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孩子寒假“不听话”怎么办?家长掌握三件事,亲子关系乐融融

很多地方的孩子都已经陆陆续续进入寒假,而且现在有一部分孩子已经被父母带着到其他地方去旅游了,甚至还会有在外过年的打算。

但是有些孩子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的身边不仅没有父母的陪伴,反而还得继续过着和在学校一样的日子,每天要和作业、辅导班进行抗衡,回到家里还要接受父母的重重考验。

孩子寒假“不听话”怎么办?家长掌握三件事,亲子关系乐融融

少了老师的假期却多了父母的喋喋不休

每当开学的时候,许多家长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终于要上学了!这句简单的话看似没什么,但是却透漏出了父母心里一丝丝喜悦,那就是终于可以和"熊孩子"说再见了。

由此可见这些"熊孩子"在假期里已经把父母折磨得遍体鳞伤,甚至让父母难以喘气,才发出如此的感叹。

确实,临近年底很多父母工作的单位和公司会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当孩子们进入假期的时候父母还要在工作岗位继续奋斗,每天起早出门看到的是熟睡的孩子晚归之后看到的还是熟睡的孩子,即使父母对孩子有再多的亏欠,一旦当他们看到"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就会歉意全消,反而怒火冲天!那我们来看一看熊孩子们的表现:

孩子寒假“不听话”怎么办?家长掌握三件事,亲子关系乐融融

朵儿妈妈:我和他爸爸都是会计,一到年底就需要报账或者是汇总,不得已只能让爷爷奶奶来带她,为了不让她在假期只写作业,特意给她续报了舞蹈班,可是这孩子上完课回到家之后就只知道吃吃喝喝,给她布置的任务完成得一塌糊涂。


小兵爸爸:这孩子期末考试考得太差了,我给他报了所有文化课的辅导班,希望他在这个假期能够以学习为主争取在下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雪儿爸爸:我们家孩子虽然是个女孩,但心里是一个男孩子的性格。这不,寒假了孩子说什么也不写作业,整天知道玩。可是我和孩子的妈妈忙于工作,只能把她放到托班,可是托班去了几天孩子又不去了,真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

确实,到了假期,父母一手是工作,一手是孩子,可是要想孩子的生活能够更好,很多父母只能舍弃孩子去工作,对于父母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孩子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可能最需要的还是父母能够真正地待在自己的身边,可是偏偏却不如愿。

孩子寒假“不听话”怎么办?家长掌握三件事,亲子关系乐融融

多了"孩子"的生活,口舌之战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孩子们每年有三个月的假期,而父母没有。当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其实也就晚上那么几个小时。

而在漫长的假期中,好不容易能和孩子好好待在一起,可是母们往往过不了几天就会"厌烦",甚至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来减少孩子在自己眼前晃悠的时间,也就是父母会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把孩子"往外推"。

上一秒是亲爸亲妈,下一秒就是后爸后妈

面对孩子的假期第一天,很多父母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定要和孩子好好相处。

但是和谐的模式保持不了多长时间,家里就会开始"鸡飞狗跳",各种咆哮声不断,甚至还会有摔东西的声音,为了避免家中的物品免受伤害,很多父母不自觉地缩短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直接把孩子送到了辅导班。

孩子寒假“不听话”怎么办?家长掌握三件事,亲子关系乐融融

有的父母"翻脸"比翻书还快

"前一秒还说你永远是宝宝的他们,很可能在下一秒就会说你已经这么大了,怎么还是不听话?"这种语言,我想很多孩子的耳朵都已经听出茧子了,

除此之外还有父母会说"你有什么事可以说出来,爸妈和你一起参谋参谋",而等到真正说出口的时候却变成了一顿骂,"你怎么这点承受力都没有""这么多年书读哪里去了""这点苦都吃不了"……

只要和父母独处的时间多了,孩子自己就会感觉在"矛盾父母"的眼中好像不论做什么都是错的,这时候可能家长还意识不到,但他们已经开始有一定的防范了。

要想假期里的孩子听话,请父母先和自己握手言和

面对假期里家中的鸡飞狗跳,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话或者是不懂事,而是父母自己"作"的。

因为孩子偶尔的一次犯错我们都可以容忍,但是当这种错误频繁出现,而且达不到我们心目中的要求时,心中的怒火就会不自觉地往上冒,假期里的孩子比较放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撞到枪口上,那这时为了避免擦枪走火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孩子寒假“不听话”怎么办?家长掌握三件事,亲子关系乐融融

第一、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更不要和孩子过不去

很多父母在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和孩子发过脾气之后,就会自责和难过。

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人们大跌眼镜,这时的父母很难怀着歉意去哄孩子,反而还会"记仇",毕竟假期的时间那么长,怎么也得给孩子一点颜色瞧一瞧,但是这样做似乎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反而还会加深亲子矛盾。

所以这时的父母要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原谅孩子,跟孩子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与平和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避免更多的口舌之战。

第二、不要让自己的字典里有"无缘无故"四个字

假期里孩子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是多了,但是父母给孩子挑刺的机会也增多了,父母们为了树立假期的威信,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如果孩子跟自己对着干,那一定会下定决心和孩子抗争到底。

情绪有时候是我们的主人,那么在和孩子大吵以后,一定要找到自己发脾气的原因。例如:发现自己特别在意孩子顶嘴,是因为孩子说话的语气令人不舒服?还是自己觉得孩子的个人想法行不通?

这时你就应该扪心自问:我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然后父母两个人可以一起交流、沟通,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地在爱护孩子和家庭。

孩子寒假“不听话”怎么办?家长掌握三件事,亲子关系乐融融

第三、遇到前方高能——"紧急避险"

家庭本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一争吵起来对于父母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危险"。

所以当下次和孩子有争吵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情绪较为失控,可以选择离开"案发现场"来冷静一下,给自己一点缓冲的时间和余地,避免自己的坏情绪犹如脱缰的野马,在整个家庭中横冲直撞。

这时还要给孩子一些空间整理一下情绪,当双方都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才可以想清楚、看明白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毕竟孩子还小,对于父母的发脾气很可能会一片茫然,心里只有怨气。

由于假期的时间比较长,孩子和父母拌嘴或者吵架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拌嘴或者吵架这件事儿,因为它不见得是件坏事儿。

父母在生活中的角色是影响和熏陶,而不是去控制。还有一个事实,其实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未来道路上的成长会更大胆!


分享到:


相關文章: