用來量米和水。一般而言,一個量杯等於240ml

有坑紋的碗或碟:可把食物搗爛成泥蓉狀。如根莖蔬菜、瓜類、魚、豆腐、肝臟。

湯匙和茶匙:用來搗爛或刮食物蓉,可量度食物的分量。

剪刀:可把食物剪碎。

生與熟食物的砧板和刀:生和熟的食物必須有分開的專用工具。

攪拌機、料理機:用來調製較大量的食物糊和食物蓉。

輔食模具:如香腸模具、蝴蝶面模具等。

具體的食材選擇& 食譜內容

【6月齡:從富含鐵的米粉、肉泥開始】

這個月的寶寶開始接觸輔食,因為寶寶這個時候容易缺鐵或出現缺鐵性貧血,因此輔食要注意富含鐵。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魚肉、豬肝、雞血、鴨血、豬血。蛋黃含鐵量雖高,但吸收率非常低,再加上寶寶消化能力弱和易過敏等因素,添加蛋黃最好再7月齡後進行。

6月食譜範例:南瓜羹

6月齡,一般是寶寶開始接觸輔食的月份。這個時候,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都還發育得不完善。

所以,寶爸寶媽宜給6月齡的寶寶餵食糊狀和肉泥這類很細膩的輔食。

南瓜羹就是很少踩雷的6月齡寶寶輔食。而且,南瓜一年四季都容易買到。

南瓜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吃起來有甜味,易被多數寶寶所接受。

它還富含β-胡蘿蔔素,這種物質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能夠保護視力、增加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力。

食材清單:

南瓜 50g / 水 適量

1. 南瓜去皮、去瓤後,切塊

2. 上鍋蒸20分鐘,蒸熟

3. 放入小碗中,用勺子碾壓成泥

4. 再用過濾網將南瓜碾得更細膩

5. 放入適量的溫開水攪拌成泥糊狀

一道適合六月齡寶寶食用的南瓜羹就做好啦~

小主提示

1.為省事可以將用勺子碾壓的成泥的步驟換成用料理機打成泥。

2. 最後加的水一定要是溫開水哦~

【7月齡: 食物品種要豐富】

這個月的寶寶絕不能單純母乳餵養了,必須添加輔食。添加的輔食品類可以更豐富,在寶寶發育的高峰期,充足的鈣可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但對於未曾添加過的食材,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不適。

7月食譜範例:蛋黃豆腐泥

蛋黃和豆腐都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蛋白質,能為寶寶大腦、神經發育提供營養。

而且,豆腐中還含有豐富的鈣,有利於寶寶骨骼發育。

但是,正因為豆腐蛋白質等營養含量太高,一次食用太多,易增加寶寶腸道負擔,所以寶爸寶媽在給寶寶餵食時,要注意它的一次性攝入量哦~

食材清單

嫩豆腐 20g / 熟雞蛋黃 半個

烹飪步驟

1. 嫩豆腐放入鍋內蒸熟

2. 在蒸豆腐期間,將熟蛋黃用勺子壓成泥

3. 嫩豆腐蒸熟,用勺子壓成泥狀

4. 混合豆腐泥和蛋黃泥即可

一道適合七月齡寶寶食用的蛋黃豆腐泥就做好啦~

小主提示

1.根據澳大利亞嬰兒餵養指南,滿6個月以後的寶寶都可以嘗試豆腐了。但由於豆腐富含蛋白質,一次不宜食用過多,以免增加腸道負擔。

2. 蛋黃含鐵量很高,但吸收率相對較低,最好到7月份才添加給寶寶食用~

【8月齡:蛋白質補充要及時】

本月的寶寶已經可以充分消化蛋白質了,所需蛋白質量為每千克體重每天2.3g。因此,除了繼續添加上個月的輔食外,還可以多添加一些蛋白質類輔食,如豬肉、雞肉、魚蝦等。

給寶寶添加的肉類食物中,建議先吃魚泥,再吃肉泥。魚肉水分較多,肉質細膩,且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的組成與人體蛋白質的組成很相似,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肉類食物的推薦添加順序:魚肉泥 →雞肉泥 →豬肉泥→牛肉泥。同時,這個月的寶寶可以嘗試並逐步過渡到進食末狀食物,以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

8月食譜範例:香菇魚肉泥

吸收了魚肉中富含的營養物質,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寶寶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而且搭配香菇泥,也富含鈣、磷、鐵、B族維生素等寶寶所需要攝入的營養成分。

所以,這一道香菇魚肉泥是非常適合8月齡寶寶食用的。

但要注意的是,做魚泥時,一定、一定、一定要把骨刺挑乾淨!!!

食材清單:

魚肉 30g / 香菇 2朵 / 植物油 少許

烹飪步驟

1.魚肉洗淨後去皮、去刺

2. 將魚肉放入盤內,上鍋蒸熟

3. 蒸魚肉期間,將香菇洗淨切成末

4. 將蒸熟的魚肉用勺子壓成泥

5. 放入少量的植物油,將香菇碎炒熟

6. 將炒熟的香菇泥混合到魚泥中,攪拌均勻即可

一道適合8月齡寶寶食用的香菇魚肉泥就做好啦~

小主提示

1.魚肉搗成泥的時候也要注意是否還有細碎的骨頭,切記一定要挑乾淨!!!

2. 如果寶寶拒絕香菇的味道,寶爸寶媽可以隔兩天換一種花樣做給寶寶吃。除了過敏食物不要吃外,儘量讓寶寶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9月齡:固體食物鍛鍊拒咀嚼能力】

本月的寶寶大部分都開始喜歡吃輔食,這時候寶寶能吃的輔食種類增多了,咀嚼與吞嚥功能都增強了,能吃一些細小的碎狀固體,可以給他嚐嚐煮得軟稠的粥和軟爛的麵條。

9月食譜範例:雞胸肉軟粥

雞肉含有鐵、鋅等營養素,且裡面蛋白質含量也相當高。寶寶吸收起來也相對容易。

而且,它製作起來非常方便。早上煲粥的時候,就能順便焯熟雞胸肉、切絲,放入粥中攪拌均勻。

既省時間又省精力,是對寶寶和寶爸寶媽都很友好的一道輔食了。

食材清單

雞胸肉 20g / 米粥 1碗 / 植物油 少許

烹飪步驟

1.將雞胸肉洗淨,剁成末

2. 鍋內煮好米粥,放入雞肉末,熬煮至軟爛

3. 放入少許植物油,攪勻即可

一道適合9月齡寶寶食用的雞胸肉軟粥就做好啦~

小主提示

1.9月份前期,放入的雞肉末可以熬煮久一點,讓寶寶更易食用,後期可以慢慢減少熬煮時間,控制粥的軟爛程度~

2.植物油少許就可以啦。

【10月齡:輔食升級為正餐】

10月齡的寶寶營養需求和上個月差不多,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量和比例沒有太大變化,但每日輔食可以安排2-3餐,並注意葷素搭配,每頓飯最好有三種以上的食物。

可以開始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輔食中逐步增加小顆粒狀的固體,如香蕉、蘋果、煮熟的土豆或胡蘿蔔塊,並試著讓寶寶自己用手抓著吃。

10月食譜範例:核桃燕麥豆奶糊

將多種食材搭配在一起,富含蛋白質、卵磷脂、鐵、鋅、膳食纖維等。核桃中的α-亞麻酸可以轉化為DHA,有利於寶寶大腦發育,能讓寶寶更聰明。

核桃燕麥奶糊將多種食材搭配一起,富含蛋白質、卵磷脂、鐵、鋅、膳食纖維等。

而且,核桃中的α-亞麻酸可以轉化為DHA,有利於寶寶大腦發育,能讓寶寶更聰明。

但部分寶寶可能會對核桃等堅果過敏,初次嘗試應該注意觀察。

食材清單

黃豆 50g / 核桃仁 2個 /燕麥 10g / 配方奶粉 20g / 水 適量

烹飪步驟

1.黃豆洗淨,用水浸泡10小時

2. 將浸泡好的黃豆、燕麥和核桃仁倒入攪拌機中,倒入適量溫開水,製成豆漿

3. 在豆漿中加入配方奶粉,混合均勻即可

一道適合10月齡寶寶食用的核桃燕麥奶糊就做好啦~

小主提示

1.部分寶寶可能對核桃仁等堅果過敏,初次嘗試應注意觀察,最好一種一種試,確定不過敏再做成複合食物。

2. 打豆漿的水要是溫開水哦~但部分寶寶可能會對核桃等堅果過敏,初次嘗試應該注意觀察。

【11月齡:增加輔食進餐量 顆粒大也不怕】

本月的寶寶可吃的食物種類進一步增加,除了刺激性較大的蔬菜如辣椒、洋蔥,其餘基本都能吃。

輔食的量也可以適量增加,但寶爸寶媽們應耐心引導寶寶進食,不能強迫寶寶多吃。

寶爸寶媽們可以把寶寶的餐椅放在旁邊,可以刺激寶寶模仿大人的樣子練習咀嚼能力。寶寶會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但記得不要心軟給寶寶餵食大人的食物哦。

11月食譜範例:鮮蝦魚肉腸

鮮蝦的營養非常豐富,富含鋅、硒、鎂等營養素,還是補鈣的佳品。

其中,豐富的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

而且其蝦肉肉質鬆軟,易消化,不易造成消化不良。

食材清單


鮮蝦 15只 / 中筋麵粉 20g/蛋清 35g(約一隻雞蛋的蛋清)

烹飪步驟

1.蝦去頭尾、去蝦線、去殼,洗淨

2.將處理好的鮮蝦仁剁成蝦泥(也可以用料理機打碎)

3. 蝦泥中放入蛋清,攪拌均勻

4. 再加入麵粉細膩,直至粘稠不易滑落

5.將拌好的蝦糊,裝入百樂思模具套裝中的裱花袋裡

6. 裱花袋剪小口,均勻擠入百樂思寶寶香腸模具中

7. 蓋上蓋子,放入鍋中大火蒸15分鐘。這裡不需要擔心模具不耐高溫變形,因為這款模具最高耐熱溫度為230℃,蒸、煮、烤都沒問題。

將模具取出,打開蓋子,靜置冷卻。最後倒扣取出肉腸,一份適合11月齡寶寶食用的輔食就做好啦~


【12月齡:偏食要及時糾正】

1歲的寶寶大部分已經斷掉母乳,並逐漸養成以一日三餐為主,早晚配方奶為輔的進餐習慣。

這段時間寶寶有的已經學會走路了,體力大量消耗,所以這一階段的餵養原則是營養全面,保證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和熱量。還需關心寶寶有無偏食的傾向。

12月食譜範例:什錦麵

什錦麵搭配了多種食材,包括穀類、豆類、蔬菜和菌菇類。

海帶含有豐富的碘,豆腐含有豐富的鈣,香菇含有多種氨基酸,都是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物質。

如果寶寶喜歡吃,還可以適當換些食材搭配,讓寶寶不要養成偏食的壞習慣。

食材清單:

寶寶麵條 50g / 香菇3朵 / 胡蘿蔔10g /豆腐30g / 海帶10g / 香油少許

烹飪步驟

1.香菇、胡蘿蔔洗淨切絲;豆腐洗淨切條

2. 鍋中放入香菇絲、葫蘿蔔絲、海帶絲稍煮一會

3. 放入寶寶麵條和豆腐條煮至熟透

4. 關火後加入少許香油,攪拌均勻

一道富含營養的什錦麵就算做好啦~

小主提示

1.海帶中的營養物質,如水溶性維生素、無機鹽等會溶解於水中。所以,長時間浸泡會導致海帶營養價值降低。如果海帶稍浸泡就沒了韌性,說明已經變質,不宜給寶寶食用。

【1歲以後:向成人飲食模式過渡】

1歲以後,寶寶可以少量吃鹽了,但還是要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嚴格控制鹽的量。

寶寶的進食模式雖然已經開始向大人過渡,但寶寶的消化系統仍在完善中,飲食不能和大人完全相同,食物還是要強調碎、軟,且要避免煎炸、過鹹、過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雞肉是高蛋白質的食物,脂肪含量相對較低。

秋葵含有鈣、鉀、膳食纖維,與雞肉搭配做成秋葵拌雞肉,是寶寶的健康菜品。

食材清單

秋葵 2根 / 雞胸肉50g /小番茄 5個 / 香油 5g

烹飪步驟

1. 洗淨秋葵、雞胸肉和小番茄

2. 秋葵放入沸水中焯燙2分鐘,撈出後瀝乾水分

3. 秋葵去蒂,切成小段;小番茄對半切開

4. 煮熟的雞胸肉切成小塊

5. 切好的秋葵、雞胸肉、小番茄放入碗中,淋上少許香油即可

這道簡單的秋葵拌雞肉就做好啦~

小主提示

1.焯燙秋葵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變黃,影響口感和損失營養。

2. 秋葵還可以跟雞蛋搭配,做成秋葵炒雞蛋。

·添加輔食需要重點注意哪些事項?

1. 注意預防過敏

首先,堅持母乳餵養是預防過敏的重要一步。母乳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免疫活性物質,能夠有效降低嬰幼兒腹瀉、呼吸道感染等症狀,並且可以有效減少牛奶、其他食物所導致的過敏反應症狀,屬於嬰幼兒最為理想的食物。

其次,對於輔食而言,為了及時發現過敏食物,除了保持“由一到多”原則外,還要密切留意寶寶的進食狀態、精神狀態、排便、皮膚、口腔等情況。如果在添加新種類的1-2天內,寶寶出現腹瀉、嘔吐、流鼻涕、溼疹、紅斑等反應,就要立即停用這種食物。

然後等4-7天后症狀完全消失,再少量嘗試一下。如還有問題,就需要記錄下來,之後謹慎添加。不過也不用太擔心,有一些過敏到學齡期是會改善的。如果沒有問題,再逐量添加回來。

嬰兒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健全,使得一些大分子蛋白質容易進入血液和免疫系統,引起免疫反應。因此對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來說,比如蛋黃,添加時更要謹慎。

2. 不要另外加調味料

在製作輔食的時候只要把食物煮熟即可,不要另外加糖或加鹽,也少用加油的炒、煎、炸的方式做。儘量用煮或蒸的方法,來呈現食物的本味。

3.注意調整進食時間

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也需要同時培養寶寶的飲食作息習慣。可以將輔食餐安排在家人吃飯的時間段,逐漸形成一日三餐的習慣,進食時間需控制在20分鐘內。6月份後的寶寶需要逐漸減少夜間餵奶。

比如7-9月齡的寶寶,每天的主輔食分配是2餐輔食和4次奶。可以在7點和10點餵奶,12點喂輔食,15點餵奶,18點喂輔食,21點餵奶。夜間再按需喂1次奶。

4.儘量自制輔食

自己做輔食,可以保證食材的新鮮、健康和安全,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食譜。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以在一些大品牌的成品輔食,包括菜泥、果泥、肉泥、嬰兒零食、磨牙棒等。

不過對於米糊而言,自制的過程中無法添加鐵元素,最好還是買市面上現有的含鐵的米糊

5.不用奶瓶裝輔食

有些寶爸寶媽會把稀一點的輔食裝進奶瓶餵給寶寶,這雖然會比較方便,但無法培養寶寶用餐具進食的能力和用餐習慣。所以最好還是用嬰兒餐具來盛放輔食,用小勺子來餵食,才能讓寶寶自己去探索和學習進食[18]。

6.注意保持口腔清潔

為了保持口腔健康,每次進食後最好都做一下口腔清潔。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在飯後喝一點水達用來漱口,也可以用專門的工具來幫助寶寶清潔口腔。

如何喂寶寶輔食?

第一步,做好餐前預備,讓寶寶坐好。

第二步,讓寶寶看見羹匙上的食物。

第三步,當寶寶張嘴後,把匙羹平放入寶寶口中。

第四步,寶寶合嘴後,以水平方向取出匙羹,不要把食物倒入他的口內。

在餵食、幫助嬰幼兒自行進食以及與家人同桌吃飯等過程,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和嬰幼兒情感、認知、語言和交流能力的發育。另外,從開始添加輔食起就應為嬰幼兒安排固定的座椅和餐具,餵食的時候不要通過玩具或電視等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一來會造成進食不易,二來會影響寶寶的習慣。

總之,父母要儘量讓寶寶去自由地體驗和探索,保持耐心,給予足夠的鼓勵,讓他們在充分享受美食的同時,獲得自己吃飯的樂趣

輔食常見問題解答?

·寶寶挑食怎麼辦?

挑食是很多寶寶都有的問題,所以需要單獨拿出來講一下。如果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出現挑食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要順應他們的選擇,不強迫進食。當寶寶出現不想吃或吃飽的表現時,比如緊嘴、扭頭、吐出食物等,我們及時停止餵食,不能硬塞、強迫進食,避免引起寶寶對食物的牴觸情緒。

其次,保持添加輔食的多樣化。當一樣食材需要連續吃一段時間時,可以用不同的做法換著做,或者添加不同的其他食材,避免口味太單調。

最後,讓寶寶嘗試自主進食。可以給他們戴上圍兜,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吃東西。不要在意寶寶把東西搞得到處都是,讓他們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和熱情。

· 寶寶腹瀉怎麼辦?

如果寶寶出現了腹瀉,可能是對添加的輔食產生了不耐受。要是情況不嚴重,一天只排便2、3次,可以降低添加量觀察3天,等排便恢復正常再加量或添加新食物。

·寶寶便秘怎麼辦?

如果寶寶出現大便乾硬結塊、排便不暢、2天或以上不排便,就有可能得便秘了。便秘與否受腸道功能、纖維素和油脂等的攝入影響,可以增加攝入富含纖維的蔬菜。

如果服用高鈣食品後出現便秘,說明這種鈣源吸收不良,需要停用或者換另一種。

小茉家親子餐廳專注於親子餐飲開拓與探索,將親子餐飲、親子烘焙、生日派對、親子閱讀、兒童遊樂等核心板塊融為一體,打造多元化、一站式體驗的兒童中心。一直以來,小茉家以尊重孩子、製造快樂、表達愛意、傳遞幸福為經營理念。堅持美味、健康、創新、樂趣、品質的服務理念,以期帶給更多的中國兒童健康與快樂,幫助中國家庭樹立正確親子理念和家庭觀念。

品牌理念:

我們的理念:尊重孩子、製造快樂、表達愛意、傳遞幸福

我們的堅持:美味、健康、創新、樂趣、品質、服務

我們的願景:帶給更多的中國兒童健康與快樂,幫助中國家庭樹立正確親子理念和家庭觀念

總部實力:

1.雄厚基礎實力

擁有6大SC食品認證,16項國家專利以及百家湖繁華商圈1500餘平現代化運營及培訓基地和近10000平大型專業生產流水線,直接供貨,安全有保障。

2.優質加盟保障

多年運營經驗積累與沉澱,小茉家以卓越的經營理念,創新的經營模式,超前的項目研發、完善的服務體系,日益形成了具有個性的品牌體系,為加盟商提供了優質保障。

3.專業研發團隊

總部聘請國內外優秀的研發老師,組建了一支實力雄厚的高水平隊伍,不斷更新的品類,豐富的產品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百餘種DIY烘焙項目不僅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更能增加投資者收益。

4.巨大媒體影響

與江蘇優漫卡通衛視以及各大媒體強強聯手,明星已在國內多個城市落地,有著巨大的媒體影響力。

5.強大經營優勢

從開店到營業形成獨立的營運系統,規範化的經營,標準化的管理,輕鬆複製,並藉助外賣平臺、微店等各種線上銷售渠道,打造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降低投資風險和投資成本,讓加盟商輕鬆獲利。

6.顯著管理優勢

所有的加盟店均採用標準化的營運方式,實行總部監管,支持各加盟店的永續經營和發展。

項目介紹

親子餐飲

1、項目概述

小茉家親子餐廳,卡通、溫馨的就餐環境,安全、舒適的娛樂場所,精彩、有趣的文娛活動,只為給孩子打造一個“吃喝玩樂學”一站式體驗的精彩童話王國。同時,親子餐廳中專業的營養師搭配精緻的美味,讓孩子在呆萌的創意餐飲中吃得好,吃得香,進一步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也讓家長看的放心,吃得開心。同時,小茉家提倡的家長和孩子共聚一起就餐,也會讓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加的甜蜜!

2.項目特色

1)健康型飲食

專業營養師優選營養健康材料搭配,補充孩子所需的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等。

2)趣味性活動

定期的精彩活動,互動式的遊戲體驗,讓家長和孩子都能參與其中。

3)創意化美食

上百種創意美食,讓孩子的想象力放飛的同時,滿足孩子內心,擺脫吃飯難問題。

3.經營理念

卡通的餐品,不僅營養豐富,健康美味,而且漂亮的色彩和造型能夠增加他們吃飯的興趣。同時,也考慮到成人的口感以及能量需要量,進行進一步的改善以及合理的膳食搭配。滿足成人機體對基本營養素要求的前提下。同時,溫馨愉快的氛圍,親子共餐的形式,為家長和孩子贏得了共處的美好時光。對於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家庭和諧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更能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愛吃草莓的老仙女


隨著寶寶胃腸道消化功能的逐漸完善,給寶寶添加輔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一般建議孩子滿四個月以後再逐漸添加輔食,這是因為四個月以後,寶寶口腔內消化澱粉的酶類才開始發育,此時添加輔食寶寶能夠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給寶寶添加輔食,首先建議添加的是含鐵米粉,因為四個月以後孩子生長髮育需求量逐漸增加,對鐵元素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所以建議先添加含鐵米粉。待孩子適應以後再逐漸添加菜泥、果泥、蛋黃等。

需要注意給寶寶添加輔食要循序漸進,待孩子適應一種輔食以後2-3天、無任何不良反應,再逐漸的添加下一種。要一樣一樣的添加,不可以同時添加2-3種,以免孩子發生不良反應。





沫之雨兒


每個寶寶都不一樣,所以請最好諮詢專業的育兒醫生,瞭解哪些輔食和固體食物可以添加,何時添加。 大多數嬰兒可以從任何含有添加鹽或糖的單一成分食品開始。 儘管許多家庭習慣於從穀物開始,但沒有醫學證據表明這可以帶來任何好處或健康益處。

如果你的寶寶是母乳餵養,建議將肉作為第一種食物,因為牛肉,雞肉中的鐵有助於取代母乳中的鐵,這些鐵元素在6個月大時開始減少。 其他好的第一食物包括泥紅薯,南瓜,蘋果醬,香蕉,桃子和梨。

一定要考慮孩子有無過敏情況。傳統的第一種食物,如鐵強化嬰兒穀物,蔬菜泥,水果和肉類,通常不會引起過敏反應,但為了以防萬一,請注意寶寶的過敏跡象。

一旦你嘗試了一些這些食物並且你的寶寶似乎能夠很好地接受它們,你就可以引入更多的過敏食物,如大豆,雞蛋,小麥,魚和花生醬。 根據國外過敏性哮喘和免疫學會(AAAAI),在4至6個月內引入過敏性食物實際上可能有助於防止食物過敏的發生。

某些嬰兒需要採取特殊預防措施。 如果您的孩子屬於以下任何類別,請在向寶寶的飲食中添加固體之前諮詢寶寶的醫生或過敏症專家,以制定定製的餵養計劃。如寶寶有花生過敏的兄弟姐妹或父母。儘管遵循醫生的計劃。

最後歡迎您訂閱關注小編的“國際資訊”頻道。小編持續分享你最關心、最有價值的全球資訊。感謝關注[祈禱]









O自由燈塔O


一般來講,寶寶從四個月開始,除了母乳或牛奶,還要逐步給寶寶添加餵養一些蔬菜泥、蘋果泥、香蕉泥還有米粉等。寶寶出生4個多月後,體內貯存的鐵、鈣等已基本耗盡,僅餵母乳或牛奶已滿足不了嬰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因此需要添加一些含鐵、鈣、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寶寶10個月時可以完全斷奶(母乳)了,飲食也大部分固定為早、中、晚三餐,並由稀飯過渡到稠粥、軟飯,由肉泥過渡到碎肉,由菜泥過渡到碎菜,到快一歲時,可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但同時不得不遵循循序漸進的方法給寶寶添加輔食,從少到多,由稀到稠,從細到粗,習慣一種再加另一種,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出現反應暫停兩天,恢復健康再進行。讓寶寶慢慢適應從奶到食物的過度,也相信寶寶一定會適應的


國際媽咪Bella


一般情況下母乳不足或者吃奶粉的寶寶四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母乳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六個月才開始添加輔食。因為此時單純的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成長的需要,寶寶食物可以逐漸開始多樣性。給寶寶添加乳製品外的其他食物一起吃,這些添加的食物就稱為輔食。常見的嬰兒輔食有米粉、粥、肉鬆、果泥、果汁、麵條等。

添加輔食注意事項:

一、添加太多易造成寶寶腸胃負擔

輔食添加一定不能過快,最初每次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在吃了一段時間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添加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增加好幾種。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要確保不能增加其胃腸負擔。

二、太晚添加無法滿足發育需求

添加輔食固然不能太快,但是也一定要按時添加,因為母乳中一些營養元素的含量是很少的,比如鐵、鋅等,如果超過6個月不添加輔食,寶寶就可能會貧血、發育遲緩等。一般認為,添加輔食最晚不能超過8個月。

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

一、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

添加輔食應該由少到多,逐漸遞增。建議最早可從4月齡開始添加奶粉、米糊、蔬菜泥等,從6月齡開始添加果泥、蛋黃泥、魚泥等。7-9月齡時可添加面粥、碎菜粥等。1-12月齡時,大多數寶寶可逐漸轉化為進食固體食物為主的輔食。

二、注重食物配比達到營養均衡

應培養孩子不挑食的習慣,少食多餐,要乳類、米飯、水果、蔬菜、鈣劑等食品輪番補充到位,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食量。

三、營造快樂和諧的進食環境

給寶寶喂輔食時,最好選在寶寶心情愉快且有食慾的時候。如果寶寶表示不願吃時,千萬不可強迫寶寶進食。如果是寶寶不接受吃的輔食,可以改變烹飪方式試試,例如寶寶不喜歡吃蛋黃,可將雞蛋搗碎,放些醬油、醋、糖一起攪拌後給寶寶餵食。也可用與其他小朋友比較的方法鼓勵寶寶進食。

四、輔食過於精細易患齲齒

如果總給寶寶吃的過於精細,會導致寶寶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還容易患齲齒,長牙也慢。。寶寶8個月之後可以嘗試添加少量粗糧,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齲齒,防止寶寶便秘。

五、適當添加果汁助消化

適當喝少量果汁可助寶寶消化,補充營養成分。不過最好不要弄成人果汁給寶寶喝,因所含添加劑不利於寶寶健康。寶媽可以自己動手,用新鮮水果、蔬菜榨成果汁。

六、1歲內輔食不需額外加鹽

高鹽飲食會影響寶寶體內對鋅的吸收而導致缺鈣,也會殺死寶寶體內的正常菌群,引起寶寶生病。天然食物中所含鹽分已經足夠寶寶營養攝取了。






寶媽小藝


剛想著寫篇關於我家寶寶吃輔食從不吃到逐漸接受再到喜歡吃輔食過程的文章,然後就看到這個問題了,那麼我來回答下吧[微笑]

世界衛生組織提倡在寶寶6個月前純母乳餵養,滿6個月後的寶寶在母乳的基礎上再添加輔食,並且以母乳或奶製品為主,以其他食物作為輔助。

我家寶寶是6個月做體檢時醫生建議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而且特別叮囑說要在超市購買高鐵米粉。不過,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具體要看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這幾個信號:

1.寶寶可以自主坐著或者脖子有力量可以抬起頭部,很好的控制頭部頸部。

2.看到大人吃飯的時候表現出很感興趣,目不轉睛的看著大人吃飯小嘴巴也會不自覺的跟著動起來然後流口水。有時還會搶大人的手中的碗或者筷子,如果大人假裝餵飯吃逗寶寶,寶寶會張嘴試著來吃並且樂呵呵很高興的樣子又或者大哭不滿大人用飯逗趣的行為,都說明寶寶對食物開始感興趣了可以添加輔食了。

3.給寶寶餵食物時不會把食物用舌頭抵出來,挺舌反應消失。

如果出現以上信號了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輔食添加初期建議選含鐵量較高的食物,推薦高鐵米粉,食用起來簡單方便,可以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單一到多種,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當寶寶適應一種食物後,媽媽可以慢慢的添加當季且適合寶寶吃的新鮮水果蔬菜,蛋類,魚類,動物肝脹肉類,期間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過敏不適的現象。媽媽根據寶寶的食量自行添加輔食餵養次數並搭配多種膳食,增強營養提高免疫力。







陳貝子嘟嘟


參考以下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